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戰略部署與創造性實踐

2024-04-24 07:47方柏濤
客聯 2024年1期
關鍵詞:戰略部署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成為氣勢磅礴的時代樂章。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進程中的重要理論支柱,強調在更高層次上推動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與新時代發展紅利,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新時代背景下推進共同富裕必須在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指導下,不斷強化戰略部署,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模式,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戰略部署;創造性實踐

一、構建“五位一體”的多維度共同富裕戰略總體布局

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形成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確定了“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的總基調?!拔逦灰惑w”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質基礎。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將發展作為當代中國的第一要務,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黨的首要使命,集中一切力量推動實現共同富裕。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發展才是社會主義,發展必須致力于共同富裕[1] ”。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解放和發展先進生產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政治建設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以其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有效的政策落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實現。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唯有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真正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地宏偉藍圖。

文化建設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文化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基因,蘊含著豐富的共同富裕思想淵源。中華傳統文化中,儒家的“社會大同”、墨家的“兼愛非攻”等,表達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理想。中國古代“等貴賤,均貧富”的思想主張,更是代表的中國古代農民階級對于共同富裕的向往與追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中華兒女形成了勤勞、智慧、團結、進取的優秀品質,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進入新時代,必須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揮文化在實現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讓文化的力量成為推動共同富裕的強大內生動力,引領全國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社會建設為實現共同富裕樹立了公平正義的原則。我國的發展經驗證明,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而公平正義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3]。我們黨在社會建設中時刻堅守著公平正義這一重要原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通過發揮再分配,以及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在廣袤的農村土地上,鄉村振興事業蓬勃發展,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在飛速發展的城市中,一項項民生工程落地生根,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優化,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從醫療保障到教育改革,從住房保障到促進就業,公平正義原則始終貫穿其中,社會和諧得以充分彰顯。

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環境基礎。在新時代推動共同富裕的進程中,我國各地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描繪了一幅幅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半p向奔赴”的美麗畫卷。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曾經一些由于重工業發展被嚴重污染的山川河流,在各地的重視與治理下恢復了青山綠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豐收。在我國中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推行鄉村生態振興,引導農民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讓農民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了收入的穩步增長。在我國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助力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效。依托豐富的煤炭、水能資源,西部地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不僅滿足了當地群眾的用電需求,還通過“西電東送”工程,將綠色能源輸送到東部地區,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推動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創造性實踐

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創造性實踐首先體現在經濟發展制度層面的創新。進入新時代,我國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經濟發展模式。優化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個稅起征點、強化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調節收入差距,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經濟效益最大化,保障人民群眾公平享有社會經濟發展紅利。深化國有資產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入多元投資主體,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激發了市場經濟活力,為推動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保障。

優化社會治理模式是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創造性實踐的重要體現。社會治理結構的優化,涉及到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這些都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教育領域,我國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化、均衡化,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有效縮小了城鄉、區域、校際之間的教育資源與教育水平的差距。在就業領域,國家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積極政策,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廣大勞動者提供了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創業平臺。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創造性實踐的題中應有之義。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鼓勵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新興產業,同時淘汰落后產能,減少污染物排放。打造宜居宜業的綠色城市,增加城市綠地、濕地面積,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推廣綠色建筑,強化建筑全過程節能減排。鼓勵綠色生活方式,減少資源浪費。加強公共交通體系建設,鼓勵綠色低碳出行。在鄉村建設方面,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優化鄉村生態環境。通過實施鄉村生態振興戰略,發展生態農業、農業觀光,提高農民收入,讓農民切實感受到生態環保帶來的紅利,切身體會到“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提振鄉村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的內生動力。

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創造性實踐還要求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國內外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互利共贏。倡導國際科技合作,實現科技領域互利共贏,主推科研創新與技術突破,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深化經貿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治理合作,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積極推廣漢語和中華優秀文化,為各國人民提供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的平臺,讓世界了解中國。致力于全球減貧事業,與世界各國分享扶貧經驗。積極應對國際經濟政治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保護國內產業安全與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重慶考察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時強調統一思想一鼓作氣頑強作戰越戰越勇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J].當代黨員,2019,(09):6-9+2.

[2]本刊編輯部,劉洪清.踔厲奮發擘畫新藍圖勇毅前行邁向新征程——全國社保系統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J].中國社會保障,2022,(11):18-21.

[3]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N].人民日報,2006-10-20(001).

作者簡介:方柏濤(2000—),男,漢族,四川遂寧人,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3級在讀研究生,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猜你喜歡
戰略部署
白求恩礦資本市場日:K+S集團穩步實施“塑造2030”戰略部署
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分析
“四個全面”必將是我黨的又一指導思想
基于節能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探討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幾點思考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幾點思考
我國應加緊部署下一代智能機器人
電信企業內部審計模型優化探討
建筑電氣供配電線路節能設計思路探索
基于生態經濟的城市體育市場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