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依據與路徑研究

2024-04-25 04:04黃玉學方前移
綏化學院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實體深度數字化

黃玉學 方前移

(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0)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盵1]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將“數字經濟”界定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盵2]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在2021 年達到45.5 萬億元,占GDP 比重達到39.8%。[3]這表示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其重要性愈發凸顯。

數字產業化發展歷史悠久,發展成果較為可觀,這些成果都屬于實體經濟的范疇。產業數字化中實體經濟數字化的部分屬于實體經濟的范疇,而像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等虛擬經濟數字化的部分則屬于虛擬經濟的范疇。由此可見,數字經濟的絕大部分都歸于實體經濟的范疇并且正在成為一種“新型實體經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具有天生的融合性,我們要解決的主要是融合的深度問題,也就是要如何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問題。

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依據

(一)理論依據:馬克思虛擬資本理論中的虛擬資本批判。虛擬資本是與現實資本相對而言的資本,這一資本是虛擬的、想象的。馬克思在其虛擬資本理論中對虛擬資本進行了嚴謹的批判。首先,虛擬資本具有高度的拜物教性質。虛擬資本將拜物教的高度從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的高度提高到資本拜物教這一拜物教的頂點,使資本對于雇傭工人的剝削變得愈發的間接和隱秘了。其次,虛擬資本會扭曲資源配置。虛擬資本一定程度上會引發各種信用投機,這就導致那些本該用于擴大再生產的產業資本數量減少,消費資本和用于證券投機資本的數量反而增加。最后,虛擬資本會引發經濟危機。虛擬資本的過度發展會帶來暫時的虛假繁榮并進一步促使生產的過剩,引發泡沫經濟,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這不僅嚴重沖擊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而且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性問題。

虛擬資本的發展促使虛擬經濟的產生,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這時貨幣資本不經過實體經濟循環就可以取得盈利?!盵4]虛擬經濟繼承了虛擬資本的缺陷,因此,我國在發展數字經濟的同時必須增強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

(二)現實依據: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丁笆奈濉睌底纸洕l展規劃》中明確數據資源為其關鍵生產要素。數字經濟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據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字技術為生產工具、以“數據+算法+算力”為新的生產力,此時的勞動者要求是數字化賦智的勞動者,數字化的市場、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形成了新的生產關系。數據在成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行的生產要素后,可以充分參與到實體經濟的生產和流通環節。數據可以“把不同生產要素進行連接從而產生倍增效果”,在其基礎上發展的數字技術又“使得數據對提高生產效率的乘數作用凸顯?!盵5]“數據+算法+算力”所形成的新型生產力和數字化市場、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形成的新型生產關系兩者融合發展形成新的生產方式,在實體經濟的生產、流通和分配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實體經濟在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的背景下被賦予了新的潛能,也就是說,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三)實踐要求:數實深度融合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盵1](P28)由此可見,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點,探索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途徑就顯得格外重要。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可以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數據資源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雖然很多大企業對其關鍵的數據資源采取保密和壟斷的措施,但是依然不能否定數據資源還在不斷增長和無限供應的事實。數據資源成為新型生產要素為社會經濟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要素準備。數字經濟是通過數字技術滲透、擴散于實體經濟而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過程中,創新性產物的新型數字技術有助于提升實體企業的創新能力,加之新型數字技術的集成應用會推動實體企業的產業變革和轉型升級,從而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6]

二、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挑戰

(一)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儲備不足。數字經濟時代對于既熟練掌握行業專業知識,又可將數字技術熟練應用到行業中實現增值的數字化復合型人才需求巨大。當前,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儲備不足已經不僅制約了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而且阻礙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進程。因此,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有才能、有理想的數字化賦智人才。數字化復合型人才缺失是一個影響全局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多方合力才能解決。

(二)消費者注意力稀缺。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實體企業要想避免生產過剩的問題,就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進行生產。在數字經濟發展的當下,消費者的角色早就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僅是商品的消費者,而且還是企業生產所需數據的提供者和數據資產的投資者。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希望可以盡快搜索到和自己的需求相匹配的所有信息;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希望可以搜集到大量有用的數據資源,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從而精準推薦商品,增加企業效益。這就使企業之間對于消費者注意力爭奪的斗爭異常激烈。再加之,由于受消費者信息收集能力的影響,信息偏差的情況普遍存在,消費者不能及時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企業的生產要想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就要收集和運用好消費者注意力這一稀缺資源。

(三)生產數字化水平不高。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生產必然是具有數字化特色的生產。但實現好生產數字化的這些因素目前都還不夠完善。首先,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儲備不足。其次,核心數字技術水平有待提升。雖然我國企業與機構已經在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一些核心數字技術依然落后于、甚至受制于部分發達國家,嚴重阻礙我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進程。最后,數據資源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程度不高。當前,大部分企業對于數字經濟的認識依然處于數據應用的感知狀態,這導致企業對于數據資源的積累不足、運用不夠,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為企業增值的能力依然不強。

(四)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政府的職能主要是對企業的生產和流通行為進行監管和服務。當前,政府給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夠,這主要體現在相關規章制度還不完善、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力度還不夠等。政府在人才激勵制度方面給予的政策支持還不夠、對于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大限制了數字生產力的釋放;數據產權保護體系不健全,數據侵權情況時有發生。這嚴重打擊了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意愿,導致大量的企業不愿和不易進行數智化轉型,降低了市場的活力,阻礙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路徑

(一)加強數字人才隊伍建設,筑牢人才支持基礎。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數字人才缺失的現象反映的是多方面的問題。要想解決數字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個人、企業和政府三方都要付出努力。

在個人方面,個人不僅要熟練掌握本行業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掌握將數字技術熟練運用到所從事行業甚至跨行業的技能。這類數字人才是復合型人才,除了對于數字技術的運用,他們還需要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和自我協調的能力,在團隊或者跨團隊協作中要有強烈的團隊意識,時刻保持敏銳性,以主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步甚至超越時代的發展。在企業方面,企業主要通過兩個渠道提升數字人才儲備。其一,增加引進數字人才的資金投入,以企業資金的短期消耗換取企業快速實現數智化轉型的人才支持。其二,通過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人才培養、激勵制度,自主創造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如對于逐漸成長的數字人才,企業給予規章制度上的支持,并為其打通快速晉升的通道,激發數字人才創造的積極性;企業給予數字人才更大的自主性,重塑雇主雇員關系;企業提供先進的數字技術和設備支持,為這類人才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在政府方面,政府除了要對企業內部數字人才的培養工作給予政策支持外,還需要給予那些未進入企業的數字人才政策上的鼓勵。政府可改革現行大學教育體系,增加先進數字技術類和實際操作類課程的比重,鼓勵學校和先進科技企業合作開展數字人才的培訓工作,促進高校人才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對于市場上從事數字方面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他們的社會福利及其保障問題一直存在,這些問題分散了他們的專注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類數字人才的發展。政府可以在養老、醫療等方面給予這類人群一定的政策支持,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為社會創造價值。

(二)做好消費者需求調查工作,明確企業生產目標。收集和運用好消費者注意力資源,有利于企業實現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生產。消費者注意力實際就是用戶流量,平臺企業之間對于用戶流量的競爭實際就是對于消費者注意力的競爭。

收集消費者注意力的傳統方式是發放問卷調查,企業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提前掌握消費者的消費傾向,但是,這一方式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具有效率低和調查結果不準確的特點。消費者也往往因為信息不對稱而不能及時獲取他們所需的信息。在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缺少了一個代理人,這個代理人可以及時、準確地將消費者的需求傳達給企業,將企業的信息傳達給消費者?;诖?,當前越來越多的平臺企業開始研發“數字代理人”。消費者可以利用數字代理人提前規劃自己的需求,企業可以通過數字代理人準確把握好消費者的注意力,為消費者精準推薦商品,實現企業和消費者的雙贏?!鞍⒗锇桶?、亞馬遜等電商平臺用大數據為用戶精準推薦商品的方式貢獻了其自身將近1/3的電子商務新增交易額”[7]。從數字代理人在企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實現企業經濟的發展,而企業經濟的發展會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三)解決生產的各項難題,提升生產數字化水平。生產數字化的實現需要實體企業中的數字人才與數據資源和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這提升了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形成了部分數智化企業。但我國當前的核心數字技術水平、數據資源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程度都還不夠高。

在很大程度上,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就是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所以我國企業與機構的生產一定要在核心數字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政府要對那些致力于研發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為數字技術的研發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企業要借力政策的扶持,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應用的底層邏輯,加大對傳感器、控制器、核心元器件等核心數字技術的研發力度,盡快實現我國對于核心數字技術的自主權,降低核心數字技術領域被外國“卡脖子”的風險。

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是一個積累、收集和應用數據的過程,數據資源在企業數智化轉型中的作用重大,以致成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一類重要資產。企業要建立覆蓋全產業鏈、全生產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鏈。數據資源不僅要覆蓋企業的方方面面,而且要保持數據之間應用的連通性,減少企業中“數據孤島”般的閑置數據數量,實現數據資源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四)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助力數實深度融合。對于我國數字化復合型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政府要提高那些投資數字經濟、培養數字人才的數智化企業或者正在數智化轉型的企業的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解決企業數智化過程中的后顧之憂。政策不僅需要向企業內的數字人才傾斜,也要向企業外的數字人才傾斜,這兩個方向上的政策支持將很好地緩解我國數字人才不足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盵1](P30)數字基礎設施是以數字技術為核心,以通信網絡為基礎的公共服務設施系統。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實體企業更好地將數字技術運用于經濟運行的全過程和多領域,釋放企業的數字生產力,實現企業的價值增值。政府要完善信息通信網絡建設,持續推進5G網絡的商業部署和融合應用,加強原創性技術方面的能力,提前布局6G網絡技術;建設面向全行業和各領域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提升IPv6性能和服務水平;統籌布局智能化的數據和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大數據中心系統。對于數據產權保護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政府要在做好數據侵權和數據產權保護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后,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等權利進行界定,同時要充分調動企業和機構的積極性,鼓勵數據保護的相關企業和機構的建立。政府作用的更好發揮將有利于營造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面臨著來自數字人才、消費者、數智化企業、數字化生產和政策支持不足等方面的挑戰。提高政策的支持力度和企業的自主調整能力,有利于克服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又有利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并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

猜你喜歡
實體深度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前海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實體的可感部分與實體——兼論亞里士多德分析實體的兩種模式
兩會進行時:緊扣實體經濟“釘釘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