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觀鳥』活動 開啟自然探索

2024-04-25 05:04郁靜
家教世界·現代幼教 2024年2期
關鍵詞:觀鳥小鳥幼兒園

郁靜

在“戶外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可以獲得大量的探究和觀察機會。因此,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在戶外玩耍和探索,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提供的必要條件。探索自然對于幼兒建立科學精神非常重要,它培養的能力包括觀察、描述、分類、調查現象、提出問題、預測結果、得出結論、說明成果等,其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一片樹葉、一縷陽光乃至一滴雨露,都能為科學探索提供豐富的材料和機會。下面,我將以幼兒園“觀鳥”活動為例,進行自然探索活動的實踐,讓課程回歸自然,促進幼兒自然探究能力的提升。

如何支持自然探索?

挖掘環境中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在戶外進行自然探索活動時,要對戶外自然環境有基本的了解,并挖掘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坝^鳥”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需要梳理“觀鳥”活動的課程環境和資源。首先,幼兒園地處城郊,植物資源豐富,有十余棵香樟、女貞等較高的樹木,有的樹上還有一些鳥窩;其次,幼兒園以及旁邊的小學、居民區中有高樓頂、各種樹木枝條、高壓電線、草地等鳥類喜歡活動和停留的地方;最后,周邊經常出現的鳥類有灰喜鵲、珠頸斑鳩、灰椋鳥、烏鶇、麻雀等,它們活動比較頻繁的時間是早晨和傍晚。

創設支持自然探索的環境和條件。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實施和幼兒探究興趣的需要,創設自然探索的環境。在開展“觀鳥”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在開闊的樓頂平臺設立投食區,吸引各種鳥兒前來,并在窗前做好遮擋,讓幼兒能夠近距離觀察鳥兒的特征和表現,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教師還在小鳥出現頻率較高的地方創設隱蔽且視野開闊的觀察區域,促使幼兒在觀鳥過程中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和發現。此外,教師還在環境中投放了與鳥兒相關的圖片、書籍和觀鳥的工具(如望遠鏡、記錄板、筆等),方便幼兒隨時進行觀察、探索和記錄。

源于幼兒興趣的自然探索活動

多種感官參與的自然觀察。幼兒天生喜歡觀察,他們通過看、聽、嗅、抓、舉等行為來了解物體的特性,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觀察。戶外觀鳥活動中,幼兒們直觀地看到了許多飛行的小鳥,還會利用“望遠鏡”對停住的小鳥進行觀察。分享環節時,幼兒們對鳥的外形、顏色進行了描述,并且能夠使用很多描述性的詞匯,如金黃色、灰褐色、黑褐色等描述顏色的詞,以及光滑、柔順等描述羽毛的詞,這些詞匯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們對看到的事物進行描述,并和同伴進行多次分享,從而進一步與“小鳥”這個被觀察事物建立聯系,引發了持續觀察的興趣。除了顏色、羽毛,他們還會談論小鳥的叫聲,并在談論時分析小鳥叫聲的特點,如粗細、長短等。幼兒運用耳朵仔細地聆聽,豐富了對聲音的體驗和感受。

鼓勵提問的自然探究。提問是幼兒本能的舉動。第一次開放性觀鳥活動時,幼兒發現看到的小鳥大多是灰色、黑色的,便提出疑問:“為什么沒有看到彩色的小鳥?”幼兒們自己想出了很多答案,如“小鳥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這個顏色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等。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教師在活動室內投放了很多相關的圖書,讓幼兒們自己去尋找答案,他們經過討論后,提出回家和家人一起進行調查。

看到小鳥總是飛來飛去,幼兒們又產生了新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小鳥落下來呢?”有的幼兒說:“我們可以在草地上扔點小鳥喜歡吃的食物,把它們吸引下來?!彪S后,圍繞著“小鳥喜歡吃什么”的問題,幼兒進行了大膽的猜想,并查詢了資料。之后,幼兒和教師一起給小鳥準備了食物,并用干凈的小盒子裝好,分別擺放在不同的地點。經過多次的觀察,幼兒們發現:在固定的地點進行投食,小鳥出現的頻率會比較高。停留覓食的小鳥,讓幼兒們能夠更好地觀察小鳥的不同狀態。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幼兒每次提出問題后,都會基于已有經驗進行推理和猜測,這是幼兒的基本能力。預測可以促使幼兒及成人對已知的、過去體驗到的以及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批判性思考,對已有經驗進行分析、想象,通過調查、實驗、觀察等方式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這個過程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科學思維能力,幫助幼兒建立自然探索的科學路徑。

來源于觀察的自然表征。語言和符號是思維的外化,每一次表達與表征,都是將認知轉化為具體符號的過程。細致的觀察經驗的內化會讓幼兒的表達表征更為生動、豐富;而表達和表征的需求,會讓幼兒進行更為深入的觀察、感知、探索。比如,幼兒將自己看到的小鳥進行表征,為了體現小鳥落的地方非常高,他畫了一個大大的樓房,并詳細描述了樓房的層數,這是建立在他對事物觀察的基礎之上的。在對小鳥的形態進行表征的同時,他還對觀察到的空間、數量、方位等進行了表征。在近距離觀察覓食的小鳥后,幼兒對小鳥進行了動態描畫。其中,烏鶇鳥走路的時候抬著頭,一停下來就會低著頭,這樣的認知經驗是幼兒細致觀察后發現的。

基于自然探索的教師專業支撐

重視課程審議。實施“戶外學習”課程中的自然探究活動,教師首先要進行課程審議,立足于幼兒生活和課程資源,對主題內容進行篩選和調整。在中班主題活動“小鳥,你好”中,年級組教師一起討論、篩選出省編教材中符合幼兒興趣及各領域能力發展需要的內容,結合本園戶外豐富的自然資源,將“觀鳥”活動融入原有課程中,并對觀鳥活動適合做開放式探索還是聚焦式探索,年級組對課程價值的定位是否適合幼兒的能力發展,課程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實施路徑是否有效等問題進行及時的回顧和總結。

加強觀察分析。教師在活動室以及經常觀鳥的地方放置了一張大大的鳥的外形注解圖,引發幼兒觀察探究的興趣,并在幼兒的記錄紙上印上鳥的輪廓圖,方便幼兒及時表征觀察到的鳥兒的外形特征。教師不斷了解孩子的發現,引發新的話題和興趣,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教師還記錄下孩子的問題“為什么望遠鏡看不到鳥兒”,并帶領孩子通過集體討論、實驗發現望遠鏡適合觀察靜態景物。教師及時的觀察、分析,實現了對幼兒自然探究活動及時有效的回應與支持。

開展專題研訓。定期開展參與式、體驗式教研與培訓,讓教師在親身體驗中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組織實施能力。在觀鳥活動實施前,幼兒園邀請觀鳥協會的專家對教師們進行鳥類知識的科普,引發了教師對于觀鳥課程的興趣和思考。幼兒園還組織教師進入周邊的公園和山林,進行野外觀鳥活動,促使教師通過實踐操作來了解觀鳥的科學打開方式,即找到觀鳥的適宜距離、遵循觀鳥的服飾要求、準備觀鳥的工具等,以積極、科學的態度支持幼兒的觀鳥活動。

自然探究活動是幼兒園“戶外學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從環境資源、引發興趣、組織形式和教師支持等方面入手,更科學地開展自然探究活動,在自然探究中幫助幼兒建立指向終身發展的學習品質、思維方式和技能習慣,實現幼兒的完整發展。

猜你喜歡
觀鳥小鳥幼兒園
濕地觀鳥
觀鳥記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春季觀鳥style
小鳥
憤怒的小鳥
憤怒的小鳥
憤怒的小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