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的編制

2024-04-20 15:51龐紅衛邵巧倍寧雪夏晶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24年4期
關鍵詞:效度信度高中生

龐紅衛?邵巧倍?寧雪?夏晶

摘 要 通過借鑒國內外心理健康素養量表的概念框架與設計理念,編制符合我國當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現狀,且便于在學校開展測量的心理健康素養量表。采用基于前人研究編制的52項條目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和作為效標的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接近全國普通高中水平的兩所學校的高中生開展調查并回收有效問卷798份,經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該量表最終條目為23項,分為知識、態度、行為/技能與表現三個維度,且信效度良好,可以較好地評估我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養水平。

關鍵詞 心理健康素養;高中生;量表編制;信度;效度

分類號 B844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4.04.004

1 引言

健康和人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受到了研究者的極大關注。健康素養是衡量人們健康狀況的指標。心理健康素養作為健康素養的分支,更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被相關科研人員和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理解和深入研究。

心理健康素養是反映個體能力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個體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該概念最初由Jorm等(1997)提出,用來指代心理問題相關的知識和信念,分為六個方面:(1)識別心理障礙;(2)風險相關知識和信念;(3)自助干預相關知識和信念;(4)求助相關知識和信念;(5)認可并尋求幫助的有利態度;(6)如何獲取心理健康信息。Kutcher等(2016)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素養的概念,擴充了怎樣獲得和維持積極的心理健康、理解心理疾病及相關治療、降低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及提高心理求助效能等內容。近幾年,研究者也將“他人”維度引入心理健康素養的概念?;贘orm等(1997)提出的模型,楊浚哲(2022)構建了最新的心理健康素養三維結構模型:心理健康素養的概念,內含心理健康促進和心理疾病預防;幫助對象,內含助己和助人;作用因素,內含知識、技能和態度。

為衡量人們的心理健康素養,OConnor和Casey(2015)率先編制了劃分維度的心理健康素養量表(Mental Health Literacy Scale,MHLS),但其適用群體年齡為18歲以上。Campos等(2016)編制的心理健康素養問卷Mental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雖然適用于12~18歲的青少年群體,分為知識或刻板印象,自助策略和急救及求助技能三個維度,但該問卷的局限性表現在側重調查抑郁癥、焦慮癥和精神分裂癥三種心理障礙情況。Dias等(2018)在Campos等(2016)的問卷基礎上編制了新的青少年版問卷,分為心理健康問題知識、錯誤信念/刻板印象、求助和急救技能、自助策略四個維度,但受語言(葡萄牙語)所限,量表的使用率較低。

近年來,參照國外的心理健康素養研究,我國學者也研制了相應的中文版本量表,如楊宗升(2015)改編制成的中學生結構式心理健康素養問卷、高旭(2017)編制的大學生心理衛生素養調查問卷,但這兩版問卷要么不包含心理健康素養的識別,要么缺乏信效度,因而也較少被研究者采用。吳玨等(2018)編制的國民心理衛生素養問卷和傅小蘭等(2019)編制的居民心理健康素養問卷信效度指標良好,但均以成年人為測量對象,而非青少年群體。Chao等(2020)研制的心理健康素養問卷的研究對象則僅針對醫學院大學生。江光榮等(2020)編制的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問卷強調維護、促進和應對自己和他人對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態度和習慣,雖然適用于不同年齡層群體,但該量表題量較大,而高中生在校填寫時間較為受限。李丹琳等(2021)結合心理健康素養概念框架和用來解釋個人知識和信念如何影響健康行為改變的經典的知信行理論(Knowledge, Attitude/belief, Practice,KAP)編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對大一大二醫學生開展調查發現,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分數與抑郁和焦慮癥狀的發生風險呈負相關。該量表采用李克特5級計分,內含22題,分為知識(關于精神心理疾病的危險因素和促進知識)、識別(對常見心理疾病癥狀的識別)、態度(對心理疾病或患者的反污名態度、尋求心理健康知識和幫助的態度及對精神心理疾病的信念)、行為(心理健康自助行為和助人行為)四個維度。但該量表以醫學大學生為測試對象,在高中生普適化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且未能考慮到當代高中生與醫學大學生的心理差異和生活差異,特別是當代高中生在個體語言表達方面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性與網絡化特征,量表缺少貼近當代高中生的相關問題與語言表述。

綜合來看,國內外編制的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多以成年人或大學生為測量對象,在試題情景呈現與問題表述方面較少考慮到當代高中生的特點,因而在高中生的普適化方面存在局限性。此外,目前尚且缺乏耗時較短以便于學校開展測量的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因此,本研究結合我國當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現狀以及高中生個體語言表達方面的時代性與網絡化特征,基于信效度較高、結構較完善、適用于青少年的國內量表——江光榮等(2020)編制的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問卷和李丹琳等(2021)編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量表,研制符合我國高中階段學生心理特征的、簡短實用的心理健康素養量表。面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養量表不僅可以作為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參考,還可以為不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2 問卷編制過程

首先,我們根據知信行理論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和形成行為三個連續過程的思想(Alzghoul & Abdullah, 2016),簡化李丹琳等(2021)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問卷中的四個維度,初步確定量表的一級指標為知識、態度、行為/技能與表現三個維度(識別維度條目融合至知識維度)。

經過前期文獻分析獲得的關鍵詞,借鑒江光榮等(2020)的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問卷和李丹琳等(2021)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量表的量表指標和條目問句設置情況,初步形成了共80項題目的條目池。經過課題組多次討論,刪除了描述有歧義、理解有困難和意思有重復的條目,形成了包含60項條目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初步問卷。經預調查分析和第二輪小組討論后,調整并細化了二級指標:(1)知識:心理衛生常識、心理健康意識;(2)態度:對心理健康污名化觀念的態度、對心理健康的信念;(3)行為/技能與表現:自我調節、求助與助人、社會交往。

接著,采用Delpi方法開展專家調研并據此調整和完善各三級指標的條目,形成了三項維度,52項條目的三級指標體系(見表1)。

一級指標對應知識、態度、行為三項維度,即(1)關于自我與他人的心理健康知識,具體包括心理衛生常識二級指標下的常見心理疾病識別(3項條目)和心理健康危險因素(2項條目),以及心理健康意識二級指標下的心理健康促進(3項條目)和心理健康維持(2項條目);(2)關于自我與他人對心理健康的態度,具體包括對心理健康污名化觀念的態度二級指標下的自我(2項條目)和他人(2項條目),以及對心理健康的信念(4項條目);(3)關于心理健康的行為/技能與表現,具體包括自我調節二級指標下的學習情緒(6項條目)和生活適應(6項條目),求助與助人二級指標下的求助(3項條目)和助人(2項條目),社會交往二級指標下的同伴關系(4項條目)、師生關系(2項條目)和親子關系(2項條目),積極表現二級指標下的積極認知與情緒(2項條目)和心理復原力/韌性(3項條目),以及消極表現二級指標下的消極認知與情緒(2項條目)和消極行為(2項條目)。

本研究編制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選項1~5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非常同意”。其中18項條目為反向計分。量表總分為各條目的分數之和。量表總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素養越高。

3 問卷預測試與項目分析

3.1 預測試工具

用于預測試的問卷包含三個量表:

(1)基本人口學信息,2項條目,分別為被試的性別和年級。

(2)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包含52項條目。

(3)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作為本研究編制的心理健康素養量表的效標量表。該量表由王極盛等(1997)編制,用于評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為強迫癥狀、偏執、敵對、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感、適應不良、情緒波動性、心理不平衡十個維度,采用李克特5級計分法,“從無”到“重度”依次計為1~5分,共60項條目。該量表總分為各條目評分之和除以60??偡衷礁?,代表心理健康問題越嚴重。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1。

3.2 預測試的數據采集

學生總共需要回答114道題,耗時15分鐘左右。在接近全國普通高中水平的兩個學校共抽取808名學生開展調查,刪去數據不完整和明顯沒有認真作答(如所有選項均相同)的無效問卷10份,最終得到有效樣本798名高中生的數據,平均年齡為15.52±1.13歲,其中女生378人(47.37%),男生420人(52.63%);高一學生394人(49.37%),高二學生404人(50.63%)。

3.3 條目與維度的相關性分析

皮爾遜相關系數描述了各條目與其所屬維度的相關性,如果某個條目的相關系數小于0.40,則考慮刪除該條目?;诖?,刪除了知識維度下編號5的條目,態度維度下編號13和編號20的條目,以及行為維度下編號26的條目。

3.4 探索性因子分析

分別對各維度進行KMO及巴特利特球形檢驗,KMO值為0.94,大于0.90,表示巴特利特球形檢驗有意義(p<0.05),量表效度較好,適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八個因子,這八個因子共同解釋了量表條目總方差的60.80%,確定了心理健康素養知識、態度、行為/技能與表現這三個維度,以及對應的25項條目(知識維度包含10項條目,態度維度包含3項條目,行為/技能與表現維度包含12項條目),具體見表2。

4 問卷的信效度檢驗

4.1 信度分析

對保留的25條項目的量表進行信度分析發現,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1。對最終23條項目的量表進行信度分析,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2,表明信度較好。

4.2 結構效度

剔除路徑系數較低的編號3和編號4的條目后得到最終保留的23個條目(見表3)。運用Mplus 8.0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知識、態度和行為/技能與表現這三個維度的結構效度指標都較好,具體如圖1所示。

構建模型進行擬合分析發現,卡方自由度比值為4.70,RMSEA值為0.07,CFI為0.91、TLI為0.92、SRMR為0.04,均符合參考值的范圍(見表4),說明模型擬合較好。

此外,我們還得到了各維度之間及維度與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以考察量表的結構效度。結果發現,問卷三個維度之間的相關為0.12~0.50(p<0.001),各維度與總分之間的相關在0.24~0.66(p<0.001)。

4.3 效標效度

將心理健康素養問卷與效標量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王極盛等, 1997)進行相關性檢測,相關系數為-0.33(p<0.001),兩個量表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越高,越不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將心理健康素養問卷的三個維度與效標量表的總分進行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相關系數范圍為-0.10~-0.43(p<0.01)。上述結果表明,本研究編制的心理健康素養問卷具有良好的效標效度。

5 討論

高中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會對后續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當前我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面臨嚴峻挑戰。首先,高中階段學習強度大,尤其是高考作為高中生人生中的第一道“溝坎”,對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高中生還面臨著來自學習、家長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此外,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身體發育帶來的生理變化也會影響心理。在此階段,高中生心理會出現強烈的波動,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受到高度重視和關注。因此,監測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養,并指導學校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措施,可以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和整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防患于未然。

本研究基于江光榮等(2020)的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問卷和李丹琳等(2021)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量表,調整量表結構和條目內容,最終編制了23項測評條目,分為知識(自我與他人)、態度(自我與他人)和行為/技能與表現三個維度。其中,知識維度包含了1~8條的八項條目,反映個體對心理健康的知識,如“不良情緒可能引發生理疾病”“適當運動有助于心理健康”;態度維度包括9~11條的三個條目,反映個體對心理健康的態度,如“我認為有心理問題就是心理素質不佳的一種表現”“我認為對一個人來說,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行為/技能與表現維度包括12~23條的12個條目,反映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行為/技能和表現,如“我在學校認真學習心理健康課程中的知識和技能,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找朋友陪陪我”。

本研究編制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信效度較好,達到了心理測量學的要求。驗證性因子分析的結果也表明本研究的三維度模型是合理的。另外,量表三個維度之間的相關性系數為0.12~0.50,而各維度與總分之間的相關性系數為0.24~0.66,維度之間的相關明顯小于維度與量表總分之間的相關,表明量表具有一定的效度。本研究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作效標,總量表的相關為-0.33,各個維度的相關性系數為-0.10~-0.43,說明本研究編制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有較好的效標效度。為考察量表得分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和年級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發現,性別差異不顯著(t=-0.40,p=0.69),男生的量表總分為96.93±14.10,女生的量表總分為97.33±13.97;年級差異也不顯著(t=0.99,p=0.32),高一學生的量表總分為97.68±13.88,高二學生的量表總分為96.61±14.42。上述結果表明,本研究編制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對不同性別和年級的高中生具有普遍適用性。

此外,本研究編制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具有顯著的特點。結構上,它綜合了多個現有量表的結構,包含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素養的維度,并在二級指標中加入了與高中生群體日常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方面,如社會交往等;內容上,它充分考慮了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了較適合高中生的問卷語言,如“我認為有心理問題就是心理素質不佳的一種表現”“我很享受校園生活”等;題目數量上,避免了大題量的冗長和復雜的表述(王極盛等, 1997),最終條目總數僅有23項,完成時間約為五分鐘,便于在學校開展大規模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監測。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樣本的代表性存在一定局限。雖然本研究選取了杭州和寧波的處于全國普通高中平均水平的兩所高中學校的學生施測,但全國各地高中生在發展水平、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素養等方面存在客觀差異。未來需要在全國不同地區的更大樣本中驗證本量表的適用性。其次,本量表施測的樣本沒有包含高三年級的學生,因為高三學生普遍面臨比較繁重的學業壓力,沒有時間參與本項目中的量表施測。未來研究需要將高三學生納入數據采集,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數據。

總之,本研究編制的高中心理健康素養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教育工作者測量、評估和監測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養,對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做出有效的指導與干預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傅小蘭, 張侃, 陳雪峰, 陳祉妍(2019).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高旭(2017). 大學生心理衛生素養研究——基于武漢市某高校本科生的調查. 碩士學位論文. 武漢: 華中農業大學.

江光榮, 趙春曉, 韋輝, 于麗霞, 李丹陽, 林秀彬, 任志洪(2020). 心理健康素養: 內涵、測量與新概念框架. 心理科學, 43(1), 232-238.

李丹琳, 胡婕, 黃雪雪, 薛艷妮, 陳思嫻, 汪姍姍, 萬宇輝, 陶芳標, 張詩晨(20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評定量表》編制及在醫學生中的應用. 中國學校衛生, 42(7), 1038-1041.

王極盛, 李焰, 赫爾實(1997). 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 社會心理科學, 4, 15-20.

吳玨, 朱旭, 李艷青, 劉光大, 張靈楷, 張衍, 江光榮(2018). 國民心理衛生素養問卷的編制. 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 北京.

楊浚哲(2022). 心理健康素養三維結構模型及培養路徑分析——以在校大學生群體為例.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 171-174.

楊宗升(2015). 中學生心理健康素養、心理健康水平的現狀及關系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昆明: 云南師范大學.

Alzghoul, B. I., & Abdullah, N. A. C. (2016). P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by nurs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s (KAP) model. Glob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 8(6), 154-160.

Campos, L., Dias, P., Palha, F., & Duarte, A. (2016).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new questionnaire for assessing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young people. Universitas Psychologica, 15(2), 61-72.

Chao, H. J., Lien, Y. J., Kao, Y. C., Tasi, I. C., Lin, H. S., & Lien, Y. Y. (2020).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healthcare students: An expans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sc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3), 948.

Dias, P., Campos, L., Almeida, H., & Palha, F. (2018).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young adults: Adapt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5(7), 1318.

Jorm, A., Korten, A., Jacomb, P., Christensen, H., Rodgers, B., & Pollitt, P. (1997). “Mental health literacy”: A survey of the public's ability to recognize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66(4), 182-186.

Kutcher, S., Wei, Y., & Coniglio, C. (2016). Mental health literac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61(3), 154-158.

O'Connor, M., & Casey, L. (2015). Th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scale (MHLS): A new scale-based measure of mental health literacy. Psychiatry Research, 229(1-2), 511-516.

猜你喜歡
效度信度高中生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廣東地區兒童中醫體質辨識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慈善募捐規制中的國家與社會:兼論《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科技成果評價的信度分析及模型優化
耳鳴殘疾問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檢驗及其臨床應用
被看重感指數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構念效度
外語形成性評估的效度驗證框架
中文版腦性癱瘓兒童生活質量問卷的信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