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探名

2024-04-19 03:29錢偉
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3期
關鍵詞:古詩文水果蘋果

錢偉

在西方世界,蘋果似乎總是與各種傳說和典故相聯系,其文化象征意義遠遠超過一般水果,比如人們常說上帝有三個蘋果: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成就了喬布斯。與之相反,中國古詩文中出現過桃、李、杏、梨、棗、橘乃至西域的葡萄、江南的梅子、嶺南的荔枝,卻唯獨不見蘋果的影子。這是為何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蘋果的身世說起。蘋果雖然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水果,但作為“外來戶”,它到中國的時間其實并不長。古書上記載了一種類似于蘋果的本土水果叫作“柰”(讀作“奈”),也叫“花紅”或“林檎”。稱其為“林檎”可能是因為其果熟味甘能招來飛禽棲落林中。在日語中,“蘋果”至今依然寫作“林檎”。柰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超過了兩千年,早在西漢時期司馬相如撰寫的《上林賦》中就有記載。只是其口感酸溜溜、軟綿綿,類似于山楂和蘋果的結合,無法勾起人們的食欲。于是,柰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只作為水果的配角,根本無法與桃、李、杏、梅平起平坐,因而很少有人知道這種果子是蘋果家族的一員。

元代中后期,一種新奇的水果從西域引入大都,被精心種植在皇家苑囿里,嫁接在林檎樹上后長出了色澤紅潤的果實。該叫它什么呢?時人想到了佛經里提到的色丹且潤的“頻婆果”,于是就這么叫起來。后又按漢語習慣改寫成了“蘋婆”。這種水果與柰本屬同類,但經過改良,外觀、口味已與柰有較大區別。元末,朝鮮王朝流行的漢語教科書《樸通事》描寫主人公在大都的筵席:水果包括八種,分別是“柑子、石榴、香水梨、櫻桃、杏子、蘋婆果、玉黃子、虎刺賓”。其中就提到了蘋婆果。此果在當時非常稀罕,與西涼之葡萄、吳越之楊梅并稱為天下名果。

明代萬歷年間,農學家王象晉所撰的植物學著作《群芳譜》中,第一次將蘋婆果簡寫成“蘋果”,并稱其“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到了清代,蘋果見于記載愈多??滴醯蹖μO果有特別的喜愛,常用以賞賜臣下。到了乾隆年間,蘋果放下了身段,價格大降,又因其還讓人聯想到了平安吉祥、太平盛世等吉祥詞語,于是成了宴席上必備的四鮮果之首。

不過,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天市場上常見的蘋果,看起來很本土,實際上也并非康乾盛世時的蘋果子孫,而是來自大洋彼岸舊金山的西洋果。1 8 7 1年,有位愛好園藝的美國牧師倪維思來到山東煙臺。他開辟農場,引進并培植了果大瓤脆、皮紅肉硬的舊金山蘋果。這種蘋果雖不如中國本土蘋果氣味清香,卻產量高、易儲藏,很快被當地農民接受并推廣種植。到清末,隨著西洋蘋果的廣泛種植,“蘋果”之名逐漸取代了“蘋婆果”等名稱。

由上述內容可知,在古詩文中沒有蘋果的影子,不是古人覺得蘋果不值得吟詠,而是因為那時根本就沒有蘋果———既沒有“蘋果”這個詞,也沒有我們今天吃的這種脆甜可口、又大又圓的果子。

來源:《咬文嚼字》

猜你喜歡
古詩文水果蘋果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四月里該吃什么水果
收獲蘋果
拿蘋果
會說話的蘋果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暢想曲
對古詩文默寫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詩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