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為本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4-04-14 23:45深圳市坪山區龍田小學
師道(教研) 2024年1期
關鍵詞:夜泊山居楓橋

文/深圳市坪山區龍田小學 李 敏

有效的古詩詞教學不僅僅需要教師的“教”,更離不開學生的“學”。在課堂上,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者,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導”引領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體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體驗等方式,習得知識,激發興趣,獲取能力。夏沁雨老師通過微課的授課方式進行的《山居秋暝》《楓橋夜泊》古詩對比閱讀課,讓筆者大開眼界、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一、到位的點評:兼有鼓勵與方法指導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學”,即關注和探尋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表達,而要想有效構建以生為本的古詩詞教學課堂,教師還應通過到位的點評幫助學生突破瓶頸,樹立自信。當學生分享兩首詩雖都是寫秋天,但從《山居秋暝》中感覺很愜意,從《楓橋夜泊》中感覺很孤獨。夏老師就點評:“你真會讀詩,仿佛你是從詩中走出,身臨其境,有感而發。你能讀一讀這兩首詩寫景的部分嗎?《山居秋瞑》讀出愜意舒爽,《楓橋夜泊》讀出清冷孤獨?!毕睦蠋煵粌H肯定了學生的體驗感受,還進行了朗讀的指導,讀《山居秋暝》要讀出愜意舒爽的狀態,讀《楓橋夜泊》要讀出清冷孤獨的感覺。

當有學生注意到兩首詩的結構的時候,夏老師就點評:“了不起,你關注到了詩的格式。其實古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六言極少,一般不拘泥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二是近體詩,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格律詩,包含絕句和律詩,我們今天讀的這兩首古詩,就是典型的近體詩,格律詩。誰知道絕句和律詩有什么區別嗎?”夏老師在肯定學生的發現的同時就順勢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古體詩與格律詩的區別。

在她老師的點評中,我們聽不到諸如“真好、真棒、很好、厲害”等單一的點評,更多的是一種鼓勵式的、方法指導式的點撥,讓學生聽后明確自己哪里是真的做得好,哪里還有待改善,有待改善的方法可以有哪些??梢哉f,夏老師的點評讓學生的進步有跡可循,而不再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因而學生也能很快針對自身不足的地方加以學習提升,對于做得好的地方進行強化鞏固,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一般落得個遍體鱗傷卻仍求助無門的慘境。

二、別樣的引領: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1.在繪畫中體驗

夏老師通過布置課前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讓學生在課前利用充分的時間帶有目的性地進行構思,并用圖畫的形式表達秋天給自己帶來的感覺,還要說說構圖選取素材的理由。在課上,夏老師通過四季的對比,引出秋天這個主角,讓學生適時分享課前思考勾勒的成果。通過孩子們個性化的展示,夏老師及時點評,同樣是說秋天,但是從學生的圖畫中感受到了喜悅之情、舒爽之意、憂傷愁緒,讓學生從自身的情感體驗出發,明確即便是相同的季節,在每個人眼里都有不同景象,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而情景交融其實這就是人當下的心靈寫照。而且在課堂的尾聲,夏老師也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學習之后用畫筆給《楓橋夜泊》配上圖畫,引導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悟詩人的心境。

2.在分層中體驗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別,故在古詩詞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緊緊地圍繞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激發和喚醒這一中心,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最終的教學目的應當是提升全體學生的個性化認知水平。而在引導學生體會詩中意境之后,夏老師又開始帶著學生在思緒的海洋里走近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山林,以及月落楓林霜滿天的江邊,伴隨著音樂誦讀詩歌。并且還很細心地關注到全體學生,能夠背誦的同學,就可以閉上眼睛,聆聽著音樂,在腦海里勾勒出一幀幀畫面,盡情地徜徉在想象的海洋里,把自己幻化成詩人,此時此刻正在林間吟詠《山居秋暝》,在河邊吟唱《楓橋夜泊》;背誦有點困難的同學,夏老師還貼心地出示了支架,讓這類學生通過一定字詞的提示,盡可能地將詩歌背誦出來。這樣的分層做法,盡可能地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所在的維度里盡可能地進行情感體驗。

3.在拓展中體驗

由于詩歌凝練的語言,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詩人寫作時的心境和背景,都離學生們甚遠,因此,學生在直接對詩歌進行學習的時候總是存在很多困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的介入去有效地引進詩歌、詩人等的相關材料,利用形式多樣的媒介讓學生得以無限接近詩歌蘊含的物境、詩歌營造的情境,以及詩人深藏的心境。

夏老師在引導學生們通過比較閱讀的方式學完《山居秋暝》和《楓橋夜泊》之后,就給學生們拓展了詩人王維、張繼的相關資料。首先,夏老師是通過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币龑W生對王維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讓學生知道王維是一位詩畫眾長的大家,以及其作品的特點是兼具詩畫的優點的衍生品,而《山居秋暝》就是王維用畫家的視角、詩人的筆墨渲染的代表作。之后還喚醒學生對小學課本中選用的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畫》《鹿砦》《相思》等經典詩歌的記憶,用學生的回憶力證王維的偉績。

其次,夏老師結合詩史,告訴學生《楓橋夜泊》的詩人張繼,雖然一生中寫的詩也不少,但真正讓大家千年后記住他的,只有《楓橋夜泊》和《宿白馬寺》,而這兩首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哀傷,這與張繼的生活經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夏老師還告訴學生其實王維和張繼都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但兩人的寫詩風格卻迥異。這是夏老師在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去立體地認識王維和張繼。

最后還引導感興趣的同學可自行再去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這樣對兩人的詩作就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又是夏老師嘗試不斷拓寬學生視野、延長學生體驗的一處可圈之點。

猜你喜歡
夜泊山居楓橋
楓橋夜泊
山居秋暝
堅持發展“楓橋經驗” 創新楓橋警務模式
———記諸暨市公安局楓橋派出所
山居圖
楓橋夜泊
夜泊(外五首)
富貴山居
“政經分開”的“楓橋探索”
山居十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