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宿》中的“非人情” 世界

2024-04-27 06:55劉子毅
今古文創 2024年15期
關鍵詞:夏目漱石豐子愷

劉子毅

【摘要】夏目漱石在《旅宿》一書中構建了一個浪漫的藝術世界,他稱之為“非人情”世界。這樣的“非人情”世界是與現實世界對治的,以彌補現實世界的種種不堪;同時“非人情”的世界又是不離現實世界而獨存的,它就是現實世界本身,需要人們以自己的“藝術的心”來發現它。因此“非人情”最初是作為一種藝術理論得出的,最終的指向卻是一種藝術化的、審美化的人生境界。

【關鍵詞】夏目漱石;豐子愷;非人情

【中圖分類號】I31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5-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5.002

《旅宿》是夏目漱石早期的重要作品,日文名《草枕》,意為“旅行、露宿”,國內譯本多采用直譯,譯為《草枕》。但中文中并沒有“草枕”一詞,這樣的標題,不免讓人心生疑惑。于是豐子愷在翻譯的時候,放棄直譯而采用了意譯,《旅宿》一名即由此而來。

王成對豐子愷譯文風格的評價十分中肯,他認為,日語文體在中國古典詞匯的加持下,文句更簡潔生動,表達則富有哲理,整體上使文章文雅絢麗。豐子愷的譯作正表現了這一特色,他的語句表達文白相間,一方面盡最大努力使原作風格得以保持,另一方面,又以散文家文采四溢的特長,令《旅宿》顯得節奏清晰。[1]豐子愷翻譯的《旅宿》并未破壞原文風格,并對詞匯和句式進行細致的斟酌,使得譯文富于創造而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文句流暢而不落俗套。[1]本文選擇豐子愷譯本進行研究,正是基于此種考慮。

一、現代文明下人對“非人情”的訴求

《旅宿》開篇寫道:“人的世界是難處的。越來越難處,就希望遷居到容易處的地方去。到了相信任何地方都難處的時候,就發生詩,就產生畫?!盵2]

如此開篇,是有意為之。夏目漱石借此拋出了一個基本的觀點:人是世界是難處的。這其實是回答了一個書中沒有提到的問題:為什么要追求“非人情”以及怎么達到“非人情”?!堵盟蕖啡珪荚谥铝τ诨卮疬@個問題。這個開頭就是對這一問題最直接、最簡潔的回答:因為人的世界是難處的,所以需要遷居到容易處的地方去,而這個容易處的地方就是“非人情”世界。在這里,又存在三個問題:一是人的世界為什么是難處的?二是“非人情”世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三是怎樣去到“非人情”世界里?

《旅宿》中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是雜糅在一起的,夏目漱石通過主人公——青年畫家在寫生之旅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逐漸剝離出所有的答案。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人的世界為什么是難處的?

夏目漱石認為,處世方法有三種:依理而行、任情而動、意氣從事。在世界上,人之有為,不出這三種情況。若執一而行,則弊端盡如文中所說,或棱角突兀,或放浪不羈,或到處碰壁。若因時因事而選擇合適方法對治之,看似可以盡得其利而避其害,但實際卻并非如此?!肚f子·山木篇》說莊子和弟子同游,見伐木者不取無用之大樹,而主人殺不鳴之雁。于是莊子感嘆:“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钡S即又說:“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辈呐c不材,與時俱化,或為利,或為害,如果想在其中求得保全,則時時處處忙于算計,不敢懈怠,雖謹小慎微,但世間事千變萬化、千頭萬緒,以一人之力,總難免于錯亂。即使一時得無差錯,也必然每日憂慮,害怕處事失當,于是終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此這般,非但不能盡取其利而避其害,反而使難處變得更大了。三種方法,不能不取,不能盡取,不能只執其中一、二種,那么無論怎樣處世,總不能避免所有弊端,煩惱總是不能避免——人的世界終究是難處的。

若只是這樣,還不至于讓人非逃離不可,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現代文明的弊端。

在書的最后一章,夏目漱石花費了大量的篇幅針對“火車”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實際上火車在這里指代的是現代文明。夏目漱石說:“像火車那樣足以代表二十世紀文明的東西,恐怕沒有了?!盵2]火車只是作為現代文明生活的特例被拿出來了,夏目漱石真正不滿的是火車所指代的現代文明,因為現代文明“蔑視個性”:“文明用盡種種手段來發展了個性之后,又想用種種方法來摧殘這個性?!盵2]在夏目漱石生活的時代,經過數十年的明治維新運動,西方近代科技、思想一股腦的進入日本社會當中,和日本傳統思想及生活方式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在明治改革中,日本逐步確立了軍國主義路線,對外擴張、掠奪,不斷挑起戰爭,日本人民被迫擺脫了小農生產的安閑生活,轉而成為巨大國家機器的一部分,隨著國家的迅速發展而忙碌起來,故而夏目漱石書說:“腳一站住,就可一直站下去,直到厭了為止。能夠一直站下去,是幸福的人。在東京如果這樣做,便立刻被電車壓死了。即使不被電車壓死,也一定被警察趕走了。都會是錯認太平之民為乞丐、而向扒手的頭子偵探致送優厚薪金的地方?!盵2]在這個工業化、商品化的社會里,一切以效率為準則,不容許有絲毫的空閑——閑暇的太平之民才是真正的罪犯。為了發展,更快的發展,日本民眾的一切活動,都探索出了屬于它的最優程序,社會不再需要人們發揮其個性——這只會降低社會發展的效率。人們只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他們的生產活動,成為社會生產這個大機器里的一個工具、一個零件。人不再像人了:“火車猛烈地、玉石不分地把所有人看作貨物一樣而一起載走?!盵2]

更可怕的是,這種機械般的麻木的生活進入到了人們的審美領域中,審美活動變成了復雜的程序化行為:“在廣大的詩的世界里故意劃出一個狹隘的小圈子,非常自尊、非常做作、非常拘束、毫無必要而鞠躬如也地呷些泡沫而自得其樂的人,便是所謂的茶人。倘說這樣煩瑣的規則中有雅味,那么麻布的儀仗兵隊中雅味撲鼻,那些向右轉、開步走的人物一定個個是大茶人了。那些販夫走卒,完全沒有趣味修養的人,不懂風雅,于是生吞活剝機械地遵守利休以后的規則,以為這就是風雅了。其實這種做法反而褻瀆了真正的風雅?!盵2]豐子愷在他的散文《新藝術》里,這樣寫道:“僅乎技術不是藝術,即必須在技術上再加一種他物,然后成為藝術。這他物便是‘藝術的心?!盵2]這藝術的心是從自然中獲得的一點靈感,依據這靈感,人得以構畫出一個獨特的自然界,并據此進行他的藝術創作。這樣的藝術的心,雖不能說就是人的個性,卻與人的個性息息相關,它是人的個性在審美領域、在藝術生活中最直接的展現?,F代文明的弊病就在于抹殺了人的個性,而作為個性的表現的“藝術的心”也隨之不復存在,于是藝術生活變成了機械的行為,藝術家成為了匠人。

此外,在文藝理論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視,陳雪通過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自然主義的文學觀在“真”與“美”之間,選擇的是“真”,而“美”則作為細枝末節被拋棄、被排除在外了。于是在自然主義的文學觀下進行的寫作杜絕一切空想,可因此也失去了浪漫,只能聚集于卑小人物,揭露丑陋的、陰暗的人性之惡,這種作品無不帶有負面色彩,被陰郁所籠罩。這種毫無浪漫氣息的文學傾向引起了夏目漱石極度的不滿,終于,“非人情”理論應運而生。這種理論要求文學作品去追求、去贊揚超越世俗的浪漫之美,《旅宿》就是在這種心理、這種期待之下創作出來的革命性的文學作品。據此,可以確定,“非人情”理論針對的是自然主義文學觀,是追求浪漫的空想之美的文藝觀。[3]

現實世界有種種難處,但人們還可以在藝術當中尋找慰藉,但是現代文明不由分說摧毀了人們的“藝術的心”,也就摧毀了人們可以躲避的藝術世界。在幸存的藝術世界里,又因為自然主義的影響,而不能給人帶來解脫:“苦痛、憤怒、叫囂、哭泣,是附著在人世間的……此中況味嘗得夠膩了。膩了還要在戲劇小說中反復體驗同樣的刺激,真吃不消!”[2]所以這個世界非逃離不可,這樣的藝術非摒棄不可。在這個世界當中,在這種藝術里,人們已經很久不能知道和欣賞真正的美了。

二、“非人情”而不離人情

既然人們生活的人情世界是如此不堪,人們不得不逃離到“非人情”世界里去。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非人情”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夏目漱石并沒有對“非人情”世界進行定義式的描述,而是用一種實踐的活動去表現“非人情”。如書中的主人公“畫家”和那美的一次談話,畫家說讀書時,要“把它放在桌上,這么一翻,就在翻開的地方隨便讀讀”,這樣的讀書才有趣味,如果“非從頭讀不可,就變成非讀完不可了”。這就是“非人情”的讀書,至于“情節怎么樣,都不計較”。戀愛也是這樣,“無論怎樣愛,沒有做夫妻的必要。愛上了必須做夫妻,就好比讀小說必須從頭讀到尾一樣”。這在那美看來,根本是“不近人情的戀愛”,但畫家卻說:“不是不近人情的戀愛,是非人情的戀愛?!?/p>

我們在理解“非人情”的過程中,也總是會陷入和那美一樣的誤區,即認為“非人情”就是“不近人情”。但這從邏輯上根本就站不住腳。就如“非人情”的戀愛,如果理解為“不近人情”的戀愛,就說不通了,因為戀愛本身是人情的,如果是不近人情則應該反對戀愛,現在卻說“非人情”的戀愛,這就和說“非人情”的人情一樣矛盾。其實在夏目漱石那里,“非人情”從來不是遠離人情,而是和人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灶里燒著火,點心箱上散放著銅錢,線香安靜地吐著青煙,一定會有人出來的。然而開著店鋪而不加照管,毫不在意,這情況和都市到底不同。沒人應答而坐在椅上一直等候,這情況也是二十世紀所不容的。這便是非人情,真是有趣?!盵2]“非人情”不是歸隱深山,不是對現實的一切不加差別地摒棄,而是就在現實的人情當中。既生在這人世間,人情就注定不能避免:“雖然被包圍在百萬株檜樹中間,吞吐著海拔數百余尺的空氣,人的氣味還是避免不了。豈但如此,爬過山峰之后,今宵的宿處還是那古井的溫泉場哩?!盵2]

明代大儒李贄說過,若無天地山川——俗世的一切事物,那么清凈本原也不復存在,故說天地山川就是清凈本原。若俗世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那么清凈本原就是不堪使用的頑空,是不能隨緣造作的斷滅空,這不能成為萬物之本。然而,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一切生靈的生長活動無不與天地山川——俗世的一切事物息息相關,如此怎可以將天地山川作為障礙而急于摒棄呢?[4]其中思想與夏目漱石表達的“非人情”的境界是一致的?!胺侨饲椤本褪乾F實世界中的一切,不是離開現實的人生尋找孤寂的“非人情”。倘若離開了現實的人生,“非人情”立刻變成“頑空無用之物”,又何談由之以獲得一種審美享受呢?況且,在人生的旅程中,一切無不是在人生之上發生著,如果拋開現實的人生,又有什么東西能夠留存下來呢?

但是,如果說“非人情”和“人情”世界如此糾纏、不能分開,它又是如何給人帶來審美享受的呢?對此夏目漱石說“非人情”的直接目的是制造“余?!保骸疤仁挂吹?,必須站在有看到的余裕的第三者的地位上。只要站在第三者的地位上,看戲劇也有趣味,讀小說也有趣味?!盵2]在戲劇中、在小說里浮沉而不感到乏味,反而能感到趣味、樂此不疲的人,無不是將自身之利害拋卻到九霄云外的人。所謂的“余?!?,其實就是和現實人生拉開距離,也就是“不離開人生而表現人生以上的永久之感”[2]。夏目漱石非??粗亍坝嘣!保骸盁o心和稚氣表示余裕。余裕在畫中、在詩中,以及在文章中都是必要條件?!盵2]正是因為有這“余?!?,“非人情”和“人情”才能相即不離的共存。但是對于余裕的把握確實有一定的困難,他在批評西方裸體畫的時候,也表達了這種感受:“若把肉體遮蔽,美就隱沒了。如不遮蔽,就變成卑下?!盵2]余裕如果留得過大了,就會變得空洞無物;如果不足,又會受塵世的牽累,而不能完全沉浸在美中了。

三、“非人情”世界呈現為詩與畫的形式

在和現實人生留出恰當的余裕之后,現實世界就顯現為“非人情”世界,這樣的世界就變成了詩與畫的藝術世界:“從難處的世界中拔除了難處的煩惱,而把可喜的世界即景的寫出,便是詩,便是畫?;蛘呤且魳?,是雕刻。詳言之,不寫也可以,只要能即景的觀看,這時候就生出詩來,涌出歌來?!盵2]

夏目漱石說的詩和畫并非具象的東西,而是一種借喻。詩、畫、音樂、雕刻,只有象征意味,象征著難處世界的對立面。人在發現世界的難處無法逃避的時候,仍然尋求逃避,于是塑造出一個舒適的世界以供自己的心靈獲得暫時的安歇,這就是藝術世界。詩、畫、音樂、雕刻不過是藝術世界的表現形式而已。如青年畫家和那美小姐的對話:

“‘舒服也是這樣,不舒服也是這樣,在世界上,只看你心情怎樣,什么地方都可以。在蚤虱的國度住厭了,遷到蚊蟲的國度去,也毫無用處?!皆槭孟x都沒有的國度去,就好了吧?‘如果有這樣的國度,就拿出來看看。來,請您拿出來呀!這女子緊緊逼上來了?!阋?,我就拿出來給你看吧。我拿起寫生冊來,畫出一個女子騎在馬上看山櫻的神情——當然是頃刻之間一揮而就的,不成其為畫,只是草草畫出那種神情而已?!?,請到這里面去吧。蚤虱蚊蟲都沒有。就把寫生冊送到她鼻子前面。不知她看了是吃驚呢還是難為情,但照這樣子看來恐怕不會有什么苦痛吧,我這樣想,窺視她的氣色?!?,不自由的世界!不是只有一個橫幅么?您喜歡這樣的地方,真是一只螃蟹呢。說完把寫生冊推開了?!?/p>

這里畫家和那美之間對畫的理解說出現了偏差。在那美眼里,畫就是具象的東西,只是“一個橫幅”。這樣具象的畫是不自由的,任憑畫家的技藝再高超,他的創作也不能離開那個平面。畫中世界再多姿多彩,也終究被禁錮在平面上。即使是現在的所謂立體畫,也不能超出平面之外,它的立體效果,只是一種視覺上的把戲,它的載體仍舊只是那個平面。在這樣的平面世界中,只能像螃蟹一樣橫著走,來去都要受到畫幅的限制。畫是這樣,其他的藝術形式,如詩歌、音樂、雕刻,當然也都各有它們的限制。受到限制就沒有自由,自由都沒有了,又有什么舒適可談呢?

而畫家眼里的畫并不是一個具象的東西,而是一種工具,用來表現那個藝術世界的工具。所以他說的畫其實是一個指代的稱謂,他真正要展現的是畫背后的那個“蚤虱蚊蟲都沒有的國度”,也就是和現實世界對治的那個“非人情”世界。只要和現實的人生留出距離,藝術世界自然就會呈現在眼前,而無需一定要經過藝術的訓練才能到達藝術的世界。實際上,以詩與畫為代表的藝術世界,更多是人生的修養,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如劉伶“醉酒放達”,“脫衣裸形”而自以為快;亦如諸阮飲酒,有豬來飲,“直接上去,便共飲之”……這都是將生活過成了藝術,真正進入了“非人情”的世界里。

參考文獻:

[1]王成.夏目漱石文學在中國的翻譯與影響[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01):25-29.

[2](日)夏目漱石.旅宿[M].豐子愷譯.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

[3]陳雪.由《草枕》解讀夏目漱石的非人情美學[J].滁州學院學報,2009,(01):23-25.

[4]李贄.焚書·續焚書[M].長沙:岳麓書社,1998:170.

猜你喜歡
夏目漱石豐子愷
爆炒米花
最厲害的本領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抓住對方的心
抓住對方的心
我是貓
豐子愷的“人”和“文”
夏目漱石生前去過的地方——跟著作家去旅行
漫畫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