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苗族服飾結構造型的比較分析與解剖

2024-04-22 00:09馬萬林
西部皮革 2024年6期
關鍵詞:繡花上衣女裝

馬萬林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0 引言

湖南苗族,作為中國苗族的重要分支,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服飾風格一直受到學術及文化界的廣泛關注。然而,當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服飾的表面特征和文化背景,對其結構造型的深入探討和比較研究相對較少。這限制了人們對苗族服飾的全面理解,使其認識僅停留在表面。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一文化遺產,應從結構造型學的角度深入研究湖南苗族服飾。

1 改土歸流前、后的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的歷史與演變深刻體現了文化傳承與社會變遷的互動。改土歸流政策前后,苗族服飾從傳統向漢化轉變[1],不僅反映了外來文化的影響,也展示了苗族社會的適應性與創新。

苗族服飾在改土歸流前展現多樣性和特色。其歷史可追溯至三苗時代,采用麻質材料,設計簡約實用,體現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和利用。進入唐宋,服飾風格獨特,男女服飾分化但細節上保持一致性,如男子插雉尾,女子偏發髻。服飾廣泛應用斑布和繡花裝飾,展現審美成熟與演進。至明清,苗族服飾更加多彩,男女服飾差異顯著,繡花與銀飾成為重要裝飾元素,不僅美化外觀,還象征社會地位和財富。

改土歸流政策實施后,苗族服飾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尤其是在漢化的影響下,苗族服飾開始融入漢族的元素,男性剃發蓄須,女性裹腳,服飾趨向簡化和實用[2]。盡管如此,苗族在某些地區仍保留了傳統的裝飾特征,如百褶裙和豐富的銀飾,這些傳統元素的保留展現了苗族對于民族文化傳統的堅持與尊重。

苗族服飾的演變不僅僅是外表的變化,更深層次地反映了社會結構、文化價值觀的變遷與發展。從早期的自然材料使用,到后期的繡花技藝與銀飾裝飾,再到改土歸流后的漢化趨勢,這一過程展示了苗族社會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融合,同時也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堅持與保護。

苗族服飾的演變是苗族文化與社會變遷的縮影,通過服飾的變遷,可洞察苗族社會的自我認知、文化傳承及對外來文化的適應與抉擇。改土歸流政策實施前后,苗族服飾風格迥異,既展現文化多元性,又體現傳統與創新的平衡與協調,彰顯苗族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開放包容性。

2 湖南苗族男裝服飾造型結構分析

湖南苗族男裝服飾分為湘西苗族、花衣苗、草苗和青衣苗四大類,各有獨特的上衣、下裝和裝飾元素。湘西苗族服飾自清末至民國后變化顯著,上衣由無領右衽滿襟或對襟款變為立領對襟,下裝由短褲子變為褲腿短而寬大的設計,裝飾從緄邊繡花變為自家印染風格,主要分布在湘西地區。其中,花衣苗(靖州、通道地區)男裝有口袋,顏色隨季節變化,下裝為便褲,冬季加綁腿并繡鋸齒圖案。通道草苗服飾簡潔,上衣用莨布或亮布制作,下裝為大頭短褲。青衣苗(城步、綏寧地區)男裝融入漢族元素,上衣為無領梅條花邊對襟或大襟,下裝短而寬松,特色為小腿部纏繞青色長幅綁腿,腰部用布巾扎緊,裝飾有繡花青布帶。

湖南苗族男性服飾蘊含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各地苗族服飾間存在差異與特色。上衣由無領右衽滿襟衣轉變為立領對襟衣,反映服飾風格的簡約化和規范化。下裝短小而寬大,褲腳設計便于勞作,展現獨特審美觀念。繡花是重要裝飾手法,展現精細工藝和色彩偏好。不同地區服飾細節差異體現苗族文化多樣性和地域特色。

3 女裝造型結構和特征

湖南苗族女裝服飾根據不同地域分花保型、鳳凰型、吉瀘型等7類,其上衣下裝及裝飾各有不同,如表1所示。湖南苗族女裝的結構特征,不僅彰顯了服飾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更深刻體現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審美觀念。

表1 湖南苗族女裝服飾造型結構分析

3.1 上衣結構的多樣性

苗族上衣的花保型、鳳凰型和吉瀘型,盡管款式各異,但都彰顯了苗族服飾對色彩和繡花的重視,以及對自然和諧美的追求。這些上衣設計實用且美觀,凸顯了苗族女性服飾的獨特風格。湘西苗族盛裝的接龍衣則展現了苗族服飾的華麗和精細,其裝飾和構造體現了苗族對節日和儀式服飾的重視。

3.2 下裝結構的特色

不同類型的下裝,如寬腳褲、繡花褲、百褶裙等,顯示了苗族女裝的實用性與裝飾性并重。特別是百褶裙,不僅是苗族女性的傳統服飾,也是其手工藝術的體現。

3.3 裝飾特點的獨特性

苗族女裝的裝飾特點非常豐富,涵蓋了刺繡、繡花、貼花、挑花等多種手工藝技法,這些技法不僅展現了苗族女性的手工藝技能,也體現了苗族文化對美的追求。銀飾是苗族服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僅作為裝飾品,還象征著財富和地位,反映了苗族社會的文化特征和審美價值。

3.4 分布地域的文化多樣性

湖南苗族女裝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這既受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影響,也展現了苗族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每種服飾類型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傳承,如花保型服飾代表花垣、保靖等地的苗族文化,鳳凰型則展現了鳳凰地區苗族女裝的獨特風格。

3.5 小結

湖南苗族女裝結構特征彰顯文化多樣性與深厚底蘊。分析上衣、下裝結構、裝飾特點及地域分布,可見苗族服飾不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文化、歷史和社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獨特設計、精美裝飾及多樣類型,均為苗族文化的寶貴遺產,值得深入研究和傳承。

4 不同時期服飾造型結構和特征

湖南苗族男女服飾在不同地域和歷史時期展現出豐富的結構造型變化,這些演變不僅凸顯了苗族文化的深厚積淀,同時也映射出地域特色和歷史變遷對服飾風格的深刻影響。

4.1 男裝分析

湘西苗族:清末至民國的服飾變化反映了從傳統到現代化的過渡,特別是在上衣結構和裝飾特點上的變化,如從無領右衽滿襟衣到立領對襟衣的轉變,以及從繡花裝飾到家織布料的使用,顯示了技術進步和審美變化。

花衣苗(靖州、通道):對襟衣和便褲的結構,以及冬天綁腿的裝飾特點,體現了對實用性和裝飾性的并重,同時展現了花衣苗對色彩和圖案的偏好。

通道草苗:對襟短衣和大頭短褲的簡約風格,反映了草苗男裝的實用性和對舒適度的追求。

青衣苗(城步、綏寧):無領梅條花邊對襟衣或大襟衣,以及繡花青布帶的使用,展現了青衣苗男裝的獨特風格和對傳統工藝的保留。

4.2 女裝分析

花保型:胸襟式的上衣和寬腳褲的結構,以及豐富的刺繡裝飾,反映了花保型女裝的細致工藝和對美的追求,體現了苗族女性服飾的復雜性和裝飾性。

鳳凰型:云肩式的上衣和繡花褲,以及特色的頭帕和披肩,展現了鳳凰型女裝的華麗和獨特審美,反映了苗族女裝在特定地域中的文化特征。

吉瀘型:立領大襟式的上衣和挑花工藝的使用,體現了吉瀘型女裝的簡潔美和傳統挑花技術的傳承。

湘西苗族盛裝:接龍衣款式和百褶裙的結構,以及全身的銀飾裝飾,展現了湘西苗族女裝的盛裝特點,體現了苗族文化中對節日和重要場合的服飾要求。

4.3 地域影響

地域特性對湖南苗族男女裝的服飾結構造型有著顯著影響。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習俗和文化背景導致了服飾風格和裝飾特點的差異。例如,鳳凰型女裝的華麗和特色披肩體現了鳳凰地區對服飾藝術的高度發展,而青衣苗的簡約風格則反映了城步、綏寧地區對傳統和實用性的重視。

5 結語

湖南苗族男女裝的服飾結構造型與地域的關系展現了苗族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服飾風格的變化不僅體現了苗族服飾發展的歷史脈絡,也展現了苗族人民對美的不懈追求和對傳統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苗族服飾的文化意義和地域特色,以及它們在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的演變過程。

猜你喜歡
繡花上衣女裝
松鼠繡花
羅馬尼亞人的上衣
江南繡花樓(組詩)
岜沙苗寨繡花女
女裝流行面料
女裝風格與細節
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立法”
作品(十六)
小上衣+闊腿褲一穿就時髦
2017年春夏男裝周的女裝風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