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現代改編

2024-04-20 10:05金琳
中國音樂劇 2024年1期
關鍵詞:白先勇牡丹亭昆曲

金琳

摘要: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然而20世紀上半葉,戲曲發展一度停滯不前,這一優秀傳統文化似乎行將就木。為了讓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接軌,白先勇先生帶領團隊對《牡丹亭》這一昆曲經典劇目進行了精心改編,從而使其重獲生機。本文通過對比新舊兩版《牡丹亭》,分析“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的原因與影響,讓其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例可循。

關鍵詞: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白先勇

昆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美學傳統和獨特的東方神韻,歷經滄桑而魅力不減?!赌档ねぁ穭t上承“西廂”,下啟“紅樓”,在中國浪漫主義文學中立起一座高峰?!赌档ねぁ饭妍惖膼矍閭髌媾c典雅唯美的昆曲相得益彰,自誕生起,便受到廣大觀眾的青睞,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時時被拋在我們的視野之外,尤其20世紀上半葉,戲曲一度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為了讓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從現代生活中汲取營養、扎根群眾,結合時代進行改編必不可少,“青春版”《牡丹亭》就是相當成功的一個案例。

一、傳統《牡丹亭》概述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完成于萬歷二十六年,是湯顯祖最負盛名的作品。湯顯祖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眲∽鞯闹苯宇}材來源是明人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湯顯祖從中發掘到展示其藝術才情與思想追求的生長點,賦予了這流俗的奇異故事以富有想象力和生命力的增飾和改寫。原作的故事并未跳出才子佳人、還魂相愛的窠臼,湯顯祖則將故事置于金兵南侵的背景之下,讓作品能夠容納更多社會性內容,并且作者將自己貶官徐聞時期的見聞融入故事中,《牡丹亭》中的嶺南風物便更加真實可感。這些增飾既豐富了情節內容,又增強了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藝術魅力。

在人物塑造方面,《牡丹亭》花了極重的筆墨描寫杜麗娘的至情。杜麗娘的“情”不僅是她對某個特定異性的依戀,更主要的是她作為一個健全的自然人與生俱來的欲望與情感,這種欲望與情感也是最自然的人性。長期以來,封建禮教壓抑著人的本能欲望,湯顯祖則將本真的身體欲望作為一種必然且合理的存在,描寫得圣潔而熱烈,將其升華為超越生死的崇高感情,反映了個人意識的覺醒。與杜麗娘相比,柳夢梅的形象稍顯單薄,但其純情與癡情的形象仍較為生動。例如,《拾畫》《玩真》兩出,柳夢梅為偶然拾到的畫像而神魂顛倒,顯示出憨厚純情的性格。得知杜麗娘是鬼魂后,他沒有畏縮,而是積極奔走營救,終使杜麗娘重回陽世,二人有了一個完滿的結局。

《牡丹亭》結合了奇幻怪誕的浪漫想象與深刻直露的現實關懷、詩情畫意的抒情場景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其優秀的文本與昆曲精彩的演繹相輔相成,成為戲曲舞臺上熠熠生輝的一顆“明星”。

二、“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編

新編《牡丹亭》被冠以“青春版”的名號主要有兩重含義:首先,《牡丹亭》歌頌的是兩個年輕人的愛情與生命,因而選用的青年演員也與角色年齡相仿。其次,昆曲雖是有四百余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但我們要讓它在現代仍然煥發生機活力,要培養青年演員、吸引年輕觀眾。為使《牡丹亭》更好地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白先勇先生主持藝術團隊對《牡丹亭》的劇本、演員、音樂、舞美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設計,繼承與創新完美地結合在了“青春版”《牡丹亭》這一作品中。

(一)劇本刪改

劇本是戲劇的基礎,為了保留原劇的精神內涵與文學價值,制作團隊在編輯劇本的過程中遵循“只刪不改”的原則,將原作55出壓縮為27折,各折曲白完全繼承原詞。劇本沿著“夢中情”“人鬼情”“人間情”三個層次,將兩人真摯的愛情層層推進,完整地展現了原著中至情的精神。

相較于傳統《牡丹亭》來說,“青春版”《牡丹亭》的情節故事更加緊湊。對于原著中描寫配角的部分或與主角“至情”之精神聯系不密切的內容,制作團隊進行了大量刪減。例如,第四出《腐嘆》、第五出《延師》、第六出《悵眺》等,前后刪去近19出內容。對于保留下來的折子,制作團隊也有所精簡。例如,第十七出《道覡》中對石道姑的身份背景說明占據了相當長的篇幅,白先勇制作團隊刪去了其中對刻畫人物形象無益的鋪陳,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石道姑的來歷,從而將這一折的演出時間控制在了四分三十秒內。

相較于傳統《牡丹亭》來說,“青春版”《牡丹亭》的人物動線更流暢完整。對于“青春版”《牡丹亭》,制作團隊調整了原著的演出順序,使男女主人公的行動更加完整、邏輯更加流暢。原著中《言懷》本為第二出,是柳夢梅對身世及“夢梅”的自述。在“青春版”《牡丹亭》中,《言懷》則被調至《游園驚夢》后,這樣柳夢梅對“花下美人”的敘述變得更加合乎邏輯,男女雙方視角下的“夢中情”也更真實可感。此外,對于配角的塑造也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一大亮點。春香作為故事的配角,在原版中,人物弧光不夠明顯,而在“青春版”《閨塾》一出中,則結合現代青年的審美傾向,對配角也做了藝術加工與亮點加成,融入了相聲的現代屬性。這一出中,老先生考核春香的讀書情況,春香的飾演者與老先生一捧一逗,在充分展示春香活潑可愛、機靈動人的人物特點的同時,也使得“閨塾”達到了“開門見山”的效果,向觀眾展示“青春版”《牡丹亭》獨特風格的同時,也展示了“人物群像”的獨特魅力。而這一點在傳統版中沒有明確體現,這也展示了“青春版”的特有屬性——試圖發掘所有配角的獨特閃光點。

相較于傳統《牡丹亭》來說,“青春版”《牡丹亭》的故事重點更為突出。白先勇制作團隊對保留下來的宋金對峙內容進行了合并與調序處理。原著中第四十五出《寇間》、第四十六出《折寇》、第四十七出《圍釋》描寫了金朝代表李全與南宋代表杜寶斗智斗勇的情節和金軍內部的情況?!扒啻喊妗薄赌档ねぁ分?,《寇間》與《圍釋》都被并入《折寇》進行敘述,其重點被放在杜寶如何在李全殺害其妻的擾亂下,仍能收服這群草寇,邏輯變得更為明晰,并且為了平衡文武場面,制作團隊將原著第三十八出《淮警》調至三十二出《冥誓》前,既交代了時代背景,又增添了演出的豐富性。

通過對原著的刪減與調整,“青春版”《牡丹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這一經典之作的精華部分,劇情由此變得更加緊湊、高潮迭起,演員精彩的表演讓長達七個多小時的視聽體驗飛逝。

(二)角色塑造

針對為什么要制作“青春版”《牡丹亭》這個問題,白先勇認為,昆曲本身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昆曲的演員與觀眾也都已老去。要想讓昆曲的古典美學與現代劇場接軌,就必須合乎21世紀的審美觀,因此培養青年演員也是吸引年輕觀眾的一個重要舉措。

在人物選擇上,“青春版”《牡丹亭》更貼合當代觀眾的審美特征,為了展現杜麗娘與柳夢梅年輕的生命力,也為了培養年輕演員的能力,選擇了青年一代的演員作為主力軍。白先勇親自從“小蘭花班”中挑選了二十出頭的俞玖林與沈豐英來扮演主角柳夢梅與杜麗娘,又聘請“巾生魁首”汪世渝和“旦角祭酒”張繼青為年輕演員傳授正統技藝。在老師傅的嚴格打磨下,年輕演員的唱功、身段皆可圈可點,表演細膩動人,兩位演員的動作、表情都以小幅度的轉變為主,溫柔似水、如花著衣、不著痕跡,一顰一笑以及頷首也都是速度放慢了兩拍的,仿佛情感可以順著這種流暢的表演而更好地抒發出來,相較于大張大合的傳統表演來說,這樣不動聲色的溫柔表演引發了大量年輕觀眾的共情。

在角色重點分配上,“青春版”與原作的另一個不同點在于加重了柳夢梅的戲份,使兩個角色的形象塑造得到了平衡。原作對杜麗娘從生活、學習、游樂等方方面面進行了描寫,一個性情乖俏又向往愛情的大小姐形象躍然紙上,相對而言,柳夢梅則更偏向傳統的柔弱書生形象?!扒啻喊妗薄赌档ねぁ吠ㄟ^對主角戲份的選擇性保留,使兩人的形象都豐滿而動人,年輕演員的演繹更是讓柔弱的柳夢梅變得癡憨深情又勇敢執著。柳夢梅有《旅寄》中的落魄,有《拾畫叫畫》時對于杜麗娘春容的癡迷,也有《硬拷》時面對杜寶質疑的堅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青春版”《牡丹亭》中,柳夢梅有一句自言自語尤為可愛:“柳夢梅,你果然要娶夢中的美人為妻了?!边@種貼近當代青年審美的唱詞無疑相較于原本的“人到中秋不自由”等臺詞更具有生活氣息,更能感染現代觀眾。

在妝容與服裝處理上,“青春版”《牡丹亭》以更素雅的妝容、更簡潔的扮相體現了角色的固有特質。比如《冥誓》一出,杜麗娘著素色青衣,素凈的面容展示著女主角的柔弱與堅定,更淡雅的扮相反而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演員本身的表演之中,沒有喧賓奪主之感。與陳士爭版《牡丹亭》對比,盡管這一版的角色扮相仍以“面無血色”為主,但演員本身卻中氣十足,有剛強之態,加上演員本身的衣著飽和度高,過于亮眼,顯得人物性格與扮相不夠貼合。此外,陳士爭版《牡丹亭》柳夢梅身著藕荷色長衫,與黃裙杜麗娘同框,雖然配色上是補色處理,卻不如“青春版”《牡丹亭》的雪青同色更顯和諧。

在發型處理上,“青春版”《牡丹亭》發型處理流麗干凈,加上青白的衣著襯托,更顯女主角氣質優雅動人,而傳統版的發型僵硬笨重,釵環眾多,再加上濃厚的衣著底色,顯得不夠干凈,與男主角柳夢梅站在一起,倒顯得男主角身量纖纖,兩性之間的美感不夠協調。

(三)音樂創作

在音樂方面,“青春版”《牡丹亭》借鑒了西方歌劇的作曲技巧,從柳夢梅與杜麗娘的代表性唱段《山

桃紅》和《皂羅袍》中提取創作靈感,制作了貫穿全劇的角色主題曲。風格連貫的主題曲將各個不同的曲牌串聯起來,從聽覺上使唱腔與整體表演風格更為完整統一。杜麗娘的角色主題曲就在《尋夢》《離魂》等折發揮著幕間間奏抑或終場尾奏的作用,通過與唱腔的銜接而彌補了傳統昆曲曲牌唱腔雜多突兀的缺陷。柳夢梅的角色主題曲也通過變奏等方式在各折中發揮著作用,細膩地反映了人物心境,刻畫了柳夢梅癡情書生的形象。此外,“青春版”《牡丹亭》的樂隊以傳統民族樂器為主體,低音部分輔以大提琴與低音提琴,擴展了低音部分的表現領域,絲竹管弦的婉轉古韻與西方提琴的沉郁悠揚水乳交融,使得樂曲意境更加豐富。為了表現中華文化中特有的含蓄抒情,配樂常用高胡進行獨奏,其明朗清澈的音色似悠然暈開的一撇淡墨,于輕攏慢捻間滲入觀眾內心。

(四)舞臺調度

在舞臺調度上,“青春版”《牡丹亭》作為經典傳統戲的改編,以“老戲新排”中虛擬性和寫意化的現代特征為切入點,展示了舞臺調度在把握戲曲內核中的獨特作用。

一是虛擬性。與傳統舞臺相比,現代技術在燈光與布景上的運用大大擴展了舞臺的表現空間,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故事,讓觀眾們沉浸其中。同時,舞臺燈光和音效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整個劇目增色不少。而舞臺的空間是有限的,虛擬性就成為“青春版”《牡丹亭》表演的一大特色?!扒啻喊妗薄赌档ねぁ窞橥怀鲅輪T的表演,將舞臺設計得十分簡潔,往往只有桌椅燭臺等簡單道具,具體情境則有賴于演員的演繹。無論是滿園春色還是窮冬烈風,舞臺上都不會有繁瑣的道具,但演員的動作唱腔、配樂的輕重緩急卻讓觀眾身臨其境?!堵眉摹芬怀鲋需尮乃破骑L而來,柳夢梅則扯著手中的油紙傘,似風箏一般在舞臺上踉蹌,風雪之大一目了然。此外,為了做好舞臺空間規劃,使觀眾的代入感更強,舞臺調度在“青春版”《牡丹亭》中也非常重要,每個場景的轉換都需要精確地計時和協調,才能讓觀眾們感受流暢自然的劇情推進,而這些工作都需要舞臺技術人員們默默付出。

二是寫意化?!扒啻喊妗薄赌档ねぁ愤€突破性地選用了白色的地板,演員舞動時的動作、服飾都承載于白色的空間中,像是潑墨于宣紙之上的國畫,典雅而飄逸。此外,舞臺設計時還在背景中融入了傳統書法與花鳥畫?!堕|塾》一折中就以宋徽宗的《臘梅山禽圖》作為背景,其作為中國又一優秀傳統文化與戲曲的表現相得益彰,使舞臺顯得唯美而富有文化底蘊?,F代光影的運用則增添了這一傳奇故事的奇異之感。在《回生》這一折中,柳夢梅掘墓,杜麗娘起死回生,黑暗中緩緩浮現出一片艷紅的身影,仿佛真的是一縷飄渺的香魂重回人世。

三、“青春版”《牡丹亭》的影響

2004年,白先勇和多位藝術家合作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臺北首演,有近萬名觀眾現場觀看,“青春版”的特色改變隨即迅速引起轟動。隨后,在昆曲愛好者的大力支持下,該劇在蘇州、北京、上海等十余個城市巡回演出,其中僅在北大就演過四次“青春版”《牡丹亭》,其余巡回演出涵蓋了全國各地三十余所高校,場場都有幾千名學生現場觀看,受到了青年觀眾的一致喜愛,在海外紐約、倫敦和雅典等主要西方城市也得到了數以萬計人的廣泛關注。2018年,北京十六所大學舉行了一場海選活動,選拔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學生,他們共同演繹了校園版《牡丹亭》。這場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不僅展現了青年學生的才華和激情,而且讓更多人接觸和喜愛上了昆曲藝術,時至今日,在校園論壇上,關于“青春版”《牡丹亭》的討論,帖子仍然有幾千熱度。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改編為其他戲曲在當代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范本,其“只刪不改”的創作原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精髓,讓傳統戲曲在不失本色的同時,融入了時代發展大流。傳統戲曲的受眾總是年紀較長的群體,改編后的《牡丹亭》則更加大眾化、年輕化,讓古老的藝術走進了青春校園。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他們未必是對傳統戲曲不感興趣,而是沒機會接觸戲曲?!扒啻喊妗薄赌档ねぁ分鲃酉蚰贻p人發出邀請,帶領年輕人走入戲曲百花園,領略傳統文化的瑰麗。年輕演員獨挑大梁的演出經歷也為戲曲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多鮮活的血液將涌入戲曲這顆古老的心臟,讓其再次發出強有力的搏動。在戲曲與青年的雙向互動中,傳統文化煥發了生機,青年的藝術鑒賞水平也得到提升,二者在時代潮流中得以共同進步。

四、結語

通過對《牡丹亭》“傳統版”與“青春版”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昆曲不僅要繼承,也要發展。我們不能把昆曲當作文物收藏在博物館中,而是要讓它“活”在舞臺上。世界終將屬于青年,因此我們要培養年輕演員、吸引年輕觀眾。在數字化時代,利用現代媒體手段宣傳戲曲、讓觀眾更方便地觀賞戲曲也是戲曲扎根時代的重要手段。戲曲演出團隊可以在大眾傳媒軟件上開設官方賬號,為群眾提供清晰的演出視頻或幕后的彩排花絮,讓更多人認識到戲曲不只是老者收音機里的咿咿呀呀,更是老少咸宜的傳統藝術?,F代VR技術也可以讓觀眾不到劇場便能獲得沉浸式的觀賞體驗,值得戲曲團隊進行跨媒介傳播的嘗試。昆曲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也是世界文明的精彩華章,薪火相傳無須每個人都成為刻苦的藝人或鉆研的學者,觀之賞之便能讓這一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社會。

《牡丹亭》是中國古典戲曲中的經典之作,而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實景版的成功演出在社會方面引起了巨大反響,這一切都是當代戲曲人“老戲新排”的重要探索方向的成果。在當下社會,我們需要精神文化和文化自信,這是回歸經典、保留經典的方向,這個方向值得每一位戲曲愛好者與研究者不斷探索和努力,只有通過不斷保留、發揚、創新經典,才能夠使得傳統文化在當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

參考文獻:

[1]汪樂馳.以動畫形式對昆曲《牡丹亭》的改編創作芻議[J].大觀(論壇),2023(08):99-101.

[2]魏正聰,侯鮮鮮.非遺戲劇昆曲《牡丹亭》IP化設計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23(12):33-35.

猜你喜歡
白先勇牡丹亭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園驚夢》
白先勇與《紅樓夢》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國情懷
大江東去浪千疊——百戲之祖“昆曲”
白先勇:我有一顆天真的老靈魂
補園和昆曲
文人之進退與百年昆曲之傳承
白先勇筆下女性形象分析
讀《牡丹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