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傳承、城校共享的現代校園設計探索
——以南通市海門張謇高級中學設計為例

2024-04-16 16:36金鑫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4年6期
關鍵詞:教學區張謇景觀

金鑫

(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1 引言

目前,我國大多學校設計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大量新建學校被設計成唯標準化、無特色的“方盒子”,忽視學??臻g“境教”功能,致使學??臻g缺少“教育與文化基因”,無法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獨特精神。與此同時,隨著國土資源短缺,城市空間受到限制,城校融合成為當代校園與城市共同發展的必然需求。

2 項目概況·江海門戶教育之鄉

張謇高級中學選址位于張謇故里江蘇海門,素有“江海門戶”之稱,也是中國聞名的“教育之鄉”?;乜傆玫孛娣e約130 000 m2,南接北環路,北鄰北城路,東依珠江路,西靠通源河。地勢平坦、水系環繞、環境優越,具備極佳的人文底蘊和景觀資源。建設內容為一座3 000 人規模的高級中學,地上建筑面積約89 059 m2,地下建筑面積約16 391 m2。

3 設計思路·人文傳承致敬先賢

置身長江之濱、漫步狀元故鄉,深厚的傳統人文底蘊凝結成地域文脈的基石。為傳承和發揚張謇先生古今相適、與時俱進、務實求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一方面在理性邏輯下以多元復合的理念建構分區合理、高效互聯的現代中學校園,充分滿足新時代的教學實際需求; 另一方面在布局合理的基礎上打破傳統學校非室內即室外的生硬邊界,引入大量室內外過渡的非正式教學空間,為學生創造一個集教學、生活、運動、交流、休憩、展示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校園[1]。

在院落式布局的基礎上,創新地將傳統語匯融入現代的語句,將廊、院、庭、館、閣、堂等一個個充滿歷史與地域性的建筑空間穿插組織在一起,并利用基地內現狀水系打造經典園林,用現代的建筑材料和營造手法創造出充滿國學傳承的學習、生活空間。培養新一代青少年傳承中國傳統人文精神,樹立文化名校。項目東側鳥瞰圖如圖1 所示。

圖1 項目東側鳥瞰圖

4 布局策略

4.1 一廊串聯高效分區

由于學校所處的北部新城體育設施較為匱乏,校園劃分為城校共享區與學校主體區兩部分,既相互獨立又方便聯系。將城校共享區包含的文體中心與體藝中心設置在場地南側,面向社會開放,補充了新城區域體育設施,發揮閑置價值,也能平衡學校運營成本。兩組公共建筑沿城市道路布置,為教學區隔絕交通噪聲,方便獨立對外,并有利于展示校園整體的建筑形象[2]。

學校主體區從南至北依次為:普通教學區(研學庭)、課程基地區(勤訓樓)、圖書綜合區(啟智閣)、生活住宿區(樂居院)等功能分區,并通過貫穿校園的“弘謇長廊”將各個分區高效串聯起來。教學區、課程基地區、圖書綜合區統籌成組,布置于基地中央,利于集中開展學習活動,同時便于快速抵達校園其他區域。啟智閣包含校史文化展館與圖書館,布置于核心,作為校園視覺中心集中展示校園精神文化。生活住宿區布置于用地北側,空間開闊、采光良好,靠近景觀水系,形成舒適的生活氛圍,男女宿舍平行布置,避免對視。食堂布置于宿舍與教室之間,使師生在兩個方向均能便捷到達。

用地西側布置跑道為400 m 的田徑場、籃排球場、網球場、主席臺等室外運動區,與南側文體中心保持緊密聯系,就近高效使用各類運動資源。室外運動區充分利用西側不規則場地,使其余建設用地方整周正,便于建筑群體的組團化布局。

4.2 兩軸三進造園承情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在“禮樂”思想的影響下,書院建筑在整體的布局上通常表現出明顯的軸線層次序列,以區別尊卑、內外、主次關系。本案校園布局結合場地條件,空間設計上以南北向的功能之軸和東西向的禮序之軸貫穿組織校園外部空間,形成“兩軸三進”的整體空間架構。

兩軸之上穿插架空運動區、閱覽區、多功能廳、英語角、討論教室、社團活動室等各種非正式教學空間,營造豐富且尺度宜人的“寓教于樂”的場所。這些靈活的交往空間,無疑會給師生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為各種豐富的校園活動提供可能。一層設置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室內運動長廊,兩邊則布置社團活動等使用房間。這是一個功能復合、使用靈活的空間,既可以讓師生風雨無阻地進行運動、也可以舉辦各種臨時活動。二層設置了一條共享學習交流長廊,這個長廊里的校史陳列、藝術展示等展現了張謇的人物歷史與精神風貌,上下課余,師生們熙熙攘攘,在這兩條長廊里交流共享碰撞,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熱情。西側看臺底層將運動場的附屬功能整合,它不再是單純的建筑室外平臺:校園運動會時,它是獨特的看臺,不僅可以坐在臺階上觀賽,而且平臺上、教學樓的回廊里、多功能教室中,整個校園核心區建筑都是運動會的看臺。

“三進”即文體區、教學區、生活區三大建筑組團,層次分明、聯系緊密?!叭M”之間,自然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各類廣場、庭院、公園等空間景觀。其中,在兩軸之上重點打造了興教園、水心園、敬師園、勸學園四大主題鮮明的景觀節點,使空間與建筑相適應、與原生態的自然相融合,成為一個個充滿書院氣質的綠色聚落。

興教園位于南側入口,以大臺階通向弘謇長廊,以張謇塑像為中心,兩側建筑體量對稱布局,面向城市充分展示完整端莊的公共建筑形象,體現重教興學、自強不息的教育精神。

水心園作為整個校園的點睛之筆,由生活區圍合形成,借水造園,1∶1 還原嗇園故景,傳承經典。園中布置由狀元府、問道軒、桑梓亭、百味堂、興邦閣等小建筑組成的微型張謇紀念堂,提供參觀、展示、交流、休憩等功能,如圖2 所示。

圖2 傳承經典的水心園景

敬師園位于東側校前廣場,以啟智閣為對景,由教學區建筑三面圍合而成,是校園中最大的廣場,作為師生集散、交流和對外聯系的主要空間,以主題雕塑等展示尊師重道、以人為本的品格。

勸學園由教學樓、多功能廳、休閑看臺圍合而成,是學習氛圍濃厚的安靜的庭院空間。結合多功能廳純粹的建筑背景,營造富有禪意的靜水景觀,沉淀空間氛圍,顯示出張謇中學海納百川,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以“學以致用”為主題,是同學們課余學習交流的主要場所。

此外,在生活區與教學區之間設置櫻花大道,在教學區與文體區之間設置桃李大道,平日作為景觀要素,果季可舉行采摘體驗等活動,突顯季節變換帶給師生們的強烈印象,成為學校的標志性記憶場所。

5 建筑語匯·文化植入空間轉譯

項目處于歷史文化深厚的狀元故里,設計以人文精神為出發點探索,細部設計植入傳統文化元素,并通過現代的材料和營造手法體現歷史和地域的語匯[3]。

建筑立面設計提煉張謇時期建筑的屋頂元素為轉譯原型,將張謇文化有機地融入現代建筑之中,局部配以青磚飾面、暖色格柵等元素,增添了傳統格調。建筑造型以現代的手法表現出傳統的意蘊,整體風格精致、典雅,實現現代和傳統的有機結合,表達出校園的文化性和時代感。水心園內精致小巧的亭臺樓榭又極具古韻,與現代的建筑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古今輝映。

書院作為中國傳統的學堂形式,嚴謹有序的空間格局下,形成了空間的有序流動和轉換,這一空間原型同時適用于現代教育強調的交流共享。在本案校園內,以傳統書院為轉譯原型引入到設計當中,用尺度協調的建筑群圍合組成的空間,力求體現人的尺度,以人為中心,“學堂書院”空間布局,試圖重塑一種清新淡雅的書香氛圍,從而使校園體現其獨有的文化積淀和地域特色。廣場庭院是人聚集的中心,在廣場上不斷地有人群活動、交流、演出和休憩。其中教學區廣場空間結合不同建筑組團的功能,適宜多種類型、規模的室外活動,如小型展出、戶外課堂、交談等;生活區庭院空間則是以景觀為主的小型私密性場所,作為課余交流、學習的空間;公共創意區庭院空間利用室外藝術創作形成一條不斷變化的藝術長廊,景觀與藝術的相互融合形成富有彈性的展示空間,讓藝術與自然達到完美的融合。有機、簡潔、多層級的校園景觀系統對莊重典雅的校園進行了有效的補充,空間充滿了生命力——庭院、園林景觀、二層及以上的景觀平臺,構成了一幅整體而流動的現代校園景觀。

6 城校共享

在綜合分析周邊道路等級和學校交通要求的情況下,我們將城校共享區入口設置于基地南側,面向城市主干道,承接張謇長廊起點(興教園),下部設置地下車庫,滿足教工和社會車輛停車需求。文體中心設置獨立出入口和地面停車場,可以獨立對外開放,實現城校共享,增加社會效應。

學校地處北城新區,周邊城市配套稀缺。城校共享區文體中心內的游泳館、室內體育館平時對校內使用,假期對社會開放,健身中心平時對社會開放;藝術中心內的劇場平時學校使用,假期可以對外開放,舉辦社會型演出活動,音樂舞蹈教室平時為學校教學使用,假期可作為對外培訓使用。此外,位于校園西側的2 片室外籃球場、2 片網球場假期也可以對公眾開放,讓校園的體育場地變成了城市的活力場所。城校功能與空間共享,實現了海門北部城市新區土地的高效利用,促進城校資源共享。

7 結語

隨著教育體系的變革和發展,學校文化在對學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習慣的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創造高情境教育體驗的空間,以及如何打造一個能傳遞人文精神和社會互動的學習環境,成為未來校園設計的重要命題。本文以南通市海門張謇高級中學為例,對校園建筑的人文傳承和模式創新進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為兼具人文精神與開放包容的現代特色校園建筑提供相關經驗及理論支持。

猜你喜歡
教學區張謇景觀
狀元實業家張謇與其兄張詧
張謇家訓一則(書法作品)
景觀別墅
論張謇的日本觀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高校教學區景觀探討——以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教學區為例
聯墨雙馨六
建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教學區屋頂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