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三萬里》:形象重構與歷史想象路徑下的民族文化表達

2024-04-09 05:34吳天琪
美與時代·下 2024年1期

摘 ?要:《長安三萬里》以其恢弘的史詩風格在暑期檔掀起觀影熱潮。影片舍棄近年來現象級國產動畫主打的神話題材,轉而深耕、糅合大量史實材料,進行了創新性的歷史人物形象重構與故事情節想象性填補,最終完成了歷史背景的史學鉤沉與影像再現,成為歷史題材動畫電影的里程碑。影片通過主要人物李白、高適的人生沉浮與大唐由盛轉衰的史實背景,傳達出不懈奮斗的進取精神、豁達自在的人生態度、攘外安內的家國思想與傳承不息的文化理念,邁出了國產動畫電影的民族文化傳承與表達的重要一步。

關鍵詞:長安三萬里;形象重構;歷史想象

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在技術更新、政策支持等多方優勢下強力復蘇,形成一股“新國潮動畫電影”潮?!赌倪钢凳馈贰洞篝~海棠》《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姜子牙》等動畫電影在票房表現上非常亮眼,迅速躋身當年國產電影票房前列?!白饭鈩赢嬍炅ψ鳌钡摹堕L安三萬里》憑借題材、立意等方面的優勢與創新,在暑期檔迅速“出圈”,吸引超三千萬觀影人次,創造了較高的口碑與票房成績。

《長安三萬里》拋棄了往年“新國潮電影”的“神話IP”題材,轉而選取了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明珠——唐朝、唐人、唐詩,在基本遵循史實的前提下進行創新性人物形象塑造與想象性歷史細節填補,形象地刻畫了瀟灑恣意的李白與守正持中的高適等主要角色;描繪了開元盛世、安史之亂等歷史節點下的大唐風貌與人物命運;傳達出報效國家與文脈相傳的民族文化精神,最終實現了民族文化的創新性表達。穩定的口碑和增長的票房使得這部作品有望成為追光動畫“新文化”系列電影的開門紅,為國產動畫電影的民族化探索提供了寶貴思路。

一、歷史題材創新:史實框架下

的人物形象重構與歷史細節想象

傳統文化助力國產動畫電影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以“喜羊羊”和“熊出沒”系列大電影為代表主打的“家庭”“成長”“探險”等合家歡題材,已無法滿足日漸龐大、青年化的觀影群體和成熟的動畫電影制作工業,動畫電影人急須“破題”,尋找新的創作方向。2015年以后,隨著《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的上映,國產動畫電影突破了創作瓶頸,逐漸嘗試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影片的創作中來,此后短短數年間“新國潮動畫”已成氣候?!洞篝~海棠》《白蛇:緣起》《姜子牙》《雄獅少年》等電影,均選取古代神話傳說、傳統民間故事、民俗藝術中的元素作為內容創意和敘事底色,在原有內容上進行創造性的潤色、改編,重新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無論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對主宰自我命運的渴望,還是《大魚海棠》中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或是《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中自我意識的覺醒,無一不體現出獨立、反叛的個體意識和自由、平等的時代精神。

《長安三萬里》在借鑒傳統文化方面毫無疑問邁出了嶄新的一步。影片并未沿襲套用經典神話故事進行改編的老路,而是立足于史實材料、發揮創造性想象從而進行人物形象塑造與故事情節建構,最終呈現出了深厚的歷史質感和濃郁的史詩風格。影片的所有人物、動物、建筑物的形象設計均不同程度參考了陶俑、畫作、史料記載等客觀材料和研究成果,力求體現唐人自信驕傲、意氣風發的個性和繁榮昌盛、政通人和的時代面貌。所有人物如實保留了“上身壯、下身短、腰帶低”的特色;駿馬呈現出“肥、圓、壯”的特點;著重突出了長安城內大氣磅礴、整齊劃一的布局與揚州城奢靡繁華的景致。這樣的設計基本脫離了國內外動畫中夸張虛構的造型風格,呈現出真實可感的本土特色。

相比以往的藝術作品,本片中高適、李白、杜甫等人的形象內涵均實現了新的突破。影片以安史之亂后吐蕃來犯為歷史背景,以高適的主觀記憶為敘事視角,講述了他與李白40年的友誼與人生起伏。將相對不出名的高適作為敘事視角和刻畫青年杜甫的開朗性格而完全扭轉了其深沉悲苦的“詩圣”形象,是本片的兩大創舉。同時,對李白的角色塑造更是摒棄了長久以來恣意昂揚、視功名如糞土的“謫仙”形象,而是著重刻畫其“仕途起伏”:青年時期行卷無門轉而沉溺酒色;成名后意志消沉、轉投道門;安史之亂后投靠叛軍、兵敗被俘。此番改寫使得李白的形象更為立體全面、富有創新性:即充滿了“人”的欲望與性情、浮現出“尋歡作樂、渴求功名、急功近利”的負面特征?!霸娛ァ薄霸娤伞钡拇蟊娪∠蟊淮蚱?,經典文本與英雄人物的文化記憶被瓦解,完成了這部電影在史實框架下的人物形象重構。

在故事架構方面,主創人員同樣采取了尊重史實、突出重點、發揮想象的創作方法,呈現出飽滿流暢的故事情節。團隊詳細研究并梳理了詩歌作品與史料記載,概括了高適游邊塞、歸鄉、平亂與李白求名、成名、失榮寵、投永王的人生歷程,同時運用了創造性想象彌補歷史空白和模糊地帶,或是適當改編歷史記載,以此豐富人物行為和故事發展細節,實現了真實與想象的統一。史料記載中,高、李初遇并非洞庭湖,岐王宅也不在長安,部分詩歌的創作背景并非是影片暗示的環境,諸如此類的細節瑕疵確實削弱了影片的真實感。然而值得肯定的是,主創團隊并未拘泥于史實,而是擇揀出重點詩作,將其與主角人生經歷的重要片段自然而然地嫁接、展現,使得影片設定的客觀環境與人物主觀情緒融為一體,真正做到了“融情于景”“真情流露”,體現出中國傳統美學的內涵。例如高適代表作《燕歌行》,本是聽聞名將張守珪兵敗后嘲諷軍政腐敗所作,但其中飽含的批判譏諷之情絲毫不減;李白代表作《將進酒》,本是與友人岑勛、元丹丘在山中飲酒客居所作,然其中蘊含的懷才不遇的苦悶、把酒放歌的豪邁等思想感情,均在影片中毫無遺漏地得到了體現并傳達給了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回憶敘事橫跨40年,基本囊括了盛世轉衰的時代背景下兩位主角各自的人生浮沉,且除了著重刻畫李白、高適兩位主要人物外,同樣也介紹了盛、中唐時期的風土人情。閃耀在文壇或戰場的歷史名人悉數登場,大眾印象中沉寂的細節或回憶也將被重新鉤沉、激發,并以一種直觀鮮明的影像形式凸顯。最終,影片在尊重歷史、基本保留人物生平與作品的基礎上,通過豐富想象嫁接歷史真實或進行符合邏輯的改編,在人物形象與故事內容呈現出史實框架下可貴的創造性構想。

二、三重維度民族文化表達:

個體意識、家國理想與文脈傳承

主要人物的“自我意識”“反抗意識”的萌芽和崛起成為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價值表達的核心。不論是片頭的故事背景與身份設定,還是情節的曲折發展,都是為了促使人物經歷重重困難、對抗各方勢力,最終認同自己是獨立、有情的個體身份并找到自己的“初心”和“方向”?!堕L安三萬里》在突出民族化個體意識表達的基礎上,呈現出更廣闊、厚重的家國理想與文脈傳承的價值體系。

中國文人自古以來都在儒家、道家文化的影響下踐行著自己的人生道路。李白與高適在青年時期“積極入世”,懷揣著盛世理想與滿腹才華,期望通過行卷舉薦的方式“叩天子門”,一展抱負。不想數十年屢屢碰壁、報國無門,歷經人生起落。在看清了朝政腐敗、歷經了家國動蕩后,兩人都放下了過往,回歸山水間尋求內心的安寧與釋然?!芭c爾同銷萬古愁”中的悲憤苦悶早已化為“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自由豁達。在清秀山水和廣闊天地的包容下,高、李二人與曲折挫敗的人生際遇和解、將理想情懷釋然、接納了人生的無常與遺憾,呈現出一種平和舒展、包容萬物的個體意識,契合中華傳統民族文化中“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生命理念。他們不再像“哪吒”和“大圣”那樣將自己與環境進行對抗以突出自己的個體意識與存在價值,而是將自己數十年的人生融入宏大的歷史潮流中,認同自我、接納生命、笑看人生。

以才報國的盛世理想、力挽狂瀾的家國意識是影片的第二維度的民族文化表達。如果說人物形象的內涵創新是影片民族化表達的“點”,那么根植在主角意識中的仕途心愿與報國情懷則是“面”。這種心愿與情懷的合理性源于主創團隊不遺余力地進行了“岐王家宴”“大唐雙絕”等名場面的刻畫,使得“盛世景觀”的構建真實而具體,人物的盛唐理想油然而生、奮斗進取的時代精神由此展現。通過羅織的這個“面”,觀眾能輕易卻深入地接納影片構造的盛唐氣象,并在重拾文化記憶的同時產生一種跨越時代與媒介的深刻共鳴。安史之亂的歷史轉折之后,政治黑暗、軍事腐敗的問題全然暴露,內憂外患下的大唐由盛轉衰。家國破碎的現實喚醒了文人武將的另一“面”:盛世不再的憂思感懷和力挽狂瀾、保衛家園的家國理想。不論是高適、嚴武擊退吐蕃還是李白出山投靠永王,都是懷著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期望進獻個人之力挽救李唐王朝。高適在決戰時怒喊的點題之語“為了長安!”正是這種情懷的體現。若不能收復長安,不僅意味著百姓失去家園、王朝失去都城,更意味著盛唐威嚴的喪失、中原正統文化的凋零,因而唐人從前建功立業的情懷,此刻迅速轉化為保家衛國的決心。此時的“長安”絕不再是一處龐大的城市,而是盛唐的回憶符號、國家的精神象征和王朝中興的希望。為了長安,即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希望,唐人的盛世理想和家國情懷正是由此生發和凸顯的。

影片的最后,黃鶴樓與長安毀于戰火。但高適卻說:“黃鶴樓的詩在,黃鶴樓就在?!薄伴L安的詩在,長安就在?!庇纱吮銓ⅰ伴L安”抽象出了一種“文脈”的概念。這并非僅指空間范圍內的風水概念,而是一定時空范疇內的文化結晶,它由復雜的歷史狀態演化而來,在凝聚了當下的地域空間和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形態、民俗風情、文藝思潮等內容后又將預示著未來的發展脈絡?!伴L安”就是這樣的文脈,不僅包含了過去的民族智慧和文藝成果,也影響了后世的發展理念。無數的詩人就像高、李那樣,追隨著盛唐回憶來到長安,留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將這份情懷與記憶悉數保留并傳承至今。這份深厚的內核將超越個體意識的“點”和時代精神的“面”,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體”。觀眾則透過這塊龐大的“體”觀察、感受和把握蘊于其中的時代脈搏、民俗風尚,甚至是細小而微妙的個體情感,飽覽本民族積累至今的智慧與文化。正如前文論述的那樣,人總有生死,物總會隕滅,而“長安”則會因其蘊含的豐富文化財富將在中華文化體系中永恒存在,以其獨特的影響力牽動著其他文脈的產生、發展、壯大,繼續激勵著、引導著、寬慰著后世之人。

至此,影片的民族化表達在個體意識、家國理想、文脈傳承的三重維度下展開、升華、呈現。這三個部分既獨立又融合、既飽滿又深刻,連結成了影片的價值表達線索??梢哉f,表層意義上影片借助唐詩文化,點燃了觀眾心中的文化自信與自豪,實則深層意義上,影片不僅表達了個體的自我和解,也探究了個人與時代、社會的互動,更在多元文化沖擊的當下時代背景中,為觀眾展示了傳統文化的內涵與魅力,樹立了文化復興的信心和民族復興的信念。

三、國產動畫的民族化發展:啟示與方向

當今的國產動畫在技術上已經有了可喜的進步與發展,國內的頂尖動畫制作公司已經能在人物皮膚、毛發等方面的細節處理技術達到好萊塢的水平,然而對于“IP”的創意改編、對故事內核的深入挖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堕L安三萬里》的“出圈”無疑為國內動畫人打開了一條創作的新思路。

(一)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影片創作

從歷史發展脈絡來看,泱泱中華五千年,每個朝代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標簽。從地域環境來看,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不同的地域面貌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從單一的文化類型來看,文學、音樂、繪畫等項目自身的發展演變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響和推動,呈現出豐富的形態與內涵。國產動畫電影只有“深入挖掘民族主題,延續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反映風土民情的文化內涵,傳達民族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歷史狀況的總結,凸顯中國地域文化特征、連接過去與現代”[1]才能完成電影的民族化傳播。因此,考察、梳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內容,既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也是在挖掘、保護和重新認識這一巨大的寶庫,不僅對動畫電影,對于其它藝術類型甚至社會的發展都具有深刻、遠大的影響。

(二)打造經典“IP”,賦予舊故事新的時代價值

中國動畫電影在實現民族動畫崛起與復興的道路上,需要深入挖掘中華文化中的經典故事題材,走一條品牌化發展之路[2]。當下的國產動畫電影很多是在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經典“IP”的基礎上改編、探索創作的,不論是創作故事“前傳”,還是另造細節,都是一種舊瓶裝新酒的創作手法。這種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基礎的人物關系與情節框架,符合觀眾的心理預期。同時,全新的人物形象內涵與故事內核又賦予了這個“IP”新的面貌,足以引起觀眾的新鮮與驚喜。穩扎穩打走好這條路,將大大提升主創團隊的想象力,為將來開辟動畫電影新題材、新風格打好基礎。

(三)掙脫想象牢籠,構建文化“異世界”

解放想象力、構建奇幻“異世界”是國產動畫電影實現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一步?!堕L安三萬里》蘊含了對盛唐氣象的想象,今后的國產電影也可以有對遠古中國的想象、對未來中國的想象、甚至是對宇宙誕生和滅亡的想象、對異世界的想象等。當前,國產全齡動畫電影的題材有些狹窄,因此,可以借鑒美國好萊塢全齡動畫電影,促進國產動畫的多元化發展。好萊塢全齡動畫電影不僅題材廣泛,而且總能給人新穎獨特之感[3]。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好萊塢動畫產業完整、“想象力生產”發達。包括《尋夢環游記》《瘋狂動物城》等優秀動畫作品以及亞洲的《天空之城》《千與千尋》等都構想了一個區別于現實的奇妙世界,如冥魂世界、動物世界、魔法世界等,并從人物、環境乃至于異世界運行規則等各方面打造新奇感。當然,在這些虛構的烏托邦世界中,仍然存在影射或諷刺某些人性陰暗面或社會規則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大膽的想象與豐富的細節設計依然能夠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使其沉浸在影片的故事氛圍中,并隨著人物一起冒險、感受和思考。正如《長安三萬里》中,我們隨著《將進酒》的吟誦乘著白鶴飛入云霄,與李白一起醉酒幻想、窺探天宮仙境的壯美,感受詩中勝景與詩人氣概。

隨著電影創作觀念與技術的革新,市場逐漸回暖,國產類型大片正在厚積薄發。年初的《流浪地球2》已向我們展示廣闊的未來想象,《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也為我們提供了探索經典“IP”解構與改編的路徑。國產動畫電影正在順應時代變化,探索創新方向和民族化之路,我們有理由期待國產動畫能加快發展步伐,再添力作。

四、結語

國產動畫的民族化表達之路漫長而壯闊。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萬氏兄弟等一大批動畫企業與藝術家為國產動畫的崛起掙下了“第一桶金”,無論是民間故事的改編還是水墨畫藝術的運用,都為動畫電影作品蓋下了“中國章”,成為世界動畫電影歷史上的經典,甚至影響到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創作。歷經20世紀80年代的新思潮碰撞和新世紀國外動畫對國內動畫市場的擠壓,國產動畫引來了艱難的復興之路?!堕L安三萬里》借鑒前人的創意,深入挖掘古代中國優秀的唐詩文化,以史詩題材的獨特風格樹立了國產動畫電影新的里程碑,并通過形象重構與歷史想象的雙重路徑,完成了個體意識、家國理想與文脈傳承的三維遞進式的民族文化表達,為今后動畫電影的復興和強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與方向。

參考文獻:

[1]代麗.新國風動畫電影中民族文化的影像構建[J].電影文學,2023(6):118-121.

[2]彭國斌,熊艷,王竹君.傳承與開拓:當代動畫電影的時代嬗變[J].電影文學,2023(7):87-91.

[3]王睿志.從低齡幼稚邁向全齡發展:國產動畫電影的破局提質之路[J].電影評介,2023(3):95-99.

作者簡介:吳天琪,天津師范大學電影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視美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