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抗日救亡運動的歷史見證

2024-04-11 07:50文思
共產黨員·下 2024年3期
關鍵詞:分會抗日總會

文思

在張學良舊居陳列館中,陳列著一面長130厘米、寬100厘米白地藍邊的旗幟,上面繪有20世紀30年代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的地圖,并用鮮血寫著“打回老家去”5個大字,旗上簽滿了268名愛國志士的名字。這面旗幟是東北救亡總會的會旗,也是該會成立之日的簽到簿。這面旗幟,見證了東北救亡總會的成立和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的全過程,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民眾開展抗日斗爭的光輝業績,也記載了中國共產黨和東北民眾在抗日斗爭中作出的巨大貢獻。

聯絡各方力量,組建救亡總會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愛國人士在關內成立了許多愛國組織,進行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為了貫徹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廣泛團結東北各救亡團體的抗日力量,應對張學良被蔣介石扣留、東北軍群龍無首的形勢,周恩來指示“東工委”書記劉瀾波:要把東北人民和東北軍團結起來,抵抗蔣介石的分化瓦解;把進步的東北軍官、東北愛國人士組織起來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張學良將軍早日恢復自由。同時,致函中共北方局書記劉少奇,要求把現有的東北各級救亡團體加以整理,建立東北民眾救亡團體聯合會。劉瀾波遂請當時在東北很有號召力的知名人士高崇民負責此項工作。

當時,在北平的東北救亡團體有10多個。高崇民出面聯絡,闡明要組織一個更加廣泛的、不但包括東北各抗日救亡組織還包括東北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統一的東北抗日團體。隨后,高崇民、劉瀾波等人又與閻寶航、杜重遠、李延祿等進一步商談,力求盡最大努力將大家團結起來。后來,周恩來建議組成東北統一的救亡團體,并確定了這個團體的三項任務:“一是擁護國共合作,共同抗戰,共同建國;二是營救張學良將軍;三是聲援東北抗日聯軍?!?/p>

經過劉瀾波、高崇民等人的細致工作,1937年4月,東北統一的救亡團體籌備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由高崇民、閻寶航和栗又文出面主持。參加會議的有高崇民、閻寶航、杜重遠、車向忱、李延祿、孫昌克、劉瀾波、栗又文等。經過醞釀討論,根據多數人的意見,會議決定將所建立的東北救亡團體名稱定為“東北救亡總會”。不久,東北救亡總會印發了《告東北同鄉書》,并派人到各地進行宣傳發動。

八方仁人匯聚,親筆簽名會旗

1937年6月20日,東北救亡總會成立大會在北平西城崇元觀5號東北大學禮堂召開。參加大會的代表共120多人,包括原救國會、復東會的代表閻寶航、高崇民等,東聯及所屬團體代表于毅夫、趙濯華等,東北軍代表解方、苗勃然,東北抗日聯軍代表李延祿、孫山等,東北義勇軍李杜的代表于炳然、劉丕光等,東北大學代表周鯨文,東北名流王之相、紀元等,歸國留學代表張克威、徐壽軒等,各地的東北同鄉會、東北抗日會等組織的代表。此外,還有100多名青年代表也參加了大會。

會議由高崇民致開幕詞,栗又文作章程報告,大會通過了《工作報告》《組織大綱》和《宣言》。大會主席團由高崇民、盧廣績、栗又文、苗勃然、于炳然5人組成。大會選出了高崇民、閻寶航、車向忱、陳先舟、盧廣績5位執行委員,栗又文為秘書長,再由執行委員選出常務委員30多人,常務委員會下設1個處、4個部、5個委員會。

經過大家一致同意,將一面別具特色的會旗作為簽到簿。這面特殊的會旗是用白色粗布鑲藍色邊精心制成的。會旗正面繪制的是當時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地圖,上面有268名與會東北愛國者的親筆簽名,會旗上“打回老家去”5個大字,是愛國志士們咬破手指用鮮血寫成的,表示他們誓死抗日的決心。這面不同尋常的旗幟是東北救亡總會成立的歷史見證,展現了東北抗日志士的英雄氣概。

團結愛國人士,履行神圣使命

東北救亡總會成立之初,就把聯絡團結各階層愛國人士、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為了最大限度地團結東北各階層人民,東北救亡總會的高崇民、陳先舟、于毅夫、栗又文、張希堯、趙濯華、于炳然、顧少雄、鄒大鵬等親赴各地和東北軍各部,與那里的東北同胞和愛國人士聯系,進行建立各地分會的工作。先后建立的分會有:在濟南的山東分會,在太原的山西分會,在西安的陜西分會,在神木的西北分會等;還建立了河南的洛陽分會、鄭州分會和襄城通訊處,河北的冀南通訊處、晉察冀軍區通訊處,陜西的延安通訊處、寶雞通訊處和漢中通訊處等。同時,東北救亡總會還注意做好東北籍著名人士的團結工作,如劉哲、李杜、莫德惠、鄒作華、萬福麟等。聯絡組織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是東北救亡總會開展武裝抗日的工作重點,總會派車向忱、黃宇宙、宋黎、張雅軒、苗可秀等到東北各地開展抗日工作,聯絡馬占山、唐聚五、鄧鐵梅、李杜等部共同抗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9月,東北救亡總會及其相關組織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完美謝幕。

東北救亡總會的領導人高崇民將當年那面東北救亡總會成立大會與會者的簽到會旗和一枚編號為No.38的東北救亡總會徽章一起珍藏著,伴隨他戎馬一生,直到臨終前,才將其交給長子高存信。1986年,高存信的夫人白竟凡女士將兩件文物捐獻給了遼寧省近現代史博物館,即現在的張學良舊居陳列館。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東北救亡總會成立簽到會旗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如今,這面會旗安靜地陳列在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向人們講述著那段不平凡的往事……

猜你喜歡
分會抗日總會
中國農學會農業信息分會
抗日小英雄楊楊
彭明治馳騁抗日戰場
半盞——第四話:別急,總會吃膩的
陳埭鎮同鄉總會
中勘協園林和景觀設計分會
抗日英烈馬威龍
畫與話
[ 再見,在也不見] 相識總會再相逢
爺爺的抗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