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編輯的路上修行

2024-04-17 14:08莫結勝
閱讀時代 2024年4期
關鍵詞:樣刊出版社期刊

莫結勝

做編輯,已二十年有余。在編輯的路上修行,最大的快樂,是自己在不斷地成長。而回首看看來時的路,很多或頓悟、或溫暖的片段,已經成為漫漫歲月長河中的珍珠。

2000年我初入一家出版社做學術著作責任編輯。從看書稿開始,到組稿,到宣傳推廣,我漸漸熟悉了編輯的業務流程,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做了四五年編輯,忽然發覺自己已變成一個瘋狂旋轉的陀螺。

2005年的一天中午,正是休息時間,辦公室里來了一位作者談稿件的事情。不一會兒,美術編輯過來了。她是專程來會一會作者的,想了解作者對封面設計的想法、要求。

她設計封面一向如此,有一個預熱的過程。從責任編輯手里拿到一本書的封面設計通知,她總要問一問,這本書究竟是講什么的,希望用些什么樣的圖片,想表達出什么感覺;如果方便,她更希望可以和作者直接溝通。

我很佩服這位美術編輯,在出書任務繁重、大家都在以盡快完成任務為終極目標的情況下,她還始終認真地對待每一本書的封面,盡管她也面對無數的封面。也正因如此,這個美術編輯吸引了我的注意,讓我對她的敬業精神很有感觸,愿意把很多書、很多系列的封面都交給她。

2008年9月,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天津舉辦。我們一行好些同事都坐和諧號列車去看書展。那時京津城鐵動車已經提速,半個小時就能到天津。就在短短的半小時里,有一位同事一直在認真看、讀英語文章。那時他入社已有十來年,大家都知道他喜歡鉆研,但是,目睹他這樣抓住點滴時間學習,我還是相當驚訝。參觀書展歸來,那位同事通過看資料很快發現了一家大出版社的新動態——Springer(施普林格)在兼并 Humana Press(休瑪納出版社)之后,將其實驗方法系列圖書的資源進行整合,開發了Springer Protocols平臺。他立即考慮我們部門的同類書能否借鑒這家出版社的做法,并且想出了初步方案。姑且不論成效如何,至少是在積極主動思考,不斷尋找新路,把圖書的宣傳、推廣,以及知識的傳播做到“無孔不入”“一切皆有可能”。

出版社基本上都得面對市場經濟的壓力,競爭激烈,為了速度和效益,有些東西就不得不被犧牲。作為編輯,面對這種情況有時難免有點茫然。幸好,身邊有這么一些編輯,他們一直在努力——不管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都盡量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盡量做有意義的事。他們是悄悄的一線光,照亮了我的心。

2011年春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轉到另一家出版社做了一本英文學術期刊的編輯。在新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交流的氣氛依舊很濃。

記得初入職時經歷的第一次業務交流,就是兩位同事講如何做好期刊編輯工作。一位同事先從期刊的生產講起,從組稿到同行評議,再到文章的編輯加工及二、三審要求,以及組刊和封面制作的注意事項,在不同生產環節的合作中如何互動、如何實現質量控制的細節,都一一道來。另一位同事介紹了自己多年工作經歷,把自己處理各種問題的原則和辦法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怎么與主編和編委會交流解決問題,期刊出版流程中組稿、審稿、校樣、排版等環節怎樣提高效率,編輯工作中有哪些禁忌等。這次的業務交流,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期刊編輯啟蒙課,說是雪中送炭也不為過。很多年過去了,我現在有時還會在電腦里查看他們的講座資料,依舊覺得很有幫助。

在后來的業務交流里,有同事講如何與學術機構合作把刊辦好,有同事講自己辦刊過程中經歷的一些轉折點以及相關心得,也有同事講一個新刊如何從艱難創刊到經歷成長煩惱的過程。聽完以后,感覺醍醐灌頂。

光明在前方,且先一路同行。

我現在做的英文醫學期刊,知名度不大,處于較為艱難的拓展期,必須多做宣傳推廣。平時,我會在同老作者、新作者的郵件來往中請他們幫忙向同行、向圖書館推薦。

有一位老作者是以前做學術著作編輯時認識的。他收到郵件后就向圖書館推薦我們的刊,收到樣刊后又給圖書館送去,但圖書館老師告訴他有關期刊電子數據庫的采購需要聯系學校的某部門,他又跑去那個部門問詢,被告知還需要找圖書館某部門……其實,之所以寄樣刊給這位老師,是因為我想他可能沒看到過我們的印刷版期刊,就寄去了兩本,順便說了一句:“要是方便,就請您順便推薦一下?!睕]想到,他為推廣和介紹我們的期刊花費了這樣多的時間和精力,我給他添了這么多麻煩??粗枋鲞@番周折的郵件,我很感動,而且,非常感激。

西安的一位作者,上班的醫院和校圖書館分別在兩個校區,他收到樣刊后,特意找時間專門把樣刊送給圖書館。北京的一位朋友,我們只是在某個會議上結識,交流了一些期刊投稿和發表方面的信息,后來,我給他寄去樣刊,他在研究所了解到應該推薦給院圖書館后,又專門去了一趟院圖書館。

無論是在刊還是在人的前行路上,總有一些人,他們支持你,信任你,哪怕給自己添麻煩也愿意給你一些幫助。

有些事情,結果不是最重要的(盡管有些時候不是不重要)。在這個過程中,那些信任,那些友誼,還有那些人不辭辛勞付出的那許多努力,讓人感到格外溫暖,也格外感動。

記得在剛當編輯參加培訓時,就聽人說編輯的工作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單從工作內容來講,“作嫁衣裳”還真是編輯工作的主旋律。但為什么大家這么執著?

我想,編輯雖然一直“作嫁衣裳”,卻直接服務于知識和文化的傳播。在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在具體工作中,編輯有更多的機會滿足自己的求知需求和審美需求。這份文字工作,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做好一名編輯,也算是成功的一種吧。

責編:潘茜

猜你喜歡
樣刊出版社期刊
內卷
期刊更名啟事
期刊簡介
我等待……
期刊問答
重要通知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關于樣刊申請郵寄方式變更的通知
關于樣刊申請郵寄方式變更的通知
一篇未寄出的樣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