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引領續寫喀左文化振興新篇章

2024-04-11 02:21姜波
共產黨員·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喀左烏蘭牧騎紅山

姜波

八百里大凌河由主源頭一路千回百轉,奔流而下百公里,在喀左縣城東側稍作歇息,形成一個“遼西西湖”——龍源湖。之后龍身蜿蜒,向東北行約4公里,就到了“龍源”——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喀左縣”)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

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位于喀左縣興隆莊鎮章京營子村大凌河西岸約600米處,東南側緊臨東山嘴村民組,因而得名。五千年前,這里升起了中華文明的曙光,從此生生不息、綿延不絕,閃耀在世界的東方。

時光流轉至今,生于斯、長于斯的喀左人民在喀左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持續提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競爭力,以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導向,使“黨建賦能文化、文化促進黨建”特色更加突出,探索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文化事業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玉出紅山——

黨建+文化保護厚植根基

孔子云:“君子比德于玉?!?/p>

中國人愛玉、崇玉,古已有之。幾千年來,人們賞玉、藏玉,對玉有著特殊的喜愛之情,從而延伸發展出古老綿長的玉石文化,成為中華文明區別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

紅山文化玉器作為中國玉文化中獨具特色的一類史前玉文化遺存,對于認識中華玉文化,進而認識多元一體、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具有深厚的價值。

作為紅山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的東山嘴遺址,被認定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出土的雙龍首玉璜、綠松石鸮鳥兩件玉器,以其古樸、精美聞名于世,是紅山文化玉器文物的杰出代表。

秉承“保護第一、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喀左縣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政策支持、人才支撐、資金保障、宣傳引導,不斷提升全縣文物保護利用水平。

為了深入宣傳紅山文化,喀左縣堅持黨建引領,探索“文化+數字”融合發展路徑,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博物館黨支部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線上開展集中宣傳,推動文物與文化遺產內容數字化和傳播智慧化,打造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數字化紅山文化產品,讓古老文明煥發時代光彩。

在這里,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參與保護文化遺址蔚然成風。章京營子村的退休黨員老張主動向村黨支部申請承擔紅山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年輕黨員每年都要上一次特殊的“文化傳承與保護”黨課,為推動文化保護工作貢獻力量。

喀左紫砂——

黨建+文化產業強筋壯骨

南有宜興,北有喀左。

喀左紫砂與紅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東山嘴祭祀遺址出土的陶塑像及大量陶片,清晰地向世人昭示了喀左悠久的制陶歷史。

因地處大凌河上游,水土豐厚,喀左陶土資源豐富,已探明包含紫砂土在內的陶土資源儲量達10億噸以上。經國內多名專家論證,喀左紫砂土為上等的紫砂工藝品生產原料,可以和宜興紫砂土媲美。

坐擁優質的紫砂土資源,喀左縣委、縣政府采取了保護性開采措施,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經過多年發展,喀左紫砂形成了泥料渾樸厚重、透氣性強、不需要添加任何色素便能形成天然水色、環保健康等特點。

借紫砂東風,近年來,喀左縣狠抓龍頭企業建設,著力打造紫砂產業對外“金名片”,推動產業做強、做優、做大,產品品種從最初的100多個發展到現在的400余個。在龍頭企業建設方面,以天佑陶藝、晚窯紫砂等為代表的藝術陶瓷,以御成紫陶等為代表的日用陶瓷,以榮富陶瓷、閩龍陶瓷等為代表的工業陶瓷齊頭并進,形成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在特色品牌培育方面,從原料特色和產品文化特色入手,打造喀左紫砂文化產業特色品牌新亮點,先后開發出極具地域特色的“花鳥源頭”“玉豬龍”“草原風”三大系列產品。

業務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在哪里。為加快紫砂產業發展,喀左縣把有紫砂產業基礎的各基層黨組織串聯在一起,成立了紫砂技術培訓基地,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同時,加快打造“一縣一品”,以建立紫陶文化旅游產業園為基礎,構建集觀光購物、手工體驗于一體的產業鏈,開發特色旅游紀念品數百種。

通過多年努力,“喀左紫砂”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品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烏蘭牧騎——

黨建+文化惠民豐潤沃土

烏蘭牧騎,蒙古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是蒙古草原上紅色文藝工作隊的統稱。

喀左縣烏蘭牧騎成立于1958年,至今已經走過了66年的風雨歷程,是一支服務喀左、輻射周邊縣市,主要肩負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和保護公益性職責的少數民族藝術團體,被譽為“紅土地上的烏蘭牧騎”和“草原上的輕騎兵”。

作為具有喀左特色、人民喜愛的蒙古族文藝演出隊伍,喀左縣烏蘭牧騎始終堅持“二為”方向、踐行“雙百”方針,把為廣大基層群眾服務擺在首位,演出范圍以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及創作演出民族歌舞為主,以小型戲劇演出為輔,以一專多能的典型特點服務各族群眾。自2013年以來,烏蘭牧騎發揮少數民族藝術團體公益屬性作用,長期開展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活動,連續10年組織送文化下鄉惠民演出,年演出量80余場,廣受社會各界的好評。2024年,烏蘭牧騎制定將黨建元素融入文藝創作發展思路,為文化傳承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藝作品創新是文化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66年來,喀左縣烏蘭牧騎堅持從本地文化資源和蒙古族傳統藝術中汲取營養,創作出一批民族特色突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好劇目,在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藝作品的新需求和新期望。截至目前,已創作出大型民族歌劇《納布琪公主》、民族舞劇《月亮公主》以及大型民族歌舞《查干薩日》《新吉勒塞》《天邊的故鄉》等一批經典的民族劇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隊伍好不好,人員是關鍵。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喀左縣烏蘭牧騎采取黨建融合業務、提高管理成效的工作方法,創新實施了“1+X”基地建設模式,認真梳理培訓機構現有黨員情況,將子基地的黨員全部納入黨支部管理,選取機構中政治過硬、責任心強、能力出眾的黨員配齊配強黨建力量。截至目前,已建立烏蘭牧騎子基地9個,年累計派員輔導人數達300余人次,課時數達1000余小時,年培訓學員人數達500余人。

當前,喀左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文化為引擎,穩步走好以文興城、以文塑城的文化事業發展道路,推動文化遺址保護、豐富文化活動、發展文化產業等文化事業發展,努力走好一條規?;?、創新型發展的新路子,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貢獻力量。

(朝陽市委組織部供稿)

猜你喜歡
喀左烏蘭牧騎紅山
紅山蕎麥看木森
喀左縣臥龍崗元代窖藏清理簡報
舉世矚目的紅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烏蘭牧騎進校園
瑪奈烏蘭牧騎
光榮的烏蘭牧騎
喀左官大海出土兩塊金代買地券
試析喀左紫砂壁畫創作題材選擇的三個策略
紅山文化“玉龍”中的“猿”
5000年前紅山文化廟、壇、冢新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