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布局現狀與發展探討

2024-04-11 05:02蔡卓杰張志玲黃予
中國水土保持 2024年3期
關鍵詞:布局水土保持廣西

蔡卓杰 張志玲 黃予

[關鍵詞] 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布局;廣西

[摘 要] 水土保持監測站網為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開展提供基礎支撐。通過總結廣西壯族自治區現有水土保持監測站點所屬水土保持區劃、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土壤類型、地質巖性、行政區等狀況,分析了當前廣西存在的監測站網未實現所有水土流失類型區全覆蓋、監測能力不滿足實際需求、監測站點運行保障不規范等問題,針對性提出完善廣西水土保持監測站網體系、提升水土保持監測自動化水平、構建水土保持監測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強化監測站點運行管理制度建設等措施,以推動廣西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S157[文獻標識碼] C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4.03.015

[引用格式] 蔡卓杰,張志玲,黃予.廣西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布局現狀與發展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24(3):60-62.

水土保持監測是水土保持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通過水土保持監測可以積累長時間序列的水土保持監測數據和成果,準確掌握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情況,分析、評價水土保持效果和區域生態環境狀況及其變化趨勢,為水土保持科學研究、相關政策和規劃制定等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1]。水土保持監測站網是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開展的基礎,監測站網的科學布局對有效采集水土保持監測數據、科學評價水土流失狀況和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水土保持站點監測,特別是徑流場監測可以為當地土壤侵蝕模型中的參數率定提供基礎數據,為區域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提供支撐。本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建設為例,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推動廣西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

1 研究區概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我國地勢第二級臺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南臨北部灣海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間有河谷、盆地和臺地,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區內不同地點年均氣溫16.5~24.1 ℃,年均降水量1 537 mm,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主要土壤類型有紅壤、赤紅壤、石灰(巖)土、水稻土、黃紅壤,分別占廣西國土面積的23.23%、23.15%、15.09%、9.33%、6.42%。根據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土保持公報,廣西水土流失面積為37 473.09 km2,其中林地、耕地、建設用地、園地、草地、其他土地的水土流失面積分別為19 167.62、12 784.94、2 351.50、1 732.53、1 312.29、124.21 km2,分別占廣西水土流失面積的51.15%、34.12%、6.28%、4.62%、3.50%、0.33%,廣西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林地和耕地。

2 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建設現狀

通過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信息系統建設一期、二期工程,到2014年廣西共建成監測站點26個,包括徑流觀測場10個、控制站16個(其中有12個依托水文站),到2023年廣西運行的監測站點有21個,其中徑流觀測場8個、控制站13個(其中有12個依托水文站),現有監測站點(除依托水文站)所屬水土保持區劃、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土壤類型、地質巖性、行政區等情況見表1。監測機構組成從二期工程建成后的1個自治區級監測站、12個監測分站和26個監測點調整為如今的1個自治區級監測站、10個監測分站和21個監測點。監測經費由自治區級監測站列入財政預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并未配套相應的監測經費。監測從業人員一般為聘請的當地群眾,而不是水土保持專業技術人員。自2015年開始,根據《徑流小區和小流域水土保持監測手冊》要求,每年度對坡面徑流場和小流域控制站的監測數據進行資料整編,形成水土保持監測第一手資料。

3 存在的問題

1)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布局有待優化。從水土保持區劃來看,目前桂北山地水源涵養區未布設監測站點。從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來看,仍有多個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未布設監測站點,如湘資沅上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柳江上游、

蔡卓杰等:廣西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布局現狀與發展探討

桂中大瑤山、桂西南十萬大山、桂賀江上游等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以及桂南沿海丘陵臺地、桂西南丘陵臺地等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從土壤類型來看,目前布設有水土保持監測站點的土壤類型區面積占廣西土地面積的53.26%,仍有一些土壤類型區未布設監測站點。石灰(巖)土、水稻土、紫色土、黃紅壤、硅質巖粗骨土、紅黏土、棕色石灰土等土壤類型區未布設監測站點。從地質巖性來看,沖積巖、基性巖等地質巖性類型區未布設監測站點。從行政區劃來看,防城港、北海、百色、賀州、來賓、崇左等市級行政區未布設監測站點。廣西水土保持監測站點仍未實現所有類型區全覆蓋,布局有待完善。

2)水土保持監測能力不滿足實際需求。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需要專業基礎扎實、經驗豐富、認真負責的專業技術人員。然而,除依托水文站的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外,其余現運行的監測站點均通過聘用當地群眾或兼職人員開展日常監測工作,技術水平低、人員流動性大,導致監測數據存在采集記錄不規范、采集不及時、準確性較低等問題。此外,廣西水土保持監測中除降雨采取自動監測外,徑流、泥沙、土壤含水量等要素均采取人工監測的方式,水土保持監測信息化水平低,人為影響較大。

3)水土保持監測站點運行保障有待規范。目前,廣西水土保持監測站點運行經費主要依靠自治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專項預算,而市、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缺少相應的經費保障,監測站點建設規劃、運行管理機制、數據采集制度等不健全,市、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未將轄區內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納入目標任務和考核體系,導致水土保持監測站點運行效果較差,制約了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發展,現有的水土保持監測數據難以為土壤侵蝕模型參數率定提供支撐。

4 水土保持監測提升措施

4.1 完善水土保持監測網絡體系

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建設應保證全覆蓋和典型性,逐步完善廣西水土保持監測網絡體系。首先,要做到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布局以水土保持區劃和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重點治理區區劃為依據,確保每個水土保持類型區和重點防治區均布設有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在桂北山地水源涵養區、湘資沅上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柳江上游等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桂南沿海丘陵臺地等自治區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補充設立水土保持監測站點,探析江河源頭區水土流失規律。其次,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布局要充分考慮土壤質地等立地條件,保證廣西主要土壤類型區均布設有監測站點,尤其是石灰(巖)土和紫色土。石灰(巖)土類型區面積占廣西土地面積的15.09%,石灰(巖)土土層薄,區域內水土流失嚴重,監測該區域水土流失情況對廣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紫色土比較肥沃,主要分布在郁江右岸丘陵平原區,區域內墾殖系數大,研究該區域水土流失規律對廣西農業開發有著重要意義。再次,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布局應充分考慮地形地貌、植被類型、氣候類型、耕作方式等水土流失影響因素,以有助于土壤侵蝕模型參數率定,如根據坡度、坡位條件布設監測站點用于率定坡度、坡長因子,根據廣西大宗農作物種植情況布設監測站點用于率定植被覆蓋和生物措施因子,結合廣西大宗農作物種植方式布設監測站點用于率定耕作措施因子等。最后,對6個未布設水土保持監測站點的市級行政區,應充分發揮政府的“指揮部”作用,將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納入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督促這些市級行政區在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建設方面加大力度,確保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實處。

4.2 提升水土保持自動化監測水平

水土保持監測要素包括降雨、徑流、泥沙、土壤含水量等,目前徑流、泥沙等要素采取人工監測方式,極易造成監測數據存在誤差,如:徑流、泥沙人工監測時攪拌取樣、稱量等環節人為誤差較大;在夜間難以做到不同降雨場次分別采樣,造成多場降雨合并只采集一次徑流和泥沙等問題。因此,實現所有要素自動化監測是提高水土保持監測數據質量的必然要求[1],提升水土保持自動化監測水平刻不容緩。

4.3 構建水土保持監測數據庫和信息系統

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包括數據庫構建和信息系統建設。其中,數據庫構建可實現水土保持監測數據的自動存儲和傳輸、多維度管理、深層次分析應用等,為挖掘分析和共享水土保持監測數據提供基礎條件;信息系統可以通過水土保持監測數據宏觀分析水土流失動態變化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自動化率定土壤侵蝕模型參數。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監測數據的利用效率,應大力推動廣西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加快水土保持數據庫構建和信息系統建設。

4.4 強化監測站點運行管理制度建設

按照“統一規劃、分級建設、屬地管理、數據共享”原則,加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監測站網運行管理機制,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有關水土保持監測站點的相關規定,各級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將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建設納入水土保持規劃,將各級監測站網運行經費、監測業務經費等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充分保障監測工作開展。加強數據采集標準化建設,加強水土保持監測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和水土保持基礎知識教育,不斷提高監測隊伍的素質和能力[2],增強監測從業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5 結語

水土保持監測數據是探索水土流失規律、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的第一手資料,也是區域土壤侵蝕模型參數率定的基礎資料。做好廣西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要加強水土保持監測站網的優化布局和升級改造,加快建立健全監測站點運行管理機制,強化監測站點運行維護,落實各級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任;要提升水土保持監測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強數據采集標準化建設,提高監測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和責任意識,合力推動廣西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偉,李璐,趙輝,等.省級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優化布局思考與建議[J].中國水利,2021(4):56-58.

[2] 喬殿新,王瑩,屈創,等.新時期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芻議[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6,14(6):137-140.

收稿日期: 2023-08-23

基金項目: 2023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23KY1128)

第一作者: 蔡卓杰(1989—),男,廣西浦北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監測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 張志玲(1983—),女,遼寧葫蘆島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技術工作。

E-mail: 45172294@qq.com

(責任編輯 李佳星)

猜你喜歡
布局水土保持廣西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水土保持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廣西廣西
水土保持
廣西尼的呀
VR布局
2015 我們這樣布局在探索中尋找突破
Face++:布局刷臉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