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建筑的施工方法

2024-04-11 12:46孟潔
建材與裝飾 2024年10期
關鍵詞:錨桿模板作業

孟潔

(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1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

建筑高度>27m 的住宅建筑以及高度>24m 的非單層廠房、倉房等民用建筑,稱之為高層建筑。相較于普通的建筑工程,高層建筑對施工方法的要求要更高,在施工過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加之施工環境較為復雜,增大了施工難度。在具體施工中,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為滿足人們辦公和居住的需要,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要建設出廣闊的內部空間,這就要求施工人員提升對質量控制的重視程度,嚴格按照施工圖紙中的內容,科學應用施工工藝,嚴禁偷工減料等不良行為的出現。針對新設備、新材料以及新技術,施工單位要做好技術交底,確保施工人員能夠熟練操作機械設備,規范使用施工方法,以此為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質,提供堅實的保障。

(2)高層建筑的工程量大、工期長,為提升各項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益,實現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需要建設現代化施工體系,為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提供制度保障[1]。

(3)由于高層建筑涉及大量復雜且煩瑣的內容,如交叉施工等,在施工期間,一旦施工方法應用不當,極易引發安全事故,給施工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對于這種情況,施工單位要加強安全管理、質量管理以及人員管理,通過現代化手段,對施工人員展開實時監控,從根本上避免懶工、怠工、偷工減料等不良行為的出現,提升施工方法應用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助推高層建筑工程高質量、高效率竣工成為現實,為建設單位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為建筑行業的長效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2 高層建筑施工工藝的應用

2.1 深基坑支護

深基坑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種類不一,不同種類的支護技術,操作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要聯系工程的現實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深基坑支護技術[2]。

例如,土層錨桿支護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方法如下:在基坑邊坡上鉆出孔洞后再插入桿件,通過灌注砂漿,將土層與桿件緊密結合到一起,形成相應的錨桿,錨桿的一端連接工程的構筑物,另一端連接到錨固的土層中,在力的作用下,提升構筑物與基坑結構的穩定性。通常情況下,在黏土與砂土地基的工程中,會應用土層錨桿支護技術。在實際操作中,還需注意的是:準備質量達標的材料,如螺紋鋼筋、鋼絞線等,將其加工成錨桿,再利用外加劑、水泥等材料,制備砂漿;運用相關機械設備,如鉆機、液態臺車等,在基坑邊鉆設錨桿孔,常規下孔深偏差要<50mm,將孔底的沉渣徹底清理干凈后,將砂漿灌注進孔內,再打進桿件,先插桿再注漿也可,利用木鍥等材料,將錨桿孔口嚴密封閉,靜置到砂漿凝固后,會形成相應的錨桿;在臺座和錨固體>15MPa 的情況下,實施預應力錨桿張拉鎖定的施工,第1 次張拉力要控制在設計值的30%,2 次、3 次、4次要分別控制在50%、80%以及115%,每1 次張拉持荷時間都要保持在5min 左右。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種類各異,各類支護技術的應用方式、注重事項以及適用范圍,有較大的區別,這就需要施工單位,基于工程的現實需求,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深基坑施工方案,確保所選用的施工技術,能夠滿足工程對安全可靠的需求,以此為后續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樁基施工

樁基施工方法的應用質量,對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樁基的主要功能就是,承載建筑的自重,保障建筑物的穩定性。相對于普通的建筑類型,高層建筑受風力作用的影響要更加明顯,科學規范的使用樁基施工技術,有利于減小風力,控制建筑物的擺動幅度。當前,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灌注樁,另一種是預制樁。灌注樁是指在地面進行鉆孔,再放入鋼筋籠,通過澆筑施工形成樁基礎,預制樁是指利用打樁機,將預制好的鋼筋混凝土樁打進地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基于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科學選擇樁基礎施工技術[3]。

例如,在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時,要嚴格按照工程的設計規范,做好測量定位、鉆孔以及鋼筋籠加工等作業,并細化混凝土澆筑成樁的施工流程、規范施工工序。在開展鉆孔施工作業時,要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的要求,對測放完畢的孔樁實施復測;在鉆進的過程中,鉆頭和樁位點的最大偏差要<20mm,并將鉆孔垂直度控制在標準范圍內,防止鉆孔出現不良問題,如鉆頭脫落、鉆孔傾斜等。鉆孔施工完畢后,要將孔底的沉渣徹底清理干凈,如巖石顆粒、孔底砂礫等,在安裝鋼筋籠的過程中,要將其偏差控制在5cm 以內;完成上述作業后,可實施混凝土澆筑作業。在高層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澆筑作業中,要將注漿管的直徑控制在20~30cm,管道埋設的深度要控制在3~6m。為使澆筑樁體更加密實,澆筑作業和振搗作業可一同開展。在實施樁體的檢測作業時,要將檢測重點放在樁體垂直度、單樁承載力等參數上,以此為高層建筑地基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應用預制樁技術時,要以工程的實際情況為導向,制備相應規格尺寸的混凝土土樁或者是鋼樁。在施工期間,要利用機械設備,將預制樁吊到樁位的上方,遵循緩慢插入的原則,將樁尖插進樁位后,輕輕的捶打2 次左右,通過錘擊、振動沉樁等技術,將預制樁插進地層。在人工填土、淤泥質土以及砂土等地理的高層建筑中,可使用預制樁技術。為強化施工效果,還應注意的是,混凝土預制樁重疊層數要<4 層;長樁的制作要使用分層加工技術;預制樁與截面鋼筋主筋頭的數量要<1/2;混凝土的強度要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樁基和樁位要保持對準;為控制好預制樁的打入角度,可利用線墜等對預制樁的打入方向進行校正;遵循“先高后低、先長后短”的原則,打進預制樁;將節段相鄰的樁體緊密焊接到一起;做好樁體的質量檢測,特別是樁體傾斜、斷樁等問題,確保樁基礎的施工質量能夠達標[4]。

2.3 建筑鋼結構

在高層建筑工程中建設鋼結構,不僅能夠強化建筑物的穩定性,還能夠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提升建筑內部空間的利用效率,增強建筑的功能性。在開展鋼結構的施工作業時,要合理選擇材料,如合金鋼,這種材料的抗拉強度較高,通常在470MPa~630MPa,并且該種材料的抗壓性能和抗腐蝕性能較強,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建筑物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現階段,高層建筑鋼結構的施工形式主要為裝配式安裝,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從以下5 個方面入手。

(1)加強對地腳螺栓預埋施工的質量控制,在施工作業正式開始前,要對螺栓的長度、直徑和數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在混凝土澆筑作業開始前,要重點檢驗檢測螺栓的垂直度、精度以及方向高程等,確保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螺栓不存在位移等問題。

(2)對鋼構件的質量展開全面系統的驗收,確定其質量達標后,做好表面的清理工作,再實施構件的吊裝作業,在作業期間,要將墊木設置在構件的下部,,再運用線錘吊掛技術,順著垂直方向,校正構件的方向。

(3)精準定位好鋼構件后,遵循《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 5117—2012)或者《熱強鋼焊條》(GB/T 5118—2012)的規定,焊接鋼構件。在焊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填充焊、定位焊以及打底焊等技術,常見的技術有氣體保護焊以及手工電弧焊等。

(4)焊接作業完畢后,全方位的檢測焊接質量,焊道與焊道之間要平滑。根據3 級焊縫表面氣孔的質量規范,100mm 長度的氣孔,數量要控制在2 個以內,氣孔直徑控制在3mm 以內。

(5)在傳統的施工模式下,鋼結構的吊裝工藝大多高空拼裝、散件吊裝等,這兩種吊裝技術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施工難度大、效率低等,而在地面先進行預制拼裝,再實施整體吊裝,可以大幅度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率。圖1 為高層建筑鋼結構連廊施工,使用整體吊裝技術,可將寬度>33m,重量>820t 的寫字樓頂部鋼結構連廊,實施一次性吊裝。

圖1 高層建筑鋼結構連廊施工

2.4 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要科學設計施工工序。例如,在墻柱模板施工中,就要在施工前進行測量放線,將模板的標號以及軸線位置清晰的標記出來,并對墻柱鋼筋加以處理,支設好一側模板,插進套管和螺桿后,再支設另一側的模板,并布設好斜撐件,保障模板的牢固性。與此同時,還要將內部的垃圾清理干凈,對縫隙實施封堵處理。在梁板跨度>4m 的情況下,要對梁模板加以起拱處理。

此外,在養護混凝土的過程中,要對試塊的強度展開系統的檢測,結合模板的構件尺寸、跨度以及部位等,明確脫模的具體強度,當試塊的強度符合脫模要求后,可進行拆模作業,再將模板與配件中殘留的雜物、浮漿等清理干凈。將板材按照種類整理好,針對破損和彎曲的板材,要加以修補和矯正處理。在拆模過程中,若因操作不當,損壞到混凝土表面,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美感和觀賞性,因此要利用高標號的細石混凝土,修補破損的位置[5]。

2.5 混凝土施工

高層建筑工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種類不一的材料,混凝土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材料的整體性較強,且施工工藝簡單方便、容易操作,因其優勢較多,在高層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容易開裂等。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時刻秉持精細化的原則,合理制備混凝土,科學設置原材料的配合比,并添加一定的摻合料,使水膠比<0.55,再對拌和水加以冷卻處理,以便于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利用分層澆筑、分段澆筑技術,將混凝土的鋪設厚度控制在2.0m 左右。若澆筑方式為泵送或者非泵送,要混凝土的鋪設厚度控制在30~50cm。將混凝土澆筑和振搗作業一同實施,通過分層的方式,間歇澆筑混凝土后,將振搗棒插進下層混凝土表面的8cm 左右,留振時間控制在18~22s,當混凝土表面不存在任何氣泡后停止振搗;在開展抹面作業的過程中,要根據工程的具體需求,選擇是否進行二次振搗和二次模板,以增強結構的整體強度,將細小的裂縫全部消除;當混凝土澆筑作業已經完成12h 后,可實施養護作業,在養護期間,可將塑料薄膜覆蓋在混凝土表面,以降低水分的散失速率。定期噴灑水,結合實際的養護環節,調整灑水的次數和灑水量。同時要對混凝土溫度展開檢測,將其內部溫度和表面溫度的溫差控制在25℃左右。在冬季,由于氣溫較低,混凝土極易產生裂縫,可通過蒸汽閥養護混凝土。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下述內容:在選用混凝土的原材料時,高層建筑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粗骨料粒徑要控制在3.2cm 左右,沙子中的含泥量要<1%,而粗骨料的含泥量要<2%,中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9~3.0;施工單位要明確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控制要點,以泵送商品混凝土為例,在施工作業正式開始前,要合理設置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情況下要小于(120±20)mm,并且材料中的含氣量要<2%。

2.6 轉換層

轉換層是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難點之一,其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部位,既是上層結構的基礎,還是下層結構的封頂?,F階段,高層建筑的轉換層施工技術,主要有3 種,分別是桁架式、梁式、板式。在施工期間,要加強對內部結構鋼筋安裝質量的管控,以提升鋼筋的標高、位置以及數量的精準性。在開展轉換層的混凝土澆筑作業時,要優先使用分層澆筑技術,在澆筑過程中,要將上層和下層緊密的連接到一起,進一步強化轉換層的整體施工效果。

另外,在新形勢下,高層建筑工程的數量與日俱增,規模不斷擴大,人們對工程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施工單位正確認識到,在施工過程中,規范使用施工工藝的重要性,對施工全過程展開動態化管控、精細化管理,通過嚴格的監管機制,對施工現場、材料、設備以及人員,實施全面的管理,以推動工程的高質量竣工,提升各項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全面精準地掌握技術要點,把控好混凝土、模板以及鋼結構等施工環節的質量,通過科學的施工方案,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降低內外部等多種因素,對施工質量的不良影響,創設出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提升人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促進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錨桿模板作業
鋁模板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鋁模板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噴淋裝置在錨桿鋼剪切生產中的應用
快來寫作業
錨桿鋼筋質量提升生產實踐
作業
復合盾構在縱向錨桿區的掘進分析及實踐
鋁模板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城市綜改 可推廣的模板較少
高邊坡錨桿支護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