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人物與大時代的相互書寫

2024-04-20 01:45丁東
莫愁 2024年11期
關鍵詞:金宇澄阿寶繁花

文/丁東

《繁花》金宇澄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繁花》被拍成電視劇后大火。在追劇的同時,我特地去書店買了一本《繁花》。讀完,覺得金宇澄先生這部中式風、上海范兒的長篇小說,是一本少有的奇書。

《繁花》采用時空交錯的寫法,一些章節從20 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往后寫,一些章節從20 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往后寫,兩股時間線交替出現,在“今天”匯合,從“過去”一步步地走到了“現在”。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和四百頁的文字中,金宇澄用白描般的手法、不煽情的文字,以及道聽途說的腔調,似雨點落下,如花瓣展開,像記錄歷史一樣記錄了三代上海人的生活瑣碎、憂樂喜悲,揭示了上海市民的心靈史、上海的成長史,讓讀者不由自主沉浸于一座陳舊、光鮮、精致、多元、海派的都市。

從上只角到下只角,從洋房到新村,從石庫門到棚戶區,從理發店到發廊,從電影到唱片,從外貿到內銷,從郵票到股票……人影重重,人生海海。有人體面,有人窩囊;有人發達,有人落魄;有人堅持,有人放棄;有人茍且,有人消失。各色各樣的小人物,“拼命往上爬,人人想上來”,希望出現又落空。他們要么在最美好的時候死去,要么讓時光削去美,以庸常的面目長長久久地活著。一如繁花,在上海20 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劇烈蛻變中,隨風搖曳,花開花落。何其悲情,何其蒼涼。

主人公阿寶年少時在人聲嘈雜的國泰電影院門口排隊買電影票,在人頭攢動的集郵商店門口找人換郵票,在航模商店買材料做飛機模型,擠24 路電車去看蘇州河;長大成人后,有一次患甲肝住院,有幸結識日本商人,做外貿生意發達,變身寶總,最終在股市中翻盤,被打回原形……時運不濟的小毛,少年時被鄰居大嫂勾引,母親為了消除影響,安排他結婚?;楹蟛痪?,妻子死于難產。單身多年的小毛,為幫助某未婚先孕女,與其辦了假結婚。在患上絕癥后,原先瞞他病情的家人,為了房子的歸屬,告知真相,讓他提前寫下遺囑。對此,小毛只能無奈苦笑。滬生是個老實人,女友梅瑞說她喜歡上了阿寶,執意分手。滬生與白萍結婚后,白萍一人移民國外,與他人生子,滬生既不離婚,也不另找他人,一副對命運逆來順受的樣子。賣水產的陶陶是阿寶的“出窠兄弟”。他喜歡吹牛,講別人的偷情故事,精彩紛呈,好像全是為了歡愉。在遇到所謂的真愛時,拋棄妻兒與人私奔,結果對方墜樓而死。民警退回女方的兩本日記,才知隔著肚皮,一顆心是真是假。

此外,蓓蒂、白萍、李李、汪小姐、小琴、玲子、梅瑞、姝華、菱紅、阿婆、爺叔、雪芝、芳妹、康總、范總、金花、葛老師、小江西等,一個個人物和一件件小事,斑駁一片,折射出人性的多面和社會的多元,仿佛走進一個菜市場,你所見所聞的是青青的綠葉菜帶著泥巴和露水,魚盆撲濺的水花泛著腥氣。生活在大時代的這群小人物,人格獨立,精神自由,不奉承,不歌頌,也不逆潮流,反時尚,平視世間一切,努力活在當下。面對世間不得不面對的不平和不公,他們能做的而且一直做著的是——不響。而不響,是上海人的留白,是上海的留白。從中,我們切身感受到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矜持、熱情、開放、包容、市儈和憂郁,深刻體悟到了上海這座城市深入骨髓、永遠不變的文化底蘊、價值觀念和精神氣質。而這種精神氣質,用王安憶的話說是,“它外部的光華總有一些熟膩的庸俗氣,還有一些戚容,這些都是生活所洇染的?!?/p>

在我看來,小說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意義的小說和感受的小說。所謂意義的小說,通常以故事為媒介,闡明道理,在書寫中追求某些意義。19 世紀西方現實主義小說多屬于此類。所謂感受的小說,不承擔教化人心的使命,甚至都無需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僅僅為了傳達某種感受而存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即是此類小說的典型。

《繁花》應屬感受的小說無疑。它放棄心理描寫,拒絕追問人物的內心世界,語調既不慷慨激昂,也不義正詞嚴,只在碎片化的描摹中,塑造氛圍,傳達感受,完成小人物與大時代的相互書寫。其中許多敘述,類似“病人之間的互相探問”,不一語道破,不透露底牌。如此,留下空間,讓讀者自己在充滿苦味的生活中找到一絲美感,尋得一塊方糖。就如金宇澄所說,人生苦短,要緊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沒那么多意義,沒那么多深奧的雄心。

由《繁花》我發現,能引人注目、產生閱讀興趣的大多是關于當代的現實主義作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那些經歷過“文革”、改革開放等特殊年代且烙下鮮明時代印記的作者,在寫作群體中依然占據著不可撼動的主導地位,如莫言、格非、余華、賈平凹、陳忠實、劉震云、梁曉聲、陳彥、金宇澄等。他們親身的特殊經歷與思索,使他們擁有了解釋、評價和重述的能力。用劉再復先生的話說,即“我知道自己的本質乃是一個思想者,一個靈魂主權意識很強的思想者,一個把思想的自由表述視為最高尊嚴的思想者”。

《繁花》中,除中式風、上海范兒、市井味、地域性、碎片化等特征外,通篇都是短句子的語言格調,堪稱奇特。硬邦邦、干繃繃的方言短句,讓不少讀者不甚習慣,感覺晦澀。尤其是上海話中的俗語,能看懂的外地人沒幾個,如:“陶陶笑說,壽頭,好故事,為啥要分開講,我不穿長衫不搖折扇,不是蘇州說書,揚州評話《皮五辣子》,硬吊胃口做啥,碰得到這種人,我吃癟?!睂Υ?,在我看來,《繁花》在敘事語言上的嘗試,是其不清不楚的個性、意義和語言魅力所在。因為剔除了常見修飾語與關系詞的短句,此種特定的語言敘事,能讓上海范兒更足、上海腔更濃,讓上海文化更接地氣、更具靈性。倘若用通常的語言敘事,《繁花》這本書大抵也就不存在了。

《繁花》通過小人物與大時代的相互書寫,寫盡蒼蒼人世。它是一部需要調動全身感官去閱讀的小說,讀懂《繁花》,就讀懂了一個時代的上海。

猜你喜歡
金宇澄阿寶繁花
開心堡壘
阿寶向前跳
English Clause Syntax
繁花之夢
金宇澄稱網絡文學和純文學是殊途同歸
作家金宇澄獲臺北書展小說類大獎
輕寒(小說節選)
心有繁花
金宇澄推出最新傳記文學《回望》
熊貓阿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