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植保理念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對策研究

2024-04-25 19:38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雙河鎮農村農業服務中心宋東陽
河北農機 2024年1期
關鍵詞:化學農藥植保害蟲

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雙河鎮農村農業服務中心 宋東陽

前言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的日益關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問題逐漸凸顯。為了尋求更為可持續、環保的解決方案,綠色植保的理念應運而生,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通過減少對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確保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和環保性。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綠色植保理念仍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討。

1 綠色植保理念應用的意義

綠色植保理念在農業中的應用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它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化學農藥對土壤、水源和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農業活動常常伴隨著化學農藥的使用,然而這些農藥在殺滅害蟲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貫徹綠色植保理念,可以有效地減少農藥的使用,從而防止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護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其次,綠色植保理念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利用。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穩定和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通過維護生物多樣性,可以促進生態平衡,提高農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減少農藥使用量。同時,保護非目標生物,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降低生態系統崩潰的風險。此外,綠色植保理念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在當今社會,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滿足基本的溫飽需求,還要追求健康、安全、美味的農產品。綠色植保理念引導農業生產向更加環保、生態友好的方向發展,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通過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水平,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為農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支持。

2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2.1 忽視病蟲害監測工作

在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監測是預防和控制病蟲害的基礎工作,這項工作不僅有助于及時發現病蟲害,還能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然而,目前一些農業生產主體對病蟲害的監測工作較為忽視。他們更傾向于依賴經驗判斷,而不是進行科學的監測,這種做法可能導致防治措施滯后,錯過最佳防治時機,進而影響防治效果。此外,缺乏科學的監測手段和設備也會限制監測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這可能會使得病蟲害的傳播和擴散得不到及時控制,從而給農業生產帶來更大的損失。

2.2 生物控制技術不完善

生物控制技術,作為綠色植保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這種技術旨在利用生物天敵或微生物農藥來控制病蟲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環境。然而,當前生物控制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仍面臨諸多挑戰。盡管一些生物防治產品已經問世,但它們在實際應用中對特定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尚未得到充分驗證,這使得許多農業生產者對其實際效果持懷疑態度,限制了其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此外,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但目前相關投入仍然不足,這也使得生物防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受到制約。

2.3 防治意識不足且不科學

農民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其防治意識對病蟲害防治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然而,目前農民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意識仍然有待提高。部分地區受傳統農業觀念的影響,對綠色植保理念的接受度不高,仍傾向于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這種不科學的防治方法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也可能引發農產品安全問題。此外,長期使用化學農藥還可能導致病蟲害產生抗藥性,使得防治效果下降,甚至失效。同時,一些農民在防治時缺乏科學的方法和策略,可能存在濫用農藥的現象,這不僅容易造成農藥殘留超標,還可能使病蟲害產生抗藥性。

3 綠色植保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3.1 開展農作物檢疫

在農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實施病蟲害監測和檢疫措施至關重要,通過定期檢查和識別可能危害農作物的病蟲害,可以及早發現并采取應對措施,這有助于防止病蟲害的擴散,并為后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執行檢疫政策,確保農作物安全流通。為了有效開展農作物檢疫,需要建立完善的監測網絡,覆蓋不同地區和不同種類的農作物。加強病蟲害的監測和預警系統建設,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加強檢疫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檢疫工作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此外,還需要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和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可引進先進的檢疫技術和經驗,共同應對病蟲害的威脅,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可以更好地控制病蟲害的傳播和擴散,保護農作物的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安全[1]。

3.2 應用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是一種環保、可持續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通過引入天敵、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提取物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數量和影響范圍。首先,天敵昆蟲是生物防治技術中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釋放天敵昆蟲如瓢蟲、草蛉等,可以控制蚜蟲、粉虱等害蟲的數量,這些天敵昆蟲以害蟲為食或寄生在害蟲的卵或幼蟲中,從而降低害蟲密度。為了確保天敵昆蟲的存活和繁殖,需要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如提供庇護所、水源和食物等。其次,微生物制劑也是生物防治技術中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拮抗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和繁殖,從而減輕病害的發生。在使用微生物制劑時,需要注意選擇對目標害蟲或病害有針對性的菌種,并掌握合適的施用方法和劑量。最后,植物提取物也可以用于病蟲害的防治。某些植物提取物中含有天然的抗菌、殺蟲成分,如苦參堿、印楝素等,這些提取物可以抑制害蟲的生長發育或病原菌的活性,與化學農藥相比,植物提取物具有低毒、低殘留的特點,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較小。

3.3 應用殺蟲燈

殺蟲燈作為一種綠色植保手段,利用特定波長的光線誘殺害蟲,有效降低害蟲密度。根據不同地區的主要害蟲種類和習性,選擇合適的殺蟲燈種類和設置方式。例如,針對夜行性害蟲如蛾類、甲蟲等,可安裝黑光燈或紫外線燈;對于具有趨光性的害蟲如蚜蟲、粉虱等,可利用普通白熾燈或熒光燈誘殺。殺蟲燈的應用不僅能顯著減少害蟲數量,還能避免化學農藥的使用,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環境安全。在應用殺蟲燈時,應注重合理布局和規范設置。根據農田面積和地形等因素,確定合適的燈間距和高度,確保能覆蓋整個農田區域。同時,加強日常維護和管理,及時清理和維修燈具,確保殺蟲燈正常運轉[2]。此外,應注重與其他防治措施的協調配合,提高整體防治效果,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和應用殺蟲燈,可以有效控制害蟲數量,減輕其對農作物的危害。

3.4 應用黃色誘蟲板

黃色誘蟲板是一種利用昆蟲對黃色的敏感和趨向性來監測和防治的方法。在農田中,通過合理布置黃色誘蟲板,可以有效地吸引并粘附大量害蟲,為監測和計數提供方便,這種方法具有無毒、無污染、操作簡便等優點,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更好地發揮黃色誘蟲板的作用,需要針對不同害蟲的種類和習性,選擇合適規格和顏色的誘蟲板。同時,還需要確定合理的布置密度和高度,以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害蟲。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查誘蟲板上粘附的害蟲數量,以便及時了解害蟲種群動態,為防治工作提供依據。需要注意的是,黃色誘蟲板只能起到監測和防治害蟲的作用,不能替代其他防治方法。因此,在農業生產中,需要結合其他防治手段,如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綜合治理害蟲,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

3.5 應用性誘劑

性誘劑是一種利用昆蟲性信息素進行監測和防治的方法,通過模擬天然昆蟲性信息素,性誘劑能夠吸引異性昆蟲,從而達到監測和誘捕的目的,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專一性強、不傷益蟲、對環境友好等。在應用性誘劑時,需要根據不同害蟲的性信息素種類和合成方法,選擇合適的性誘劑。例如,針對鱗翅目害蟲如小菜蛾、斜紋夜蛾等,可放置性誘劑誘捕器,吸引并捕獲雄性昆蟲,降低交配概率從而控制種群數量,需要注意的是,性誘劑只能起到監測和誘捕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防治方法。因此,在農業生產中,需要結合其他防治手段,如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綜合治理害蟲,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3]。

3.6 生物農藥研發應用

生物農藥是一種替代傳統化學農藥的綠色植保手段。與化學農藥相比,生物農藥具有高效、環保、安全等優點,通過研發和應用生物農藥,可以有效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且對環境友好。生物農藥主要來源于天然存在的植物源物質或微生物資源,例如某些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某些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等可產生抗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質,對病蟲害具有防治作用。因此,通過合理利用這些天然資源,可以開發出高效、環保的生物農藥。

4 綠色植保理念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效果提升策略

4.1 政府支持與政策引導

政府在推動綠色植保理念的實施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需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綠色植保的政策,還需要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農民應用綠色植保理念,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助于降低農民的投入成本,提高其收益,從而激發他們采用綠色植保技術的積極性。同時,可以加大對綠色植保技術研發的投入,推動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為綠色植保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這將有助于加快綠色植保技術的研發進程,為農民提供更加高效、環保的病蟲害防治手段。此外,還需要加強對綠色植保的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農民了解綠色植保的重要性和優勢。同時,應加大對綠色植保技術應用的監管力度,確保綠色植保技術的有效實施。在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農民的實際需求和利益,制定出符合農民利益的綠色植保政策。

4.2 農民培訓與技術普及

農民是實施綠色植保的主體,提高農民的素質和技能是關鍵。政府和社會組織應該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及現場指導等形式,向農民普及綠色植保的理念和技術,使農民了解綠色植保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法,這將有助于加深農民對綠色植保的認識,提高防治病蟲害的能力。同時,可以通過宣傳、示范等形式,讓農民看到綠色植保的實際效果,增強其采用綠色植保的信心和動力,這將有助于轉變農民的傳統觀念,引導他們積極采用綠色植保技術。在培訓過程中,應該注重實際操作和案例分析,讓農民更加深入地了解綠色植保技術的具體應用和實踐[4]。同時,可以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幫助農民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4.3 農田生態系統的構建

在綠色植保理念的指導下,農田生態系統的構建應被視為一個整體,注重多種生物的共生共存,通過合理配置作物種植布局,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作物的多樣性和穩定性,降低單一作物種植帶來的風險。同時,增加生物多樣性可以促進生態平衡,使得農田生態系統能夠自我調節和修復。例如,引入天敵可以控制害蟲的數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此外,加強農田生態環境的監測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生態問題,如土壤污染、水源匱乏等,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這不僅可以確保農田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還有助于實現農作物的可持續生產。為了實現農業生產的生態化和可持續化,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是關鍵,這需要積極實施節約用水、合理施肥、提高光能利用率等措施。同時,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是至關重要的,應盡量避免使用對生態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保護好自然植被和野生動物[5]。

4.4 農業技術創新與信息化管理

農業技術創新是推動綠色植保發展的重要動力??蒲袡C構和企業應加大對綠色植保技術的研發力度,通過技術創新來開發更加高效、環保、安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例如,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培育出抗病抗蟲的農作物新品種,減少農藥的使用量;生物農藥的開發和使用可以替代部分化學農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利用天敵進行病蟲害防治也是一項環保且有效的技術。同時,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也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建立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對農田生態環境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為農民提供更加精準的管理決策依據。智能農業裝備的應用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減少人工干預和勞動強度。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還有助于實現農業生產的可追溯和監管,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

5 結語

綠色植保理念為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仍需面對一系列問題,通過開展農作物檢疫、應用生物防治技術、使用綠色植保手段等策略,有望有效提升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水平。政府的支持與政策引導、農民的培訓與技術普及、農田生態系統的構建以及農業技術創新與信息化管理等策略的綜合運用將為實現綠色植保目標奠定基礎,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化學農藥植保害蟲
廣西植保(2021年4期)2022-01-06
壺關縣:開展2021年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培訓
蝸牛一覺能睡多久?
冬季果樹常見蛀干害蟲的防治
化學農藥協同增效實現使用量零增長 省植保站組員參加國家』化學農藥協同增效關鍵技術
化學農藥在植物保護中的注意事項
化學農藥對農業環境的污染與防治
棗樹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植保機何時走下“神壇”
植保無人機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