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凈作大豆小面積超高產攻關淺談高產種植技術

2024-04-24 17:35范卉張顯東令狐丹丹
農業災害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田間管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范卉?張顯東?令狐丹丹

摘 要:為了確保國家糧油安全,必須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提高大豆種植技術水平、產量和品質。通常情況下,影響大豆種植產量的因素很多,如光照、溫度、水分等生態因子及其種植管理技術等。從凈作大豆小面積超高產攻關角度出發,研究高產種植技術,促進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1–00-03

“稻粱菽,麥黍稷”三字經中的“菽”指的是大豆。大豆俗稱黃豆,是豆科大豆屬一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是我國重要糧油作物之一,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高蛋白飼料。

為了確保國家糧油安全,就必須擴大大豆的種植面積,提高大豆種植技術水平、產量和品質。通常情況下,影響大豆種植產量的因素很多,如生態氣候、生態環境及其種植管理技術等。

1 研究背景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高質量完成新蒲新區的糧油等重要農產品各項生產計劃任務。根據《貴州省2023年激勵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方案》的通知(黔農發〔2023〕14號),全區農業技術人員積極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區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科在新舟鎮關田村關田組“揭榜掛帥”了凈作大豆小面積超高產攻關示范。

2 田塊選擇

試驗田位于新舟鎮關田村關田村民組,關田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提供,面積為669.12 m2,排灌通暢,土壤肥力中等,黃壤田。107.180 0°E、27.865 684°N,海拔804.4 m。距離新蒲新區中心城區36 km、行政中心39 km,距離新舟機場11 km,湄石高速公路新舟出口13 km,交通便利。區域內地勢以半丘陵地貌為主,平均氣溫為18 ℃左右,極高氣溫為37 ℃,極低氣溫為-3 ℃,年平均降雨量為1 030 mm,屬于典型的亞熱帶溫暖氣候。

3 團隊組成

揭榜團隊成員共8人,其中高級農藝師2人、中級農藝師3人,助理農藝師3人,所有成員都長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技術力量雄厚,切實保障了大豆小面積超高產攻關的順利實施。

4 攻關目標

凈作模式下,大豆小面積超高產攻關大豆產量不低于250 kg/667 m2。

5 主要核心技術

5.1 品種選擇

結合大豆種植選定區域的生態環境等因素,要科學選擇種子,不僅要考慮不同品種種子的實際產量,還要分析種子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科學、合理選擇適應性較強、產量高、抗倒伏,結莢型習性強的大豆種子。若帶狀間作種植的,應選擇抗倒伏能力強、中早熟品種,成熟期單株有效莢數不低于該品種單株莢數50%,單株粒數50粒以上,單株粒重10 g以上,株高為55~100 cm。帶狀復合種植的,選擇玉米大豆共生期短,大豆節間長粗比小于19 cm,抗倒伏能力較強的、大豆成熟期單株有效莢數是該品種單株莢數70%以上,單株粒數80 粒以上,單株粒重15 g以上的中晚熟品種。

5.2 精耕細作

整地利用旋耕機深耕翻犁,以整平、整碎、整勻為原則,做到上松下實,地面平整,土壤墑情適宜。翻犁深度一般為20~30 cm,掏好耕地廂溝、腰溝、圍溝“三溝”,做到旱能灌、澇能排。深施底肥、施足底肥,確保大豆生長期營養充足。

5.3 適時播種

播種時間是大豆高產的關鍵環節,播種時間直接影響大豆的出苗及長勢。播種前需做好種子處理,剔除殘種,打破種子休眠狀態曬種1~2 d,同時起到紫外線殺菌作用,確保發芽過程中能吸收150%的水分,為苗齊、苗壯奠定基礎。保證種子精選并藥劑拌種,藥劑拌種能較好地預防種傳病害和土傳病害,也能有效預防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的發生。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大豆播種日期,選擇最佳的播種時間,通常情況下,大豆播種時間在5月上中旬[1]。

5.4 合理密植

播種密度決定大豆的產量和質量,合理密度,有利于豐產。土地平坦肥沃,水源豐富,有灌溉條件的,保苗1.6萬~1.8萬株/667 m2。土地肥力中等及一般的地塊,保苗2.0萬~2.3萬株/667 m2為宜。

5.5 田間管理

整個田間管理生長周期,主要分為苗期、開花期、鼓粒期和收獲期4個管理階段。第一,幼苗期管理。要保證苗齊、苗勻、苗壯。疏松土壤能促根壯苗、早分枝、早開花、多開花。第二,開花期管理。要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防止倒伏,增花、保莢。只有充足的養分、水分,適宜的溫度,才能促使大豆正常結莢,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改變這一現狀[2]。第三,鼓粒期管理。要加速鼓粒、增粒和提高質量,增施有機肥,控氮增磷鉀肥,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對于有灌溉條件的,墑情不好的丘塊,可在播種前灌水1次,有利于播后種子發芽,同時結合灌水進行大田封閉除草。第四,收獲期管理。要適時收獲、及時晾曬、顆粒歸倉。

5.6 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常見病蟲害防治根據大豆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田間調查,做好病蟲監測,準確掌握病蟲害發生的動態,做到早發現、早防治。

5.6.1 大豆立枯病

大豆立枯病俗稱大豆死心棵、大豆猝倒病、大豆黑根病。它只在苗期發生,在幼苗、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莖基部產生紅褐色稍凹陷的病斑,出現皮層開裂呈潰瘍狀,病菌菌絲最初為無色,逐漸變為褐色。病害發生嚴重時,植株外形矮小,生育遲緩,靠近地面的莖出現赤褐色,莖皮層開裂,呈現潰瘍狀??拷乇淼挠浊o上,逐漸出現水漬狀的病斑,后幼苗變細腐軟,呈現黑褐色,導致幼苗迅速倒伏死亡。嚴重時,病菌可引起根部腐爛,造成病株矮化。大豆立枯病發病初期可以噴灑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1 800倍液,或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4.5%惡霉福美雙1 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惡霉甲霜靈水劑1 0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為增強防治效果,可在噴藥后7 d左右再噴1次,連噴2~3次,做到均勻噴施。

5.6.2 大豆病毒病

大豆病毒病是大豆生產中的常見病害之一,它是由大豆花葉病毒、煙草條斑病毒等70多種病毒引起的、發生在大豆上的病害。它的癥狀因大豆品種、植株的株齡及不同的氣候特點,能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較輕病株葉片基本正常,但葉脈顏色較深并向下卷,呈現濃綠、淡綠、起伏、波狀相間的葉片,有的甚至變窄,呈現柳葉狀。接近成熟時,葉片變成單革質、粗糙而脆。常見類型有皺縮矮化型、皺縮花葉型、輕花葉型、頂枯型、黃斑型、褐斑型。大豆病毒病大多由蚜蟲傳播,當有蚜株率達10%或平均每株有蟲3~5頭時應當進行防治??蛇x用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或35%卵蟲凈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50%抗蚜威(辟蚜霧)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抗蚜威有利于保護天敵),或5%增效抗蚜威液劑2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聯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倍,或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5%來福靈乳油,或10%溴氟菊酯乳油15~

20 mL/667 m2,兌水40~50 kg噴霧。在化學防治過程中,由于蚜蟲易產生抗藥性,應交替使用農藥。在大豆病毒病發病生的區域可使用1.5%植病靈Ⅱ號1 000倍液,或混合脂肪酸100倍液,或5%菌毒清400倍液、 或0.5%菇類蛋白質多糖300倍液等噴霧防治。

5.6.3 大豆食心蟲

大豆食心蟲俗稱大豆蛀莢娥、豆莢蟲、小紅蟲。主要以幼蟲蛀入大豆莢內食害豆粒,一般從豆莢合縫處蛀入,被害豆粒咬食成溝道或殘破狀。在成蟲產卵盛期,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噴殺。幼蟲入莢期前,施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發病初期可使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0倍液,或用10%蟲螨腈懸浮劑1 000液,或用10氯氰菊酯乳油35~45 mL,或使用5%氟氯氰菊酯乳油30~50 mL/667 m2,或用20%氯氰·辛硫乳油30~40 mL/667 m2,或用21.5%氯氰·氧樂果乳油60~90 mL/667 m2,或用20%辛硫·氟鈴脲乳油30~40 mL/667 m2兌水噴霧防治大豆食心蟲。

5.6.4 大豆蚜

大豆蚜俗稱膩蟲。大豆葉被蚜蟲侵害處葉綠素消失,形成鮮黃色的不規則圓形斑,并不斷擴大,變為褐色。受害嚴重的植株,葉卷縮,根系發育不良、發黃,植株矮小,分枝及結莢減少,苗期發生嚴重時,可使整株死亡。當田間點片發生蚜蟲,并有5%~10%植株卷葉,或有蚜株率達50%,百株蚜蟲量1 500頭以上,天敵較少,旬平均氣溫在22 ℃以上,平均相對濕度在78%以下,要立即施藥進行田間防治。使用25%氰戊·樂果乳油40~60 mL/667 m2兌水噴霧,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啶蟲脒微乳劑1 000倍液,或1.8%阿維·啶蟲脒乳油1 500倍液,或用4%高氯·吡蟲啉乳油30~40 mL/667 m2兌水噴霧等。

5.6.5 大豆跳甲

大豆跳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以春秋兩季發生嚴重,跳甲成蟲啃食大豆葉片,造成大豆被害葉面布滿橢圓形小蟲孔,使其光合作用減弱,從而失去商品價值。大豆跳甲可用1.3%啶蟲脒用40~

50 mL/667 m2兌水60 kg噴霧,或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20 mL兌水60 kg噴霧,或用200 g/L氯蟲苯甲酰胺10 mL兌水60 kg噴霧防治。噴藥時間及注意事項:一般跳甲成蟲在10:00左右開始活動,15:00~16:00最活躍,噴藥時要避開跳甲活躍期。由于跳甲善于跳躍,噴藥時容易逃離,噴藥時應由外向內圍噴,增強防治效果。

6 攻關過程

6.1 品種選擇

結合大豆種植區域光照、溫度、水分等生態因子,科學選擇種子品種,選擇了適宜當地種植的黔豆系列品種黔豆11號,它具有廣適性、穩產性、高產性、多抗性、結莢型習性強、品質優質和適合機械化生產等特點。其植株高44.65 cm,底莢高度7.70 cm,完全粒率91.75%,百粒重17.25 g,單產達514 kg/667 m2,

蛋白質含量為45.13%,脂肪含量為48%,抗大豆花葉病毒、霜霉病和炭疽病,耐旱、耐澇、耐鹽堿,種植適應范圍較廣,屬于農業農村部確定的主導品種和主推的大豆核心品種之一。

6.2 耕地整理

4月27日,使用大型拖拉機對該地塊進行了深耕翻犁,翻犁深度20~25 cm。在翻耙時,翻耙深度12~15 cm,先將商品機肥200 kg均勻撒入田塊,再用大型拖拉機翻耙。掏好“三溝”,做到旱能灌、澇能排[3]。

6.3 適時播種

4月28日,采用人工播種。播種前,對大豆種子進行了處理,剔除殘種,并曬種了24 h。結合大豆土傳病害、種傳病害和苗期病蟲害發生狀況,選擇使用25%的噻蟲·咯·霜靈種子處理懸浮劑進行拌種處理[4]。

6.4 合理密植

在播種時,采用定向種植,等行距40 cm、等穴距16 cm,掏溝溝播,每穴2粒大豆,種植株數2.08萬株/667 m2。下種后蓋細土2 cm左右,深淺一致,確保大豆出苗正常[4]。

6.5 科學施肥

播種時,每666.7 m2施入基肥磷酸二銨15 kg、鉀肥10 kg、酸銨2 kg和硼肥0.5 kg。在大豆全生育均應用葉面施肥技術,6月11日,花芽分化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00 g/667 m2 ,促進大豆花芽分化。6月23日,開花結莢期葉面噴施每667 m2磷酸二氫鉀120 g和高濃度硼肥200 mL,促進?;ūGv。7月11日,鼓粒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20 g/667 m2,促進大豆籽粒膨大。

6.6 田間管理

5月8日,在大豆出苗后,開展田間查苗,對出苗不好、斷窩、斷行的窩穴進行了及時補種;5月11日,對種植丘塊進行了勻苗、間苗、定苗工作;5月28日,適當進行了中耕除草松土。

6.7 病蟲害防治

整個全生育期共開展了2次病蟲害防治工作,在5月20日,用10%吡蟲啉水分散劑15 g/667 m2 +6%嘧啶核苷類抗生素水劑60 mL/667 m2,兌水噴霧,防治大豆蚜蟲、豆莢螟和根腐病、銹病等病蟲害。6月11日,結合花芽分化期噴施葉面肥,用10%吡蟲啉水分散劑15 g/667 m2+6%嘧啶核苷類抗生素水劑60 mL/667 m2,兌水噴施,防治豆莢螟、豆野螟、大豆天蛾、斜紋夜蛾、食心蟲。

6.8 適時收獲

8月29日,當大豆葉片發黃脫落,莖稈變黃,豆莢變褐,籽粒呈現短橢圓粒且變為硬粒時,進行了采收。并特邀請區統計局和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豆類專家服務工作組相關人員進行了臨田測產驗收。理論測產:全田實有株數為18 613株/667 m2,平均株高為47.79 cm,底莢高度為8.03 cm,每株有效莢數為31.48莢,每莢有效豆粒數2.525粒,每株粒數為79.49粒,按照國家審定百粒重17.25 g測算,折合理論產量為255.22 kg/667 m2;

實收測產:實收重量297.78 kg,面積669.12 m2,水分含量按測量6次平均值為25.90%,按照修正系數為13%計算,折合實收產量252.71 kg/667 m2。

7 結束語

在大豆優質高產種植中,品種選擇是前提,精耕細作是基礎,適時播種是關鍵、合理密植是重點,田間管理是保障。為此,必須科學種植大豆,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減少或避免不必要損失,提升大豆產能,確保農業增效,實現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 隋彬.大豆優質高產種植技術探究[J].河南農業,2022 (26):45-46.

[2] 劉文東.高油大豆優質高產種植技術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2):173-175.

[3] 金勇君.大豆高產種植技術[J].廣東蠶業,2021,55(4):59-60.

[4] 李世梅.大豆高產種植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9,13 (32):25,27.

[5] 潘霞,許國強.大豆高產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重點探尋[J].河北農機,2023(7):88-90.

猜你喜歡
田間管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無花果田間管理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間管理抓『四防』
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