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薯栽培管理技術

2024-04-26 23:24趙新華
安徽農學通報 2024年6期
關鍵詞:塊莖紅薯栽培

趙新華

(安徽省界首市農業綜合服務總站,安徽 界首 236500)

紅薯是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適應力較強的糧食作物[1]。其塊根可作蔬菜食用,具有味甜、鮮味足的特點。紅薯還可制作乙醇、淀粉等,是一種天然的營養食品[2],市場需求較高,被廣泛種植[3-4]。當前部分紅薯種植面臨施肥水平及產量不高等挑戰。本文以提高紅薯產量和品質為目標,從紅薯催芽與育苗、施肥與整地、選種與栽培、田間管理和收獲等方面進行總結分析,為紅薯綠色優質高產栽培提供參考。

1 催芽與育苗

生產中,紅薯一般在催芽育苗后種植。催芽育苗不僅是紅薯種植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提供脫毒紅薯苗的重要前提。

1.1 催芽

選擇生長健康、未受損的紅薯,以每塊表面都有1~3 個小芽點為標準分切,將其淺埋在土壤中,保持濕度,溫度控制在25 ℃左右,以利于紅薯出芽。而在溫度相對較高的大棚內催芽時須控制環境溫度在30 ℃左右。

1.2 育苗

紅薯育苗的最佳季節一般在農歷二月驚蟄前后。冷池育法須用土砌一個池子,池子內部用碎土墊平后把紅薯頭向上并排擺齊,清水霧化噴灑,上方蓋7~8 cm厚的干碎牛糞,再蓋一層布或稻草保暖。溫池育法是將池子修成土炕樣,土炕下方修跑火道,可以在一頭燒火加溫,一頭有煙囪冒煙,以提高池內的溫度,紅薯15 ℃左右可發芽,30 ℃時發芽最旺盛,當芽冒出土層時,須霧化噴施少量清水,以保證種薯和苗生長所需的水分。

紅薯育苗有多種方法,其中以塊莖、蔓藤、薯根和薯秧育苗法較為常用。紅薯育苗時間取決于種植條件,一般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紅薯塊莖育苗法是將收獲的紅薯塊莖種植到育苗田中,通過紅薯塊莖培植育苗,每個塊莖可生長2~3 個紅薯幼苗,且每個幼苗均具有自主生長的根系。薯藤育苗需要農戶在秋收后保留薯藤并越冬,翌年扦插生根,具體操作為在秋季紅薯收獲后,選取無霜、無病害的高質量紅薯藤,去除葉片,保留1 cm 左右葉柄,隨后將薯藤切為兩段進行栽培。其栽培方法與紅薯塊莖育苗栽培方法相同,與塊莖育苗方法相比,該方法更加省時省力,但實際操作難度較大。紅薯的根系也可以繁殖,紅薯根苗栽培方法有空間利用效益高和育苗量大的特點,一般在秋季挖紅薯時,可將紅薯根部修剪后埋在保溫溫室或有供暖條件的室內,使其繼續生長,從中剪下紅薯莖和藤蔓進行繁殖;也可將紅薯根儲存在紅薯窖中,在次年春天種植。薯秧育苗法是將生長較旺的紅薯苗剪下,每株苗長20~30 cm,直接進行無根種植。這種秧苗木適合秋季種植,該育苗方法可有效消除紅薯攜帶病害的可能性,相當于對紅薯苗期進行消毒。

2 施肥與整地

2.1 施肥

紅薯生長過程中的不同生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不同。提蔓期需要較多的氮素營養,以促進莖葉快速生長;而紅薯塊莖膨大期需要更多的鉀肥以保證根莖生長。若單次過量施用氮肥可能會造成紅薯莖葉徒長,莖與藤的節間長、纖細,紅薯塊小,從而影響商品性。合理的施肥方法是前期以施氮為主,中后期以施磷鉀肥為主。在第1 次中耕后,應及時用尿素混合草木灰和煤炭渣灰施于莖基部;第2 次中耕可在紅薯苗高50~60 cm時進行,可適當深耕,以增加土壤疏松度,促進透氣,同時施用225 kg/hm2左右的復合肥和45 kg/hm2左右的尿素。裂縫肥以鉀肥為主,一般用硫酸鉀300 kg/hm2進行灌縫。中后期可適當噴施含鉀葉面肥。

紅薯移栽后45~50 d,莖葉已基本癟秧下壟,薯塊數量基本穩定,此時宜在薯壟的一側開1/3左右淺溝,并晾曬1 d,隨后進行夾邊肥的追施。需要注意的是,夾邊肥的追施量應占總追肥量的40%,建議用量為15.0~22.5 t/hm2腐熟農家肥和675~750 kg/hm2氮磷鉀復合肥。當薯塊肥大使壟背出現開裂時需要追施白露肥或長薯肥,一般用7.50~11.25 t/hm2的腐熟農家肥,澆施于裂縫處。裂縫肥應于紅薯收獲前50~60 d 開始追施,過晚則會導致地上莖葉生長過旺,地下部分對有機養分的攝取量減少。

2.2 整地

幼嫩根形成層的細胞活性較高,具有育成塊莖的潛力。紅薯根系在松散的土壤中能夠快速生長,更好地吸收水分和肥料;當土壤含氧量充足時,有利于其有效地吸收鉀肥和有機質。土壤滲透性差、氧氣不足時,對紅薯氮素吸收的影響較小,但紅薯植株的鉀氮比值會降低,導致莖葉生長過于旺盛[5-7];富含氧氣,無菌氣體活躍的土壤環境,有利于有機肥快速分解,將無效養分轉化為有效養分,促進紅薯健康生長。

深耕可擴厚活性土層,加強通氣性,促進養分釋放,有助于紅薯生長發育及塊莖形成膨脹。紅薯的薯塊部位分布在土壤表層5~25 cm范圍內,生產實踐表明,26~33 cm 深耕比15 cm 淺耕增產20%左右,即耕作深度以25~30 cm為宜,一般不超過30 cm。耕層過深可能會導致底層養分含量較少的新土與表層成熟的土壤翻轉,較不利于紅薯生長,可能導致減產。

底部有砂土的黏砂土,需要把黏土壓砂,為了實現更好的土壤透氣效果,應在土壤中摻入750 t/hm2左右的沙子。同時,對堿性土壤要進行砂土壓實處理,避免燒堿情況的發生。上下兩層黏土摻沙約50 t/hm2,以增強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溫度,增大晝夜溫差;上下兩層為砂土,可增加土壤保水和保肥力。在堿性土中添加有機肥、塘泥或秸稈,一方面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能抑制鹽分回流,促進雨鹽作用。改善山區薄地土地的應對措施是建設梯田,建造梯田時須注意高低錯落,確保土壤成熟,采用土堰或石堰建造,同時修復堰下排水溝,以確保排水暢通。

高壟栽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紅薯產量。壟作栽培通過增厚土層、改善透氣性、提高通風透光性以及排水便利性,進而提高地溫,根據實際生產經驗,與平作相比,壟作的產量可提高10%以上。制作壟溝時,要求壟溝直、平,間距均勻,土壤堅實且無硬芯。針對土壤質量、地形和天氣條件有所不同,壟作規格需要進行定制,對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壟溝地和稻茬田的壟溝應高出地面30 cm 左右,壟溝形狀深而窄,以便排水;針對砂質、地勢高且無內澇威脅的地區,應采用壟距100 cm左右、壟高25~33 cm的窄壟,以便于抗旱保濕;對于土質較黏重、地勢低洼且雨量較大的地區,宜采用大壟,壟距1~2 m,壟高33 cm 左右,便于排水。為了防止土壤被雨水沖淋,可以將紅薯種植在山脊與斜坡上,成直角形種植,可以更好地保存水分。制作脊線時,要求土壤干燥不潮濕,當壟作土壤過于潮濕時,容易產生土塊,導致透風跑墑。

3 選種與栽培

3.1 選種方法

選種應盡可能選取經審定或登記的優質、高產、抗病性好且商品性優良紅薯品種。若處于鹽堿地,應當選取耐鹽堿的品種,在生產過程中可按照不同的用途分別選用淀粉型、鮮食型、特用型或菜用型紅薯品種。

3.2 栽培時間

為了保證紅薯作物的種植效果,需要在移栽種植前育苗。春薯應在1 月下旬開始育苗;秋薯應在6 月中下旬進行育苗;早冬薯則需要在8 月上中旬進行育苗[8]。春薯在地溫穩定在12 ℃以上時可插秧,以華北地區為例,一般適宜栽植時間為5 月1 日前后。夏薯應在麥收后盡快栽植,一般在6 月上旬。

3.3 栽培方法

紅薯種植有水平栽插法、斜插法、直栽法、船底形栽插法和壓藤插法等多種方法。栽插時應根據土地條件適當調節深淺程度,一般以5 cm為宜。選擇健壯的紅薯幼苗進行栽插,并定期除草和翻土。每次澆水應澆透,栽植完要及時覆地膜,做好幼苗保溫保濕工作。

3.3.1 水平栽插法紅薯苗水平入土3~5 cm,該方法適宜在土壤肥沃地塊種植,其優點是紅薯苗入土結位較多,各個節點都可以生根結薯,結薯數量較多且均勻,薯型漂亮;其缺點是抗旱能力較差,若肥水條件不適宜,可能會導致結薯較多但小,影響后期產量。

3.3.2 斜插法選用短苗傾斜45°插入土中。該栽插方法的優點是較耐旱、操作簡單、抗風、成活率高且單株接觸面積較大,可用短苗栽插;缺點是結薯的數量較少。

3.3.3 直栽法將短苗的3~4 個結位直接插入土中。由于入土較深,其優點是抗旱易成活,大薯率較高;缺點是接觸土壤面積較少,適合在山地或干旱貧瘠的地塊種植,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來保證產量。

3.4 合理密植

為實現更高的定植密度,建議起壟高度達到40 cm 以上,兩壟間距60~70 cm。種植密度在6 萬株/hm2以上,部分地塊可達9 萬株/hm2。根據實際生產經驗,定植密度為7.5 萬株/hm2時紅薯產量較高。因此,建議紅薯生產以7.5萬株/hm2作為密植標準。

4 田間管理

4.1 前期管理

為防止紅薯田塊后期長草,紅薯種植后3 d 內要使用適當的除草劑。此時紅薯幼苗處于假活狀態,除草對紅薯的后期生長影響較小。紅薯除草除專用除草劑外,還可使用乙草胺除草劑,其成本較低,效果較好。需要注意的是,除草劑噴施時必須保證土壤濕潤,且全田噴施,若紅薯田干燥,須澆水后再噴除草藥劑。紅薯田噴施除草劑不僅有利于田塊后期不長草,而且避免了紅薯苗亂根,一舉兩得,省時省力。

若紅薯種植后期田間雜草較多,可使用滅生性除草劑定向噴灑除草。具體方法:先按順序將溝內的兩排紅薯苗分成一排,然后定向噴灑。注意噴灑必須在無風的天氣進行,避免藥劑噴灑在紅薯上。當田間雜草多為單子葉雜草時,可使用“蓋草”“閑鋤”等藥物全田噴施,等待7 d后,再人工將剩余的闊葉雜草拔除,此方法對作物生長造成的影響較小[9]。

4.2 中期管理

7—8 月,氣溫升高且降水量增多,紅薯莖葉繁茂,需要防止節根滋生,減少養分消耗,可適時進行1~2次提蔓操作[10-12]。也可對莖節上的纖維根進行修剪,有利于減少養分損耗。注意不要對蔓進行翻修,避免對莖葉造成嚴重損傷,破壞葉片合理接受光能的分布,導致產量下降[13-15]。

紅薯進入擴根期后,可以施用裂肥來應對生長后期脫肥的現象,以防止葉片早衰。此外,內澇可能影響紅薯的塊根膨大,降低薯塊干燥速率,進而影響其貯藏。在紅薯生長后期,雨少旱多,當土壤水分達田間容水量的55%時[10],應及時澆水,可有效預防莖葉早衰,進而提高產量。

4.3 后期管理

紅薯生長后期(8月中下旬)莖葉生長變緩直至停止,此時塊莖作為生長中心繼續吸收養分。為促進塊莖快速膨大,應保護莖葉正常生理功能。保持土壤的持水量為田間最大容水量的60%~70%,避免因天氣持續干旱導致的莖葉早衰,從而影響紅薯的碳水化合物生成和積累[16],產量降低。處暑前后,紅薯葉片進入幼苗恢復期,為防止過早成熟,延長和促進葉片光合作用,增加薯塊重量,需適時進行葉面噴肥,將磷酸二氫鉀溶于水中,并加入800倍濃度的新高脂膜液,每隔15 d 噴1 次,連續噴2次。

5 適時收獲

紅薯收獲適期應根據氣候條件、貯藏時間和下茬作物的安排確定。收獲時,須將紅薯苗修剪后進行采挖;采挖后可在田間進行選薯,去掉病、殘及水漬的薯塊,并按不同用途和品種及時將紅薯儲存于地窖或冷庫中,避免水分散失、變質腐爛。

綜上,合理的種植和科學的田間管理是保障紅薯種植綠色且高產的重要前提。本文從紅薯催芽與育苗、施肥與整地、選種與栽培、田間管理和收獲等方面對紅薯栽培技術進行了總結分析,為紅薯綠色優質高產栽培提供參考。實踐中,為保障紅薯的綠色健康生長,在其生長期間盡可能減少除草劑和病蟲害防治藥劑等化學藥劑的使用,以確保農產品安全。

猜你喜歡
塊莖紅薯栽培
秋季怎樣種植紅薯
短期窖藏下馬鈴薯塊莖品質指標的變化趨勢
油麥菜栽培要點
蒸紅薯,學一招
堅強的紅薯
自然栽培的味道
塊根塊莖類植物細胞懸浮培養技術與應用
白及須根與塊莖的多糖成分比較研究
夏季苦瓜栽培
不同油莎豆品系塊莖形成規律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