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存的行星

2024-04-10 05:10劉文暢
時代文學·上半月 2024年1期
關鍵詞:張本開普勒星球

劉文暢

“利用引力彈弓作用結合熵的理論,倒推一切,只是為了回到一個不可知的星球上救下一個早已經死透的人,值得嗎?”

張本程從模擬艙里走出來,抬頭看向陳燃。

陳燃沉默了一會兒,解下安全帶,似乎有點無語:“你跟我講這事兒成功的可能性?”

張本程盯著他一言不發,似乎要把他看穿了。

“根據計算,成功概率不到百分之二,”陳燃敗下陣來,挑挑眉道,“不過無論如何人類都要走到這一步,你和我也是。早一點晚一點對我來說沒有什么區別?!?/p>

“在這兒待著是等死,去做任務也是赴死,”他頓了頓,又補上一句,“你就好好待在這兒吧?!?/p>

就像所有生物的最終歸宿都是滅絕,人類終歸在2180年的某一天迎來了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霎時溫室效應、森林銳減、資源短缺、核泄漏等諸多問題的影響紛紛暴露……

人類還是沒有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研發出來所謂的“宇宙旅行器”,所以即便是權貴們,在自然的絕對統治下,也只能束手無策,安靜等死。

核廢水排放致使無數海洋生物變異,有些死在海中,有些長了腿和肺一舉演變為陸地生物,有些被無知的人類吞入腹中。核輻射迅速而無形地覆蓋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變異生物壽命大大縮短,人類也是如此,而沒有變異的人類則給自己頒了一個榮譽稱號——“幸存者”。

隨著熵的數量不斷增加,世界變得愈發混亂無序。這種無序一方面是物理上的,例如物品之間的粘連、融合,另一方面則是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民憤越來越難平,大廈傾頹。

一開始,在混亂里也有試圖聯合群眾的人,他們曾懷著極度不安的情緒建立起一個又一個基地,為無家可歸的群眾提供一個庇護的場所。后來,前世界組織的高層突然出面,組起了一個臨時“世界政府”,主要的目還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尋找方向。

不幸的是,這些年來,隨著資源的枯竭和人口的增長,以前的基地也一個接一個停運了。

張本程和陳燃所在的實驗室原本隸屬于一個科研基地,然而隊友們在出各種任務的時候接連發生意外,實驗室里漸漸只剩下了他們兩個“年輕人”。

陳燃某次出完任務回來,脫下衣服癱在椅子上,有氣無力地笑著調侃:“雖然我們年紀輕,但我們資歷高啊,這種不正是老板們要的合格打工人嘛?!?/p>

雖然他們才二十出頭,已經成為這座基地的領導人,可世界組織的那幫人也成天拿年齡壓他們不是?

“咔嗒”一聲,隨著張本程摁下墻壁上的按鍵,碧藍色的墻壁被深灰色吞沒,360°的墻面顯示的是實時的宇宙景觀——不對,從數據中心傳回來大概還需要幾秒鐘,所以,應該是有延遲的“實時”宇宙景觀。

兩人剛剛從模擬艙中試驗了一次前往開普勒-186f號行星的旅程,那是一顆環繞紅矮星開普勒186的太陽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492光年,以地球計時算,起碼需要800多萬年才能到達那里,即便是光速,也需要490多年。不過,時代的變化也帶來了技術的進步,人類對于科學的探索愈發深入,他們終于明白了宇宙旅行的關鍵點。與其說他們相信了愛因斯坦“時間是一種錯覺”的理論,倒不如說是他們想明白了一件事:空間才是“宇宙旅行”的基礎。

空間的重要性,可以在一個例子中體現:假設某人會控制時間,他將時間線拉回到三個月前,那么此時所有人都會在瞬間回到三個月前——但這只是意味著所有人都回到了歷史的某一個點。

重要的是,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但如果此刻我們在這個歷史的時間點上,再加上一個空間的元素,那么此時的時間加空間,就會構成一個新的面,從一微變成二維,這就叫作時空。

這個世界存在歷史,但好在不曾見過未來。

人類一旦能夠建立“時空”,就不用再擔心“被熵分裂”——因為彼時的他們就會成為在一個時空中從一而終居住的人——有人也曾提出過疑問,如果熵的理論能夠被人類運用,直接改變地球時間不是更加方便?

的確如此,但即便我們一遍遍地浪費有限資源使人類存活下去,也改變不了地球會加速走向毀滅的事實。

因此,人類只能選擇移居。

而這就是陳燃這次任務的意義所在。

世界組織原話是派他利用一切資源前往開普勒-186f號行星,救下當年不知憑借什么本事跑到那顆行星上面去的一個冒險者。

陳燃起初對于這個略顯荒謬的計劃是一口回絕的。

暫且不說人的壽命只有短短八九十載,僅僅是“一百年前有個人在存活狀態下靠一己之力跨越近五百光年到達另一個星球”已經十分離譜。在他的逼問之下,組織不得不說出事實——這個荒誕的故事的確是他們編造的,事實是地球能夠支撐人類存活的時間愈來愈短,如果本次任務沒有人去嘗試,地球還是接收不到任何來自外太空的希望,人類文明……大概就會永久地、徹底地消失在宇宙中了。

他們也是實在沒有時間去等待了。

思來想去,只有陳燃是個技術水平過關、年紀又小,幾乎符合一切要求的人,只是這種獻祭式的行動,世界組織也說不準他愿不愿意。

所謂的“拉回時間線”以及“建立一個空間”這兩個操作的完成只能建立在抵達該星球后——假設他白發蒼蒼的時候終于到達,改變時間空間之后,他就會立刻回到該星球的某個歷史時間段中。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陳燃深吸了一口氣。

人類文明?

他問自己人類文明對于他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他想了幾天。在時間的沉淀下,腦海里的意識越來越清晰,那四個字,是地球崩潰后,他唯一的信仰了。

就像他曾經許下的諾言,誓死保衛祖國。此刻也是一樣,誓死保衛地球,為保護人類這種作惡多端、多災多難而又堅韌的物種付出他能付出的一切。

他在一片結冰的氣氛中狠勁一拍桌子,“我去!”

世界組織的人囑咐他,本次任務他還需要帶上一個孩子,以便生命延續。

他深知這任務有去無回的本質,可聽到這事兒,還是咽下了邀請張本程和他一起犯險的話。

那是他在這里唯一同生共死過的好友了。

所以,真要說,陳燃剛才的那句陰陽怪氣的話倒是真心實意說出來的。

“在這兒待著是等死,去做任務也是赴死,你就好好待在這兒吧?!?/p>

可是他又是什么大英雄呢?他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研究生,或許能跟張本程分到一個寢室,然后兩個人天天往對方身上扔臭襪子,或者深夜開黑上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個人等著給另一個人上墳。

陳燃發了一會兒呆,被張本程用力拍了下肩膀,才勉強回過神來:“干什么?”

“你最近這狀態……不會是模擬艙坐多了,腦子壞了吧?”張本程皺著眉看他,“腦子要是真壞了就滾去坐辦公室,別耽誤我在實驗室做研究?!?/p>

“滾,”陳燃沒什么好氣地掃了他一眼,“你腦子壞了我都不會壞?!?/p>

“最好如此?!睆埍境淘诓僮髋_前打開本次的檢測報告,不以為意地敷衍著。

他也不是傻子,陳燃這次任務的真實目的還不好猜嗎?或者說,當他聽到開普勒-186f號行星這個名字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對這次任務有個大概的猜測了。

開普勒-186f號行星一百年前就被人類發現過,因為它不管體積、表面重力還是所處的星系宜居帶,條件都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因此一直被世界組織密切地關注著。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開普勒186f表面確實存在著和地球極其相似的、濃厚的大氣與豐富的液態水。

說白了,陳燃本次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抵達該星球。

他只要最大限度地接近那顆行星,為人類帶來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信息就足矣。

此次任務不管成敗,陳燃都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任何痕跡——盡管他毋庸置疑是一位偉大的貢獻者??墒且砸粋€人類的生命換取一群人類的存活率這種事情,簡直就是現實版火車難題的映射。

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人類需要的是團結,所以世界組織絕不會允許這種“污點”存在于一個或許可以拯救他們生命的學科上。

也因為這個,張本程盡管主觀上不愿意讓陳燃去送死,面子上還是得假裝什么都不知道,天天打啞謎。

他翻開打印出來的模擬報告,見與前幾次并無大異,便又粗粗地過了一遍,然后摞在了書桌中央的一摞文件上面。這摞文件足足有五十厘米高,堆的全部都是本次任務的模擬艙實驗報告。一次實驗對應一張報告紙,五十厘米……自從三年前,組織下發任務,他和陳燃就開始做模擬實驗了,張本程凝視著那一摞幾乎每一張都印著相同數據的紙,居然有些觸景生情。

終于還是來到了這一刻。張本程嘆了口氣。

于是陳燃聽見他忽然說道:“如果你一定要去開普勒-186f,帶上我吧?!?/p>

陳燃一開始以為自己聽錯了,反應過來才立馬跳起來怒道:“你想都不要想!”

“你……”

“張本程你腦子進水了吧!自己家人朋友都好好的,干嗎要摻和這種生死難料的破事,”陳燃吼道,“我要是你,我下半輩子半步都不會踏入這個實驗室——好歹地球還能撐到你我死掉,人都不在了,還擔心什么!”

張本程搖搖頭,真誠而堅定的眼神凝視著陳燃,一如始終。

“你真是這么覺得的嗎?你要是真像自己所說的那樣,有這么多私心,你會接下這個任務嗎?就算接下了,你不帶著我一起?家人、朋友固然重要,可是如果我們的努力真的能夠幫助整個人類,哪怕只有一點點,就像潮汐沖刷海灘,將污垢帶走一樣,你就絕不能說它是沒有意義的?!?/p>

“如果真的要被歷史除名,我也根本就不在意,但是你要是非要阻止我和你一起,我也不同意?!?/p>

陳燃收回自己玩世不恭的態度,張了張嘴,最終沒能說一句勸阻的話。

兩周后,陳燃終于登上了前往開普勒-186f號行星的載人航天器。

和一個小娃娃,以及張本程一起。

后續(張本程)

就像所有人預期的那樣,我們的任務并沒有成功。

我和陳燃也早就有所預料,因此在“旅途”當中并未期待過什么。

好在我們的時間足夠多,也足夠空,可以讓我們探討諸多話題。譬如,開普勒-186f號行星究竟適不適合人類居???

其實在百年前,科學家們就對這個問題有所研究。當時,人們就發現開普勒-186f號行星的位置十分危險——它位于宜居帶邊緣,這意味著這顆星球上的水很有可能已經結冰。

“此外,它每130個地球日就能圍繞其恒星公轉一周,但你要知道,”陳燃吸了口水,“這玩意獲得的能量只有地球從太陽獲得的三分之一——就連溫度都極其依賴其大氣成分?!?/p>

我撇嘴道:“幾百年前的數據你現在還套用,上述的這些,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都不成問題?!?/p>

“那好,不提這些,”陳燃說,“但太陽黑子、耀斑和太陽風這些因素呢?一方面,它們能夠給宇宙輸送巨大的能量,另一方面,它們也直接影響著地球的磁場——開普勒-186f的恒星呢,它的情況我們又了解多少?”

“這些一時半會兒當然說不清楚,重要的是,我們想要抵達開普勒-186f的星系,就必須要穿過太陽系?!蔽覜Q心轉移話題。

陳燃第無數次很給面子地跳過爭論的話題,笑著回答我:“你應該慶幸我們不會穿過銀心?!?/p>

他看著顯示屏上的數據信息,說:“不過,以我們的速度應該還能來個太陽系的旅行,起碼死而無憾了?!?/p>

我們還曾經探討過一個問題,即:如果航天器在我們死去后(即張或然——跟我們一起的那個孩子長大后)依然能夠順利運行,我們的尸體到底何去何從?

我可不愿意像垃圾安置那樣和陳燃一起被堆放在航天器的某個角落,時時刻刻地膈應張或然。陳燃似乎也同意這個觀點,而且他覺得死在外太空,聽起來更加浪漫。

其實我是雙手贊成他的想法的,但人類總不能禍害完地球再跑去禍害宇宙吧?所以這個提議也就不了了之。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時間里,我們都在各自的地方默默地望著太空的景色。宇宙之浩瀚非人類之想象可以企及。

第一次真正進入太空,我們有很多想法。

比如,人類努力多個世紀的成果在太空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以盾牌座UV星球為中心,擴大到無數光年之外,其中涵蓋著成千上億的相似的恒星、行星。銀河系中又有數千億顆恒星,而每一顆恒星都有至少一顆行星圍繞著它。我們的太陽圍繞銀河系一圈需要2億年,但僅根據深空圖像,外太空就有無數個星系存在著,彼時的距離,就不知是多少百萬光年了……

宇宙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宇宙?我們無從知曉。

因此在一切之初,我們曾被無邊無際的恐慌包裹,為自己和人類的存在感到渺小且毫無希望。握著操控臺上的控制舵,居然都忘記了該如何航行。

奇怪的是,我和陳燃的心情很快就平復了。

因為沒有什么不會消亡,宇宙和地球也并沒有什么不同。

最終一切都會化作齏粉,散到不知何處的地方去。

張或然的旅程究竟能到哪一步,他這個生來就沒有踏上過人類土地一步的孩子又能為人類文明做出多大貢獻,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我與陳燃共度了八九十年,伴隨著無數次的吵架和好,最終雙雙消散于外太空,徹底告別人類文明。

再見。

太陽系旅行(張或然)

我來自地球,雖然從未真切地踏上那個地方半步,但僅僅是聽說那里有充足的氧氣,無邊無際的草地、藍天和城市,就足以令人向往??上业氖姑⒉辉谀抢铩窃诖?,這個更為浩瀚的宇宙。

太陽系旅行,其本身妙就妙在我能有機會見識到各種各樣的星球。先前因為經過一個星球的時間很漫長,我與陳燃先生,張本程先生還曾一個一個地將它們的細節記錄下來。

人外有人,星外有星。

多虧地球上的科技,我還見識到了海王星。它的美麗來自于其組成成分中的甲烷,這讓它顯現著優雅的淡藍色。然而,我并不敢靠近它,那上面的風速實在駭人……等到跨過太陽系,我已經變成了耄耋之年的老人。

至于我還能走多久,還能為人類帶來多少貢獻,我并不清楚。

但是歷經了如此之多,我想,我如果有后代的話,定然能為他們講故事講到昏天黑地。

有時當我用力地推開了那個艙門,看到里面的兩具白骨,時常也會懷念從前。

猜你喜歡
張本開普勒星球
摧毀吞噬星球
日本乒乓球運動員張本智和對陣中國優秀男子乒乓球運動員技戰術分析
中國男乒主要對手張本智和技戰術特征分析
張本煜,韓寒說他值得比現在更紅十倍
1號異星球
開普勒的最新發現:第二地球
“死而復生”的開普勒
開普勒的大發現
孤獨遠行的開普勒
米彎彎的星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