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新疆地質勘查進展及2024年重點工作

2024-04-17 04:16薛洪偉三金柱李鳳明葛佐趙同陽范廷賓李萬軍雷國明郭旭吉魏少波黎立朝
新疆地質 2024年1期
關鍵詞:成礦勘查新疆

薛洪偉 三金柱 李鳳明 葛佐 趙同陽 范廷賓 李萬軍 雷國明 郭旭吉 魏少波 黎立朝

摘? ?要:2023年新疆地質局圍繞“兩環八帶”勘查開發新格局和“主攻昆侖-阿爾金,深化天山、準噶爾周緣”勘查總布局,在煤層氣、頁巖氣、鐵、鈦、鋰、金、銅、鎳、螢石等勘查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認為塔里木盆地西北緣頁巖氣、東天山苦水一帶金、東昆侖屈庫勒克-黃羊嶺一帶金銻、東準噶爾北塔山一帶銅鎳找礦潛力巨大;生態文明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等服務民生和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取得新成效;地質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升。2024年,將以破解制約找礦突破關鍵問題為抓手,以實現“快找礦、快出彩”為目標,聚焦緊缺戰略性礦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高效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爭取實現找礦新突破,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同時,大力拓展地質服務業,助力鄉村振興,改善民生福祉,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關鍵詞:新疆;地質勘查;找礦進展;地質科技創新;重點工作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一年。2022年9月,自治區黨委十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油氣生產加工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集群、積極建設綠色礦業產業集群、推動建設糧油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打造綠色有機果蔬產業集群、建設優質畜產品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與礦產資源直接相關產業集群占4個,探索出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我局作為新疆地質找礦主力軍,主動擔當,自加壓力,圍繞“兩環八帶”勘查開發新格局和“主攻昆侖阿爾金,深化天山、準噶爾周緣”勘查總布局[1],聚焦36種戰略性礦產和新興產業礦產,突出主要礦床類型、重要成礦帶、礦集區及延伸帶、重要礦床深部及旁側,加強基礎調查和綜合研究,推廣運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面上展開,點上深入;快速獲取遠景找礦靶區,助力勘查區塊推拍,為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地質方案。

1? 2023年地質勘查進展

1.1? 地質找礦成效顯著

1.1.1? 基礎地質調查取得新發現

圍繞阿爾金稀有金屬螢石、東昆侖屈庫勒克-黃羊嶺金銻、西昆侖大紅柳灘-團結峰稀有金屬銀多金屬鉛鋅、西昆侖塔什庫爾干-吐根曼蘇鐵多金屬、東準噶爾喀臘哲拉-北塔山銅鎳金、阿爾泰南緣阿舍勒銅鋅等6處礦集區實施一批1∶2.5萬~1∶5萬礦產地質調查項目[2-4]。新圈定1∶5萬化探單元素異常2 158余處、綜合異常103處,新發現金、銅、鉛鋅、鐵、錳、鋰、螢石等礦(化)點34處,為礦產勘查工作部署提供詳實依據。其中,民豐縣白戈壁東銻(金)礦點、青河縣金格勒銅礦點、哈巴河縣鐵仍哲拉銅礦點、若羌縣托蓋里克螢石礦點等具中大型礦床成礦潛力。

1.1.2? 能源勘查取得新進展

在準南煤田、庫拜煤田、柴達木盆地西緣、準噶爾盆地西緣、塔里木盆地南緣、吐哈盆地等實施煤炭、煤層氣、頁巖氣等調查評價及勘查,預計可提交/升級煤炭資源量135.29×108 t;提交煤層氣地質儲量300×108 m3、頁巖氣地質資源量38.25×108 m3。其中,新疆克拉瑪依一帶煤炭資源調查評價已控制可采煤層5~7層,最大單層厚度4.11 m,預計提交新發現推斷煤炭資源量4.7×108 t;淖毛湖礦區東二號井田勘探預計提交資源儲量22.98×108 t,將為東二號井田年產1 500×108 t煤礦建設提供資源保障,助力淖毛湖地區成為新疆規模最大的煤化工基地之一;開展阜康大黃山、吉木薩爾水溪溝、拜城煤層氣排采運維工作,預計累產煤層氣可達2 600×104 m3,為周邊城市提供清潔能源;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南緣若羌-且末一帶實施的新且頁1井控制侏羅系烴源巖62層,累計真厚85.74 m,初步解釋含氣層段6層,累計厚度48.49 m,現場解吸氣量1 469.6~4 326.0 ml,含氣量為0.72~2.25 m3/t;初步估算塔里木盆地西南緣山間盆地侏羅系楊葉組頁巖氣預測地質資源量為38.25×108 m3,并優選出奧里克和喀拉吐孜2處頁巖氣有利區,為推拍油氣區塊奠定良好基礎。

開展新疆溫泉成礦規律研究,系統劃分為隆起山地型和沉積盆地型兩種地熱資源,建立新疆典型溫泉成礦模式。結合新疆地熱資源分布特征,在新疆現有69處地熱分布區基礎上,劃分19處成礦遠景區;結合紅外遙感特征及地質特征,圈定地熱找礦靶區21個。其中,塔什庫爾干縣下坂地-庫克西魯克一帶干熱巖2 300 m孔底溫度達134 ℃;托里縣鐵廠溝阿拉散布拉克一帶650 m孔底溫度為34 ℃,涌水量280 m3/d,孔口水溫度31 ℃。實現了塔縣、伊犁谷地地熱找礦突破,為地方地熱水多元化開發利用提供資源保障。

1.1.3? 戰略性金屬/非金屬礦產勘查持續突破

黑色金屬 哈密市尾亞及外圍、巴楚縣瓦基爾塔格、哈密市香山西等鈦鐵礦床探獲鐵礦石4.27×108 t、氧化鈦2 391×104 t。評價了塔什庫爾干縣翁吉勒鐵礦、哈密市大水西釩多金屬礦,提交查明鐵礦礦石量386.4×104 t、五氧化二釩資源量0.5×104 t;新發現鐵礦(化)點7處、錳礦化點1處、鉻鐵礦化點4處、金紅石型鈦礦化點1處。另外,在西準噶爾薩爾托海、西天山榆樹溝等地區新發現蛇綠巖型鉻鐵礦化點4處,具有進一步找礦前景。

稀有、稀土金屬 評價和田縣509道班西(二區)鋰礦、和田縣康西瓦東鋰鈹礦、和田縣大紅柳灘南鋰礦、若羌縣阿亞克鋰鈹礦、富蘊縣二礦溝長石礦等5處礦床,提交推斷氧化鋰資源量86.16×104 t,氧化鈹1.57×104 t,鈮鉭資源量976 t;且末-若羌縣阿爾金西段發現評價具大中型規模鋰鈹礦床8處,礦帶具超大型規模。在大紅柳灘、阿爾金及可可托海等稀有金屬礦集區已知礦床外圍開展調查評價工作,共圈定偉晶巖脈969條,其中含礦偉晶巖脈154條(新發現57條);另外,新發現沉積型鋰礦點1處、堿性花崗巖型鋰礦點1處。

貴金屬、有色金屬 繼續評價且末縣屈庫勒克東金銻礦、阿克陶縣吐根曼蘇金銅礦、哈密市黃山東銅鎳礦、哈密市白鑫灘銅鎳礦、白石泉銅鎳礦和田縣火燒云鉛鋅礦等16處大中型礦床,新增資源量:金24.01 t、銅19.4×104 t、鈷7 429 t、鉛+鋅100×104 t、鎳20.51×104 t、銻3×104 t、汞1 400 t;新發現并評價礦(化)點52處,新圈定礦化蝕變帶107條,新圈定礦體164條、礦化體57條。其中,富蘊縣蘊都卡拉中型金銅鈷礦,探獲銅14.85×104 t、金11.22 t、伴生鈷7 429.11 t。阿克陶縣吐根曼蘇中型金礦,探獲金6.32 t。若羌縣啟鑫大型鎳礦探獲鎳超過20×104 t。

非金屬 繼續評價阿爾金山地區若羌縣皮亞孜達坂、若羌縣蓋吉克等螢石礦,提交氟化鈣資源量? 1 200×104 t以上;另在若羌縣托蓋里克、庫如克薩依等地區新發現具進一步工作價值的螢石礦點3處。發現并評價福??h147一帶石英砂礫型硅質原料礦、若羌縣康圖蓋東段石英巖礦、若羌縣楊達什克硅鐵用脈石英礦、和靜縣大山口脈石英礦等硅質原料礦床9處,其中具大型以上遠景2處、中型遠景5處。

1.1.4? 新圈定一批重要找礦有利區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緣柯坪斷隆一帶新發現多套烴源巖層[5],具良好油氣勘探前景。塔里木盆地東南緣瓦石峽凹陷,新發現168 m厚烴源巖層,氣測顯示較好,具較好頁巖氣資源潛力。哈密市苦水金礦、巴里坤縣索爾巴斯陶金礦、哈密市黃山東銅鎳礦、昭蘇縣阿爾恰勒它烏銅多金屬礦等礦床資源量顯著增加;在東昆侖屈庫勒克-黃羊嶺金銻礦帶新發現且末縣木那瓦薩依金銻礦、民豐縣諾其亞金銻礦、園凹山銻金(汞)礦、紅山頂銻礦、斷崖山銻礦等一批礦點,預計可新增金50 t、銻20×104 t。在東準噶爾北塔山地區,新發現托吐喀臘巖漿熔離型銅鎳礦點、金格勒斑巖型銅金礦點,均具形成大中型礦床的潛力。在沙雅縣沙南凹地1 800~2 400 m深度見沉積紅層,發育龜裂紋,結合鄰區相同層位鉆孔內見高鉀巖屑,指示該區深部具找鉀潛力。

1.2? 地質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1.2.1? 水文地質工作服務地方取得新成效

積極開展阿勒泰、伊犁、阿克蘇等地州天然礦泉水調查評價,新發現鍶型飲用天然礦泉水水源地35處、硒型飲用天然礦泉水水源地1處,為地區高品質礦泉水產業發展提供有力資源支撐。主動服務礦山需求,開展和田縣大紅柳灘鋰礦、烏恰縣薩熱克銅礦、烏蘇市四棵樹煤礦等礦區水文地質勘察,查明水文地質條件與地下水資源賦存分布和變化規律,了解地下水轉化關系及地下水循環規律,提出地下水開發保護方案建議。開展烏魯木齊市地下水污染監測網建設示范項目(二期)及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2023年度運行維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部分)等地下水監測項目,共完成230眼監測井水樣采集工作。

1.2.2? 實施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防治工作

實施庫爾勒市、塔城市、瑪納斯縣等26個縣(市)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更新地質災害點及潛在隱患點,查清相關縣域內各類地質災害發育特征、分布規律及不同巖性地層、巖土體類型地質災害發育情況、空間時間分布特征,孕災條件及承載體,評估了地質災害危險性,為地方地質災害防御與治理提供科學數據支持。完成烏魯木齊市、昌吉州、博州、阿克蘇地區等地州市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點建設,完成327臺套野外監測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已100%上線,地質災害預警水平大幅提升。完成葉城縣西合休鄉阿亞克卻普村崩塌泥石流、吉木薩爾縣新地鄉小分子村崩塌泥石流、烏魯木齊市寶山路雅瑪里克山沿線滑坡崩塌等41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覆蓋全疆8地州市及兵團共38個縣市(團場),通過危石清理,削填降坡,布設主動防護網、導流堤、擋土墻及安全警示牌,減輕或消除地質災害對居民點、耕地等威脅,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另外,開展礦山應急救援定向鉆井技術應用研究,掌握了MWD定向鉆進工藝方法和螺桿定向鉆進糾偏技術,培養了定向鉆進技能人才,為礦山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

1.2.3? 穩步推進農業地質和旅游地質調查評價

完成昭蘇盆地黑土地1∶25萬土地質量調查2 000 km2,初步發現富硒土壤面積達1 670 km2,硒含量0.3~1.71 mg/kg,均值0.51 mg/kg,富硒區硒含量均值在目前全疆發現的富硒區中最高,為伊犁地區提供新的可開發利用富硒產業基地,為全疆富硒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死斠朗刑厣r業土壤地球化學調查示范項目已完成采樣面積350 km2,采集淺層土壤樣1 168件,認為大農業區是發現富硒土壤的有利地段。塔城地區烏蘇市高標準農田建設6 400余畝,采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升級田間設施、輸水管道化、管理信息化、設備智能化等技術集成,建成耕地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的遠程控制系統。實施伊犁州直、墨玉縣喀拉喀什河一帶、柯坪音干地質文化村等旅游地質遺跡調查評價項目,提交可供開發的旅游地質遺跡點48處,規劃精品地質旅游及科普考察路線6條,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地質方案。

1.2.4? 積極參與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工程

實施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區(阿克蘇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阜康市廢棄礦山、烏什縣廢棄工礦地、克拉瑪依市昆侖路南側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地、溫宿縣城郊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地等10余項生態修復工程、廢棄礦山環境治理等項目,恢復土地面積約3 887余畝,有效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提升了人居環境。

1.3? 地質科技創新水平穩步提升

開展《中國礦產地質志·新疆卷》、《新疆區域地質志》等最新礦產資源研究成果及產品服務[6,7],實施中巴經濟走廊銅稀有等戰略性礦產資源成礦預測與潛力評價、東天山洋板塊構造演化與戰略性優勢金屬礦產成礦響應研究、新疆煤系戰略性金屬礦產資源潛力與開發利用平臺關鍵技術研發等自治區重大科技研發項目,提升研究能力。加強綜合研究,實施阿爾金地區、阿勒泰地區、和田地區等9大片區成礦規律與靶區優選項目,以及新疆油氣及非常規能源礦產選區評價、塔里木盆地西南緣非常規油氣藏賦存規律研究等綜合研究項目,為新一輪找礦突破礦產勘查部署提供重要理論支撐。

持續推動新疆自然資源衛星應用分中心、新疆地質礦產科學信息共享平臺、地礦局地質項目管理平臺(GPMS)建設,推進局自然資源衛星應用技術分中心建設及示范應用研究(二期)建設,接收新疆衛星應用技術中心衛星數據,為局屬18家地勘單位免費提供42批次衛星數據2.5 TB。在新疆地礦局地學基礎數據中心平臺基礎上有序推進地學基礎數據中心V2.0建設,構建新疆地質云系統。開展基于濾波技術下區域化探數據信息提取技術、煤田滅火關鍵技術方法研究,深入開展農業農村資源“一張圖”管理平臺建設、新疆地質勘查項目管理系統建設、《新疆地質》、《西部探礦工程》期刊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加大推廣遙感衛星、無人機、激光雷達、三維電磁、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在地球深部探測中的應用研究,提升地質勘查工作智能化水平。

2? 存在問題

雖然2023年地質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對地質找礦工作的科學性和系統性認識不足。地質找礦工作是一項專業性高、科技含量高、智力投入高,并兼具探索性的專門性系統工作,需守正篤實、久久為功;部分基層地勘單位受產值等經濟考核指標限制,在項目專業技術力量配置、野外施工周期核定、支出成本核算等方面過于簡單化、程序化、理想化。二是綜合研究、科學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野外工作中過于重視“工作量完成情況”這一地勘項目質量管理指標,尤其是“找礦效果不好”的項目,存在對區域成礦背景、成礦地質條件、控礦因素、示礦要素等各類地質資料的綜合分析研究不夠,找礦方向、勘查手段部署欠合理等現象。三是野外一線技術人員短缺問題較突出。局屬各單位雖通過協調相關戰略合作單位技術人員或臨時雇用實習生聯合開展野外工作,但人員統籌還不到位、團隊協作仍不足,使部分地質勘查項目資料整理、綜合研究明顯滯后,給找礦成果定性判斷和后期勘查工作部署帶來很大影響,由此造成進度、質量、綜合研究、成果水平等方面負面問題。

3? 2024年重點工作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自治區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一年,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全面實現預期目標。一是應牢固樹立“自治區地質勘查主力軍”意識,聚焦新疆古亞洲和特提斯兩大巨型成礦區域,落實“三系、兩帶、一塊加一緣”成礦規律新認識[8]、按照“主攻昆侖阿爾金,深化天山、準噶爾周緣,拓展周邊”、“兩環八帶”總體布局,聚焦14個大型資源基地(圖1),突出重點勘查礦種,確定礦種勘查開發方向,規劃大宗緊缺與戰略新興型金屬礦產重點勘查區,大力實施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以準噶爾盆地南緣和塔里木盆地北緣為重點,積極開展深部煤層氣(煤系氣)調查和地質理論及勘查技術攻關,推動和服務新疆煤層氣增儲上產。二是積極承攬生態保護修復、地質災害防治、現代農業、綠色城鎮、特色旅游和民生改善等新興領域項目,積極開拓境內外地質工作,探索自然資源綜合地質調查工作思路和技術方法,服務自然資源管理,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三是推動地質科技攻關實現突破。以地球系統理論為指導,以重要成礦區帶和重要成礦類型為重點,深入開展成礦規律研究,進一步明確找礦方向和勘查重點;加大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應用和投入,加強深地綜合探測技術示范應用、地學大數據中心建設、自然資源新疆衛星應用技術分中心建設,推進基礎地質創新理論應用和關鍵技術方法進步。

3.1? 以“快找礦、快出彩”為目標,高效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性行動

找礦突破是地質局2024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快找礦,快出彩”是工作要求,也是目標。一是加強理論指導,科學制定地質找礦關鍵路徑。以增生造山成礦理論、礦床成礦系列理論、就礦找礦理論為指導,加大對制約找礦突破關鍵基礎地質問題的研究,重點加強西昆侖闊克吉勒嘎-克孜捷克金、大紅柳灘鋰鈹、東昆侖屈庫勒克-硝爾庫勒金銻、阿爾金稀有金屬-螢石、東天山覺羅塔格銅鎳等礦集區成礦規律及找礦標志的綜合研究。二是注重成礦新區域、新層系、新類型、新認識,加大能源礦產調查評價力度。依托新疆區域地質志、礦產地質志研究成果,以礦床成礦系列為指導,加大對新區新類型的找礦投入。重點加強在西昆侖銀石山-甜水海一帶尋找巖漿熱液型銀錫多金屬礦、東準噶爾北塔山一帶尋找巖漿融離型銅鎳礦、東天山博格達-鏡兒泉一帶尋找偉晶巖型鋰鈹礦。三是加快構建智能化高效找礦探測勘查體系。探索降低或消除東天山鹽堿層、昆侖山凍土層、昆侖山山前風成沙堆積層對物化探探測技術影響的方法組合,構建淺覆蓋區、深部礦體定位預測方法技術體系。同時,借助“天-空-地-井”一體化探測技術、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推進地質調查、礦產勘查信息化、智能化建設。

3.2? 瞄準制約找礦突破關鍵問題,加強綜合研究,破解找礦難題

新疆構造背景獨特,成礦條件優越,是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主戰場。但也存在基礎地質構造、重要構造帶成礦規律及重要礦床成因類型等研究程度偏低,認識不一致,導致一些找礦關鍵地質問題制約了“快找礦、快出彩”。在古亞洲洋與特提斯洋關系[9],特別是特提斯洋的歸屬,及其持續性或階段性演化方式等全球尺度關鍵基礎地質問題的基礎上,以古生代-中生代造山增生作用為主線,以尋找超大型-大型礦床為目標,存在諸如“新疆天山-興蒙造山系晚古生代-中生代增生造山過程與大型-超大型金屬礦床成礦響應”、“新疆秦祁昆造山系古生代碰撞-增生造山作用對超基性-基性巖漿巖型銅鎳礦床成礦制約”等關鍵問題;在成礦區帶方面,也存在諸如“西準噶爾華力西期構造-巖漿活動及其對金(銅)礦成礦的制約”、新疆喀喇昆侖東段中生代沉積盆地剝蝕演化及其碳酸鹽巖巖溶作用與鉛鋅元素巨量集聚及找礦預測”、“東昆侖屈庫勒克-黃羊嶺一帶造山型金銻礦成礦過程與深部找礦潛力預測”等一些列問題;在勘查技術方面,“準噶爾盆地北緣覆蓋區金屬礦床深部探測技術方法”、“物化探低-弱-緩礦致異常的高效快速識別與評價”等急需加大研究。

3.3? 持續擴展地質服務領域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工程建設、民生改善總需求;圍繞“自然資源調查、國土空間規劃、地質災害防治、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綜合管理”重點領域;以水工環災傳統服務為基礎,向現代農業、新型城鎮化、特色旅游、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等領域拓展;堅持“事前謀劃、事中強化、事后深化”,做好服務“下半場功課”,擴大服務面,延伸服務鏈,實現保姆式、智慧化、全鏈條服務。跟蹤地方政府招標地災及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項目;加強聯系在各地州實施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項目;積極參與各地州擬出讓的二、三類礦產地質勘查項目投標;提升支撐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能力。

3.4? 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打造地質科技創新高地”為目標;以“思想引領,創新驅動,技術支撐,融合提升”為思路;以綜合科研提升理論認識,以研發應用增強能力水平。實施好“中巴走廊及中亞、西亞戰略性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新疆典型地熱系統成因機制關鍵技術研究及開發利用”、“新疆煤系戰略性金屬礦產賦存分布規律與勘查關鍵技術研究”等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專項和重點基金項目,以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地質科技工作,引領地礦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好阿勒泰地區、和田地區、伊犁州直、阿克蘇地區、塔城地區、喀什地區、克州等7個地州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成礦規律與靶區優選研究工作,全面加強綜合研究工作,支撐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進一步加強與成都理工大學、新疆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爭取“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全面助力我局破解制約找礦突破的關鍵問題,提升找礦“命中率”。

3.5? 加強地質找礦人才隊伍建設

國家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為自治區培養高水平的地質人才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要將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作為理論創新的實踐平臺,作為培養地質找礦帶頭人的實踐搖籃。始終做好對找礦實踐的經驗總結、理論概括、理論創新。建立長效的專業技術人員引進培養機制,以現有技術力量為基礎,加強技術培訓及技術交流,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積極跟進實施“天山英才”、“天池英才”等自治區重點人才計劃,打造自治區地質領域科技創新人才梯隊,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現重大突破提供技術支撐。

4? 結語

新疆涉及多條成礦區帶,多期成礦作用疊加異常顯著,找礦難度大。另外,隨著地質工作程度的不斷提升,發現地表露頭礦的難度愈發加大。因此,自治區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需要更加科學的成礦理論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撐,同時也需要新疆地質人持續發揮“四特別”精神,進一步凝聚“央地企”等各方找礦力量,聚焦“阿爾金瓦石峽-卡爾恰爾鋰鈹螢石礦”、“東昆侖屈庫勒克-黃羊嶺金銻錳礦”等極具潛力資源基地,開展“聯合兵團、集中會戰”,爭取早見成效、早出成果。

致謝:成文過程中得到了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勘查處和自治區地質勘查管理中心、質量評價中心、成果中心大力支持,承蒙兩位匿名審稿人給予寶貴的修改意見與建議,在此深表感謝!

參考文獻

[1] 陳維斌,李鳳明,趙同陽,等.新疆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潛力、找礦方向與前景展望[J].新疆地質,2023,41(1):1-8.

[2] 張朋,劉豹,華克強,等.阿爾金稀有金屬成礦帶成礦地質背景研究及意義[J].新疆地質,2023(S1):46.

[3] 郭利,任燕,師兵,等.屈庫勒克東Ⅰ號金礦金賦存狀態研究[J].新疆地質,2012,30(S1):31-33.

[4] 涂其軍,韓瓊,李平,等.西昆侖大紅柳灘一帶鋰輝石礦基本特征和勘查新進展[J].地質學報,2019,93(11):2862-2873.

[5] 陸朋朋,羅平,陽正熙,等.柯坪斷壟寒武-奧陶系硅質巖特征及儲層分析[J].新疆地質,2012,30(3):329-334.

[6] 趙同陽,朱志新.新疆蛇綠巖時空分布特征及對增生造山過程的制約[J].新疆地質,2021,39(1):21-29.

[7] 李鳳明,趙同陽,高奇,等.新疆阿吾拉勒鐵礦帶成礦系列和找礦重大突破[J].地球學報,2023,44(5):849-866.

[8] 馮京,朱志新,趙同陽,等.新疆大地構造單元劃分及成礦作用[J].中國地質,2022,49(4):1154-1178.

[9] 李榮社,計文化,何世平,等.中國西部古亞洲與特提斯兩大構造域劃分問題討論[J].新疆地質,2011,29(3):247-250.

Progress in Xinjiang Geological Rsearch in 2023 and the Focus of Work in 2024

Xue Hongwei1, San Jinzhu1,2, Li Fengming1,2, Ge Zuo1,Zhao Tongyang1,2,3, Fan Tingbin1,

Li Wanjun1, Lei Guoming1, Guo Xuji1, Wei Shaobo1, Li Lichao1

(1.Xinjiang Bureau of Geology,Urumqi,Xinjiang,830000,China;2.Xinjiang Academy of Geology research,Urumqi,Xinjiang,830000,China;3.Xinjia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Urumqi,Xinjiang,830000,China)

Abstract: In 2023, the Xinjiang Geological Bureau have focus on the new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wo rings and eight belts” and the overall exploration layout of “focusing on Kunlun Altun, deepening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Junggar basin”, and mak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exploration of coalbed gas, shale gas, iron, titanium, lithium, gold, copper, nickel and fluorite. It is considered that shale gas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arim Basin, gold in the Kushui area of the East Tianshan, gold antimony in the Qukulek-Huangyangling area of the East Kunlun, and copper and nickel in the Beitashan area of the East Junggar have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New progress was made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gress, controll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in ser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improve. In 2024, the key issues restricting the breakthrough of mining will be crack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with the goal of “quick mining and quick brilliance”, focusing on strategic minerals, tak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guide, and efficiently promoting a new round of strategic action for mining breakthrough, striving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mining, and ensuring national energy and resources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vigorously expand the geological service industry,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improve people's well-being, an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Xinjia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progress; Geological innovation; Focus of work

項目資助: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中巴走廊及中亞、西亞戰略性礦產資源評價數據庫建設及潛力評價方法研究(2022A03010-5)及自治區天山英才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項目(2022TSYCCX0040)共同資助

收稿日期:2024-02-08;修訂日期:2024-03-02

第一作者簡介:薛洪偉(1968-),男,山東德州人,1987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校,現從事地質礦產勘查管理工作;E-mail: xhwlyhxrj@qq.com

通訊作者:趙同陽(1983-),男,新疆布爾津人,正高級工程師,博士,202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從事區域構造與成礦作用研究工作;E-mail: 120334602@qq.com.

猜你喜歡
成礦勘查新疆
《林業勘查設計》簡介
《林業勘查設計》征稿簡則
《林業勘查設計》征稿簡則
歡迎訂購2022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歡迎訂購2022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歡迎訂購2021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歡迎訂購2021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在地熱資源勘查中的應用
新疆多怪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