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留守兒童隨遷入學,當前正是最佳時機

2024-04-25 16:14陸銘
中國新聞周刊 2024年12期
關鍵詞:外來人口回老家入學

陸銘

邯鄲一名初中學生被三名同學殺害一案引發輿論震驚。而據媒體報道,本案中的三名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害人都是留守兒童,這再一次把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暴露在公眾面前。

根據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人口基金共同發布的《2020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2020年中國的留守兒童有6693萬人。

留守兒童問題的成因是城市化和區域經濟的集聚發展,帶來了人口從農村向城市流動、從一些相對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特別是大城市集中。但是,我們長期以來所實施的公共服務政策,特別是子女教育政策,主要還是依據一個孩子是否擁有本地戶籍來決定其是不是能夠入學。

這些年來,一些地方做了大量努力。在一些小城市,流動人口的孩子入學基本無障礙,但是在一些特大和超大城市,子女入學政策主要是以父母的積分為主要標準,這在客觀上導致了很多年輕的父母在大城市打工,但是他們的子女卻只能留守老家。

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可以說相當緊迫。首先,這是幾千萬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問題。在孩子的學齡時期,如果家庭長期處在分居狀態,孩子缺乏家長的陪伴,學習成績、身心健康、營養狀況等都會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

其次,中國正在建設人力資源大國。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減,人力資源的質量越來越重要。等留守兒童長大后,一方面他們的人力資源水平可能無法順應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可能由于幼年成長環境而引發各類社會問題。

再次,當前服務業就業的占比遠遠超過了制造業。筆者與同事做的一個研究顯示,越早進城的農村人群,就越有機會在城市里獲得服務業就業崗位,并且收入更高。換句話說,如果留守兒童問題能夠盡早解決,就可以讓孩子盡早進城,來順應現代化的發展趨勢,這有利于提高個體的就業機會和收入。

一直以來,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有兩種思路,一種思路是鼓勵父母回老家,另外一種思路是讓留守兒童隨著父母在其就業和居住的地方,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務。

鼓勵父母回老家的辦法,其代價就是父母的收入大幅度下降,同時,也會導致他們當下所在城市服務供給不足,服務價格上升,對于城市發展是不利的。這種做法也不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即人口向城市(特別是大城市)集中。

另一種思路是讓留守兒童能夠逐漸地跟隨父母到他們就業的地方去讀書,這是效率與公平兼顧的方案。近些年出現了一個新情況,就是外來人口較多的大城市,由于出生率的下降,有一些學校已經開始出現招不滿學生的現象。因此,現在就是大幅度降低外來人口子女入學門檻的最好時機,這既能夠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又不至于讓學校出現資源浪費。

去年,在浙江、江蘇,除了杭州、南京和蘇州中心城區以外的其他地區,都已經全面放開落戶,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把孩子從老家接過來,落戶、在當地入學。這就有力地回應了社會上的一種錯誤認識,即認為當前城鎮化已經沒有動力了。實際上,只要我們在體制上能夠作進一步的改革,城鎮化就可以釋放體制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推動隨遷子女平等入學,還可以促進有效投資和消費。從投資端看,為解決外來人口隨遷子女而新建的學校,本身就是一種有可持續需求的投入。從消費層面看,當孩子留在老家時,在城市工作的父母需要匯款回老家,實際上會導致整個家庭的消費受到制約。監測數據表明,我國流動人口月消費主要在1000~1999元,整體上消費偏低。因此,促進家庭團聚可以通過發揮消費的規模效應。

不僅如此,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也會讓流動人口對未來形成穩定的預期。他們可以大膽地增加自己的消費,尤其是對一些耐用消費品進行消費。這是宏觀上的消費促進和微觀上的家庭福利雙贏的結果。

當然,即便這樣做,也不能夠立刻實現所有留守兒童都隨父母隨遷入學的目標。因此,仍然需要加強對留守在老家的這部分孩子的關注。同時,有部分留守兒童在幼年時期隨父母到外地生活和讀書,但到了一定階段,又重新回到老家讀書。需要對這部分孩子的教育、心理狀況提供幫扶。

有學者觀察到,一些留守兒童回老家以后,會遭受校園霸凌。這些孩子不會老家方言,在父母就業地,他們是外來孩子,回到老家,他們還是外來孩子。他們處在兩難之中。

猜你喜歡
外來人口回老家入學
改革開放后珠江三角洲外來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我要回老家
回老家的路上
無紙化入學報名值得推廣
無紙化入學報名值得提倡
再回老家
入學面試
入學第一天
天通苑地區常住外來人口社區公共服務問題與對策研究
山東:符合條件外來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請低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