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與鞋匠

2024-04-18 09:37孟昭庚
龍門陣 2024年2期
關鍵詞:小鞋鞋匠紅燈籠

孟昭庚

乾隆聽完,從身上掏出一文錢放在桌上說:“我也入個股吧,就入這一文錢股?!?/p>

二十五歲登上帝位的清朝皇帝乾隆,可謂是年輕的風流天子。乾隆皇帝最喜效法他祖父康熙大帝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所到之處,若逢他高興,就吟詩題字,所以北京城的城里城外留下了他很多墨寶,在民間也傳下了許多他微服私訪的故事。

話說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爺用過晚膳,覺得皇宮里太鬧騰,便脫下龍袍,換上便衣,沒帶隨從,獨自悄悄地出了皇宮。他一來外出透透氣,二來去三街六巷逛逛,看看市井百姓是怎樣過年的。

乾隆爺溜達著來到前門外,穿過珠寶市,進了大柵欄,大年之夜,全城官商士民都沉浸在歡慶新年的氛圍中。在鞭炮聲和歡聲笑語中,乾隆爺轉了幾條大街,看到人人穿新衣、戴新帽,家家貼對聯、掛紅燈籠,到處燈火通明,喜氣洋洋,一派國泰民安的興隆景象,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轉了幾條街,乾隆爺一點不覺得累。他興致勃勃地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漫步,踅進了一條小胡同,往前走了一陣,走到一戶人家的門前,看見這家既沒有掛紅燈籠,也沒有貼對聯,虛掩著門,冷冷清清。他覺得,這戶人家怎么與街坊鄰居如此格格不入?好生奇怪,就停下腳步,上前用手指敲門。

“誰呀?”從里面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乾隆回答道:“我!”

一會兒,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兒拉開了門,手里還拿著一只正在納底兒的鞋,望著乾隆,一時間不知說什么好。

乾隆爺還沒有等他說聲“請”,就徑直進了門。屋子又小又窄,地面坑坑洼洼,室內寒氣逼人,一點暖意也沒有,屋里點著一盞小油燈,光亮就像夏夜里的螢火蟲那樣微弱。只能睡下一個人的小炕上放著幾雙布棉鞋,靠墻放著大大小小的已經沒有漆面的鞋柜子,黑乎乎的墻上掛著一串串粗粗細細的麻繩,原來這是個小鞋鋪。

老頭兒打量著乾隆爺,見此人器宇軒昂,挺面善,說話又很和氣,不像是過年沒鞋穿而到他這個小鋪子里趕做布棉鞋的主兒,便客氣地請他在矮木凳上坐。室內只有兩個矮木凳,沒有椅子。

尚未過而立之年的乾隆爺沒有坐,他站到炕邊,抄著手,問道:“老人家,生意興隆嗎?”

老頭兒隨口答道:“我是孤老頭子,開個小鞋鋪,掙幾個小錢,糊糊口,有什么興???”

乾隆接著問:“過年了,怎么不歇歇呢?”

老頭兒說:“訂鞋的人等著明天初一穿著它拜年呢!”

乾隆“噢”了一聲,又問:“人家門口都掛著紅燈籠,門上貼著對聯,唯獨你家沒掛紅燈籠,沒貼對聯,是怎么回事呀?”

老頭兒就著小油燈,一邊納著鞋底,一邊回答道:“我倒是買了一張紅紙,可我大字不識一個,不會寫,又沒工夫去求人,就不貼了?!闭f到這里,老頭兒笑道:“不貼對聯,老天爺總不會把我摞在年這邊,不讓我過去吧!”

乾隆覺得這個老頭兒說話蠻風趣的,就說:“你要不嫌棄,我給你寫吧!”

“那可太好了!”老頭兒高興地說。他連忙放下手里的活計,從鄰居家借來筆墨硯臺,研好墨,把紅紙拿來,放到小桌上。

乾隆鋪好紅紙,裁了一副對聯、一張橫批,還剩下一條紙。他拿起筆,蘸上墨,唰唰唰,一會兒工夫就寫成了一副對聯。

上聯寫的是“大楦頭小楦頭乒乒乓乓打出窮鬼去”;

下聯寫的是“粗麻繩細麻繩吱吱嘎嘎拉進財神來”。

橫批寫什么呢?乾隆一時半會兒沒想出來。

這時,一直在忙著活兒的老頭兒湊到乾隆跟前說:“現如今是乾隆爺當朝,天下太平,我們老百姓都托皇上的福,這橫批就寫‘天子萬年吧!”

這可把乾隆樂壞了!龍顏大悅,他提筆就在橫批上寫下“天子萬年”這四個字。

寫完了對聯,乾隆又看了看那些做好的鞋子,發現這老鞋匠的手藝還真好!就問:“就憑你的手藝怎么沒賺到錢呢?”

老頭兒說:“我的鞋子做得好,很耐穿,人肯買,就是本錢少,又沒幫手,一天起早睡晚,就做那么幾雙,沒辦法呀!”

乾隆聽完,從身上掏出一文錢放在桌上說:“我也入個股吧,就入這一文錢股?!?/p>

老頭兒一看一文錢,心中好笑,這一文錢,一團麻繩都買不來,這能算入股嗎?可又一想,過年了,圖個吉利,便也收下了。轉過身來問:“先生您貴姓???家住哪里?我也好記上賬,日后好分紅??!”

乾隆拿過剩下的那個紅紙條,提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說:“不用細問,這上面寫得清清楚楚?!闭f完就走了。

老頭兒看了一眼,一個字也不認識,就把它扔在桌上。心想:“管他呢!”

老頭兒忙活到三更天,才把要在初一取貨的那十雙布棉鞋全弄好,他這才打了糨糊把對聯貼在門上。洗洗刷刷,待一切收拾妥當已快到四更天了,他十分疲憊地摸上床鋪。

在左鄰右舍迎財神的鞭炮聲中,老頭兒進入了夢鄉。他做了一個好夢,夢見自己發了大財,成了受人尊敬的員外。多年不來往的親戚也都上門了,說不盡的奉承話。他領養了一個孤兒當養子,養子對他很孝順,成婚后給他生了兩個孫子,孫子整日圍著他,像小喜鵲似的喳喳叫,親切地叫他爺爺……

門外的嘈雜聲將他從美夢中驚醒。聽到有叫門聲,他還以為是跟他訂貨的那幾個顧客來取貨的,趕緊穿衣下床開門。門一開,他驚呆了,門口是里三層外三層,圍了二三百個人,都睜大著眼睛在看他家門上的對聯,一個個嘰嘰喳喳、交頭接耳,不知他們在說什么!再抬頭一看,門前路上還停了一頂官轎,從轎里走下一個派頭不小的大官,被人簇擁著朝他家走來……

原來,大年初一,人們起得早,喝過了團圓茶就出來拜年了。有人看到小鞋鋪門上的對聯十分驚詫,不但對聯有趣、有學問,而且就連那字也是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一個個像活的一樣在眼前跳躍!不用說這條街上的那幾個戴眼鏡、邁著八字步、一步三搖的文人學士寫不出來,恐怕北京城也很少有人能寫出這樣一手好字!一個看,兩個看,看的人越來越多,竟把胡同口的路給堵上了。

當朝宰相劉墉,也就是朝野上下人人都曉得的那個劉羅鍋,大年清晨,坐著八抬大轎上朝路過這里,路被人塞住了。跟差趕緊上前查問是怎么回事。劉墉聽罷稟報,滿腹狐疑地下轎走過來,一看這家鋪子門上的對聯一下子就愣住了,他識得乾隆的御筆,知道這是紫禁城那位喜歡微服私訪的主子留下的墨寶,連忙對著對聯磕了幾個響頭,恭恭敬敬地進了鋪子,很客氣地問老鞋匠:“老人家,這是怎么回事?”

老頭兒就把昨晚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又把那張紅紙條拿給他看。只見上面寫著:“姓乾,名老大,紫禁城里是我家?!?/p>

劉墉看完紅紙條,問老人家:你家鞋鋪可有字號?老頭說:“我一個窮鞋匠,一個小鞋鋪,哪有什么字號!”

劉墉趕忙吩咐手下,飛馬回府,取來一塊牌匾,提筆在上面寫了四個大字:“皇家鞋鋪”,吩咐老頭兒趕快掛上。

劉墉上轎登上了金鑾殿。這時候滿朝文武大臣都來給皇上拜年,劉墉上前給皇上行了大禮后,悄悄地對乾隆說:“恭喜萬歲爺的皇家鞋鋪開張了!祝賀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乾隆聽了哈哈大笑,立即下旨:文武百官,都要到“皇家鞋鋪”做雙新鞋,先交錢,后取貨。

劉墉一馬當先,下朝后,便帶頭去那“皇家鞋鋪”,給老鞋匠一只元寶,請老鞋匠給他做雙布鞋!這樣一來,滿朝文武群僚,三百文官,四百武將,九卿四相,八大朝臣,文武狀元,前后都督,一個一個都帶著銀子到“皇家鞋鋪”,請老鞋匠給做雙布鞋!這可把老頭兒忙壞了,趕忙雇了十幾個會做鞋的伙計,請了一位賬房先生,租了個四合院子,老頭兒當上了掌柜,每天就是量腳做鞋樣,由伙計們動手,日夜不停地給這些朝官們做布鞋。

后來,皇帝還將老鞋匠請進宮,將皇帝、皇后、貴妃、嬪妃的鞋樣子給他,請他照鞋樣子做鞋。上行下效,這么一來,皇宮里那些老少宮娥、大小太監,都爭先恐后地一窩蜂似的去“皇家鞋鋪”做鞋。

“皇家鞋鋪”的名號越傳越遠。你想呀,連皇帝都入股的鞋鋪,那做出來的鞋能差嗎?穿在腳上,肯定能行好運!方圓二三百里之內的,但凡有頭有臉的人都會到皇家鞋鋪定做布鞋。而那些過去常到老鞋匠鞋鋪做鞋、買鞋的平頭百姓也就只能望著這“皇家鞋鋪”而興嘆了,不想去湊熱鬧,實事求是地講,他們也無法“掛到號”!不是老鞋匠不想再給這些往昔的老顧客做鞋,而是身不由己了!

老鞋匠鞋鋪的生意越來越好,越做越大,賺了很多錢,發了大財!發了大財后的老鞋匠沒有忘本,他拿出錢來周濟那些鰥寡孤獨之人,每遇荒時暴月,他都在各路口搭粥棚,給那些路過這里的逃荒討飯的人施舍飯食。

人們都很感念這位“皇家鞋鋪”的老掌柜!老掌柜享年八十,無病無痛地駕鶴西去。

猜你喜歡
小鞋鞋匠紅燈籠
小鞋子不聽話
怎樣的鞋匠算是一個好鞋匠
小鞋子
小紅鞋
四顆補鞋釘
童年的紅燈籠
紅燈籠
大紅燈籠高高掛
平安夜的擦鞋匠
小鞋永遠呱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