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島縣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研究

2024-04-20 15:51劉芬
中國集體經濟 2024年11期
關鍵詞:海島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

劉芬

摘要:農村是推進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高質量發展村集體經濟是助力農村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有著省際差別,更有內陸、海島的差異。文章側重海島縣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研究,界定了海島縣村集體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素,以嵊泗縣為樣本剖析了海島縣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結合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給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提出了海島縣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徑。

關鍵詞:海島;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

嵊泗縣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部的海島縣,船只是縣內島際之間往來和通往縣外的最主要交通工具??h域經濟欠發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左右來自上級轉移支付收入。漁農村的基礎設施整體較弱且共享性較差,人口的“空心化”“老齡化”問題更是嚴峻。漁農村集體經濟整體較薄弱,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遠低于舟山市均水平,更低于浙江省強縣水平。這種狀況制約了漁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拉低了漁農民獲得感成色和幸福感指數。發展相對滯后的嵊泗縣如何彎道超車、如何高質量發展村集體經濟成為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一、海島縣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及高質量發展村集體經濟在推進共同富裕中的價值功能

(一)海島縣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我國各地漁農村所處的環境資源稟賦不同,海島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內涵的界定除了應考慮村集體經濟的共性外,更應考慮其特殊性。結合一些學者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村集體經濟的研究,筆者認為海島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主要包括三要素,一是發展方式走綠色可持續道路。生態環境保護是實現海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海島地區生態承載能力極其有限,更要秉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堅決摒棄只顧眼前、不謀長遠,透支資源、挑戰環境承受力的發展方式。二是產權制度現代化。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是海島高質量發展的必要基礎,具體涉及漁農村的土地、勞動力、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的質量及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集約化、組織化程度等。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形成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集體產權制度,需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三是價值追求實現農民共同富裕。漁農民共同富裕是海島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和價值追求,包括逐步縮小收入差距,讓全體漁農民共享發展成果;堅持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統一,全面改善漁農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二)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推進海島共同富裕中的價值功能

1. 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漁農民物質生活富裕的可靠來源

工資薪金所得、財產性收入等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而當前漁農民就業的數量和質量、財產性收入、隱性福利等相對較低,由此造成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最主要、最直接的價值功能體現為增加漁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共享富裕上,具體體現在: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漁農民的工資薪金所得;通過股金分紅、房屋出租等收益,增加漁農民的財產性收入;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等方式間接增加漁農民的隱性福利。

2. 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漁農民精神富裕的物質基礎

與城鎮相比,漁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相對簡陋,漁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較為貧乏單調,一些較高層次的活動參與度較低,而漁農民提升道德情操水平的途徑也相對匱乏。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為漁農民精神生活富裕提供物質基礎。通過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提升漁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可以有更多資金用于漁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豐富文化資源、提檔升級精神文化產品,引導漁農民摒棄陳規陋習,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載體平臺,通過制度設計和教育引導,提升漁農民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增強集體認同感,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成為時尚。

3. 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農村生態宜居環境的基礎保障

近年來,政府對漁農村的人居環境越來越重視,不斷增加資金投入改善生態環境,但可持續的村容整潔和生態宜居,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還得賴于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可以為漁農村基礎設施的維護保養、更新提質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因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得到實惠的漁農民,會逐漸認識到生態宜居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性,由此他們的集體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也會日趨增強,從而形成持續推進漁農村生態宜居環境的內生動力。

4. 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強化黨的基層組織、助力漁農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黨的基層組織是推進漁農村治理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共同富裕需要更好地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而決定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作用大小與領導班子戰斗力強弱的核心要素和根本緣由,其實不在村級干部隊伍的具體素質,而在村級集體經濟的整體力量。當前我國各地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村級集體經濟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呈正相關系,那些村集體經濟強的基層黨組織可以多辦實事好事更好服務群眾,可以通過利益有效地把漁農民組織起來,也能吸引本地外出務工青壯年回流和外鄉人流入,為鄉村治理和共同富裕提供人才支撐。反之,那些集體經濟弱的村黨支部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方面受限較多,久而久之鄉村甚至出現“空殼化”。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背后是強大的集體經濟力量的支撐。

二、共同富裕示范區背景下海島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與制約因素

(一)共同富裕示范區背景下海島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

進入新時代,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被擺到了突出位置,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時間表,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先后出臺了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這些制度設計、政策舉措為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1. 強化了海島村集體經濟發展關鍵要素的供給

強化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針對海島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瓶頸,《支持嵊泗縣走海島縣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實施方案》(浙政辦函〔2022〕57號) 明確提出,支持開展以集體經濟為核心的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海島的高質量多元化強村富民模式。土地保障方面,提出強化用地用海支持。支持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允許示范類制造業項目申請預支用地指標,享受山區26縣同等待遇實行單列管理。財政投入方面,省級轉移支付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適當傾斜,支持申報國家相關試點并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加大“浙里有?!睂m棽势绷舸婀娼饘︶鱼艨h福利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參照山區26縣享受省級以上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銜接資金相關項目在“小島遷、大島建” 工程中可享受省級易地搬遷補助政策,落實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扶持政策。金融方面,加大對縣風電、光伏等綠色低碳發展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探索開展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環境權益類抵質押業務,研究金融助推藍色碳匯價值實現路徑;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省產業基金加大對海島縣投資支持力度;省屬有關國有企業加大對海島優質項目投資支持力度。人才方面,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打造與嵊泗縣海洋產業對應的高水平專業,切實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這些政策舉無疑擴大了海島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要素供給,強化了要素保障。

2. 拓展了海島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空間新業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指出,浙江要高質量創建鄉村振興示范省,深入探索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距、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產業合作、消費幫扶和勞務協作,探索共建園區、飛地經濟等利益共享模式?!墩憬哔|量創建鄉村振興示范省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三年行動,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盤活利用,豐富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這些政策措施為海島縣結合當地“漁、景、港”特色資源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因地制宜推進加工車間、民宿集群、直播間、生產線、碼頭等具有海島特色的“共富工坊” 建設提供了良好機遇,拓寬了海島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空間領域、選擇范圍,推動新業態、新場景發展。

(二)海島縣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以嵊泗為例

1. 集體經濟整體水平較低,發展呈不平衡狀態

“十三五”期間,嵊泗縣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實力在不斷增強,但整體發展水平仍較低,2020年該縣29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村均92.54萬元,低于舟山市均水平(舟山市均145萬元),更遠遠低于兄弟縣區普陀區水平(普陀區均189萬元),與浙江省一些強村相比,差距更為明顯。2020年該縣經營性收入達到100萬以上的村只有7個,僅占該縣村總數的24%;總收入30萬元以下、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下的相對薄弱村有4個,占舟山市相對薄弱村總數的57%。另據2021年舟山市對全市上半年村級集體經濟狀況的一次通報,該縣納入市集體經濟發展好的前20個村(紅榜)的只有一個;納入市集體經濟發展較差的后20個村(藍榜)的有6個。

村與村發展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差異大,以2020年和2021年連續二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為例,100萬元以上的5個村,占比17.24%;20萬元以下的5個村,占比17.24%。其中經營性收入最多二個村即菜園鎮基湖村、嵊山鎮泗洲塘村年均分別是361.51萬元和366.53萬元,這兩個村60%以上的經營性收入跟旅游景點有關。其中基湖村多年來依托相對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經營性收入一直位居前列,泗洲塘村近年來因“后頭灣無人村”在網絡走紅后催生了“門票經濟”。經營性收入最少的兩個村即黃龍鄉北岙村、大岙村年均分別是12.84萬元和13.35萬元,這兩個村相對不具有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收入主要來自村內廠房租賃租金和銀行存款利息。集體經濟是村正常運行和村民福利的基本保證,發展的不均衡加大了貧富差距,制約了其在共同富裕中的促進作用。

2. 村集體經濟主要來源相對單一,發展后勁不足

村集體經濟的收入來源主要有集體資產租賃、征地、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等補助款項、銀行定期存款利息、自主經營收入等。從調研情況看,除基村村、泗洲塘村等以發展旅游為主業的村以外,其他村集體經濟收入結構不夠合理,部分村外部依賴性較強。比如,有些年份征地、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等補助款項是村級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但這種收入極不穩定、不可持續。2020年該縣村級集體經濟的補助收入為1291.24萬元,占該縣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的31.01%。20%的村補助收入占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的50%以上,其中青沙村405.23萬元,占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的60.02%,灘滸村40萬元,占總收入的68.99%,南港58.37萬元,占總收入的77.18%。而2021年青沙村此項收入僅25.01萬元,同比減少93.83%;灘滸村此項收入為零,同比減少100%。而自主經營收入有待提高,一些村以資產資源租賃業務,包括房屋、場地(土地)、海塘、廠房、攤位、碼頭、山林和灘涂租賃等為經營性收入的主要來源,一些村甚至以銀行存款利息、物業服務收費、補償款等為集體收入的主要來源,未將資金投資增值,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3. 海島縣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要素瓶頸相對內陸更凸顯

相對于內陸,海島的土地、人才、資金等要素瓶頸對經濟發展的制約更為凸顯。漁農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更是離不開村委班子、漁村經濟管理人才和廣大的漁農民。受漁農村生活條件和發展機會等因素的影響,不少本地年輕人選擇外地就業或創業,漁村人口大量流失尤其是能人,留在漁農村的本地人基本上是中老年人。有的漁村兩委班子成員整體年齡偏大、創新能力不強,有干事創業激情的人才引不進、留不住。這種情況下,導致好的政策無法落地,好的資源無法盤活,削弱了漁農村集體經濟助力共同富裕的現實成效。

4. 漁農村公共精神缺失,漁農民內生動力和自身活力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競爭中漁農的主體意識、自由平等意識被喚醒,但農民個體的利己觀念也被放大、集體精神被消解。作為漁農村主力的年輕人長年外出實際上使其失去了參與農村公共事務的時間和信息資源,留守的中老年人產業觀念意識滯后,大都對于漁農村的集體經濟發展事務無心關注、不愿參與、不敢監督,只要眼前利益不受侵害就行,甚至有的形成了“等靠要”思想,發展的內生動力明顯不足,使得漁農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受阻。

5.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偏小偏散偏同質,扶持政策整合度不夠

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量小,偏同質化,收益就相對低,競爭力就相對較弱甚至出現內卷。以2022年6個縣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示范項目為例,涉及8個村,總金額1800萬元,大都跟發展旅游業相關的基礎設施有關,而作為高度依賴人的空間流動的旅游業近年來受疫情影響發展受阻,與此相關的投入帶來的回報必然減少,對于部分舉債建設的村來說壓力更大。

三、海島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徑

(一)立足各島資源稟賦、秉持差異性化高質量發展理念,創新實踐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梳理提煉各地典型村莊發展集體經濟的做法,結合嵊泗作為海島縣“港、景、漁”的特點,筆者認為應創新實踐以下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1)大力發展漁旅融合型。立足漁業資源和生態資源優勢,高質量發展休閑漁業(海釣、游艇、漁家樂、海洋科普等)、漁創文旅、康養旅居等業態,實現村集體增收和漁民創收。(2)拓展飛地抱團型。嵊泗縣經濟總量相對小,項目體量小、數量小,村集體經濟縣域“飛地抱團”發展制約性大,2021年“智選假日酒店”項目(嵊泗縣主要的飛地抱團項目)受疫情影響無收益可分配使得相關村收入銳減,因此“飛地”抱團項目應由縣域向市域、省域拓展,最大程度延伸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實現“本地低效造血”向“異地高效造血”轉變,為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3)推廣發展生產服務型。為漁農民、港口企業及其他市場主體提供生產性服務并獲取收益。(4)適度推進村企共建型。村集體通過與工商業資本聯合投資、共同經營,使得生產要素互換互補,實現村企合作共贏,但這種發展模式有一定市場風險,抗風險能力差的弱村不一定適合。(5)扶持發展電子電務型。交通條件相對便利、人口較為集聚的漁農村可通過發展直播帶貨(漁產品)、短視頻推廣等數字經濟以推動集體經濟增收。

(二)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規范實施能人治村,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是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實踐證明,一些曾經資源稟賦差的破舊落后村莊短短幾年時間蛻變為富足美麗的樣板村如安吉魯家村、義烏何斯路村等,都有一個共性即都有一個像朱仁斌、何允輝這樣受過市場經濟洗禮、懂經濟、善經營又有干事激情的帶頭人,一個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無中生有”打造產業,富裕了一方。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發揮村書記的領頭羊作用,需要遴選一些熱心推動家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能人任當家人,發揮“能人村官”“富人村官”的領路人作用;鼓勵鄉賢帶產業、帶資金、帶項目回歸,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凝聚最廣泛的鄉賢力量。必要時可引入漁農村職業經理人,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以突破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產業振興缺乏人才的困境。

(三)完善機制,凝聚合力、統籌協調,高效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村委班子、漁農民等力量形成合力,為此應完善機制以凝聚合力,第一,將村集體經濟融入縣域經濟大盤子??茖W編制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目錄并由縣主要領導領題,逐級落實責任,完善縣級領導、縣屬相關部門、鄉鎮主要領導聯點包村機制并強化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第二,完善村集體內部管理制度。理順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民法意義上的“特別法人”,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推動決策權、經營權、監督權分置,建立激勵與約束并存的治理結構,尤其是要建立管理者分享剩余索取權、參與集體收益分配的激勵機制,解決管理者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提高經營管理效率。第三,調動漁農參與發展的積極性。鄉村產業振興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體是漁農民,讓集體經濟收益更有效更公平地惠及全體漁農民,杜絕一些漁農民對村集體經濟項目不感興趣甚至反對而熱衷分錢的現象,促使漁農民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參與者”甚至是“創造者”。

(四)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力度,“精準滴灌”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府的外部資源嵌入在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尤其是起步階段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當然,這種資源嵌入不是單一項目或資金,也非“一刀切”,而是多樣化、合理化的支持政策。一方面,完善資金援助、稅收減免和貼息貸款等政策福利,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有力的經濟扶持。另一方面,強化土地政策支持,實施漁農村低效建設用地騰退,積極有序推進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同時也為村集體經濟項目或縣域“飛地”高效開發騰出用地指標。當然,在政策資金扶持中必須掌握三原則:勿“一刀切”、勿“一擁而上”、應恰當退出。

(五)強化政府生態治理職能,保護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持續的生態環境

海島優良的空氣、優美的海洋生態環境、多樣的漁業資源是海島的賣點,更是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底色。過去一段時間,過度捕撈、海洋污染等行為破壞了海洋資源的修復再生能力,導致漁業資源不斷衰竭。破壞岸線、圍海造田使得海域面積不斷收縮、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海島的基礎產業——漁業日漸萎縮,漁村日漸凋零。因此,迫切需要完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政府生態治理職能,一方面強化海岸帶生態環境治理與管控??茖W合理利用岸線、海域資源,對損害、破壞海岸帶的行為實行終身追責制和黑名單制。另一方嚴格執行禁漁期海洋捕撈相關規定,保護海洋魚類資源的多樣性和延綿不絕。同時,推進“無廢村莊”建設,創新節水技術和污水凈化技術、減少污染土壤的農藥和化肥的使用。

參考文獻:

[1]丁忠兵,苑鵬.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對促進共同富裕的貢獻研究[J].農村經濟,2022(05):1-10.

[2] 宋亞平(湖北省社科院原院長、研究員)在2019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上發言[EB/OL].人民論壇網.2019-11-16.http://www.rmlt.com.cn/2019/1116/561766. shtml.

[3]張新文,杜永康.集體經濟引領鄉村共同富裕的實踐樣態、經驗透視與創新路徑——基于江蘇“共同富裕? 百村實踐”的鄉村建設經驗[J].經濟學家,2022(06):88-97.

(作者單位:中共嵊泗縣委黨校)

猜你喜歡
海島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冰與火共存的海島
在海島度假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神奇的海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