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環境監理的應用

2024-04-15 09:49周義楊瑞
建材與裝飾 2024年11期
關鍵詞:環境影響水利水電監理

周義,楊瑞

(1.陜西正格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61;2.武漢海綿城市建設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00)

0 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設施。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同時確保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過程不對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環境監理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變得至關重要。

環境監理作為一種監督、評估和管理工具,旨在確保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得以有效實施。通過對施工現場環境、廢棄物管理、環境修復等方面進行監測和評估,防止污染物的擴散和排放,降低生態系統破壞的風險,同時也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此外,環境監理還可以促進工程可持續發展,提高工程的質量和社會形象。

本文將探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環境監理的應用,包括環境監理的必要性、施工過程中的監理措施以及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案。通過對環境監理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將有助于推動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環境監理的必要性

(1)環境保護。水利水電工程通常需要進行河道整治、水庫建設、泵站建設等,這些工程可能對周邊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環境監理的存在可以確保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得到有效實施,減少對土壤、水體、植被、野生動物等環境要素的破壞。例如,監督工程單位是否按照規定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垃圾處置設備等,以及是否實行防塵、防霾等施工措施[1]。

(2)水源保護。水利水電工程直接涉及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環境監理可以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符合標準,避免對水源造成污染,確保供水安全。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進行實時監測,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避免水源被污染。

(3)生態修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例如濕地、林地、草地等。環境監理可以監督施工單位按照規劃進行生態修復工作,保護和恢復生態功能。

(4)環境風險管理。水利水電工程涉及的工程規模較大,施工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環境監理可以評估施工過程中的環境風險,提前預防和應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故,保障工程的安全穩定進行。

(5)法律合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環境標準和規范要求。環境監理可以監督施工單位是否遵守相關法規,并對工程質量和環境影響進行評估,確保工程合規運行。

(6)可持續發展。水利水電工程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向公眾提供監測數據和監測報告,增加信息透明度,讓公眾了解工程的環境狀況和施工單位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促進社會的監督和參與。通過環境監理可以促進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平衡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確保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影響最小化,保護好資源的可持續利用[2]。

綜上所述,環境監理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必要性體現在保護環境、水源和生態系統、管理環境風險以及確保合規運行等方面,有助于實現工程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全過程環境監理

2.1 施工前期準備階段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前期準備階段,環境監理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7 個方面。

(1)環境影響評估。在工程開始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評估工程對周邊環境、水資源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通過評估結果,可以制定相應的環境管理措施和修復方案,確保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

(2)環境管理計劃編制。根據環境影響評估結果,編制詳細的環境管理計劃。環境管理計劃包括施工期間的環境管理目標、具體措施和時間計劃等。確保工程施工過程中能夠遵守環境法規和標準要求,保護周邊環境。

(3)相關許可申請。根據工程特點和法規要求,進行相關環境許可證的申請。例如,申請水污染排放許可證、大氣污染排放許可證等。環境監理會負責協助施工單位進行許可證的申請,并確保符合相關要求。

(4)監測方案制定。制定施工期間的環境監測方案。根據環境影響評估結果和工程特點,確定需要監測的參數、監測頻次和監測點位。包括水質監測、噪聲監測、土壤污染監測等,以及相應的監測方法和標準。

(5)施工現場環境管理。在前期準備階段,環境監理會對施工現場環境進行管理。包括規劃施工區域、設置防護設施、制定施工控制措施等。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塵土、噪聲、振動等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3]。

(6)環境培訓與意識提升。開展環境培訓活動,增強施工人員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知識水平。培訓內容包括環境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措施、廢物分類處理等。通過培訓,確保施工人員能夠正確操作、合理使用環境設備和材料。

(7)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進行評估,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例如,建立應急預案,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故進行預防和應對措施制定。

總之,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前期準備階段,環境監理的應用主要是從計劃、管理和培訓等方面出發,確保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和合規性。通過有效的環境監理實施,為后續施工階段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2.2 施工階段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階段,環境監理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5 個方面。

(1)施工現場管理。環境監理負責對施工現場進行日常管理和監督,確保施工活動符合環境管理計劃和相關法規要求。這包括施工設備和材料的存放、使用和清理,噪音、振動和塵土等環境污染的控制,以及施工區域的清潔和環境整治。

(2)環境監測與評估。環境監理會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環境監測和評估,收集和整理環境監測數據,包括噪音、震動、空氣質量、水質、土壤等參數。通過監測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及時了解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和改進。

(3)廢物處理與排放管控。環境監理負責監督和指導廢物處理和排放工作,確保廢物按照規定進行分類、收集、儲存和處置,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監督施工單位合規地處理工程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的排放,確保排放符合相關的標準和要求[4]。

(4)生態保護與修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常涉及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環境監理在施工過程中負責監督生態保護工作的實施。包括對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保護、保留和修復措施的執行,對水域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以及對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的防治等。

(5)環境事故應急管理。環境監理在施工階段負責制定和實施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對施工中可能發生的環境事故進行風險評估和管控。同時,負責對環境事故的應急響應和處理,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對環境的影響,并組織相關的事故調查和處理。

總之,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階段,環境監理的應用目的是確保施工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并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的要求。通過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保護水資源、生態環境以及周邊社會的利益。

2.3 竣工驗收階段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竣工驗收階段,環境監理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5 個方面。

(1)竣工環境監測。環境監理負責進行竣工環境監測,對施工完工后的環境質量進行評估和監測。這包括水質、大氣、土壤等環境要素的檢測,以確認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環境監理人員檢查工程施工過程中設置的環境保護設施,如防塵網、防護欄等,確保其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2)生態修復與恢復。若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環境監理會負責指導和監督生態修復工作的實施。這可能包括對護岸、植被、水域和棲息地的恢復和重建,以及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的建設等,確保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保護;環境監理人員檢查施工現場的遺留物清理情況,確保廢棄物得到妥善處理和清理。

(3)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根據工程完成后的環境情況和竣工環境監測結果,環境監理會參與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該報告是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環境影響的全面評價和總結,為后續的工程驗收提供依據。

(4)工程驗收與評估。環境監理參與工程的竣工驗收和評估過程,確保工程的施工符合環境管理計劃和相關法規要求。環境監理會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管理措施、廢物處理、生態修復等方面進行檢查和審查,以驗證工程的環境保護水平和合規性。

(5)環境檔案管理。環境監理負責管理和維護工程的環境檔案。這些檔案包括工程施工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監測數據、驗收評估報告等相關文件和記錄,用于后續的環境管理和監督[5]。

總之,在水利水電工程的竣工驗收階段,環境監理的應用目的是確保工程施工對環境的影響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并保證工程的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充分落實。通過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保護水資源、生態環境以及周邊社會的利益,確保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3 水利水電工程中環境監理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方法

(1)復雜的環境影響。水利水電工程通常涉及大規模土地開發、水庫蓄水和水體改變等活動,對環境產生廣泛的影響。監理人員需要全面了解不同環境要素的特性和相互關系,準確評估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監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和技術支持,提高他們對環境科學和工程原理的理解,借助先進的環境模型和分析工具,進行科學的環境影響預測和評估,并積極采取合適的環境保護措施。

(2)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復雜性。不同國家和地區有各自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監理人員需要熟悉并遵守這些規定。此外,環境保護相關的政策和標準也在不斷演變和更新,給監理工作帶來挑戰。

對此,監理機構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信息管理系統,及時跟蹤和更新相關政策和標準。與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建立密切合作關系,獲取最新的法規要求和指導意見。并通過加強內部培訓,確保監理人員對法律法規有準確的理解和應用。

(3)監督與執法難度。環境監理需要對工程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和管理,確保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實施。然而,施工現場復雜多變,監督執法難度較大。

因此需要加強監理人員的執法能力和技巧培訓,提高其在施工現場的監督能力。與施工單位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如聯網監測設備和無人機等,增強對施工現場的監測和遠程監控能力[6]。

(4)資源限制。環境監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但在一些地區和項目中,資源有限,會影響監理工作的開展。針對資源限制需要合理規劃資源的利用,優化監理工作流程和方法,與相關部門和組織積極合作,爭取更多的資源支持。同時,借助技術手段,如遠程監控和數據分析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水利水電工程中環境監理的先進技術如表1 所示。

表1 水利水電工程中環境監理的先進技術

總之,通過加強專業知識培訓、健全法規標準管理、強化監督執法能力以及優化資源利用等方式,可以應對環境監理面臨的挑戰,確保工程的環境保護工作得到有效實施。

4 結語

總的來說,環境監理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帶來了許多重要的效益。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對設計方案的制定與優化、環境影響評估與風險管控、廢物處理管控與環境監測等方面進行環境監理能夠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和破壞,提升工程的可持續性和社會形象,確保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實現可持續發展。

然而,環境監理也面臨一些挑戰,如技術手段和人力資源需求、法律法規遵守和監督機制完善等。通過加強技術培訓、法律宣傳、環境教育和社會參與等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提高環境監理的效果和水利水電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該重視并加強水利水電工程中的環境監理工作,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環境影響水利水電監理
水利水電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征稿訂閱及廣告征集啟事
“三線一單”與環境影響評價銜接研析
農村水利水電
關于建設工程監理發展趨勢的探討
工程監理管理模式創新探索
MD4-1000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
水利水電工程趕工索賠闡述
養殖的環境影響
洙趙新河擴大治理環境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