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信息產業現狀及發展探究

2024-04-14 11:20袁川升張袁萍
信息系統工程 2024年1期
關鍵詞:信息產業衛星發展

袁川升?張袁萍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地理信息產業也得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產業。在未來,地理信息產業地位將會不斷提升,成為社會發展的支柱性產業?;诘乩硇畔a業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研究產業形態、產業規模、機遇與挑戰,并且結合當前國家政策和企業發展情況,針對地理信息產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提出合理發展建議。

關鍵詞:地理信息產業;現狀;發展前景

一、前言

在數字化技術不斷深入發展、廣泛應用背景下,地理信息產業以先進數字地理技術為核心,數字技術、網絡技術、測繪技術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社會生產對數字地理信息產業技術需求越來越高,使地理信息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地理信息產業現狀研究

(一)地理信息產業形成

地理信息將地球以數字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人們可以在“遠在天邊,近在咫尺”的“地球村”中暢游;可以從衛星遙感影像中看南極,各國建在南極的科考站盡收眼底,包括我國的長城站和中山站;關心足球運動的人,借助電子地圖引你到歷屆世界杯決賽場館中漫游都是地理信息及其技術帶來的利好。

當前,地理信息及其技術之所以能夠給人類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務體驗,正是依靠先進的地理信息技術,其中數字化測繪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遙感技術集成應用功不可沒。先進技術集成形成地理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中應用,尤其在建筑、衛星定位、航空航天中的應用,使該技術的市場服務需求擴大,最終從技術應用發展為具體的地理信息服務、位置服務的產業,地理信息產業就此形成。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地理信息系統及相關技術發展分為多個階段,包括開拓發展階段、鞏固階段、突破階段以及社會化階段,如圖1所示。

(二)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基本現狀

地理信息產業成為社會炙手可熱的行業,主要原因是其技術服務需求擴大,同時,其市場具有廣闊性特點,尤其是定位等地理信息技術產業,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推廣使用。因此,地理信息產業受眾群體就是全球各地。以GPS為例,該技術領先全球,占領全球主要市場,獲取了大量經濟效益。我國的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較晚,但是發展速度飛快。目前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已達到2000億元,地理信息產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相關企事業單位超過1萬家,我國已經開發了從大型基礎平臺軟件到各類應用軟件的全系列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產品,形成了超過500家的企業群體,在國土資源管理、城市管理、電信資源管理、森林防火管理、電力資源管理、炭礦井測量與安全生產管理、水土保持管理等多個應用領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另外,隨著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車載定位系統也將成為地理信息產業的主要目標,將車載定位系統自主化,形成自主品牌產業,對于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走出國門,占領國際市場有重要的意義。

從當前產業發展態勢來看,地理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重點產業,并且產業發展速度飛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新登記市場主體近3.6萬戶,從業人員新增超過 60 萬人。新增上市企業 9 家,100家最具活力中小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 19.3%。無論是產業理論還是實踐數據探討,我國地理信息產業都已進入發展的重要階段。

三、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挑戰與困難

地理信息產業需要在新時期全力發展。研究發現,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其實總結現狀無非就是技術和資金兩大方面,以下對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挑戰與問題進行詳細研究。

(一)資金問題嚴峻

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量大。除了產業基本運行之外,企業在發展中最重要的消耗就是技術研發資金,如果缺少資金,將會導致企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目前,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正在遇到嚴峻的資金問題。

(二)技術缺口問題

地理信息產業以技術為生產動力,以技術為服務核心。技術就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技術達到行業領先、對于企業占領行業市場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正遇到技術問題,其中數據共享技術以及核心“芯片”問題依然是關鍵性問題。

首先,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技術信息共享困難。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在軌地球觀測衛星數量位列世界第二。我國對地理信息產業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本國衛星數據。但是,實際上,在近10年之內,我國關于遙感以及地理空間技術的信息數據研究都是依靠外國衛星數據,外國衛星數據文獻量是中國衛星數據的26倍以上,而我國僅有1/5的學者采用本國衛星數據研究相關技術。由此可見,我國地理信息技術研究不能利用本國衛星數據不僅是因為質量原因,更是因為數據共享原因。我國衛星數據技術還未達到尖端是核心問題,因此大部分專家選擇外國衛星數據進行研究。另外,技術政策也不夠合理,衛星由國家及相關部門管理,數據加密防護,導致企業難以共享應用,不利于技術研究。如今,關于數據方面,相關部門的內部獲取尚且比較困難,民營地理信息企業想要獲取本國衛星數據更是難上加難。

其次,我國地理信息技術在發展中,還存在的核心問題就是“芯片”技術問題,該問題已經阻礙我國許多高端科技的發展。正如,2020年,美國出口禁令就增加了“用于自動分析地理空間圖像的軟件”。我國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部分地理信息技術也受到限制,“芯片”技術不能實現國有,不僅會導致企業利益下降,也導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始終受制于人。

四、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建議

地理信息產業在社會中廣泛應用,代表產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地理信息技術以及產業正在進入航空航天以及國防領域。因此,該產業是當前我國發展的重點工作。面對新時期產業挑戰,相關部門、企業都需要迅速介入,幫助產業解決問題,助力地理信息產業快速發展。

(一)資金扶持、保障地理信息產業發展

資金是產業發展的前提,缺少資金,各項工作將陷入癱瘓。因此,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面對資金問題,需要迅速融合資金扶持技術,保證資金扶持達到最佳效果。

第一,相關部門的介入幫助地理信息產業解決資金難題。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關系到國家發展和安全,因此,產業發展遇到問題需要引起國家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以防止產業技術和資金外流。相關部門介入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幫助解決產業資金問題。例如,中小企業賬款拖欠問題就引起了自然資源部的重視。自然資源部要求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明確專人開展對測繪地理信息企業形成的貨物、工程、服務款項拖欠展開排查(已進入司法程序的除外),梳理形成本部門(含所屬機構)“清理拖欠測繪地理信息企業賬款工作臺賬”,并于每月10日前將本地區上月臺賬“表一”報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做到應報盡報,避免漏報,嚴禁瞞報。另外,自然資源部委托全國性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協會監測拖欠測繪地理信息企業賬款情況,支持企業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或地方相關平臺反映拖欠問題線索。同時,自然資源部在工作中開始按照《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按月督促下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加快清欠工作,堅決杜絕“新官不理舊賬”,不得以主要負責同志變更、履行內部付款流程,或者在合同未作約定的情況下以等待竣工驗收批復、決算審計等為由,拒絕或者延遲支付企業款項。對存在問題的,要及時責令改正。

自然資源部開始根據多項工作,實施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保證地理信息產業快速發展。

第二,銀行以及金融機構強化對地理信息產業扶持。地方部門引導銀行和金融機構給地理信息產業提供資金扶持。如,銀行為地理信息產業提供專項貸款、建立資金合作模式,合作雙贏,為企業發展助力,從而確保企業在新時期良好發展,也能夠助力產業化建設。例如,當前我國各地區大力推動地理信息產業園建設,建立一園一政策,加大產業資金支持力度,并且積極推動產業園內的地理信息企業掛牌上市,從而獲得廣泛的資金支持,為企業發展助力[1]。

(二)技術發展,實現行業領先

對于我國正在發展的地理信息產業而言,如果能夠形成技術創新,實現自主知識產權,對于產業發展以及國家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而實際上,地理信息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瓶頸比較多[2]。因此,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第一,快速盤活衛星數據資源。一直以來,我國衛星數據被嚴密保護,雖說這是出于國家安全考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因此,當前產業發展背景下,建議國家和相關部門適當調整衛星數據共享機制,為技術研究者以及企業提供良好的衛星數據通道,以地理衛星數據作為企業技術研發的核心,有利于其發展。例如,為推動我國遙感數據共建、共用、共享,國家航天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7家共建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建設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平臺作為國家級公益性與基礎性遙感信息公共基礎設施,將打通遙感衛星數據開放共享信息通道,搭建資源互聯互通和高效利用基本架構,開展航天資源綜合應用和應急減災救災統一調度,促進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遙感應用高質量發展。

在未來,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平臺的應用完善非常關鍵,根據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以及我國衛星發展情況,繼續放寬平臺數據貢獻權限,對于社會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相關部門以及地理信息企業深化地理信息技術,將技術研發作為企業發展核心工作,鼓勵采購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做好技術攻關,學習優點,不斷優化自身產品,深化院地合作[3]。鼓勵產業園企業聯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器等創新載體,開展測繪地理信息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裝備研發等工作[4]。

第三,地理信息產業是技術型產業,完善技術將成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通過技術研究發現,地理信息產業正在不斷創新發展,不斷推動相關技術。如,我國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正在大力推廣建設階段,地理信息產業需要在該技術創新引領下,繼續創新研發新型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地理信息產業技術正在不斷創新,促進產業發展。例如,企業技術研發時,可以嘗試將5G技術與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形成融合,促進產業化發展,確保地理信息產業全面發展,繼而也能夠促進我國地理信息技術進步,為我國地理及其相關工作發展打好基礎。

五、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在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背景下成為絕對核心產業。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從人才培養角度來看,目前我國有超過200個高校開設想關專業。而從政策角度而言,我國早就提出《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希望能夠通過該文件,助力產業快速發展。如表1所示,我國近年來關于發展地理信息產業提出了多項政策,代表行業發展具有良好的前景[5]。

“十三五”以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產值為6890億元,同比增長6.4%?!笆濉蔽覈乩硇畔a業總產值復合增長率為13.9%。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150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7500多億元,十年間增長了4倍。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的地理信息產業已經集中優勢,同時競爭格局也開始逐漸明朗和穩定,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不僅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同時技術發展局勢也更加明朗,我國已經基本明確地理信息技術產業化發展趨勢,明確了目標后,對于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正在朝“強者愈強,擴散發展”的趨勢演進。地理信息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較強的科研、人才、產業實力是支撐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北京、武漢、西安等產業發展強勢地區憑借其產業集群、科研等優勢,仍將是未來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領先地區。

其次,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基本確定,依賴GPS的時期已經過去,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及其相關技術將成為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2020年完成全球覆蓋,成為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應用的衛星定位系統。在此背景下,我國各地區地理信息產業及相關企業需要立刻組建北斗導航系統研究機制,逐步推動北斗導航系統優化建設,完善產業基地建設計劃,為日后的北斗衛星產業發展起到良好的作用,促進產業化發展,保證產業化建設達到最佳效果。

最后,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正在逐漸完成區域分工,高新技術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域差別,同時,我國堅持先發展帶動后發展的政策,使技術層面具有明顯的地區劃分效果。因此,我國應該盡快完善地理信息產業技術,不斷創新產業化發展,保證地理信息產業建設逐漸升級。通過研究發現,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將憑借既有基礎不斷強化其在產業鏈環節的優勢地位,使得各區域分工進一步明確。

在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背景下,國家也非常重視地理信息產業規劃,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有9章明確對地理信息技術和應用作出了指示和安排。31個省份、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十四五”規劃,也均明確提及地理信息技術及相關應用、工程等內容。在國家和地方及各部委的“十四五”規劃中,大量國家戰略、規劃目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中,為地理信息技術提供了巨大的應用市場。

六、結語

通過上述研究可知,地理信息產業將成為未來我國社會發展的關鍵產業,對于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通過研究也發現新時期社會發展背景下,需要著重解決技術和資金問題,鑒于該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要求各部門投入到發展工作中,大力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未來,我國將以地理信息產業為核心發展周邊關鍵性產業,對于產業化建設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地理信息企業也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發展,不斷完善技術,以創新地理信息產業技術為目標,不斷實施深入的研究與發展,不斷探究新型技術模式,繼而為產業發展打好基礎。另外,相關部門更需要加強政策性引導、資金和技術的扶持,加快政府引導、企業創新型的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模式,盡快完善工作路徑,促進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冠華,黃寫勤.數字經濟背景下地理信息產業現狀及發展重點探討[J]. 地理信息世界,2022,29(05):1-3.

[2]錢易.數字經濟時代的區域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策略研究——以中韓(鹽城)產業園為例[J].商業全球化,2021,9(04):6.

[3]徐紅.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訪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會長李維森[J].中國測繪,2022(01):5.

[4]賈貞貞,徐紅.科技自立自強從“新”開始——第十一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博覽會側記[J].中國測繪,2021(11):4.

[5]陳陽,彭玲圖.搭乘“算力高鐵”地理信息產業將邁進“大數據時代”——訪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彭玲[J].中國測繪,2022(08):8-11.

作者單位:重慶市勘測院

責任編輯:張津平

猜你喜歡
信息產業衛星發展
7524億元
miniSAR遙感衛星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靜止衛星派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我國信息產業“供給側改革”:對FDI 效應探討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