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非禁抗常態化下豬場的疾病防控措施

2024-04-26 00:40作者黃平全羅敏曾金蘭尹攀尹念春
廣東飼料 2024年2期
關鍵詞:無害化豬場養殖場

◆作者:黃平全 羅敏 曾金蘭 尹攀 尹念春*

◆單位:1.蓬溪縣農業農村局;2.遂寧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非洲豬瘟從2018 年傳入我國以來,給我國生豬養殖業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失。更為嚴峻的是非洲豬瘟已經在我國定植,豬場面臨的是長期性的非洲豬瘟防控。2019 年7 月9 日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出公告,要求飼料企業于2020 年7 月1 日起,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此前已生產的商品飼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 年12 月31 日(農業農村部第194 號公告)。目前,飼料行業已經全面禁抗。如何在防非禁抗常態化的大背景下養好豬、防好病是規模豬場面臨的一大挑戰。本文擬就規模豬場在“防非禁抗”常態化下的疾病防控措施作一闡述,以資參考。

1 從“養”字入手,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豬場應當遵循“養重于防”的原則,在“養”字上下功夫,控制好“六度”,即溫度、濕度、空氣清新度、水料清潔度、飼養密集度、營養均衡度,讓生豬吃得好、拉得順、尿得清(營養健康),讓生豬吸得新、住得爽、睡得香(環境適宜),不斷增強生豬抵抗力,讓生豬健康成長。

1.1 飼料要優質

要選用優質飼料,可選擇采用更小的粉碎粒度及更高的制粒溫度生產的飼料(具有清潔滅菌、提高消化率、降低消化道負擔的優點)。若是自配料要注意采取清洗消毒措施,著重對飼料生產場地、設備、工具、容器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防止自配飼料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1.2 飼養管理要精細

要選用清潔飲用水,如若采用自挖井水或天然泉水,要采取適宜的凈化消毒措施,防止抗生素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以能滿足生豬各階段生長發育的需要為標準,合理選擇飼喂方式(自由采食或分餐飼喂),投料時間和投料量要科學合理,改變飼喂方式要設置過渡期。

1.3 環境控制要舒適

要合理控制生豬飼養密度,仔豬飼養密度建議控制在0.7 m2/頭左右,育肥豬飼養密度建議控制在1.2 m2/頭左右(楊忠明等,2020)。要建立定期清潔消毒制度,通過設置窗戶、風簾等加強舍內通風,營造干凈衛生、空氣清新的舍內外環境。建議舍內放置溫濕度計,隨時查看舍內溫濕度,通過采取冬天保溫增濕、夏天降溫降濕措施,保持舍內溫濕度適宜、空氣質量符合要求。

1.4 養殖檔案要完善

要按規定做好養殖場養殖檔案工作,規范、詳實填寫獸藥使用、疫苗免疫、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記錄記載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

2 從“防”字入手,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動物疫病流行有3 個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截斷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就能有效控制疫病流行。建議養殖場針對疫病流行3 個環節采取措施,外防引入、內防擴散。在控制傳染源上,強化清洗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載量水平;在切斷傳播途徑上,做到臟凈分區、單向流動、互不交叉,切實管理好人、車、物、料、環;在保護易感動物上,加強飼養管理,隔離發病和不發病動物,有效控制重大動物疫病。

2.1 場址選擇

新建豬場要選擇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人口集中區域以及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1 000 m 以上,距離動物診療場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及動物產品集貿市場、屠宰加工場所3 000 m 以上。已建場若不能滿足此條件,建議在場內布局、設施設備、飼養管理、人員管理、疫病防控、制度建設等方面加強措施,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水平。

2.2 場內布局

要按照常年風向、周邊地形地貌等,合理布局生產區、生活區、辦公區等。生活辦公區要與生產區分開。生產區內做到清潔道、污染道分開。要設置相對獨立的引入動物、患病動物隔離舍。豬舍間應保持合理間距,建議兩棟豬舍之間應保持8 m 以上間距。

2.3 設施設備

要配備良好的采光、通風設施設備,配備疫苗冷凍(冷藏)設備、消毒和診療設備,配備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無害化處理、污水污物處理設施設備,配備必要的防鼠、防鳥、防蟲設施設備或方法。

要建設相應的物理隔離設施。圈舍地面和墻壁選用適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場區周圍應建有圍墻,并定期檢查是否有破損,防止老鼠、犬、貓等動物進入場內。生活辦公區與生產區之間要設有隔離設施。

要建設相應的消毒設施。入口處應設置與門同寬,長4 m、寬3 m 以上的消毒池(確保車輪均能在消毒池中轉一圈),生產區入口處應設置更衣消毒室,各養殖棟舍出入口設置消毒池或消毒墊。注意要選用合格且在有效期內的消毒藥物,并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配制使用。

部分養殖場對場內隔離、消毒等設施重視不夠,要不沒有設置,要不形同虛設,還有一些養殖場消毒池、消毒室常常建立了,但未按規定使用消毒藥,結果均沒有達到阻斷場外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4 人員管理

場內應有駐場獸醫,或者有獸醫機構為其提供相應服務。從事動物飼養的工作人員要定期體檢,不得患有相關的人畜共患病。要規范人員管理,嚴格外來人員進入生產區,加強員工生物安全意識培訓,防止由于人員引入、傳播疾病。

2.5 制度建設

要結合養殖場實際,按照高標準、嚴要求、易操作的原則,制定畜禽標識制度、免疫制度、用藥制度、檢疫申報制度、消毒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疫情報告制度等,懸掛在養殖場顯要位置,并嚴格按制度操作。

2.6 嚴格檢疫

引進生豬應來自無疫區并應通過農業農村部門檢疫,檢疫合格方可引進。

2.7 嚴格隔離觀察

引進的生豬要按要求隔離觀察15 d 以上(王志彬等,2022),證實無病后方可混群飼養。對于發病的生豬,要及早隔離治療。

2.8 嚴格清洗消毒

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學的清洗消毒程序,對周邊環境、場地、運輸車輛、生豬、人員等進行清洗消毒,消滅傳染源。

2.9 嚴格免疫

要結合本場實際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按程序進行免疫。

2.10 嚴格無害化處理

按照“臟凈分區、單向流動、互不交叉”的原則,嚴格死亡生豬、糞便和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嚴禁隨意拋棄病死豬。

3 從“治”字入手,提高科學治療水平

有條件的豬場可引進獸醫專業人才并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駐場獸醫防疫技術能力。要加強日常健康巡查,發現異常生豬及時報告駐場獸醫,由駐場獸醫進行診斷處置,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處置”。

3.1 定期驅蟲

根據當地寄生蟲病發生和危害情況,按照廣譜、高效、低毒的原則,選擇最佳驅蟲藥物,定期對生豬群進行驅蟲。常見的寄生蟲有豬蛔蟲、食道口線蟲、豬球蟲、毛首線蟲、結腸小袋纖毛蟲、疥螨等(楊麗仙等,2021;鄒繼新,2022),藥物上可選用伊維菌素、左旋咪唑、阿苯達唑等。

3.2 科學治療細菌性疾病

針對細菌性疾病,不能盲目用藥,更不能隨意加大劑量、加長療程。首先要確定病因,未確定病因時,不要濫用抗生素。病因確定后,建議有條件的養殖場進行藥敏試驗,選擇高敏藥物進行治療。不具備藥敏試驗條件的養殖場,應選用有效的抗生素,避免二次使用具有交叉抗藥性的藥物。針對細菌引起的生豬常見病,如消化道或呼吸道疾病,建議使用有機酸類、無機礦物類、中藥/植物提取物類藥物、益生素/菌類等非抗生素類治療產品(陳天寶等,2020;王鑫源等,2022;吳麗芬,2022),具備療效確實、安全性高、無耐藥性的特點。

3.3 科學防控病毒性疾病

針對病毒性疾病,有成熟疫苗可供使用的,應根據養殖場實際和當前疫病流行情況進行免疫接種預防。有條件的養殖場可定期進行血清抗體和病原監測,根據監測結果,調整疫苗免疫程序、開展疫病監測凈化。要有針對性地對某些危害性強、發病頻率高的疫病加強免疫,并采取切實有效的綜合控制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嚴格清洗消毒、滅鼠滅蠅、嚴格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對于發病豬,要迅速隔離,可選用安乃近、柴胡制劑等進行降溫,配合維生素C、黃芪多糖等免疫增強劑進行對癥治療。

3.4 嚴格執行休藥期

生豬養殖場應規范使用獸藥和飼料藥物添加劑,生豬出欄前應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獸藥或飼料藥物添加劑沒有規定休藥期的,休藥期不應少于28 d(馬玉安,2019)。

猜你喜歡
無害化豬場養殖場
湖北出臺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
兩種高溫法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滅菌效果比較
在現代豬場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規?;B殖場豬的繁殖障礙發生原因與防制
新建規模養殖場的環保新要求
豬場消毒那些
豬場拆遷,豈可一拆了之!
豬場還有哪些潛能可以挖掘?
烈日炎炎養殖場如何防暑降溫?
規?;B殖場仔豬的飼養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