?

仿寫,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助推器

2024-04-09 17:58蘇恩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沖刺 2024年1期
關鍵詞:讀后感小學生作文

蘇恩娟

仿寫是自主寫作的基礎,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仿寫都是文字表達的第一步。小學生學習寫作,同樣需從仿寫入手。教師要在認真對待仿寫的同時,引導學生跳出仿寫的局限性,結合小學生的寫作特點,了解小學生的寫作思想,對其進行科學的指導,促使其在逐步明確自身寫作優勢、劣勢的前提下,明確寫作改進目標,充分借助輔助條件,提升作文水平。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注重從學生自主性,仿寫資源豐富性、層次性,以及仿寫方向、仿寫習慣、仿寫創新、仿寫評價等眾多角度,合理規劃、設計仿寫教學,讓仿寫教學真正成為促使學生逐步提升作文水平的助推器。

一、明確仿寫目標,提高仿寫自主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明確仿寫教學的目標——為寫作打基礎,促使學生仿寫學習自主性的提升。

以小學部編教材二年級下冊口語交際“長大以后做什么”教學為例,該階段的小學生雖未正式學習寫作,但已經在為寫作教學做準備,如“看圖寫話”內容的滲透,就是以“圖文”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寫作”,引導學生從口語表達向文字表達方向延伸,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借助看圖寫話內容,引導學生仿寫,如針對“長大以后做什么”這一話題表達觀點時,可以運用文字方式,將觀點、主張表達出來,且可以“繪本”為仿寫對象,既提升仿寫的趣味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抵觸心理,保證仿寫任務的順利完成。此時,繪本的選擇,不妨考慮英國托尼·羅斯的《我長大以后》,雖然該書標注適讀年齡為2—6歲,但對于仿寫教學來說,不失為難易程度適中,且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繪本??梢越梃b繪本的敘事特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其不必將寫作或者表達拘泥于一點,而是應該從更為開放的角度,觀察事物、了解事物發展特點及規律。如繪本中“小公主”在詢問不同人物“長大以后最好變成什么樣呢”,每個人的身份不同、職業不同,代表著其成長環境也有所不同,因此對“長大以后”的期許不同,我們要做的是了解內心,尊重內心的選擇,并據此表達觀點。雖然低段小學生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一內容,但教師可借助這樣的仿寫過程,引導其產生“真實表達”“遵從內心”的印象、意識,為其今后的寫作奠定思想意識基礎,保證仿寫教學的質量。

二、拓展仿寫資源,分層次提供素材

仿寫資源的積累及素材提供,是影響仿寫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仿寫資源是否具有拓展性和層次性,將影響學生寫作的好壞和寫作思維的深淺。在提供仿寫素材,或者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仿寫素材的過程中,應注意落實層次設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深化、寫作思維提升的教學,促使其能借助積累,不斷提升文字表現力,進而提升寫作水平。

以部編教材三年級下冊“我的植物朋友”教學為例,在仿寫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向學生展示描寫植物過程中觀察的重要性,以及觀察需遵循的順序——由表及里、由上到下、從左到右等。如在本單元的《荷花》中,描述荷花特點時,用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全展開了……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充分體現出荷花、荷葉緊湊、富有生命力的生長特點。在引導學生仿寫時,可以著重強調按照觀察的順序展現植物的特征,幫助學生養成善于觀察、有序觀察的好習慣。

學生對觀察有了初步的了解,可借助《黃山奇松》中“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引導學生了解“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順序和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促使學生逐步深入掌握該類寫作技巧。與此類似的還有《紅櫻桃》中的“紅櫻桃鮮紅透亮,小巧玲瓏,長在纖細的綠色果柄上,就像用絲絨拴著的紅瑪瑙球兒”等,可以引導學生在了解觀察的重要性,明確觀察順序及描寫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植物特點的描述手法,以突出植物的特點,抒發真情實感。

三、抓住關鍵要素,明確仿寫方向

寫作必須抓住事物的關鍵點,明確寫作目的和方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首先,抓住關鍵要素能幫助作者明確寫作的核心內容。每個寫作任務都有其特定的主題或目標,確定關鍵要素能確保文章內容緊密圍繞主題展開,避免偏離主題。其次,明確寫作方向能使文章具有連貫性和條理性。有了明確的寫作目標,就可以更有條理地組織思路和信息,使得讀者在閱讀時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再次,有方向的寫作有助于提高寫作效率。明確了要達到的目的,便以更有針對性地寫作,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最后,抓住關鍵要素、明確寫作方向有助于增強文章的說服力。當目標明確、論點清晰時,文章能有效地傳達作者的意圖,使讀者信服。

以部編教材四年級下冊“游————”的教學為例,整個寫作練習實際是以“游覽”為背景,引導學生借助描寫游覽過程,表達此次游覽的所思所想,進而學會寫游記類作文。游記類作文寫作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順序的安排。這里的順序既包括游覽順序,又包括行文順序。能否借助行文順序的安排,引導讀者在頭腦中繪制游覽圖譜,清晰地感受作者游覽時的心情,是作者文字表達功力的體現。因此,在仿寫教學中,應充分考慮游記類寫作過程中的順序安排問題,為學生提供同類、可靠的仿寫素材,引導其學會合理安排寫作順序,達到相應的寫作效果。

如在仿寫前,先引導學生明確寫作主題、素材范圍,如某一次公園之旅等,再結合所選取的素材,為其提供仿寫資源。資源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提供,如先提供一篇具有“流水賬式”特點的游記類作文,引導學生閱讀,并讓他們自主分析、判斷該文的參考性。如提供“游覽北海公園”的某篇小短文,內容為:

6月27日,我和爸爸游覽北海公園。

9:30分,我們買票進入。

……

首先,我們看到公園過道上……

然后,我們隨著公園中的內湖行走……

這篇文章雖然使用了時間順序,但沒有做到詳略得當,整體讀來像流水賬一般平淡無味。教師要在說明本文不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本文進行修改。通過這種引導讓學生發現寫作問題、解決寫作問題,進而掌握仿寫的技巧,提高寫作信心。

四、注重習慣養成,增加仿寫的次數

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是促使學生借助仿寫不斷提升寫作水平的關鍵。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促使其將仿寫學習與日常語文學習及寫作練習、時間管理等相結合,合理安排仿寫時機、仿寫時間及仿寫內容、仿寫次數,在形成自主仿寫意識的同時,不斷提升仿寫能力。

以部編教材五年級下冊“寫讀后感”的教學為例,從“讀后”和“感”便可得知,這個寫作重點是要寫閱讀某篇文章或者某本書之后的感受。由此便要明確兩點:一是讀后,在表達感想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是在閱讀后,針對特定內容產生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內容描述、情感表達應準確、真實,表明“讀后所得”的觀點和想法。二是“感”,也就是應該表達閱讀后的真情實感,以準確表達為基礎,表明“讀后的情感體驗”,借以充分體現“讀后感”的文字表達特點。明確相關內容后,針對具體的文字表達,可以借鑒相應的作品,以網絡范文《外公是棵櫻桃樹》讀后感為例,引導學生深化了解抒發“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并借助本文作者“先介紹文章基本內容”“再結合具體內容表明對文章的理解”“最后表明推薦態度,說明推薦理由”的敘述過程,教會學生借鑒這樣的方式寫“讀后感”。同時,可以借助《草船借箭》讀后感、《景陽岡》讀后感等當堂練習,加深學生對讀后感的印象,進一步了解“讀后感”的寫作特點,掌握相應的寫作手法。布置課后作業時,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某篇文章或者某本書、某個片段,抒發自己對其中人、事、物的看法,形成課上、課下的聯動效果,同時引導學生“趁熱打鐵”,鞏固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仿寫習慣,深化仿寫學習。

五、注重仿寫創新,培養文字創造力

仿寫教學的目的,一在于奠定寫作基礎,二是通過仿寫“推陳出新”,引導學生以仿寫為基礎,在深入了解寫作特點及掌握相應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寫作表明觀點,且在持續寫作的過程中,找到創新點,寫出更新穎的作文,并在教師有意識培養下,逐步提升創新的能力及水平,實現仿寫教學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需注意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對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促使其逐步學會聯系實際,將寫作過程當成抒發真情實感的陣地,并在該認識的基礎上,持續創新表達方式,提升寫作能力。

以部編教材五年級下冊“漫畫的啟示”教學為例,“漫畫的啟示”本身就具有明顯的“現實”特點,且“漫畫”表達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是將文字與圖畫結合起來,反映現實問題的方式??梢砸龑W生關注“漫畫”這一事物,從“啟示”角度,深刻了解“漫畫”的作用。如將漫畫《待業啄木鳥》的啟示作文作為仿寫內容,引導學生發現此次“啟示”內容中的可取、不可取之處,秉承“取長補短”原則,嘗試對“漫畫的啟示”進行再寫作,并以“是否達到目標水平”為評價標準,對自主寫作內容與借鑒內容進行對比,以發現其中的優劣,明確自主寫作的問題,繼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以達到“再寫作”的目的。

六、重視仿寫評價,確保落實多元化

仿寫評價是仿寫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落實,應充分體現在仿寫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多元化”的評價環境,更為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寫作特點,了解寫作的關鍵,進而持續提升仿寫水平、作文水平。

以部編教材六年級下冊“寫作品梗概”教學為例,該部分內容具有較為明顯的“讀寫結合”特點,雖為“寫作練習”,但實際也是在檢驗學生能否抓住閱讀內容的重點。教師可以借助這一主題,將學生分組,每組內再找出一個代表充當評委,通過組間競爭模式,引導學生探討“作品梗概”的重點,總結“作品梗概”的寫作要點,營造多元評價環境,調動主觀能動性,提升寫該類內容的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從組織、規劃層面,輔助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安排“評委小組”的評價活動并提出觀點,引導學生注意表達真實的觀點,充分體現多元評價活動的價值。

綜上所述,小學生仿寫時容易陷入誤區——思維局限于仿寫內容中,很難打開。因此教師要科學引導,讓學生跳出仿寫局限,逐步深化寫作思想,明確寫作思路,寫出有深度、有內涵的作品。這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意義。此外,教師還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運用更為合理的引導方式,對其進行有效教學,促使其逐步提升作文水平。

猜你喜歡
讀后感小學生作文
春意盎然——《春》讀后感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抉擇——《給我一個擁抱吧》讀后感
“讀后感”等十七則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