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來藝術學理論碩博論文的研究視閾與展望

2024-04-23 00:04粟茜榕
齊魯藝苑 2024年1期
關鍵詞:學位論文

摘 要:2012年至2022年是藝術學“升門”后的第一個10年,期間藝術學研究領域成果頗豐,各高校中“藝術學理論”的研究生學位論文數量高達3663篇,對此采用CiteSpace可視化圖譜研究方法進行定量分析,發現藝術學理論碩博研究成果以華東地區最豐,研究對象以中國藝術現象、藝術創作為主,較為關注藝術本體研究、藝術審美研究、藝術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三個領域,并傾向利用地域優勢開展區域研究。結合2022年頒布的新版學科目錄及新文科建設的要求,未來藝術學研究仍將深耕于中國本土藝術研究領域,藝術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多學科多方法結合研究,具有深度廣度的研究成果增多。

關鍵詞:藝術學理論;學位論文;CiteSpace

中圖分類號:G35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236(2024)01-0117-06

2011年版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調整方案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查通過,明確規定自2012年始,藝術學升格為獨立的學科門類,下設五個一級學科,其中050401“藝術學”二級學科升級為1301“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1]在此10年間,藝術學研究領域成果豐碩,各高校中“藝術學理論”的研究生學位論文數量高達3663篇,本文旨在通過CiteSpace軟件對藝術學理論碩博研究論文進行可視化數據分析,以此揭示該群體所傾向的藝術學理論研究熱點、前沿及發展變化規律,并結合2022年頒布的新版學科專業目錄及相關文獻,進一步探索未來藝術學理論研究的主題方向和發展趨勢,以期為學者提供客觀可靠的參考價值。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CiteSpace數據分析軟件由陳超美教授開發,可以有效地實現關鍵字共現、聚類和突現分析,使得該領域的知識關聯網、研究熱門問題和發展趨勢清晰地展示出來,由此它在各學科專業的文獻數據分析和研究綜述中得到廣泛應用。

本文以文獻量最多、覆蓋面最廣的CNKI學術期刊為數據來源。在CNKI高級檢索中將范圍限定為學位論文,學科專業名稱設為“藝術學理論”,時間跨度為2012至2022年,最后共得到3663篇有效文獻,采用CiteSpace6.1.R6(64-bit)版本對樣本進行處理,分別對機構、關鍵詞數據具體分析。

二、統計與分析

(一)論文發布機構分析

從論文發布機構頻次最多的列表可知(表1),藝術學理論碩博學位論文主要產自藝術專業院校及綜合院校。從地理分布來看,設有藝術學理論碩博學位點的高校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可見自2012年藝術學“升門”后各校申請碩博學位點的盛況,但其發布量、招生數最多的仍屬藝術發達地區,以華東地區為主。通過表1可看出中國美術學院是發布量最多的機構,共發文337篇,遠高于其他高校,經分析發現中國美術學院平均每年有34篇學位論文發表,位列第二的南京藝術學院平均每年有15篇論文發表,東南大學平均每年13篇論文發表。對上述三所院校碩博論文進行簡要分析,發現各校有各自的研究重點,例如美術專業院?!爸袊佬g學院”以圖像研究為首,其次注重現當代藝術及藝術史論研究;藝術綜合院?!澳暇┧囆g學院”注重發揮地域優勢,關注南京市的藝術文化及藝術傳播;綜合院?!皷|南大學”同樣以圖像研究為主,與在同一城市的南京藝術學院同樣注重藝術的傳承與傳播研究。其中藝術學理論博士論文總數發布最多的同樣為中國美術學院(78篇),其次是東南大學(36篇)、武漢理工大學(24篇),對博士論文的研究內容進行簡要分析,發現關注較多的領域為較為綜合的文藝理論,其次是藝術學原來所指稱的美術學領域,再次是跨學科研究,如文化經濟學研究等。其研究對象往往關注于中國本土藝術,研究時間范圍以中國古代為主。

(二)研究文獻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作為文章主題的高度凝練,其出現頻次與中心性越高,表明該主題越受到關注,關鍵詞的突現度能夠體現出不同時期的研究重點,聚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該學科的前沿研究方向。

1.基礎研究領域分析

如圖4所示,關鍵詞共現共有節點407個,連線534條,網絡密度0.0065。關鍵詞頻次越高則節點和字號越大,表示此關鍵詞受關注程度越高。一般認為,中心性高于0.1的關鍵詞較為重要,通過計算,藝術學理論研究關鍵詞頻次最高的前10位中,中心性高于0.1 的關鍵詞共有4個:藝術、審美、藝術特征、傳承(表2)。這4個重要關鍵詞體現了藝術學理論研究關注的3個重要領域:藝術本體研究、藝術審美研究、藝術的迭代傳承研究。結合關鍵詞出現的最早年份與半衰期發現,這些詞都出現在2013至2015年即藝術學“升門”后的研究早期,加之頻次與中心性的突出,可以判定這4個關鍵詞是藝術學理論的基礎研究領域,且這些詞半衰期持續到2015年,說明該基礎研究領域至2015年一直受到研究者關注。

2.階段性研究前沿領域分析

突現詞表示關鍵詞在某一時段的使用頻次,因此通過突現詞可以得知藝術學理論的階段性前沿研究領域。如圖5所示,共有6個突現詞:藝術風格、比較研究、山水畫、現代性、藝術思想、藝術批評。其中“藝術風格”影響周期在2014—2017年,是研究者們關注藝術學理論研究出現的最早前沿領域。通過對關鍵詞中含有“藝術風格”的學位論文進行分析,發現其論文研究思路的共通性為論文章節圍繞對研究對象藝術風格的形成原因、特征、價值展開論述,如《中國古代藝術風格研究》[2]其論文的四個章節對古代藝術風格的形成—類型—特征—發展進行介紹,《郭功森壽山石雕藝術研究》[3]《奈良美智藝術風格研究》[4]等論文的研究思路也是如此?!氨容^研究”“山水畫”“現代性”3個關鍵詞呈現出相繼關注的特點,分別在2015—2016年、2016—2018年、2019—2020年突現率最高?!八囆g思想”“藝術批評”兩個關鍵詞的起始時間都為2020年,且熱度一直在持續,至今仍為研究熱點。對關鍵詞中含有“藝術思想”的學位論文進行分析發現,其主要是以藝術家抑或是藝術作品為研究對象進行微觀研究,如《中體西用:陳師曾藝術思想及實踐探析》[5]《林風眠“中西調和”藝術思想研究》[6]等論文,其大部分論文的研究思路與“藝術風格”的研究有異曲同工之妙,即對研究對象的緣起—呈現—結果展開研究。而有關“藝術批評”的學位論文則通常是通過“藝術批評”這一文類來透視藝術家或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深層次內涵。

3.研究主題方向分析

通過CiteSpace進行關鍵詞聚類可以生成時間序列圖譜,從而將研究熱點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如圖6顯示,通過對藝術學理論的關鍵詞聚合,可以得到一個模塊化的評價指標,其中Modularity Q=0.6756(Q>0.3,說明聚合效率較好),網絡同質性平均值Mean Silhouette=0.8701(平均值大于0.5,說明相同質量性較高)。結合實際探討藝術學理論的研究主題方向如下。

(1)第一個聚類#0“藝術”為最大的聚類,包含“審美”“現代性”“藝術教育”“美育”“藝術思想”“藝術批評”等關鍵詞,在此聚類中可以看到研究者們聚焦于藝術本體,從各個層面對其進行剖析。對其中的大類“審美”進行細致分析,發現對于“審美”的研究大多依托在具體的藝術材料上對其審美價值及審美性質進行研究,其中碩士論文的章節一般含有三至四章,前兩章一般為對該研究對象的技法與創作理論進行分析,后兩章以前兩個理論層次為基礎,上升到對藝術原理的深入研究,如《二人臺丑角的藝術特色及審美研究》[7]《漢畫像人物服飾的審美研究》[8]等論文對其研究對象進行概述后再上升至審美層次研究,博士論文思考更為全面一些,如《漢代鐵器藝術研究》[9]對漢代鐵器藝術的技術背景、分類、制度因素、創作主體都進行了探析,最后上升至審美與文化層面進行探討。在此也可窺見藝術學前輩張道一先生對于藝術理論三層次的思考,即藝術技法理論、藝術創作理論、藝術原理理論。當然也有一兩篇偏向形而上思辨式的研究,如《概念的詩:金岳霖形上體系中的邏輯與審美之維》[10],從邏輯與審美互滲相生的維度切入金岳霖的道形而上學進行思考研究。

(2)聚類#1“藝術特征”包含“藝術風格”“山水畫”“影響”“意境”“詩畫關系”等關鍵詞。這個聚類中的文獻大量出現在2014年至2016年間,2016年后趨冷,關注度降低。經分析發現上述關鍵詞研究的落腳點以中國文化為基礎,關鍵詞間有密切關聯。中國藝術顯示出“意”與“像”結合的獨特“意象”,并通過“意象”致遠到最高層的“意境”,而山水畫恰是以追求“意境”為最高境界,因此在這一聚類中以中國古代美術為研究對象的味象理論頗多。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研究者們將研究目光聚焦在了“敦煌”和“絲織品”上,這是源于絲綢之路的研究近來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敦煌研究院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到“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并提出把“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的要求,[11]可見其對敦煌研究的重視。因此對于這一領域的關注度也逐漸趨高。

(3)聚類#2“傳承”中包含“保護”“創新”“發展”“文化產業”“民間藝術”等關鍵詞。在這一聚類中研究者們將重點放在藝術的可持續發展上,2020至2022年間研究者們開始關注“產業開發”“產業融合”“文旅融合”,這是國家倡導高校學科融合的結果,2020年11月教育部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中,強調培養學生跨學科、跨領域研究與實踐能力[12],促使藝術學理論專業的學生將目光轉向藝術實踐以及跨學科研究領域。

(4)聚類#3“受眾”中包含“新媒體”“傳播”“視覺文化”等關鍵詞。這個領域的研究從2015年開始受到關注,至今關注度仍未降低,體現了互聯網對于藝術研究領域的滲透,2015年是互聯網全面發展的一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互聯網+”納入其中,成為我國國家層面的重大舉措,更深層次地滲透到學術研究中。另外在這一聚類中2020年同樣關注到了“絲綢之路”的研究。

(5)聚類#4“敘事”中包含“圖像”“審美特征”“價值”“漢畫像”“晚明”等關鍵詞。在這一聚類中研究者們主要從圖像學的角度切入藝術研究,其研究對象也主要是對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的中國古代藝術進行解讀。

(6)聚類#5“當代藝術”中包含“文藝復興”“抗戰時期”“藝術家”“豐子愷”等關鍵詞。這個領域中的研究注重對對藝術史料的挖掘與解讀,對藝術學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進行微觀研究。

(7)聚類#6“文化內涵”中包含“比較研究”“藝術特色”“審美意蘊”“創新發展”等關鍵詞。這個領域中的研究試圖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來看待不同作者、不同派別對同一作品的展現,以及作品中所蘊藏的文化內涵。藝術學理論研究試圖通過具體的藝術種類找出它們之間的共性和普遍的規律,不可避免的會運用到比較研究的方法,通過對“比較研究”進行細致分析后發現大多論文都傾向于對同一具體門類中的不同因素,如創作者、創作風格進行比較研究,對兩個不同門類進行比較研究的成果較少,其中《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的比較研究》[13]做了這種嘗試。

三、研究結論

從論文發布機構來看,擁有藝術學理論碩博學位點的高校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且依托的院校類型也較為豐富,專業藝術院校、師范院校的藝術系、綜合性大學的藝術系均設有藝術學理論碩博學位點,但成果較多的地區仍分布在南北方較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從其發布量來看以藝術類院校和藝術學老牌綜合院校為主。研究內容以中國藝術現象、藝術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傾向于利用地域優勢進行區域研究。

從關鍵詞共現圖譜和聚類分析,可以判斷藝術學理論研究主要有藝術、審美、藝術特征、傳承4個主題方向,體現出藝術學理論研究關注的3個重要領域:藝術本體研究、藝術審美研究、藝術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其中有關“傳承”的研究成果與“非遺”有緊密關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對其傳承方式、創新模式進行探討。

四、研究討論與展望

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家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有了新的要求與變化,《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14]2022年9月13日由國務院學位辦公布,其中藝術學門類與之前的學科目錄相比作了較大調整,主要體現在:其一,將學術型研究的藝術理論、藝術史以及門類藝術史論研究,如音樂史論、美術史論、戲劇史論、電影史論、設計史論,全部歸于“藝術學”一級學科目錄下。其二,重視應用型高級人才的培養,首次將專業博士納入學科目錄規劃中。根據上述分析結果,結合國家方針政策與相關領域研究現狀,以此來討論未來藝術學研究的關注方向。

(一)深耕中國本土藝術研究領域

藝術學學科在我國自建立起,藝術學人都有一個自覺的使命,即建立中國藝術學理論話語權,如李倍雷所說建立這一話語權需要建立在兩個基本點上:一是建立在以中國藝術為研究對象和實踐的基礎之上;二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理論的基礎上,彰顯中國藝術學理論的文化底色。[15]我們從近十年藝術學理論碩博研究生的論文成果來看,均有此種自覺,眾多研究成果以中國古代藝術如山水畫、漢畫像,或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為研究對象,對其美學思想、意象進行分析研究。結合當今國家政策,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中提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16],藝術作為儲存、傳播中國文化的有利媒介,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領域如“敦煌”“民間藝術”等仍將為未來藝術學研究的熱點。

(二)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的緊密結合

以往的藝術學理論學術型碩博論文傾向于對藝術理論的總結,藝術理論與具體實踐操作間有所隔閡,而新版學科目錄的頒布使1301藝術學涵蓋了各門類藝術的歷史、理論和評論研究,這一變化將會讓在各門類已有深度思考與扎實實踐基礎的后學者進入藝術學研究領域,具有這一專業背景的研究者們往往傾向于利用自己的實踐優勢開展研究,這一傾向會使其理論研究成果與藝術實踐有更為緊密的關聯,架構起藝術理論與實踐間的橋梁。

(三)外部架構的融合完善——學科融合

2020年11月教育部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中提出“鼓勵支持高校開設跨學科跨專業新興交叉課程、實踐教學課程”[17],意在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研究視角、跨領域實踐能力,而我們回看過去10年高校碩博論文已有這一趨勢,在2020至2022年間“產業開發”“產業融合”“文旅融合”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國家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的主要渠道即為研究生教育,其學科專業直接關系到高層次人才供給的基本結構和類型,國家正在嘗試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環境,培養“產學融合”人才,而這也將驅使藝術學研究向其他學科伸出橄欖枝,探索多學科融合的可能性。

(四)夯實內部結構——綜合與門類研究成果增多

過去的碩博論文往往會糾結于選題是否屬于藝術學理論研究的領域,而導致研究躊躇不前、不夠深入,現在“藝術學”一級學科下含有音樂、美術、設計等門類藝術史論研究,以往的這種爭論便會迎刃而解,藝術學研究將會具有更大包容性。藝術學的這種“放權”,將會使得各門類藝術的研究能夠有更廣更深層次的研究成果。在未來的藝術學研究領域前期必定會有一個門類藝術研究成果的銳增期,但在后期各藝術門類的深度廣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具有創新思維的研究者們必會嘗試打破門類藝術間的藩籬,尋求各門類藝術所蘊含的普遍因素,形成一個有深度有廣度的“十字形”研究網絡。

(五)結合地域優勢展開研究

部分地方高校會傾向于利用地域優勢展開研究,通過定量分析發現南京的兩所高?!暇┧囆g學院與東南大學,便傾向于對南京市的本土藝術文化進行研究,形成一個地緣研究系統,這種研究充分利用地域優勢,便于收集一手資料,受到地方政府支持,打造出地方與高校的研究特色,此種方式在將來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通過對過去10年藝術學理論碩博學位論文的定量分析研究,本文發現碩博學位論文的選題與研究內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學界對于藝術學學科建設的期望息息相關,從其學位論文中可以看到眾多學者對于藝術學學科建設的思考以及對藝術學后輩的期翼,體現了學界前輩與新興后學者的親密互動。2022年新版學科目錄的發布使得藝術一般理論研究有了歸宿,門類藝術研究在藝術學研究下也變得名正言順,結合國家對于“新文科”人才的培養要求,會使得碩博研究生不斷尋求藝術學研究的多種可能性,未來10年藝術學研究領域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更多的研究領域正亟待充滿創新、活力的研究者們去發掘。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通知[EB/OL].(2011-03-08)[2023-0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103/t20110308_116439.html.

[2]張蘭芳. 中國古代藝術風格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5.

[3]包盈. 郭功森壽山石雕藝術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4]潘玥. 奈良美智藝術風格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5]王莉. 中體西用:陳師曾藝術思想及實踐探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1.

[6]張東升. 林風眠“中西調和”藝術思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20.

[7]張玉. 二人臺丑角的藝術特色及審美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8.

[8]單鍇. 漢畫像人物服飾的審美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3.

[9]周敏. 漢代鐵器藝術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9.

[10]孫冰冰. 概念的詩:金岳霖形上體系中的邏輯與審美之維[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19.

[11]習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EB/OL].(2020-01-31)[2023-01-18].http://www.gov.cn/xinwen/2020-01/31/content_5473371.htm.

[12]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會在山東大學召開[EB/OL].(2020-11-03)[2023-01-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13]劉長林. 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的比較研究[D].成都:四川音樂學院,2016.

[14]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的通知.[EB/OL].(2022-09-14)[2023-01-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2209/t20220914_660828.html.

[15]李倍雷,赫云.藝術學問題研究[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

[16]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6)[2023-01-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17/yw/202210/t20221026_672311.html.

[17]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會在山東大學召開[EB/OL].(2020-11-03)[2023-01-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責任編輯:杜 娟)

收稿日期:2023-07-10

作者簡介:粟茜榕,女,河南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

項目來源:本文系河南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與質量提升工程項目“藝術學理論碩博學位論文研究趨勢可視化研究(2012—2022年)”(SYLYC2023159)的成果。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4.01.018

猜你喜歡
學位論文
我國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機制創新研究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機制研究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現狀分析及提高辦法
基于話語分析方向碩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寫作的對比研究
農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創新管理機制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
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管理體系優化研究
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雙盲評審機制探析
三方共建應用型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評價保障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