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潮江:七旬老人和他的77把推子

2024-04-24 16:57陳忠華杜一方
社會與公益 2024年2期
關鍵詞:國旗護衛隊推子學雷鋒

陳忠華 杜一方

腳蹬自行車,中山裝領口和袖頭開了線,左肩常年斜挎著一個7.5公斤重的理發工具包,背帶把襯衫深深地勒進肉里……

在學雷鋒的路上,73歲的鐵路退休工人賈潮江一直堅持著,以實際行動學雷鋒有60年了,步行、騎車、坐火車……行程累計80多萬公里。60年來,賈潮江義務理發累計約40萬人次,其間為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戰士義務理發長達30年;北至哈爾濱南至廣州,老人足跡遍布十幾個省的城市;他先后騎壞15輛自行車,用壞77把推子和40把剃刀。

起始:一把推子開啟學雷鋒之路

在河北唐山,玉田縣火車站鐵道南家屬樓已經被歲月磨得露出了紅磚,賈潮江老人就在這老樓里住了26年。

50多平方米的家里,滿是老物件和紙箱子,用壞的理發工具堆在冰箱旁,不大的臥室里,擺滿了榮譽證書、日記和留言冊——這些都是賈潮江心中的無價之寶。

長年累月的奔波和沒有規律的飲食,損傷了老人的脾胃和腰椎。2023年1月24日,賈潮江因胃出血住進了醫院,2月17日才出院,他不能久坐,常常半躺半靠在床頭。床頭碼放著8本影集,記錄了賈潮江的義務理發歷程,見證了這位老人的學雷鋒之路。

翻看著照片,賈潮江的思緒飄出窗外。

自從賈潮江記事起,全家八口人就擠在一間草房里,紙糊的窗戶時常透風。雖然生活艱辛,但父母卻經常接濟村里老弱病殘和需要幫助的人。

兒時的賈潮江最喜歡聽父親講過去的故事:抗日戰爭期間,玉田屬于敵占區,賈潮江的父親賈連科當過兒童團團長,跟大人們一起貼標語、埋地雷、打炮樓,后來進部隊當過司號員。

“父親從部隊回來后,拎著一把方尺,靠著一手木工活養活一家人,給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難的鄉親蓋房修窗從不收一分錢?!辟Z潮江說,“父親常說,要做老實人、做好人,要多行善事?!?/p>

這些叮囑,在幼小的賈潮江心里埋下一?!吧啤钡姆N子。

1963年,“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響徹祖國大江南北?!拔乙惨鲆粋€對人民有益的人,一輩子向雷鋒叔叔學習?!边@個13歲的少年,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在學雷鋒的路上,這一走就是60年。

從那時起,賈潮江就主動修理損壞的桌凳,打掃校園衛生,帶領學雷鋒小組為軍屬、烈屬挑水掃院子……

1963年冬天剛過,麥苗還未返青,賈潮江去幫烈屬李浩堂挑水劈柴,看到老人頭發蓬亂、胡子拉碴,賈潮江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是從那一刻起,他萌生了學習理發的念頭。

賈潮江一有時間就跑到鎮上的理發館學手藝。后來,他拿壓歲錢買了推子,又向父親要了兩塊五毛錢買了剪刀,母親為他扯了塊布當圍布,從此當起了“小小理發師”,免費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一開始大伙兒并不相信賈潮江的手藝,為了幫“小雷鋒”練手藝,老師帶著同學們主動找他理發。由于營養不良,又瘦又矮的賈潮江,不得不踩在墊高的木板或磚塊上給人理發,經常累得臉蛋通紅。

1967年初中畢業后,田間地頭和工地上都少不了“義務理發師”賈潮江忙碌的身影,人們親切地喊他“活雷鋒”。母親還專門為他縫制了一個深色理發工具包,里面裝著理發工具和白薯、窩頭等干糧。

1968年,賈潮江被當時的公社黨委授予“學雷鋒標兵”稱號,并于1971年光榮入黨。后來經黨組織推薦,賈潮江被保送至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讀書,在校期間義務理發也從未間斷。

“認識60多年了,像他這樣忠誠可交,這樣執著的人,我沒碰見過第二個?!蹦暧饩叛睦瞎鐣洀埻チ指锌卣f。

向前:綠皮車上的“火車頭”

鐵軌距離賈潮江住處不足百米,火車呼嘯而過的鳴笛聲,常常牽惹起賈潮江的回憶。

1974年畢業后,賈潮江被分配到天津鐵路分局通坨指揮部。在鐵路系統,他先后擔任過扳道員、站務員、車站助理值班員及列車員。

干一行愛一行的賈潮江,理發工具包始終形影不離。利用休息時間,他騎著自行車走遍了站點附近的機關、學校、敬老院等地。

玉田縣光榮院曾住著幾十位軍烈屬和老功臣,由于離縣城較遠,理發十分不便。賈潮江從1978年起每月上門為老人們理發、洗衣服、打掃衛生,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時臨走累得握不住車把。

在多個鐵路站點工作后,1980年賈潮江回到了玉田縣老家,在韓家林火車站任助理值班員兼黨支部書記。

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賈潮江經常為夜間下車的旅客們解決吃住等難題,也曾自掏腰包為失竊的旅客補票,為生病的旅客尋醫問藥……

賈潮江多次帶頭組織為災區困難群眾捐款捐物,總數近7萬元,還資助十多名失學少年重返校園,有的上完了高中,有的讀完了大學。

當得知一個小女孩母親病故、父親收入微薄無力供她上學后,賈潮江每月又擠出二三十元,把她從一年級資助到六年級。

1996年,賈潮江成為一名列車員。伴隨著列車在華北平原游走馳騁,賈潮江把雷鋒精神傳遞至他所去過的每個地方。

多年來,賈潮江把最真誠的服務獻給了旅客,有旅客留言說:“坐了老賈的車廂就像到了家,見到了親人?!?/p>

在學雷鋒的過程中,賈潮江總結出一套“賈潮江工作法”,其中包括“六當”:當視障者的“眼睛”,當聽障者的“耳朵”,當殘障者的“拐杖”,當老人的“兒女”,當小孩的“父母”,當失語旅客的“翻譯”。

為此,賈潮江所在的車廂被車務段命名為“標準化車廂”“學雷鋒車廂”,獲得國內外旅客的表揚、感謝達數千人次。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的畢生追求,我雖然沒有淵博的知識,也不懂高深的理論,卻有著一顆赤誠滾燙的心?!辟Z潮江說。

守望:與國旗護衛隊的30載情誼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發生后,十幾萬人民子弟兵以最快速度抵達災區投入抗震救災。守望相助中,人民子弟兵英勇無畏的身影,永遠定格在賈潮江的內心深處。

電視漸漸普及起來后,愛看新聞的賈潮江,每當從電視上看到天安門廣場升起五星紅旗的壯觀場面,就不禁心潮澎湃。

“我要去天安門,為國旗護衛隊戰士們理發!”賈潮江心里蹦出一個“大膽”的念頭。他真的挎上理發工具包,坐火車趕到了北京天安門國旗護衛隊駐地。

毛遂自薦并不像想象中那樣順利,一開始,護衛隊的同志婉拒了賈潮江的好意。

賈潮江并沒有氣餒,他帶上北京鐵路局工會開的介紹信,還有厚厚一沓榮譽證書、獎章,再次申請為護衛國旗的戰士們服務。精誠所至,國旗護衛隊終于同意了。

自此30年風雨無阻。這位鐵路工人利用每兩周一次的休班時間,早晨從玉田縣乘火車出發,去北京為戰士們義務理發。時光交替,戰士們換了一茬又一茬,賈潮江理發理了一撥又一撥。

30年真情相守,一個場景賈潮江至今難忘:一年冬天急匆匆趕到國旗護衛隊時,他身上落滿了雪花,戰士們急忙上前接過工具包,心疼地幫他撣去身上的落雪。那一刻,他覺得身上暖暖烘烘,所有疲憊一掃而空。

2002年6月的一天,賈潮江為戰士們理完發后,國旗護衛隊36名官兵破例與他合影留念。那一年,央視一檔欄目播出了《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故事》,賈潮江為戰士們理發的畫面也被收錄其中。

賈潮江先后被聘為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義務理發員、編外指導員,護衛隊還贈給賈潮江一面錦旗,這面錦旗被他一直珍藏在箱底。

聽說賈潮江即將退休離崗,2010年,國旗護衛隊專門為他開了一次座談會,希望他退休后不必再舟車勞頓,來回奔波。

賈潮江舍不得那些可愛的戰士們,退休后依然堅持往返在北京和唐山兩地。

“這些年來,賈老師為我們義務理發,學雷鋒、辦善事,讓我深受感動?;氐郊亦l后,我一定要把國旗護衛隊的好作風、賈老師為社會服務的好傳統繼承下去?!币晃缓幽霞睦习嚅L在國旗護衛隊12年,光榮退役前,特意請賈潮江為他理了一次發。

“沒人影”的丈夫和“不聽勸”的父親

每次出去干干凈凈,回來帽子、褲子、衣服里到處都是頭發茬子。這是女兒賈艷華幼時對父親的記憶。

心里永遠裝著大家,唯獨疏忽了自己的小家。1997年之前,一家五口人一直住在賈潮江岳母家的青磚瓦房里,直到車務段為他分了一套公房。

開理發店的妹妹曾勸賈潮江開個理發店,賺些收入貼補家用?!澳阌泻檬炙?,放著發家之道不走,凈做那傻事干啥?”周邊有人不解。

“我出錢盤門面,掛上你的牌子,咱們一起掙錢怎么樣?”也有人找上門來。

毫無例外,賈潮江一一謝絕了。

說義務理發就是義務理發,他給自己定下“不收人家一分錢、不吃別人一頓飯、不要別人一件禮”的“三不”規矩——這規矩,他守了60年。

1996年的一天深夜,70多歲的楊菊芳大娘從北京返程坐過了站,急得直掉淚。上夜班的賈潮江把自己的大衣披在老人身上,安慰她不用著急。下了夜班,賈潮江騎著自行車頂著寒風奔了60里地,把老大娘送回家時已是天色微亮。

忙完這些,他才突然想起與妻子楊文玲到麥田套種玉米的約定,頭天晚上澆上水,第二天要及時播種上才能避免耽誤收成。

牽著一對兒女,左右等不來丈夫,楊文玲怕麥芒扎著孩子,就挖了個大約兩尺深的坑,把孩子放進去,自己和母親硬撐著把活干完……

“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老伴和孩子,種地、修房子、養牛羊,這些本該男人干的臟活累活幾乎都讓她一個人干了?!辟Z潮江也經常反省。

從鐵路系統退休后,賈潮江依然理發不輟,經常晚上八九點鐘才回來?!斑@么大歲數了,身體也不是特別好,晚上盡量別出去了?!泵鎸ψ优姆磸蛣裾f,賈潮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有一次去縣中醫院給人理發的路上,為了避免撞倒搶道的行人,一個急剎車,賈潮江飛了出去,被120送到了醫院。

“不用手術吧,我還得給人理發呢?!币贿吿幚韨?,賈潮江一邊問大夫。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鼻梁斷了,左肩鎖骨也是粉碎性骨折。

“態度挺好、虛心接受、堅決不改”——楊文玲用12個字形容賈潮江?!八莻€好人,干的是好事,只要他高興,大伙兒高興,我也習慣了?!边@么多年來,心直口快的妻子是站在老賈背后默默支持的那個人,不管愛人多晚回來,飯菜永遠是熱的。

“一定要把雷鋒精神傳承下去”

2003年2月11日,賈潮江如愿踏上了去往東北的列車,來到坐落于遼寧省撫順市的雷鋒紀念館。

雷鋒墓前,青松挺拔,賈潮江向長眠于此的雷鋒同志深深鞠躬,他用手絹一下又一下擦拭著墓碑,久久不肯離去。

他把寫有“攜手并肩弘揚雷鋒精神”的錦旗,送給了雷鋒生前最親密的戰友喬安山。喬安山則把題字“永遠學雷鋒”的《離開雷鋒的日子》一書送給了他。

被人當面摔碎過推子,也曾被人諷刺挖苦……賈潮江也曾有被人誤解的時候,有人說他是“假雷鋒”,還有人叫他“賈瘋子”“賈傻帽”。

面對這些,賈潮江一笑而過,從不介意。

“我姓賈,但我做的是真事,就讓事實來說話吧?!?/p>

賈潮江說他生平最驕傲的一件事,是拿到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當獎章戴到胸前時,他仿佛又回到了50年前莊嚴宣誓的那一刻,熱血沸騰。

賈潮江的臥室里,擺滿了各種榮譽證書,每個床腳下都墊著三塊磚頭,開辟出十幾箱書籍的放置空間。一旁的柜子里,擺著足有500余冊留言本、日記本。

“不是泉比泉還清,不是酒比酒還濃,不是蜜比蜜還甜,那是什么?那就是賈師傅的雷鋒精神?!?991年,一位接受過賈潮江服務的同志留言道。

留言冊大多已經泛黃,用過的推子剪子也已生銹,但賈潮江身上的雷鋒精神卻永不褪色。

賈潮江的物質生活是單調的,他幾乎不逛超市、不下館子,近十幾年都沒給自己買過一件外套——儉樸慣了的老人,甚至把兒女給買的新衣服也鎖在柜子里不舍得穿。他的精神世界卻是充實多彩的。60年堅持不懈傳承雷鋒精神,賈潮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褒獎,獲得“鐵道部勞動模范”“北京鐵路局優秀共產黨員”“河北省勞動模范”等諸多榮譽稱號,最重要的是,他因為幫助別人而由衷地感到幸福。

幾十年來,賈潮江先后與中國政法大學、燕山大學等近60所學校建立長期聯系,擔任校外輔導員,他還為近百所學校作過400多場學雷鋒事跡報告。

2015年4月,以賈潮江名字命名的“愛心服務隊”在玉田成立。在他的帶動下,當地掀起學雷鋒志愿服務熱潮,目前有志愿服務隊伍1000余支,注冊志愿者達到16.8萬名。

速效救心丸、云南白藥、止痛藥,現在賈潮江出去理發就帶著這些藥。由于胃出血一直未能改善,今年年初,在子女反復催促下,賈潮江總算被架到了醫院。雖然又輸液又輸血,但只要拔了針頭他就跑去給其他患者理發。

“點燃的火會熄滅,但我心中的火永不熄滅?!辟Z潮江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他篤定地認為,精神與信仰有著可以穿過歲月、跨越山海的力量。當年父親用過的方尺,賈潮江后來怎么也找不到了,但在他心中,雷鋒精神早已成為一把永遠放不下的“方尺”……

猜你喜歡
國旗護衛隊推子學雷鋒
守護國旗 傳承使命
春分
盛世華章
百日堅守
我驕傲,我是一名護旗手
馬未都憶舊——手推子
理發推子
父親的理發推子
學雷鋒,他們一直在路上
學雷鋒 知感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