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魚:離水生存比賽的佼佼者

2024-04-20 04:25馬睿棋
科學大眾 2024年9期
關鍵詞:肺魚睡大覺內含子

● 文/馬睿棋

我們都知道,哺乳動物用肺呼吸,魚類用鰓呼吸。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其實,一些魚類還會利用皮膚、腸管、鰓上器官以及氣囊進行輔助呼吸,可謂“八仙吸氧,各顯神通”。魚兒掌握了這些輔助呼吸的本領,就可以打破離不開水的魔咒,離開水后照樣能存活一段時間,比如肺魚。

肺魚是怎么活下來的呢?我們一起去南半球看看吧!

在泥土里睡大覺

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淡水沼澤和溪流中,要是你仔細尋找,很有可能會發現正在泥土里睡大覺的肺魚。

地下的肺魚

我曾經看過一個短視頻,視頻中,一些人興高采烈地在干旱的土地里挖泥找魚。這樣的“緣木求魚”竟然如愿以償地找魚得魚。這些人挖到的,便是肺魚。

肺魚為什么要在泥土里睡大覺?首先是沒有辦法。北半球的氣候通常四季分明,而在南半球的很多地方則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那里的很多土地,在雨季時是水塘、河流、湖泊,旱季來臨時則變成干涸的泥土。在這樣的自然環境里,生而為魚是有很大風險的。雨季時的快樂家園,在旱季時極大概率會變成不毛之地。

西非肺魚

如果你是魚,你會怎么辦?可選的方案不多。要么縮短自己的生命周期,像昆蟲那樣,雨季時生存繁殖,然后把卵藏在淤泥及泥土里,等待下一次雨季來臨,下一代自己孵化長大。這樣做,沒有一條成年魚能活著度過旱季;要么就像熊在冬天冬眠一樣,在旱季選擇夏眠,在泥土里睡一大覺,直到天降甘霖。

肺魚的夏眠至少要延續半年的時光。這么長的時間,會發生多少意外威脅到肺魚的生命呢?因此,每一條珍惜生命的肺魚都會未雨綢繆,在夏眠之前認真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在棲身的水環境干涸之前,肺魚就早早開始在水底挖洞。鉆進洞后,肺魚的皮膚會分泌黏液,像涂抹護膚乳一樣把自己包裹起來。隨著環境變得干燥,黏液也變得干燥,最后就像一層面膜一樣,將肺魚的身體與外界隔離開來。這樣,肺魚才不會干成木乃伊。之后,肺魚會讓身體處于比較舒適的姿勢。在嘴巴處將黏液膜撕開,作為呼吸孔,就開始了漫長的夏眠,不吃、不喝、不排泄,把新陳代謝降到最低。肺魚的一次夏眠最長可達5 年,連續5 年的大旱都奈何不了肺魚。

在正常年份中,半年后的雨季來臨,肺魚便活蹦亂跳地蘇醒過來,演繹了什么叫作如魚得水。它們急急忙忙地投身水中,忙吃忙喝,還忙著交配、產卵。雌魚把卵產在淤泥里,雄魚則在一旁耐心看護。

擁有龐大的基因組

為什么肺魚能夏眠這么久?這得從肺魚的祖上說起。

肺魚早在4.05 億年前到3.5 億年前的泥盆紀就存在了?,F在發現的泥盆紀肺魚化石記錄和現代肺魚在形態上幾乎沒有差別。肺魚堪稱“活化石”。

科學家通過分析肺魚的基因組尋找到答案。在動物界,肺魚的基因組是最大的,并且仍在繼續擴張。肺魚的基因組之所以如此大,是因為肺魚的基因之間有著巨大的間隔區域,這些間隔區域中有很多高度重復的內含子。內含子就是插在基因之內或者基因之間的DNA序列。它們和基因不一樣,不會直接導致生物體遺傳性狀的生成。

這個特點和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以及哺乳動物在內的陸生動物太相似了,反而和魚類不大相似。特別是肺魚的肉鰭,不僅在形態上和陸生動物的四肢很像,甚至還有一些特定的基因和陸生動物的四肢基因很相似。肺魚的基因組中與呼吸相關的基因進化速率和重復度都比魚類高得多,類似陸生動物。肺魚甚至還專門進化出了能檢測空氣中氣味的氣味受體基因家族……

凡此種種,似乎預示著肺魚是研究脊椎動物從海洋到陸地這一進化過程中的重要物證。

2022 年3 月14 日,美國舊金山的一條90 歲澳大利亞肺魚,是記錄在冊的世界最年長的觀賞魚

泥盆紀號稱是魚類的時代。這一時期,魚類飛速發展,繁榮昌盛。一些魚類熟練地用鰓呼吸,繼而發展成各種各樣的現代魚類。肺魚的一些近親則用魚鰾呼吸,繼而發展出原始的肺,為這些魚類登上陸地、進化成兩棲動物打下了基礎。之后,這些原始的兩棲動物繼續進化成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而肺魚則在爬上陸地后,墨守成規了數億年,至今保留著其古老的樣貌和生活方式,成為科學家揭開海洋動物“登陸”歷程的一把鑰匙。

猜你喜歡
肺魚睡大覺內含子
在地板上睡大覺
肺魚離開水能活多久?
線粒體核糖體蛋白基因中內含子序列間匹配特性分析
可怕的成功模式
不同方向內含子對重組CHO細胞中神經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
更 正
世界上最獨特的非洲肺魚
內含子的特異性識別與選擇性剪切*
離開水就睡覺的魚
冬天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