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第斯山脈迷霧

2024-04-23 19:29徐徐
環球人文地理 2024年3期
關鍵詞:木乃伊線條

徐徐

橫跨七國的美洲“巨人”地理學家的參考坐標

安第斯山脈是地球上最長的陸地山脈,從南到北貫穿整個南美大陸,縱跨67個緯度帶,被稱作“南美洲的脊梁”。它全長約8900千米,屬于科迪勒拉山系,穿越包括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在內的七個國家。

來自地殼深處的力量,造就了地球陸地上最長的山脈。億萬年以來,太平洋板塊的海床多階段向東俯沖,來自海底的沉積物不斷擠壓南美洲板塊西側,導致南美大陸西側歷經多次褶皺、抬升,以及斷裂、巖漿侵入和火山活動,最終形成了南北縱列的安第斯山脈。如今,這樣的地殼活動仍在繼續。

安第斯山脈平均海拔近4000米,毗鄰太平洋,海拔落差大,造成海陸差異顯著,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山區天氣變化無常。而自南向北流動的洋流是形成赤道厄爾尼諾現象的主力來源,其輕微的波動也會造成臨近地區巨大的氣候異常,導致安第斯山脈擁有世界上最不穩定的高山氣候。

山脈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阻擋住來自東西兩大洋的濕潤氣流。只有山脈以東,面積廣闊的亞馬遜平原、圭亞那高原、巴西高原,能受到深入的大西洋氣團影響,形成多雨氣候,繼而在赤道附近形成南北對稱和按緯度延伸呈東西排列的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類型。

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赤道隆起,位于厄瓜多爾安第斯山脈的欽博拉索山,山頂距離地心比地球表面其他地方都遠,可以說是一座“另類”的世界最高峰。

1802年6月,德國科學家、近代地理學創建人之一的亞歷山大·馮·洪堡,與他的同伴們嘗試攀登安第斯山脈,挑戰當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山峰的欽博拉索山。他們雇傭一批當地挑夫一起登山,先是騎騾子穿過荒草蔓菁的平緩山坡,直至海拔超4000米的巖石陡峭之處,他們把騾子留在原地,繼續步行攀登。然而天氣開始變得惡劣,寒冷的雨雪時不時襲來,遠處的山峰始終籠罩在濃霧中,令人望而生畏。當到達被西班牙人稱為“刀鋒”的地方時,挑夫們拒絕繼續前進,洪堡只好與三位同伴帶著儀器,手腳并用地沿狹窄的山脊攀登。

這時候嚴寒已經凍僵了攀登者的腿腳,高原反應引發一陣陣頭暈惡心,他們的每一步都沉重而艱辛。即便如此,洪堡仍舊每走數百步就停下來架設儀器,測量溫度、氣壓、濕度等數據,收集樣本,最終,他們在海拔約5900米的位置停下,這已經超越了當時所有探險者曾到達的高度,包括熱氣球的飛行高度。

返程途中,洪堡開始繪制《自然之圖》,畫面主體是一幅欽博拉索山的剖面圖,展現著這座雪山的微觀宇宙,從山谷間的熱帶喬木到雪線附近的苔蘚地衣,不同海拔生長的植被種類各異。畫面左右兩側則是提供對應高度氣壓、濕度和溫度等重要氣候數據,除此之外,他還在旁邊列出了世界其他代表性山脈的高度。這些交互參照的數據,以圖表方式揭示出自然界本質上是一個完整而豐富的系統,而非同時代科學家所認為的限定于分類學的部分,這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

外星人的著陸點?納斯卡文明迷霧重重

20世紀30年代,一項來自南美洲的驚天發現轟動全球:在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納斯卡地區,近千平方公里干燥的赭色砂石地表上,散布著眾多深幾十厘米、長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的巨大線條。這些線條,從地面上難以發現端倪,只有通過衛星或乘坐飛機從數百米高度的空中俯瞰,才能窺見全貌。

研究人員對這些神秘線條做出種種假設,有人猜測這是古印第安人的灌溉系統,也有人認為這是某種圖騰崇拜,還有人將這里看作古人舉辦宗教儀式活動的場所,更有甚者,認為它們是外星人飛行器所使用的跑道,是外星人存在最強有力的證明。

納斯卡地區的文明可追溯到公元前。公元前100年至公元700年,印加納斯卡文化在秘魯南部沿海地區繁榮興盛,而這些奇異的線條圖案,正是由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00年左右的納斯卡人留下。

經研究發現,納斯卡線條是將地面本身棕褐色的巖層表面刮去數公分,露出下層的淺色巖層,而形成的一道道坑道似的線條。這些線條組成的圖案,有規則的幾何形態,也有繪制者對于動植物的樸素描繪,甚至研究者發現,在一個巨大的蜘蛛圖案上,還清晰地描繪了其生殖器官。又因為這片地區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區之一,數千年來幾乎沒有降水,也沒有強風,所以納斯卡線條得以保存至今。關于納斯卡線條的用途,目前接受度較高的說法是,這些圖案和線條是古納斯卡人分配水源的標記,因為在大部分圖案覆蓋的地下都分布著水渠。但是古納斯卡人在當時是如何繪制出這些龐然大物的?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團。

納斯卡的神秘遠不止于此。2017年,就在納斯卡線條附近的洞穴,幾具類人形生物(也有外國媒體稱其為外星人)木乃伊被發現。

一具木乃伊以“瑪麗亞”為代表,它身高與人類相似,從外形上看,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有6個關節,指紋也并非環狀而是橫向的細直紋,另外,全身總骨骼數量遠多于人類。研究人員通過碳年代測定、CT掃描、X光照射等手段,證明瑪利亞并非偽造而是一具真正的尸體,死亡時間可以追溯到1700年之前。研究人員還將瑪利亞怪異的手指、腳趾與身體其他部位骨骼進行比對,發現它們具有相同的化學成分。同時,CAT掃描結果也證實,木乃伊的所有內臟均為完整,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木乃伊。經過生物學家近一年的基因比對發現,瑪麗亞的基因組僅有25%與任何已知人類基因匹配,剩下的75%不屬于任何現代人類,也不符合地球上任何物種。庫斯科的英卡利研究所所長特里·哈明會長曾表示,“瑪麗亞有可能是人類與外星人結合的產物”。

另外的木乃伊身高只有六七十厘米,骨骼構造與人類完全不同,CAT掃描后也看不到明顯的器官。但在其中一個木乃伊“約瑟芬娜”身上發現,其胸部有半透明金屬植入物,腹腔內有三個卵狀物,疑似是卵生生物。當然,從發現伊始,外星人木乃伊就帶來了許多爭議,包括秘魯文化部曾對科學研究進行否定、阻撓與指責。但隨著檢測工作的深入,許多疑問似乎即將真相大白,研究人員特意邀請文化部官員參加研究結果發布會,以進行公開對質。緊要關頭,官方一改之前的囂張跋扈,連發布會都沒有參與。

從冰雪高原到火山山頂打破生命極限的動物們

安第斯山脈山區由于海拔高,氣溫低,形成了地球上最不穩定的“高山氣候”。在這片山區的最南端,有著除了極地以外最大的冰層,覆蓋面積超過18130平方千米,這里也受到全世界最強風力的侵襲。即使是在盛夏,也常常一片冰天雪地,冰層上沒有生命,但在冰層邊緣,生存著超過40種哺乳動物。

原駝,在安第斯山脈的生態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是美洲獅、灰狐等食肉動物,以及卡拉卡拉鷹等食腐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這種外表呆萌、人畜無害的野生羊駝擁有一身密實厚重、保暖性極佳的皮毛,以抵御山區的極寒天氣。它們細心呵護自己的皮毛,時刻保持皮毛的最佳狀態,因為這關乎存亡。同時,為了在低氧的環境中生存,原駝的血液能夠攜帶更多的氧氣。與大多數食草動物一樣,原駝家族由一只雄性、多只雌性及其幼崽組成,當遭遇危險時,它們會發出類似大笑的聲音來提醒同類。當面臨攻擊時,它們會口吐高達兩米的口水和對捕食者進行踢打。由于生活在幾乎無法躲避危險的環境中,原駝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56千米,而剛出生的幼崽最快在5分鐘內就能學會站立。

安第斯山脈上最大的瀑布伊瓜蘇瀑布,水流量達到了170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約1756立方米/秒。然而就在這個水流最大最猛的瀑布中心,生活著一種大黑雨燕,水幕背后的潮濕崖壁是它們的巢穴,這里是躲避天敵卡拉卡拉鷹的絕佳地點。

大黑雨燕敏捷有力的雙翅和防水羽絨能夠讓它們輕松穿過湍急的瀑布,但就在每年雨燕雛鳥開始學習飛行的時候,恰好是伊瓜蘇瀑布上游的水電站為避免水位過高而開閘放水的時刻。短時間內,伊瓜蘇瀑布的規模就擴大了一倍,激增的水量迫使雨燕父母只能放棄棲息地。雛鳥被孤零零地留在了水幕后,它們還沒有長出像父母那樣的防水羽絨,極易被突如其來的洪流奪去性命。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在本能的驅使下,一部分雛鳥可以奇跡般地掙扎著拍打尚未豐滿的羽翼,飛向水幕之外的自由天空。

安第斯山脈的另一端,尤耶亞科火山,海拔6739米,是全球最高的休眠火山,空氣稀薄,寸草不生,極其不適宜居住,美國宇航員甚至還在這里進行過登陸火星的訓練。20世紀70年代,一群考古學家在尤耶亞科火山發掘印加文明遺址時,偶然發現一具老鼠木乃伊,這在當時并未引發關注。數十年后,一群登山者在攀登尤耶亞科火山時,目睹到一只老鼠在山頂雪地上竄過并拍攝下這段視頻,這讓一些人開始對那具老鼠木乃伊的來源產生了懷疑。到了 2020年初,進化生物學家杰伊·斯托茲帶領團隊來到此地探尋老鼠的蹤跡,果然找到了黃背葉耳鼠活體,還發現了它們的洞穴。

研究人員認為,黃背葉耳鼠已經進化出從呼吸到循環系統結構的一系列變化,躲避捕食者可能就是它們選擇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原因。這意味著,迄今為止,黃背葉耳鼠是世界上居住得海拔最高的哺乳動物。

猜你喜歡
木乃伊線條
羊頭木乃伊
神秘兮兮的《木乃伊》
線條之美
線條的秩序美
恐龍木乃伊
木乃伊
震驚!沙漠中出現奇特木乃伊
精致線條
大可:把線條玩到極致
燒腦的線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