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族服飾方言間異同性及其現代審美性淺析

2024-04-22 00:09邢琳周新宇孔祥梅
西部皮革 2024年6期
關鍵詞:筒裙審美觀念上衣

邢琳,周新宇,孔祥梅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571127)

0 引言

在民族文化的構成中,服飾文化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不僅擁有卓越的美學價值,還蘊含著深厚的學術研究內涵。在現代多元化的審美觀念下,民族服飾的元素與現代服飾設計有著諸多共通之處。黎族作為長期在海南島生活和繁衍的古老民族,黎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服飾風格,這種獨特的服飾風格對于學術研究而言,具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1 黎族服飾概述

黎族服飾文化博大精深,工藝獨特,于各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作為黎族民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黎族傳統服飾亦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涵,不僅是血緣集團區分的重要依據,更是部落群體識別的顯著標志。黎族可劃分為哈、杞、潤、賽、美孚五大方言區,各方言區因地理環境、信仰、族源及生活習慣的差異,使得其傳統服飾在共性之中彰顯出獨特個性。

2 黎族傳統服飾異同性分析

2.1 服裝形制對比分析

黎族婦女的傳統服飾主要包括上衣和下裙兩部分。上衣的設計形式包括直領、無領、無紐對襟或貫頭衣,其款式結構以“十字型平面結構”為主,這種結構體現了原始的服裝剪裁理念,強調平面剪裁而非貼合人體曲線,既簡化了制作流程,又有效節約了面料資源。下裙,亦稱為筒裙,由裙頭、裙身帶、裙腰、裙身和裙尾等部分通過縫制組合而成[1],面料通常采用精美的黎錦。筒裙的織造工藝復雜,色彩繽紛,圖案各異。盡管黎族五方言區的下裝均以筒裙為主,但各區的筒裙在構成元素和展現形式上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如表1所示。

表1 黎族五方言區服裝形制對比

2.2 服飾色彩對比分析

如表2所示,黎族服飾在色彩運用方面,主要選擇黑色和深藍色作為基調,并巧妙地融入紅色、白色、黃色、褐色等輔助色彩[2]。黎族在染料選擇上傾向于使用天然來源的動植物或礦物染料,這些染料中,黑、藍、紅、白、黃等基礎色調的獲取相對容易,使用起來也更為簡便。

表2 黎族五方言區服裝色彩對比

哈方言服飾多以黑色或藏藍色為主體顏色,上衣點綴紅色,白色,形成黑底紅花的視覺效果,色彩對比強烈;筒裙紋樣多用紅色、白色、黃色等顏色組合搭配;頭巾以黑色為底,兩端繡花作為裝飾。

杞方言服飾大多以黑色為底,上衣袖口、衣領、肩部以及下擺部位拼接白色布條,并搭配紅色鑲邊,相互映襯,衣擺處繡有紅色、黃色或綠色的方形紋樣;內里搭配白色或黑色的肚兜;筒裙多為鮮亮的紅色、黃色,并在中間鑲嵌白色[3];頭部包纏黑色或織有花紋圖案的頭巾。

潤方言服飾與哈方言服飾相同,多以黑色或藏藍色為服裝底色,上衣前后衣擺以及兩側以紅色、黃色等亮色進行雙面繡,衣領多用紅色鑲邊,衣身以紅色或黃色縫以結構明線;筒裙裙頭多用灰白色、深藍、褐色等織繡,裙身多分成不同的方格,以白線為基礎,紅、藍、黑、黃、綠等顏色進行搭配;小腿纏有綁帶,黑色或深藍色較為常見。

賽方言服飾顏色較為統一,年輕女性多穿粉紅、淺藍等色彩鮮艷且名度較高的上衣,年老者多穿深藍或黑色的上衣,上衣衣領、袖口以及沿邊多用紅色或白色布條鑲邊;裙頭和裙身是黑色或橫細線條紋,橫線線條間摻雜紅、黃、綠等顏色[4],裙身帶以及裙尾部分色彩較為豐富;頭巾整體以黑色為主,無裝飾。

美孚方言服飾同樣以黑色或深藍色作為大面積的主色,上衣袖口以及側縫處用以白色布條鑲邊,領面拼接紅色或褐色棉布;筒裙多為褐色或藍色為主色,裙花用彩色棉線織成,其余四幅用“絣染”工藝織成黑白或藍白的無等級色暈;頭巾為黑白相間的帶狀素布,與袖口的白布條相呼應。

2.3 黎服飾紋樣對比分析

黎錦是黎族文化的載體與象征。黎族織錦花紋圖案品種繁多,內容廣泛,大致可分為六種類別:(1)大自然紋圖;(2)人形紋圖;(3)動物紋圖;(4)植物紋圖;(5)生產生活工具紋圖;(6)漢文字紋圖[5]。黎錦的紋樣從內容到形式都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與社會歷史、生活習俗、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等都有密切關系。黎族五方言區的服裝雖都由黎錦制作而成,但各個方言區所常用的紋樣卻有所區別。

哈方言是黎族五方言中人口最多的方言區,其紋樣也種類繁多,如圖1所示。哈方言服飾中常用的紋樣多以人紋、幾何紋為主,襯以動物紋與植物紋。哈方言較為具有代表性的有牛耕圖、運輸圖、婚禮圖、舞蹈圖等,這些織錦可被稱為黎族織錦中的佳作。

圖1 哈方言服飾紋樣

杞方言居住分布區域比較廣,其織錦紋樣也豐富多樣。如圖2所示,杞方言服飾紋樣多以人形紋、卍字紋為主,搭配自然界的太陽紋、月亮紋、星辰紋、云紋以及動植物紋等。盛裝在衣背用各色紗線織繡族徽標志——祖先柱。比較具有本方言特色的紋樣有甘工鳥、鹿回頭、狩獵圖等,杞方言婦女通過藝術化的手法,將神話故事靈活靈現地反映在黎族織錦上。

圖2 杞方言服飾紋樣

潤方言服飾最具特色的為雙面繡“貫頭衣”,雙面繡為潤方言婦女地特技工藝,做工精巧細膩,在黎族五方言區中獨一無二。潤方言服飾主體紋樣多為人紋、龍紋、大力神紋、鹿紋,搭配自然界的紋飾以及動植物紋,形成了潤方言地區特有的織繡風格,如圖3所示。

圖3 潤方言服飾紋樣

賽方言受漢化影響較早,上衣一般沒有花紋圖案,筒裙多以人紋、幾何紋為主,搭配彩條紋、花卉紋、水波紋、橫條紋以及動植物紋作為陪襯,如圖4所示。賽方言最具特色便是在織錦中嵌上云母亮片作為裝飾,不僅可以增強織錦的立體感與紋樣層次,還可以為筒裙增添動態美。

圖4 賽方言服飾紋樣

美孚方言區的織錦技藝獨具一格,它是黎族五大方言區中唯一運用“絣染”技術的區域。美孚方言區的服飾紋樣種類繁多,主要包括人形紋、幾何紋、曲線紋和騎馬紋等。此外,還有雙吉魚紋、祭祀紋、雙喜字紋以及動物紋等作為輔助紋樣。如圖5所示,這些紋樣不僅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還展現了精湛的工藝和巧妙的變化。

圖5 美孚方言服飾紋樣

黎族五方言區的服飾紋樣復雜繁多,其中各方言區的主體紋樣也有著細致區別,如表3為黎族五方言區服飾紋樣的對比。

表3 黎族五方言區服飾紋樣對比

3 傳統黎族審美與現代審美對比

現代美學通過美感經驗來研究人、人的活動及其成果的并且以美感經驗為中心,特別是研究美和審美行為以及它們對人(包括個人和社會)的作用的一門學科[6]。跟大多數藝術風格一樣,不同時代的思潮和地域特質也透過創造構思體現不同的服飾風格,從而逐漸演變成為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形態。隨著審美觀念的演變,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和現代服飾所蘊涵的精神和意義備受關注。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西方服裝文化呈現出一種大融合的趨勢。

3.1 共性分析

在傳統黎族服飾中,雖有黎族自身的民族特性,但其所蘊含的服飾元素卻與現代審美觀念下的服飾有著諸多共性。黎族女性服飾中的“上衣下裙”的著裝方式、“上松下緊”的服裝形制、“上簡下繁”的面料搭配,都能在現代審美觀念下的服裝設計中找到類似的應用。

3.1.1 上衣下裙的著裝方式

在基于現代審美觀念下的服裝搭配當中,上衣下裙不管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時裝秀場當中都占據一席之地。

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傳統黎族女性服飾的著裝方式一直表現為“上衣下裙”,整體多為H型造型,呈現寬松、自由的形態美感?!吧弦孪氯埂钡闹b方式既符合了海南本土氣候的需求,又展示了黎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民族特色,與現代審美觀念下的搭配理念相符合。

3.1.2 上松下緊的服裝形制

上松下緊的服裝形制通常指上衣比較寬松、下身的裙裝或褲裝比較緊身的穿著風格。這種形制在時裝設計中非常常見,被廣泛應用于不同的服裝款式和場合。

傳統黎族女性服裝多表現為“上松下緊”的服裝形制,尤其是潤方言地區,寬松的貫頭衣搭配緊身的超短裙,在面積上進行對比搭配,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與現代著裝的搭配理念相吻合。

3.1.3 上簡下繁的面料搭配

上簡下繁的面料搭配是一種常見的服裝設計技巧,通過上裝與下裝之間的面料進行花素搭配,創造出豐富而平衡的視覺效果。

傳統黎族女性服飾在面料搭配上與現代審美觀念不謀而合。黎族傳統女性上衣多以藍黑色或黑色為底,搭配以大紅、朱紅、橘紅、玫瑰紅、檸檬黃、草綠、湖藍、紫羅蘭、白色等顏色為主的小面積刺繡或彩色布條鑲邊,其明度一高一低,色相近乎互補,整體視覺效果比較簡約;下裙多為彩色紋樣的黎錦筒裙,裙身織滿花紋圖案,顏色艷麗紋樣豐富。這種搭配呈現出一種有趣而平衡的視覺效果。

3.2 差異化分析

傳統黎族服飾雖與現代審美觀念下的服裝有諸多共性之處,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首先在服裝材質的選擇上,黎族傳統服飾常常采用天然纖維和手工織物,注重手工藝制作;而現代審美則更注重材質的科技含量和舒適度,傾向于選擇新型合成材料和功能性面料。其次在服裝風格方面,黎族傳統服飾注重濃重的民族特色和傳統文化元素;而現代審美更傾向于簡約、時尚、個性化的設計風格,追求簡潔、流暢的線條和造型。最后在文化內涵上,黎族服飾融合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而現代審美中的服飾設計可能更多地受到當代社會、流行文化和國際化的影響,強調個性表達和時尚潮流。

雖然傳統黎族服飾和現代審美觀念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但這種差異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時代特征下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這種差異既體現了文化多樣性,也為跨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4 傳統黎族服飾的現代化設計思路

在進行傳統黎族服飾再設計時,首先尊重和保留傳統黎族服飾的元素是設計中的重要考慮因素。這包括傳統的圖案、刺繡、織物紋理和裝飾等。設計師可以在現代服裝中巧妙地融入這些元素,以展示黎族的獨特文化和傳統藝術。其次需要進行簡化和現代化的處理。為了適應現代審美觀念,設計師需要簡化傳統黎族服飾的復雜性。通過簡化紋樣裝飾,以更簡潔、清新的方式呈現傳統元素,使其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最后的重中之重是需要結合現代的時尚流行趨勢。設計師需要密切關注當代時尚趨勢,并將其與傳統元素相結合。例如,結合現代流行的剪裁、顏色搭配和流行元素,使傳統黎族服飾具有更時尚的外觀和更廣泛的吸引力。

5 結語

通過對黎族傳統服飾的傳統黎族服飾所采用的著裝方式、服裝形制與面料搭配等元素,也與現代時尚的審美趨勢存在著一定的共通之處,為現代服飾設計提供了新的靈感和創意。傳統黎族服飾與現代審美觀念的共性研究不僅有助于促進跨文化交流和增進對黎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為傳統服飾的保護、傳承和創新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希望這一研究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推動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和傳承。

猜你喜歡
筒裙審美觀念上衣
羅馬尼亞人的上衣
黎族女子筒裙中蛙紋的異同性
技術重構:從《窈窕淑女》重識音樂劇演唱風格與審美觀念的“縫合”
筒裙和牛仔褲
作品(十六)
小上衣+闊腿褲一穿就時髦
論科技英語翻譯中的“雅”
論通過網絡文學培養青少年“仁善”的審美觀念
不同姿勢下直筒裙造型與面料性能關系研究
緊身上衣闊腿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