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正常人”到“糖尿病患者”的歷程

2024-04-18 23:09周熙堯
家庭醫藥 2024年4期
關鍵詞:正常人糖分抵抗

周熙堯

胰島素抵抗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機制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過高。其發病機制主要與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島素受體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胰島素被譽為“生命的甜蜜調節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調節血糖。當我們攝入食物后,食物中的糖分會被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使血糖升高。這時,胰腺就會分泌胰島素,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轉化為能量,從而降低血糖。如果一個人擁有正常的胰島功能,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就能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內。然而,有些人可能會發生胰島素抵抗,這會導致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將葡萄糖帶入細胞內。這就意味著,胰島素分泌細胞為了彌補細胞對胰島素的抵抗,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量。長期以來,這種過度分泌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細胞逐漸衰竭,最終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使血糖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最終發生糖尿病。此外,胰島素受體是胰島素在細胞膜上的受體,是胰島素發揮生物學效應的關鍵。如果胰島素受體功能發生障礙,細胞對胰島素的信號轉導將受到影響,導致胰島素的生物學效應減弱,也會導致血糖升高。

超重是引起胰島素抵抗最重要的獲得性因素

看到這里,您肯定會問,那引發胰島素抵抗的機制又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就比較復雜了,且不同人、不同組織胰島素抵抗的機制也有差異。因為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依賴于胰島素受體-胰島素受體底物-PI3K-磷脂酰肌醇磷酸依賴的激酶(PDK)通路,該通路任何環節的異常皆能引起胰島素抵抗。此外,炎癥、氧化應激、內質網應激、線粒體功能紊亂等因素均與胰島素抵抗有關。

這些問題過于專業,就不展開說了。但現有的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是胰島素抵抗的主要獲得性因素,特別是內臟性肥胖。據統計,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有60%為超重或肥胖,即10個糖友中就有6個肥胖患者。同時,我國2型糖尿病患病率40年間持續增長,與肥胖流行趨勢趨同。

運動+調整飲食,預防胰島素抵抗

看來,要想預防糖尿病,就是要預防胰島素抵抗。具體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運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身體的代謝狀況。當我們進行運動時,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支持肌肉的活動,這就需要燃燒更多的糖分。因此,身體會釋放更多的胰島素來幫助糖分進入細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頻繁的胰島素釋放和利用可以訓練身體更有效地使用胰島素,從而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建議每周進行累計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多做主動身體活動,減少久坐時間;適當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以增加肌肉的含量。

再者,可以通過飲食調整來進一步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我們應該控制總熱量攝入,同時選擇那些能夠提供穩定能量、低糖、高纖維的食物,如全谷類食物、豆類、蔬菜和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

通常,聯合應用這兩種方法,我們就可以有效地預防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當然,這需要長期堅持和努力。如果已經發生胰島素抵抗,且經過生活方式調整仍未達到理想的效果,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比如雙胍類、噻唑烷二酮,它們能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

猜你喜歡
正常人糖分抵抗
鍛煉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癥
做好防護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調節Rab8參與肥胖誘導的胰島素抵抗
如果只喝可樂不喝水會發生什么?
靠臉吃飯等
史上最強虐心考眼力
影響食品飲料中糖分檢測的因素
正常人視交叉前間隙的MRI形態特征
正常人大腦皮層言語分區結構性不對稱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