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坊手造”大步走上世界

2024-04-23 06:15丁健邱純偉
走向世界 2024年14期
關鍵詞:手造濰坊市濰坊

丁健 邱純偉

濰坊歷史悠久、文化璀璨,自古物豐民富,有“東萊首邑”之稱,勤勞智慧的濰坊人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和民間藝術,在歷經幾千年的滄桑巨變中得以繼承和發揚。濰坊是“人文沃土”,更是“手造沃土”。在濰坊,手造不僅僅是一門古老的手藝,更是傳承了千年的生活美學。每一件手造物,都是文化的積淀,它承載的是經受歷史洗禮、跨越時間而歷久彌新的文化基質。如今,因為濰坊的手造藝術歷久彌新,在世界上獨樹一幟。

2021年11月8日,濰坊市成功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榮膺“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稱號,成為我國第四個、山東省唯一擁有這一國際文化品牌的城市。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通過一系列探索實踐,形成了以城市網絡為平臺的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和城市未來發展新思維、新模式、新成果。2023年12月,《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建設探索實踐》榮獲山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六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濰坊手造”歷久彌新

濰坊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手工業發達地區,素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美譽,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諸城派古琴和高密剪紙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傳統手工藝類占10項,風箏、年畫、核雕、嵌銀漆器、絲綢等200余項價值突出的傳統工藝在當代鮮活存續,形成了濰坊地域文化的鮮明特征。

一錘一鑿一刻刀,一筆一劃一人生。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濰坊民間藝術與手工藝資源豐厚,而傳統手造一直是濰坊深厚文化底蘊里汩汩流淌的一股涓流。延續至今的“濰坊手造”,不僅留下了時間的痕跡,更蘊含了歲月的意義,傳遞著傳統的審美意趣和精致的生活態度。在手造的發展中,很多傳統工藝成為當地的特色優勢產業,延續歷史文脈的同時,也蘊含著發展的蓬勃力量。

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手造從歷史中走來,也在深刻影響著當下以及未來。傳統與時尚,厚重與精致,守正與創新,沉穩與活力,至今已傳承數十年、數百年的手造工藝,在時代發展中不斷傳遞著古典精致的手工藝之美,不斷更新著人們對濰坊的認知和濰坊的文化形象。

“濰坊手造”造福百姓

手藝,也是“守”藝。有很好的傳承,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盀H坊手造”承載著一代代手藝人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詮釋著堅守藝術的力量,呈現出不求于外,以勤為本的手造哲學。方寸之間,見天地;細微之處,有乾坤。世世代代“濰坊手造”匠人守住傳統文化的底蘊,以“擇一事終一生”的專注執著,偏毫厘不敢安,千萬錘成一器,讓每一件傳承至今的手工藝品,不僅僅是在傳承文化,更是在播種精神。

美麗鄉村因非遺更興旺,群眾生活因手造更富裕。濰坊市發展風箏、年畫等各類傳統工藝企業和家庭作坊近2000家,年產值達206.7億元,幫助10萬多名群眾就近就業、增收致富;結合風箏、年畫、草編等傳統手工藝產業鏈實際,探索形成“傳承人+”模式,形成傳承人引領、村民自愿入社、參與方式靈活的長期互助合作方式,目前已成立手造合作組織100多個,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認真梳理村(社區)非遺資源和手造產業基礎,分類策劃培育非遺特色村落(社區),先后培育建成高密市聶家莊、諸城市蔡家溝村等非遺特色產業村17個,青州市井塘村、寒亭區楊家埠村等非遺特色旅游村32個,臨朐縣北楊善村、奎文區南屯社區等非遺研學特色村11個,因非遺特色旅游受益群眾超過20萬人。

“濰坊手造”香遍全球

具有強大藝術生命力的“濰坊手造”,不僅“墻內開花”,更是成為了對外文化傳播的載體,讓從濰坊出發的中國文化“香”遍全球。

濰坊市文旅局主動把以非遺為代表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和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藍圖,主動融入鄉村振興,主動融入旅游發展,主動融入現代生活。抓住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入選文化和旅游部“黃河非遺之旅”主題線路重大機遇,加強濰坊市與黃河沿線省、市的合作與交流。先后舉辦河和之契:2023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周暨黃河流域文化生態保護區發展論壇、“開傳統之門,展時代精神——中國門神畫藝術展”“核納大千”——濰坊核雕精品展等線下文化交流活動;建成濰坊手造博物館,展出風箏、年畫、核雕、花燈等非遺項目以及手造文創產品,全方位展示濰坊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為進一步促進中日韓文化交流,增進日韓民眾對中國非遺及民間手工藝品的了解與喜愛,“飛揚和平,濰坊——風箏之都走世界”山東濰坊非遺展分別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展廳及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展廳開幕,活動展示了以年畫、風箏為代表的兩百多個非遺項目,被國內外十幾家媒體廣泛報道,用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聯結起中日韓友好交流紐帶。

借力文化東風,濰坊市結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創建工作,組織了“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濰坊國際峰會”、創意城市“攜手放飛創意夢想”交流會、“濰坊好手藝”文創大賽等30多項主題活動,通過開展高峰論壇、主題展覽、觀摩體驗、參訪學習,與國內外26個世界創意城市建立了永久合作關系。

讓傳統遇見創新,讓創意遇見美好,讓手造走進生活。今天,秉承著工匠精神的“濰坊手造”,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廟堂專供,也不是曲高和寡的人間另類,它正以創新開放、面向未來的姿態,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在傳承匠心的同時,不斷出新,完美融入現代生活,并隨著時代變遷,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與魅力。

On November 8, 2021, Weifang successfully joined the UNESCO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and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Capital of World Handicrafts and Folk Arts”, becoming the fourth city in China and the only one in Shandong Province to own thi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brand.

Weifang is a famous area that had developed handicraft in history and has enjoyed the reputation of “Suzhou in the south and Weixian in the north” for its long history of folk art. Zhucheng Guqin and Gaomi Paper Cutting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Among the 17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10 ar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More than 200 traditional crafts with outstanding values, such as kites, New Year pictures, pit carvings, inlaid silver lacquerware, and silk, are still aliv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they constitute a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Weifangs regional culture.

猜你喜歡
手造濰坊市濰坊
探秘“煙臺手造”
相約“手造”盛宴
魯班鎖,傳承“山東手造”的文化基因
濰坊市工商資本下鄉賦能機制構建
基于層次聚類法的濰坊市新城區公共綠地建設
濰坊市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箏”艷濰坊四月天
破詩破畫破老頭——杜川閑畫·手造作品在省會展出
風箏之都濰坊
濰坊 巧用資源做好加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