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錨定高水平科技,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04-12 06:37夏一璞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報告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切實客觀直面國際國內形勢,用扎實的數據,從經濟、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等七個方面,清晰講述了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用平實的語言,堅定有力地呈現出取得成績背后所作的工作和艱辛努力。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是一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兼具理論性與現實性的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從四個方面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總體發展進行了剖析:第一,切實客觀直面國際國內形勢,用扎實的數據,從經濟、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安全發展、生態環境、民生保障等七個方面,清晰講述了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用平實的語言,堅定有力地呈現出取得成績背后所作的工作和艱辛努力。

第二,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在清醒客觀分析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與有利條件的前提下,兼顧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與可能,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既考慮了促進就業增收、防范化解風險等需要,也與“十四五”規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相銜接,而且考慮了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體現了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要求。

第三,整體系統考慮和把握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在制定政策取向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原則,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提出圍繞發展大局,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第四,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對今年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自信自立自強迎接機遇與挑戰,從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大力優化經濟布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十個方面制定工作清單。

心系民生、增進福祉

民心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民心也是最大的政治。堅持人民至上,保障民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政府工作報告從消費、住房、農村建設、城鎮化、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與服務、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制定民生清單,提出要履行好?;?、兜底線職責,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在保障民生的工作清單中寫入了一項新提法,即“分類完善靈活就業服務保障措施,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新就業形態是一個與互聯網平臺、新零工經濟相聯系的龐大的新就業群體。據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表明,目前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約為8400萬人,成為職工隊伍重要組成部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主要是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群體,以男性青壯年為主,農業戶籍人員比例較高。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他們產生職業傷害的風險較大。原因在于他們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和收入嚴重依賴平臺、勞動關系模糊,易造成現行勞動法規體系對他們的保障不足、勞動者和法律地位難以認定、合法權利得不到有效保護的困境。我們在生活中常??吹叫戮蜆I形態勞動者人身事故多發頻發,如果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無法有力為他們提供保障,不能讓他們參加現行工傷保險,將會引發深遠的社會問題。

民心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民心也是最大的政治。堅持人民至上,保障民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

為不斷提升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安全保障水平,特別是建立健全職業傷害保障制度,中國已經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2020年5月,《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發布,明確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2021年1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十部門印發《關于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的通知》,并于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海南、重慶、四川七省市啟動,選取出行、即時配送、外賣、同城貨運行業的部分較大平臺企業的騎手、司機等群體展開試點。以試點省份四川為例,2023年11月,達州市的外賣小哥王海興在送餐途中與一輛出租車相撞后受傷住院。事發后,他通過“一鍵報案”申請職業傷害理賠,保險公司墊付的醫療款當天即到賬。截至2023年9月,累計有668萬人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范圍,試點對象總體做到應保盡保。試點省份累計作出職業傷害確認結論3.2萬人次,支付職業傷害保障待遇共計4.9億元人民幣,切實保障了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權益,特別是對重大傷亡事故的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將其單獨列項強調,表明政府關懷民生的初心和補齊短板的決心。

錨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的戰略基石,是應對風險挑戰和維護國家利益的必然選擇,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圍繞優化體制、提升能力、科技攻關、平臺隊伍建設、國家合作交流等方面,全面系統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新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科技創新密集活躍,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生物、信息、制造、深空、深海、深地、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領域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科技創新速度和成果轉化速度明顯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萍紕撔聨砩a力的躍升,科技革命帶動和產業變革,以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加速推動傳統產業向綠色、智能方向轉型升級,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持續出現,產業組織形式和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的擴散性、輻射性和滲透性日趨明顯,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運行方式、人類思維模式和國際競爭范式。與此相應,國際社會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回顧以往,中國科技創新長期存在“重引進、輕消化吸收”的問題,這不僅嚴重制約了諸多基礎性、系統性、前沿性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而且也對搶占科技制高點產生隱匿的反向作用力。正是基于此,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走科技自立自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并且著重從科學技術攻關重點、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等方面為怎樣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供行動指引。

明確發展新質生產力主攻方向

政府工作報告聚焦科技創新,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多措并舉,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推動力支撐力。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一方面從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教育科技人才支撐等方面闡發了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又體現出傳統與創新的辯證統一,提出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不能一哄而上,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報告重點強調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這與發展新質生產力亦是息息相關。數字經濟和新質生產力都是在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范疇。數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助力科技革新,孕育、催生、驅動新形態的新質生產力,同時,新質生產力為產業變革提供內生動力,促進產業升級和機構優化,為數字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因此,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意在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就是新質生產力。算力網是促進全國范圍內各類算力大規模調度運營的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中國的基礎。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中國,區域間數字經濟發展呈現不平衡狀態,沿海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城市群、都市圈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水平亦有待提高。數字經濟一方面容易形成“數字鴻溝”,但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數字技術來提升包容性,發揮數字經濟在要素配置中的“時空壓縮”效能,以數據要素優化配置,帶動其他生產要素同步優化,從而彌合區域差異。

直面問題,啟發動能

堅持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解答時代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立足新時代中國國情、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嚴肅審視政府工作,提出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些改革發展舉措落實不到位、有的干部缺乏擔當實干精神以及一些領域的腐敗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和國家事業的大敵,也是割裂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頑癥痼疾,與官員錯誤的政績觀、權力觀密切相關。要解決這個問題,同樣要強化問題導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有不同表現,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制定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治理清單,用“小切口”推動“大治理”。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定直面問題和挑戰,盡心竭力做好工作,絕不辜負人民期待和重托”。在2023年工作回顧、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工作任務、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等三大部分貫穿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奔著問題去、向著難處攻、帶著方法干的工作方法。以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剖分析問題為前提導向,以解決問題、提出辦法為抓手,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務實風格的集中體現。

系統謀劃、整體推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闭媾R的是千頭萬緒的具體工作,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治理,才能有效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系統觀念,把握和處理好重大關系,從整體上深入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以“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重大部署為例,我們需要正確處理好“穩”與“進”之間的辯證關系。其中“穩”是主基調,是大局,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并不意味著穩是機械性、強制性、無所作為的穩,而是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守底線,在掌握事物發展“度”的前提下,把握好時機,推動各項事業發展?!斑M”則是為了實現更高層次的“穩”,“穩”是相對的,必然要依靠“進”即優化各項結構,統籌行業、地域,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來實現。因此,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守底線,又要大膽前行,推動經濟社會在平穩有序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夏一璞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部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報告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一圖看懂十九大報告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報告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報告
報告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