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涌區域地下室底板及外墻抗滲技術研究

2024-04-11 07:13羅燕飛林理寧劉若彤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 2024年6期
關鍵詞:抗滲外墻底板

羅燕飛 林理寧 徐 為 文 憑 劉若彤

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逐漸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河涌地區,由于地勢低洼、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地下室的抗滲問題尤為突出。地下室底板及外墻作為直接與土壤和水體接觸的部分,其抗滲性能直接關系到整個地下室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因此,開展河涌區域地下室底板及外墻抗滲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工程價值。本文主要根據廣州某河涌區域高層建筑項目的施工,分析河涌區域下地下室底板及外墻的滲水問題,明確其主要成因和影響因素,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及進行抗滲技術分析。

1 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的重要性

部分建設項目施工位于空氣中水分含量高、氣溫差異較大的地區,因此在進行建筑項目的防水工作時,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區域和環境,對防水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在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生滲漏,容易會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而且這種問題難以徹底解決。因此,在進行建筑工程建設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和標準,加強對防水材料的審核與竣工驗收工作,還要注意對施工項目的整體維修,保證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1]。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筑滲漏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我國建筑的品質和可持續發展,因此一定要注意防水問題。加強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滲施工能夠延長其使用年限,并改善其施工品質,這是因為防水防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建筑的耐久性和防水性,增強了建筑結構的穩定性,也增加了業主對施工企業的滿意度。建筑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滲漏問題不但會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影響,還會對建筑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建筑的防漏工作是十分必要的[2]。

2 河涌區域建筑易發生滲漏的位置和原因

2.1 地下室滲漏

地下室是較為容易出現滲漏的位置,出現滲漏的主要原因是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不合格和建筑管道不合格,如混凝土質量差、施工技術不成熟、管道填埋位置不當、管道和混凝土之間有較大的縫隙、管道材料不合格等,這些環節都容易造成管道內的水流入地下室,形成地下室滲漏[3]。

2.2 建筑外墻滲漏

房屋外墻滲漏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河涌區域的建筑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不符合標準,砌墻時磚塊之間的縫隙過大,并且在完工時未檢查滲漏點,也沒有對其進行相應修復,這些不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施工以及工藝手段的不當操作都會導致滲漏現象的發生。另外,材料品質差、施工技術不成熟、養護不足等也是造成建筑外墻滲漏的主要原因。

3 項目概況

3.1 項目概述

本項目占地面積約35654 m2,總建筑面積約93952 m2(含地下室),包含住宅樓棟4 棟,項目位于廣州地鐵18 號龍潭站兩側,含對部分車站建筑進行改造升級(含結構)。本項目綠色建筑等級為一星級,建筑最高高度約為100 m,最大單體建筑面積15750 m2,建筑最高層數為30 層,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

本項目緊鄰地鐵及河涌區域,意味著施工活動必須在確保地鐵設施安全和穩定的前提下進行。地鐵線路的存在對施工方案的制訂、施工方法的選擇及施工時間的安排有重要影響。同時,施工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對地鐵結構的影響,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防止施工活動導致地鐵設施的損壞或變形。另外,河涌區域的環境也相對復雜。河涌的水文地質條件、水流狀況及河岸的穩定性等因素都可能對施工產生影響。特別是在涉及基礎施工、土方開挖等作業時,需注意對河涌區域的保護,防止因施工活動導致河涌污染或破壞。由于臨近河涌區域,在對地下室及擋墻施工時,必須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以防發生滲漏或坍塌等風險。

3.2 項目主要難點及應對措施

3.2.1 工期管理

項目緊鄰地鐵和河涌區域,地下室的施工工序復雜而繁重,工期緊且施工內容眾多,合理控制進度是重點。

為確保項目的快速進展與順利實施,施工團隊采取了多項措施:第1,迅速確定勞務、土方、內外架、臨建、鋁模等供方,以加速完善前期工作。第2,與業主緊密合作,及時辦理各項前期合法合規性手續。第3,在資源投入方面,引入優秀的供應商,以確保勞動力、材料和機械的可控投入。第4,針對關鍵線路,優先施工塔樓區域,并加強與外部單位的溝通,確保土方階段的順利進行。第5,在過程管控上,聯合各專業單位制訂切實可行的總進度計劃,并及時進行檢查和調整,同時細化季、月、周進度計劃以確保計劃順利推進。第6,合理安排工序穿插,如土方與樁基的穿插施工,以及地下室階段及時插入涂料、機電、消防等安裝工作,以加快主體施工和后續精裝、幕墻工程的進度。這些措施確保了項目的高效推進和順利實施。

3.2.2 防滲漏施工質量控制

在本工程中,面臨地下水涌水量大及鄰近河涌的水流滲漏的風險挑戰。同時需確保施工不威脅鄰近地鐵設施的安全,因此施工團隊采取多項措施:第1,通過合理設置結構后澆帶,將地下室劃分為多個施工區域,對關鍵部位進行重點處理,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第2,精心設計排水降水系統,確保防水層基層的干燥與整潔。在地下室底板采用“疏水板+暗溝”的綜合治理方法,達到了無滲漏標準,滿足了一級防水要求。在材料選擇上,嚴格篩選供應商,對材料進行嚴格驗收與復驗,優先選用適應潮濕基層的防水卷材,并采用預鋪反粘法提升防水層的可靠性。第3,重視樣板引路,通過制作詳細樣板和節點詳圖來指導施工,確保每個細節都符合設計和質量標準。這些綜合措施有效解決了地下室滲漏問題,同時保障了鄰近地鐵設施的安全運行。

4 河涌區域地下室底板防滲漏施工技術

河涌區域地下室底板防滲漏施工技術如下:第1,由于河涌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如地下水位高、軟土層厚等,河涌部分的地下室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需要特別考慮防水與防潮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合理使用防水材料和設計合理的排水系統,以確保地下室的干燥和安全。第2,水流可能會對地下室的結構穩定性產生影響,因此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需要考慮水流對地下室結構的影響,并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第3,河涌部分的地下室在通風和采光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挑戰。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地下室的通風和采光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需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地下室的舒適性和使用功能。

4.1 混凝土抗滲漏施工技術

4.1.1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地下室結構的抗滲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防水性和抗滲性,因此其所用防滲混凝土的水灰比不應大于0.5,混凝土配合比的含水量應小于170 kg/m3。同時,必須使用同一工廠生產的、同類型、同等級的水泥,其中氯離子含量不得高于0.15%,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不得少于320 kg。此外,還應控制外加劑的使用,以確保建筑材料的穩定性。為提升混凝土的抗滲性和抗裂性,可以在其中添加外加劑。

4.1.2 混凝土的運輸與澆筑

在工地適當區域內選定合適的混凝土攪拌站,依據當前的氣候、溫度等條件,合理安排混凝土的運送時限和發車間距,以避免因無法連續澆筑而出現施工冷縫問題。在混凝土卸料時,應維持攪拌車罐的常規速度,不得中斷運送。在卸料之前,攪拌車應該快速旋轉攪動20 s 以上,以確?;炷羶壬笆植季鶆?。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保持連續性作業,并從嚴限制混凝土的坍落度[4]。在澆筑混凝土時,嚴禁加水。在混凝土澆筑前,應該徹底清除澆筑面上的廢棄物和積水,并對表層干燥處的基礎、墊層和模板予以充分的濕潤,同時確?;炷恋淖杂上侣涓叨炔粦? m。在水泥初凝和終凝前,應對外露表層進行精細的磨光加工,以避免表層產生裂紋,確?;炷恋钠焚|。在澆筑過程中,應該安排專人檢查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的情況,并適時調換以避免鋼筋外露。

4.1.3 特殊部位處理

受氣溫變動、結構緊縮、不均勻下沉及構造不規則等不利因素影響,混凝土經常會產生裂縫,影響正常使用??赏ㄟ^設置后澆帶釋放混凝土硬化時產生的水化熱,解決混凝土內部收縮及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問題。伸縮縫和后澆帶的細部結構處理不到位,就會造成滲水現象,因此需重點管控這些部位。

4.2 地下室底板面層防水抗滲技術

對于河涌區域地下室的防水抗滲工程,僅僅依賴混凝土的自身防水性能是遠遠不夠的。為了確保地下室的長期干燥與安全,還需要在面層之上再采取額外的防水防漏措施。因此,防護漆的涂刷尤為重要。通過均勻涂刷防護漆,可以在地下室的外墻和內部結構上形成一層堅固的防水屏障,有效阻隔水分的滲透。同時防護漆能增強地下室結構的耐久性,延長其使用壽命。此外,地下室建筑中布滿了各種管線,這些管線的維修與保養同樣需要考慮到防水問題。特別是穿越地下室的套管,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防腐處理。通過采用專業的防腐材料和技術,可以確保套管在潮濕的地下環境中長期保持干燥和完好,避免因收到腐蝕而發生漏水事故[5]。地下室的水泥結構部分是否存在裂縫等缺陷。一旦發現裂縫,就要立即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水處理措施??梢允褂萌掖及返雀咝Х浪牧蠈α芽p進行封堵和加固,確保地下室的整體防水性能。

在進行地下室施工時,由于地下室本身濕度較大,還應特別注意施工方法和材料的選擇。采用上述防水措施不僅可以有效防止地下室漏水,還能確保地下室的干燥和舒適。在設置施工縫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第1,為了確保地下室的穩定性和防水性能,施工縫宜設置在剪切應力最小的位置。第2,應避免將施工縫設置在裂隙水和地下水都比較豐富的區域,以防止因水分滲透而導致的結構破壞和漏水事故。第3,在進行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時,應注重材料的選擇和施工工藝的控制。為了保證防水質量,可以優先選擇塑性好的高性能防水材料。通過嚴格控制施工工藝和材料質量,可以確保地下室的防水性能達到設計要求,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5 河涌區域建筑外墻抗滲施工技術

河涌區域的建筑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之中,所以外墻防水抗滲顯得更加重要,需主要從以下方面加強外墻的防水抗滲。

5.1 選擇合適的防水材料

根據工程需求和實際情況,對其周圍的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要注意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對建筑材料的防水、耐壓性能、耐腐蝕性和耐久性進行全面考量,選擇適合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

5.2 墻體基層處理

在選用商品混凝土時,應注意其配合比,保證滿足設計要求,避免出現外墻裂縫、脫落等情況。在施工前,應對墻體基層進行處理,確保其平整、干燥、無油污和松散物質,必要時可采用水泥砂漿找平或涂刷界面劑等方法增強基層的附著力。

5.3 防水層施工

根據所選防水材料的不同,采用相應的施工方法進行防水層的施工。例如,使用防水涂料時,可采用刷涂、滾涂或噴涂等方法均勻涂刷在基層上;使用防水卷材時,應按照規范要求鋪設卷材,并確保其與基層緊密貼合。同時,對外墻面砂漿的施工工藝做好細致的管理,對墻體地基的面積也要進行準確的計算,因為外墻占據的區域較大,若不重視就容易出現滲漏。在外墻的防水防滲施工中,應注重對窗戶與外墻墻面、瓷磚結合處的縫隙進行及時修復。

5.4 關鍵節點處理

在墻體與地面、墻體與窗戶等關鍵節點處(圖1),應采取加強處理措施,如增設防水附加層、使用密封材料等,以確保這些部位的防水效果。外墻面砂漿對墻體具有一定的保護功能,又是一種十分關鍵的保護層,因此在地基質量控制中,要確保相應的細節問題得到妥善處理[6]。

圖1 關鍵節點(來源:作者自攝)

5.5 后期維護與保養

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進行外墻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如檢查防水層的完整性、清理外墻表面積水等,以延長防水層的使用壽命和保持建筑物的干燥舒適。

6 結語

河涌區域地下室底板及外墻抗滲技術研究,對于保障建筑物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河涌區域特殊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探討了地下室底板和外墻抗滲施工技術的關鍵要點與難點,并提出了系列解決方案,旨在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創新,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以期以本文的研究成果能為相關領域的工程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推動建筑防水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猜你喜歡
抗滲外墻底板
大型熔鋁爐用特種抗滲高鋁磚的研制與應用
如此外墻,防水還扛得住么?!
一種外墻清洗機器人控制系統
外墻保溫技術探討
軟土地基上超長底板節制閘沉降及應力分析
底板巷一巷兩用的回采工作面防火實踐
底板隔水層破壞的力學模型及破壞判據
外墻色彩
聚丙烯纖維砂漿抗滲性能試驗
碾壓式土石壩抗滲與深層滑動破壞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