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語:制定綠色低碳發展時間表 推進大灣區環保深度融合

2024-04-26 07:43
澳門月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協會規劃綠色

1.《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以下簡稱“環規2021-2025”)文本作為澳門未來五年環保工作的藍圖,截至目前,您認為執行情況如何?有需要完善之處嗎?

澳門立法會李良汪議員:相關“規劃”期限即將於明年屆滿,建議當局制定下一階段的規劃時,除需以指標作為依循方向,更應以實際效益及長遠發展角度推動,包括透過事前減少、事中重用、事後處理三方向貫徹落實,從源頭開始減少廢棄物產生,並由宣傳教育方向提升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讓可重用的資源能物盡其用,完善本澳固體廢物處理工作。

澳門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宋慶彬副教授:在固體廢物管理和循環利用方面,近年來回收利用率有所提高,但離發達國家及地區仍有較大差距,需加快城市固體廢物收費制度研究及立法進程,推動回收及循環設施和能力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尤其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經封關情況下,區域環境合作交流機制及合作範圍,仍需進一步加強,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環境保護工作深度融合,協同管控。

可持續發展協會葉子恆顧問: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市民環保教育的投入,環保教育資源的投入有提升的空間,包括對大學生及中小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鄭振裕理事長:建議特區政府制定更具體、可操作的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二是加大對綠色科技和環保產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完善建築節能標準,加快更新改造老舊建築。

2.環境保護局去年12月公佈了《澳門長期減碳策略》,引導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推進社會綠色發展?!皽p碳”涉觸社會各個範疇,在有效推動澳門全民“減碳”方面,您有何好的建議?

澳門立法會李良汪議員:推行環保工作,除完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工作,建議特區政府應透過行政措施鼓勵公眾及業界共同推動環境保護,並持續透過不同類型的項目與活動,推動社會踴躍參與,提升大眾對環保內涵的了解,從而養成節能減排的生活習慣,由個人推及至家庭,繼而擴展至整個社會,攜手推動本澳環保事業發展進程。

澳門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宋慶彬副教授:關注區域合作,澳門城市人口、面積、經濟規模都較小,產業結構單一,很難完全依靠自身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借助區域合作實現能源、資源的集約化利用,才能有效推動低碳工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單一城市尤其澳門這種小經濟體實現雙碳目標的意義有限,更應該關注澳門如何融入區域乃至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可持續發展協會葉子恆顧問:環保減碳需要政府、企業和市民的通力合作,包括跨部門合作,甚至是大灣區之間的合作。

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鄭振裕理事長:從政府層面來看,建議制定具體可行的減碳路線圖和時間表,設立階段性減碳目標,加大對綠色低碳科技研發和應用的資金投入;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對違規排放溫室氣體的處罰力度;在財政和稅收政策上給予支持,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設備;在公共基建項目中融入綠色低碳理念,樹立示範帶頭作用;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普及節能減廢知識。

3.為加快推動澳門車輛的電氣化,環保局制訂了《澳門電動車推廣計劃》,對此作何評價?

澳門立法會李良汪議員:特區政府應考慮透過修法方式,打破現有規限,有效協助現有樓宇解決安裝充電設施難問題,以回應市民實際訴求。在私人充電設施仍未作為主導前,建議特區政府就社會意見及實際情況作研究,推出充電收費優惠措施,進一步促進電動車普及率和彌補私人充電設施的不足。

澳門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宋慶彬副教授:《澳門電動車推廣計劃》是實現“澳門長期減碳策略”的重要支撐,是落實陸上交通運輸減碳措施的細節體現。該推廣計劃重點針對私人汽車及營運車輛制定了差異化的綠色轉型目標,整體目標設置合理,具體措施切實可行,為保證澳門路上交通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科學支撐。

可持續發展協會葉子恆顧問:當推行電動車計劃時,建議有關部門作出更加做長遠和細緻的規劃,相應的配套措施及其安全監管,需要釐定和清晰。

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鄭振裕理事長:《澳門電動車推廣計劃》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細化和落實,以真正發揮電動車在綠色出行和環境改善方面的作用。電動摩托車的換電站嚴重不足,影響市民換購和使用意欲,不夠便利。

4.澳門目前的廢物處理情況是否樂觀?原因何在?對政府有何建議?

澳門立法會李良汪議員:在現時本澳固體廢物當中,廚餘約佔總量四成。提升“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的成效,特區政府必須持續優化現時工作。在家居廚餘回收方面,建議當局未來可透過跨部門協作,於本澳的社會房屋試行有關計劃,並逐步延伸到經濟房屋及私人屋苑,循序漸進擴展家居廚餘回收網絡。

澳門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宋慶彬副教授:整體上,澳門廢物處理工作穩中向好,然而,仍需要注意的是澳門受地域面積的限制,仍然缺乏資源類廢物(電子廢物及廢舊機動車)深度處理設施,當前尤以建築廢物資源化及填埋空間面臨的挑戰最大。未來建議可充分發揮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優勢,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的契機,推動區域協同解決各類廢物問題。

可持續發展協會葉子恆顧問:使用科技等手段將廢品再生,促進環保的同時,也可以發展環??萍籍a業,將科技轉化為可以輸出的服務,輸出到大灣區或葡語國家等,同時也促進了澳門的經濟多元發展。

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鄭振裕理事長:就目前的廢物處理情況而言,我認為情況並不太樂觀,建議加大投入,引進先進的固廢處理技術和設備,提高處理效率和環保水平;探索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固廢資源化利用,減少最終入埋或焚燒的數量。

5.其他國家或地區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做法,有哪些值得澳門借鑒?

澳門立法會李良汪議員:本澳近年先後落實不少環保政策、制定並頒佈多項法律法規,環?;吧鐓^回收網絡正在不斷完善,此外當局亦有大量的宣傳推廣工作,客觀而言,環保工作成效顯著。然而,相比內地多個省市及鄰近地區,無論在環保政策的規劃與落實,抑或配合國家雙碳目標方面,本澳仍有很大進步空間,這方面值得社會共同關注。

澳門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宋慶彬副教授:澳門土地資源匱乏,有效的綠色低碳環境保護措施將保障澳門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廣泛借鑒內地和港臺,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先進經驗。香港及新加坡在建築節能及新能源推廣方面的經驗,值得同樣受土地限制的澳門借鑒。

可持續發展協會葉子恆顧問:澳門受到地域和資源的局限,不可能有更多的堆填區,需要進一步加強源頭減廢,需推動可持續發展科技在生活中的運用。

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鄭振裕理事長:其他國家和地區在環境保護和能源轉型方面確實有一些值得澳門借鑒的經驗做法,尤其是在推廣電動交通工具方面,例如臺灣推出的“電池換電車”模式,採用可拆卸式電池,讓用戶在電池換電站快速更換電池,大大節省了充電時間,提高了便利性。這種模式有利於推廣電動機車的大規模使用。

今次的探討,各位嘉賓就各項議題各抒己見,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提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綜合各位嘉賓的意見,本刊認為:《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相關“規劃”的期限即將於明年屆滿,總體而言,澳門特區政府在落實這份規劃的各項目標和措施上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建議當局制定下一階段的規劃時,更應以實際效益及長遠發展角度推動,從源頭開始減少廢棄物產生,讓可重用的資源能物盡其用。建議制定具體可行的減碳路線圖和時間表,設立階段性減碳目標,加大對綠色低碳科技研發和應用的資金投入。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環境合作交流機制及合作範圍,需進一步加強。誠如文中嘉賓宋慶彬教授所言,澳門城市人口、面積、經濟規模都較小,產業結構單一,很難完全依靠自身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借助區域合作實現能源、資源的集約化利用,才能有效推動低碳工作。澳門這種小經濟體實現雙碳目標的意義有限,更應該關注如何融入區域乃至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猜你喜歡
協會規劃綠色
做好後疫情時代復甦準備和發展規劃安排
綠野仙蹤
綠色怪獸
Magic Phonetics魔力語音
神奇的動物皮膚——水中篇
張維迎 城市應為人而建
22年彈指一揮間
《五年規劃》“拼”出新特色還是新瓶裝舊藥
和睦一家親深圳臺商協會舉行26周年慶典
張高麗「十三五」規劃 要加快經濟轉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