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年第一會,共探紡織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

2024-04-10 02:38郭春花
紡織服裝周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紡織

郭春花

立足宏觀視角,解讀新一年國民經濟形勢,探討紡織行業在加強融合創新、豐富創新應用場景、用好國內大市場等方面的機遇與挑戰,助力紡織行業進一步破題新賽道突圍、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2月26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承辦、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中紡圓桌論壇第十八屆年會以“以立謀進,發展紡織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在北京舉辦。

本次論壇邀請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紡織處處長于琨;主辦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黨委副書記陳偉康、副會長徐迎新及中國紡聯各部門、各專業協會、各成員單位的負責人;協辦單位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顧偉達,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郭永昊,黨委常委、常務副總經理趙宏曄等企業領導出席。此外,來自紡織企業、紡織服裝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新聞媒體的代表也參加了會議。論壇由中國紡聯副會長徐迎新主持。

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逾萬人次通過線上觀看論壇直播。

加快培育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

會上,何亞瓊致開幕辭表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黨和國家深刻分析把握國內外形勢變化,著眼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任務提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新型工業化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何亞瓊強調,深刻認識把握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定位、重要內涵、方法路徑,是發展紡織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前提和科學行動指南。2023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委聯合印發《紡織工業提質升級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近三年紡織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確定了到2025年紡織工業的發展目標,明確了7個方面24條重點任務。

對于紡織行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何亞瓊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要腳踏實地,以數字生產力筑牢紡織產業制造優勢;二是要內外兼修,以品牌影響力激發紡織產業底蘊優勢;三是要守正出奇,以科技創新力展現紡織產業體系優勢;四是要放眼全球,以高水平開放合作拓展產業空間優勢。

孫瑞哲以“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題做主旨報告。他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紡織行業頂住現實壓力,圍繞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風險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中保持回升向好態勢,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國紡聯深入研判紡織行業發展形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任務,編制發布《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全行業共識和自覺行動。

孫瑞哲強調,紡織行業作為具有全球比較優勢的制造部門,正處于向更高級形態和更合理結構躍遷的關鍵期,圍繞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方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根本動力。

孫瑞哲指出,紡織行業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高質量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應做好五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錨定科技,強化創新,努力發掘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潛力,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支撐。二是發展科技、金融、技術、數據等創新要素市場,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推動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流動集聚。三是立足國內統一市場優勢,根據市場需求凝練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市場推動產業科技創新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作用。四是加快產業低碳轉型,推動綠色發展,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形成激勵企業主體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的良好市場生態。五是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兼顧效率與安全優化國內產業布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環境,強化優質、新興產業鏈的根植性和完整性,推動協調發展。

郭永昊在致辭中表示,多年來,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紡圓桌論壇的協辦方和重要參與者、受益者,始終與中國紡聯通力合作,致力于匯集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科研機構各方智慧,研判紡織行業發展態勢,為推動行業深化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搭建了重要合作交流平臺。過去一年,北京時尚控股公司積極做優做強品牌運營、文化創意、工藝美術、信息科技四大業務板塊,北京時裝周影響力持續提升,圓滿完成產業援疆、工裝援疆以及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保障工作,總體實現平穩發展。2024年公司將深度融入北京市“五子聯動”發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要任務,攻短板、練內功,抓創新、謀改革,履行好國有企業責任,努力以時尚文化產業集團的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為新時代首都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鞏固向好態勢,釋放消費潛力

隨后,大會重點剖析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及行業發展新趨勢。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王遠鴻以“2024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展望”為題進行主題演講。他認為,2024年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仍將錯綜復雜,全球經濟低增長、貿易低增長、高通脹、高利率、高債務的“兩低三高”發展態勢更趨明顯,“脫鉤斷鏈”等外部沖擊仍將存在。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仍有望延續,但回升基礎有待夯實、內生動力尚待鞏固、社會預期亟待改善等發展壓力仍然存在,部分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宏觀經濟恢復向好將呈現一定的曲折性、復雜性。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應重點做好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擴大內需、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九方面工作,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質量、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發展與安全的關系,不斷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關利欣解讀我國內需市場新消費特點及趨勢,深入分析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消費升級中的新消費”“新形勢下紡織行業新機遇”。

她表示,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向全球中高收入經濟體穩步邁進,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消費基礎不斷夯實鞏固,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更趨顯著,日益呈現個性化、智能化、品質化、品牌化特征,與此同時,“銀發族”“Z世代”等消費群體崛起,“國貨潮牌”“悅己體驗”等消費熱點備受青睞,直播電商、共享經濟等新消費模式加快助力,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制造強國、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各項戰略舉措及宏觀政策有力支撐下,紡織品服裝內需市場也迎來了迭代升級的新發展機遇。在改善社會預期的推動下,紡織行業擴大有效需求應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消費結構變化及發展特征為牽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立足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消費熱點,增強新工藝、新產品開發力度,豐富產品品種,提高產品工藝設計和質量,創造更多有助于激發新需求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獲得感和滿足感,不斷釋放國內衣著消費潛力。

緊跟轉型腳步,探尋全新機遇

全球經濟正在進入快速發展迭代的新時期,紡織行業需提高對大環境的敏銳度,緊跟發展腳步。

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以“我國能源轉型的方向及對工業行業發展的影響”為主題,從“我國能源轉型進展”“我國未來能源轉型方向”以及“中長期能源轉型對工業發展的影響”三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表示,近年來我國能源轉型取得長足進展,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能源消費結構加快優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明顯提高。我國推進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志著以能源轉型促進產業和供應鏈發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培育形成綠色生產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涵。未來應圍繞增加非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主體能源需求比例、提高終端部門電氣化水平、優化電力氫能等低碳能源比重等方向持續推動工業領域能源轉型,立足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戰略,積極順應能源轉型大勢,在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培育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

北京華夏工聯網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喜文以“人工智能、未來制造與紡織產業數智新賽道”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波折發展,全球人工智能在算法、算力、數據三大核心要素和關鍵技術的逐步完備和廣泛交互流通的共同支撐下,正在迎來爆發式增長。以ChatGPT、Sora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迅速躍升為全球科技領域前沿熱門話題,人工智能技術強大的語言理解能力、文本、視覺和場景塑造能力以及創意靈活性進入全球時尚產業視野。隨著生成式AI實現技術突破,人工智能將通過設計端、生產端、用戶端重塑紡織服裝產業,貫通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質檢、智能銷售和個性化定制的產業價值鏈條,大幅降低相關環節人力投入和資源浪費,為紡織企業拓展新賽道帶來全新機遇,以深化數智融合推動發展紡織行業新質生產力。

今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作為承辦單位,依托年會平臺首次嘗試形式創新,圍繞“2024年紡織行業發展趨勢及任務方向”主題,就行業發展中一些廣受關注的熱點問題與觀眾共同探索。本環節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珊,副院長劉欣、趙明霞分別就2024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的風險點、增長點、突破點,紡織行業應如何理解“先立后破”以及新質生產力在紡織行業的具體體現等內容進行了豐富的觀點分享。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紡織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澳洋紡織
紡織屆的“兩優一先”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凡事就怕做到極致 一個詞的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