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物史觀視域下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理論的形成及意義

2024-04-24 04:32趙啟月
客聯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唯物史觀

趙啟月

摘 要:多年來,國際社會長期存在著“中國威脅論”“黃禍論”等言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在國際舞臺重申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主張,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種種誤讀。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的形成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科學指引,本文以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為視角,闡發新時代中國和平發展理念形成的客觀原因和重大意義對新時代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唯物史觀

一、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形成的客觀原因

總結歷史上大國發展之路,可以看出,幾乎所有崛起的國家都經過了發展、霸權、擴張、衰亡的過程。在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實力的增強,由于不滿足于舊的國際秩序而不斷擴張、發動戰爭,最后走向衰落。而在中國,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以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為目標,努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探索出了一條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彰顯著唯物史觀的智慧與光芒。

(一)“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這一原理要求人們思考問題、做事情,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國要確立正確的發展道路,也必須堅持這一原理和方法論原則,從客觀的國際國內形勢出發,選擇我們正確的發展道路。當今國際形勢發展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以及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等方面。我國雖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我國發展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從客觀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特征出發,和平發展的國家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所以說,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在馬克思唯物史觀指導下得出的必然結論。

從20世紀70年代未開始,中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逐漸形成了與世界接軌的制度體系和規則模式改革開放40余年,中國已經從一個弱國變為大國,正在向強國邁進。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處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不僅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也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 [1]。

(二)國際國內社會矛盾發展變化的客觀要求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中存在兩對基本矛盾,分別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關系,這兩對矛盾的運動變化發展規律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當生產力或者經濟基礎達到一定量的變化時,必然要求生產關系或者是上層建筑的變革,變革后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仍然服務于生產力和經濟基礎。

現階段,國際社會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形勢下,發達經濟體活力不足,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這一系列現象歸根到底是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上層建筑不能適應經濟基礎,當今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不能滿足現階段世界經濟的發展要求。從國內來看,中國于2010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多元化,從單一對物質生活的需要轉變為對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提出了豐富多彩的需求,從只追求溫飽轉變為追求高質量生活。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反映,但同時也是社會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的反映。國際國內社會矛盾的發展變化催生著新型全球治理理念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在此背景下,新時代中國和平外交理念應運而出。

(三)文化基因的傳承

文化是人類追求自覺、自有活動內在精神和過程,生動地體現著唯物史觀的本質規定性。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的大國。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遵奉“和合”理念,倡導“和而不同”,追求和平、自省克制、內斂包容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特性之一、文化基因之一。走和平發展道路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特征和歷史演進脈絡的延展,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從中華文明基因中汲取營養,形成堅守“以民為本”的價值底蘊、推行“和而不同”的交往之道、追求“天下為公”的共同理想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的方式解決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問題。

二、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團結帶領人民走過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通過和平發展致力于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世界大同,成功開創了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式和平發展道路極大地豐富了和平的內涵,為世界和平發展事業提供了重要啟示和借鑒。

(一)在世界歷史進程中開辟了和平發展的新路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動力為階級斗爭,歷史印證了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的確鑿性??v觀人類歷史,大國的崛起大多通過戰爭實現,資本主義文明帶來的尖銳對抗遠超過去任何一種文明形式。在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卻成為了他們對外擴張掠奪現代化的犧牲品,給相關國家社會安定和民眾安全帶來極大傷害。

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打開了新的一頁,和平發展、文明進步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走出來的新型發展道路,這條道路的開創對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在于摒棄了排他、霸權、獨斷的思維,建立了互利、共贏、和諧的價值理念。一些國家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運用霸權邏輯,強加給發展中國家的體制安排和經濟控制,因此,在參與經濟全球化方面比較保守甚至閉關自守,有的國家則相反,完全不設防地擁抱經濟全球化,結果導致諸多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而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寶貴機遇發展自己,主動采取漸進式的改革開放戰略,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打破了這一錯誤邏輯,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跳出了國強必霸的西方邏輯陷阱,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二)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時代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有利于實現中國和平崛起,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袖”“凝聚中國力量”。[5]新時代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道路的重要內涵,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堅持中國道路必然選擇。新時代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一是有助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國際國內社會穩定是發展的前提,促使中國從大國向強國轉變。二是中國夢提倡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作出更大貢獻。新時代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促進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引領更多國家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全人類命運共同體,向世界人民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如今,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堅持新時代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有利于促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30(1).

[2]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30(1).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5-36.

[4]習近平.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M].黨建,2013(4).

[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斗一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唯物史觀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以岳麓版
整體性視域下的功能解釋唯物史觀批判
唯物史觀歷史進步動力學建構的基礎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唯物史觀下關于“禮”的起源的理論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