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作文預測(六)

2024-04-25 12:24
《學習方法報》寫作·高考 2024年46期
關鍵詞:套作人用文題

文題演練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小說《繁花》中有這樣兩句話:“寧敲金鐘一記,不打破鼓千聲?!?/p>

這兩句話對人們很有啟發意義。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本題審題難度不大,較為適合學生抒發議論,考生應基于對這兩句話的理解進行立意、構思。

兩句話原本出自《紅樓夢》的第七十二回:“只是他們為人都不如你明白有膽量。我若和他們一說,反嚇住了他們。所以我‘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眱删湓挼囊馑际菍幵负湍苋俗鞫虝旱慕佑|,也不屑和平庸低劣的人多打交道。在人們運用的過程中這兩句話又有了更豐富的意思:寧愿有一次響亮、有力的表現,也不要有千次平庸、無關痛癢的嘗試。換言之,在某些情況下,質量遠比數量重要,語句強調的是做事情要注重效果和實質,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成果(《繁花》中就是此意)。

這句話可以應用在多個方面。比如,在職場上,寧愿完成一個有深遠影響的項目,也不要做許多表面功夫的小事情;在學習上,寧愿深入掌握一個難點,也不要淺嘗輒止,廣而不精;在人生選擇上,寧愿追求一次真正有意義的經歷,也不要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這種觀點鼓勵人們追求卓越,注重實質與效果,避免敷衍了事和形式主義。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內在的價值和質量,而不是單純追求數量或是外在的表現。

當然,考生還可以辯證地看到“打破鼓千聲”雖然是平庸的嘗試,但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先通過“破鼓”發出聲音的。這一點可以在文末“捎帶腳”提一下,也可以不提,因為試題主要方向還是肯定題面觀點。

【速寫范例】

《太子少傅箴》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睙o論生活還是工作中,寧愿只和能人打一次交道,也不與低劣的人多來往,正所謂“寧敲金鐘一記,不打破鼓千聲”。因為人與人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慢慢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和能人相處時,你能學到他們的做人原則、做事方法。面對困惑,可能只要他的一兩句話,就能幫你解開煩惱,為你指點迷津。而低劣的人往往只會教你耍小聰明,與這樣的人待久了,自然會被他影響同化。未來切記:只與優秀的人同行,只和靠譜的人做事。

文題演練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3年末,在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市文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青年批評家日暨新媒體影視視聽藝術論壇”某一個環節中,要求與會的學者、評論家每人說一個“年度熱詞”。其中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講師劉子瀟給出的是“確診式文學”,該詞指的是人們在某個影視劇的代表性角色或者生活中比較有特點的人、物身上獲得了共鳴,認為自己和他/它同屬一性,并且傾向于通過他/它來表達自己的特點或情緒。例如,“北京人被正式確診為哪吒,上下班路上就像腳踩風火輪,熱得撒腿就得跑”。

材料中提到的“確診式文學”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確診式文學”在網絡上受到廣泛推崇,激發了眾多網友創作和模仿的欲望,無疑記錄和見證著網絡世界的文化創造,也讓文學和影視的經典片段再次和現實生活完美邂逅,本身也為經典走近大眾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時也引導著社會公眾審美情趣的“向好向善”,在幽默中透露著睿智,在情緒宣泄中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期許,這無疑是一種良好的文化現象。正如蘇珊·桑塔格所言,人們希望通過批判疾病的隱喻,剝離加諸疾病身上或浪漫或沉重的想象?!按_診式文學”使用“被確診”這一看似冷靜、理智的話語,通過模仿醫生診斷,制造出一種人人都會經歷喜怒哀樂的幻象。它借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或臺詞,為身處賽博空間的個體提供了一個自由宣泄情感的空間,有助于緩解精神壓力,尋求心理安慰與群體認同感?!按_診式文學”也許過不了多久就如“明日黃花,風情不再”,但即便如此,該詞也激發過廣大網友的精神共鳴,體現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速寫范例】

社會的客觀存在本身并非靜態,而是以動態的方式來呈現。網絡流行語的出現對應了社會發展中不同階段所呈現出來的事物,所以網絡流行語會不時地更新。近期的網絡流行語“確診式文學”通過將地域特色與人物形象相結合,用夸張的方式來描繪各地的天氣和人們的不同狀態,引發了網友的共鳴與歡笑。無論是面對炎熱的高溫還是暴漲的洪水,人們以幽默的口吻戲謔自己的生活,借此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種言語調侃和自娛自樂的方式,提供了一種輕松和愉快的溝通方式,讓人們在忙碌和壓力之余得以放松和發泄。

小試牛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同樣是喝水,有的人用金杯玉盞喝,有的人用瓷杯泥碗喝,有的人用雙手捧著喝。第一種人感到富貴,第二種人感到貧賤,只有第三種人痛快地說:“真解渴??!”人渴了,要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真正的享受是你喝上了甘甜的水,而不是舉起了華麗的杯子。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根據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結合實際,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三種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實質上代表了對待生活的三種不同態度。前兩種人都未能看到生活(生命、人生)的本質,沒有悟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所在。他們把注意力放在物質財富的多寡和榮譽名聲的得失上,或富貴驕人,或貧賤羞人。前者得到的只是虛幻的滿足,后者則陷入無謂的煩惱中。只有那個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說了聲:“真解渴呀!”因為他關注的是“甘甜的水”而不是“盛水的杯”,他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和人生的幸福。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緊扣材料寓意,確定論述范圍和中心:“富”不能證明“貴”,“貧”并不代表“賤”;貧富之別不是人生幸福與否的分水嶺,而貴賤之分則取決于對待生活的態度,可以聯想到:內容與形式、過程與結果,等等。

【參考立意】

1.不追求外在形式美,而注重內在充實美;不注重外表美,而注重心靈美。

2.追求生命本色,拋卻功名利祿;追求平淡,脫離浮華。

3.認清生活的本來面目,不生活于虛幻之中。

【輪到你了】

猜你喜歡
套作人用文題
劉世榮“中秋月”
維京人用水晶“太陽石”發現了美洲?
《現代儀器與醫療》2021年第27卷文題索引
《天津護理》2020 年第28 卷文題索引
桑園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術進行專家測產
《中成藥》2019年第41卷第1~12期(總第472~483期)總目次 文題分類索引
遠離套作之嫌,力創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場作文為例
《中成藥》2017年第39卷第1~12期(總第448~459期)總目次文題分類索引
一棵樹
套作條件下不同品種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