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視域下廣播新聞策劃的轉型升級

2024-04-28 15:52安徽廣播電視臺張妍嫵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4年5期
關鍵詞:視域聽眾策劃

安徽廣播電視臺:張妍嫵

現階段,在不斷推陳出新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加持下,各種新媒體的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態勢,人們接收新聞信息的渠道和平臺越來越多樣化,新聞資訊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平臺的快速崛起,讓帶著濃濃“社交屬性”的新聞傳播模式更為流行,“無社交、不閱讀”[1],信息消費者亦是信息傳播者,傳播語境的巨大變化使得廣播新聞傳播遭遇嚴峻挑戰,進一步擠壓著廣播等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對于廣播新聞而言,要繼續保持傳播力與影響力,就必須正確審視自媒體視域下新聞傳播規律和受眾信息需求的變化,對新聞采編業務進行改革與創新。作為廣播新聞生產的重要一環,新聞策劃對于廣播媒體發揮自身優勢,提升報道質量意義非凡。在新媒體視域下,如何利用好自媒體資源,做好新聞策劃的轉型升級,采編出優質作品,是所有廣播新聞從業者必須研究的新課題。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廣播新聞策劃的轉型升級策略。

1. 自媒體對傳播語境的影響

隨著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化應用,手機成為了繼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媒體”[2],在手機這一移動終端之上,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平臺快速崛起,這種自媒體平臺社交屬性明顯,手機用戶是信息接受者亦是傳播者,他們在這些平臺上組建成一個個具有私密屬性的小社交群體,這些小型社交群體又構建成一個具有開放屬性的大傳播群體,他們可以在上面隨時發布自己親歷、親眼目睹的新聞事件在小群體中傳播,借助網絡在各個小群體間不斷轉發,最終實現全網傳播。在這一傳播過程中,信息的傳播逐漸由傳統的媒體機構主導的“點到面”傳播,轉變為以用戶到用戶的普通受眾為中心的“點到點”傳播,受眾可以借助發達的移動端和網絡技術,即時傳遞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個體可以快速便捷地獲取信息,做出判斷,而且可以實現交互式的傳播,形成一個個社交屬性明顯的新興輿論場。這種新型傳播方式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2. 自媒體視域下廣播新聞面臨的挑戰

2.1 廣播新聞“快”的優勢受到挑戰

在傳統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在傳播時效性上的優勢是最強的,由于其采制相對簡單,從新聞事件發生,到記者趕赴現場采訪,后期寫作、節目配音制作,再到審核播出,相對來說效率較高,用時較短,因此可以極大地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而且對于一些重大的突發性新聞事件,廣播新聞報道較為靈活,可以隨時中斷常規節目播出流程,記者借助電話進行連線報道,實現實時直播。以上都是報紙和電視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特別是自媒體高度發達的當代,這種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廣播新聞傳播速度一落千丈。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借助智能手機和無線網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上制作和發布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甚至可以對一些還在進行中的新聞事件來一場“實時直播”,傳播成本的低廉和便捷實現了對于新聞事件的“上一秒發生、下一秒傳播”[3],新聞時效性大大提高,廣播新聞已經無法比擬。

2.2 廣播新聞“廣”的優勢受到挑戰

傳統媒體時代,由于收音機的購買成本較低,對于收聽場合的要求不高,因此基本家家都有收聽廣播的習慣,凡是廣播電臺覆蓋范圍內的公眾,都是潛在的廣播收聽群體。當然,由于廣播無線電波覆蓋范圍有限,一些地域內的廣播新聞只能讓當地居民收聽,其他區域的聽眾是無法收聽到的,因此,廣泛傳播的“廣播”也有其“窄播”的缺陷。

但是在以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新聞傳播徹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憑借一部智能手機,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天下事盡知,而且還可以發布自己身邊的事件。廣播新聞“廣”的優勢已經不再突出。

2.3 廣播新聞“互動”的優勢受到挑戰

傳統媒體時代,與報紙、電視相比,廣播媒體的互動性是最強的。很多廣播新聞節目都開設了與聽眾互動的板塊,受眾可以通過短信留言、熱線電話等形式參與進來,對新聞發表觀點,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節目方式也讓廣播新聞節目的親和力更強,受眾忠誠度更高。

但是廣播新聞節目的這種互動性始終是以傳播者為主導的,受眾的參與度有限。在以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用戶真正成為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主角”[4],傳者與受者之間的角色隨時隨地可以互換,由于網絡的匿名性,激發了更多人參與傳播和討論的主動性,他們更加積極地在網絡上互動交流,發表意見、交流觀點,網絡上到處都是接地氣的討論、反思和調侃,每個人都擁有發出聲音的權利。自媒體這種強大的實時互動性,是傳統廣播新聞所不具備的。

2.4 廣播新聞“專業”的優勢受到挑戰

傳統媒體發布的信息具有權威、可靠性,長期占據著輿論的主導地位,是黨、政府、單位機關、社會組織等新聞信息發布的主要渠道,任何時候,都占據著社會輿論的主導地位。

但是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黨、政府、單位機關、社會組織等單位都建立起了自己運營的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體平臺,他們也有發布權,對于一些重要信息,往往在通過媒體發布的同時,也會通過自有自媒體平臺進行發布,甚至會通過自有平臺提前發布,傳統媒體包括廣播新聞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專業性不斷被弱化。

3. 自媒體視域下廣播新聞策劃的特點

3.1 時效性和針對性越來越強

在傳統媒體時代,很多廣播新聞報道策劃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相應工作有充足的開展時間,策劃人員可以展開多輪的探討和研究,反復協商,最終敲定最優方案。但是在“時效性”被高度強調,并被看作是重要新聞價值的自媒體視域下,廣播新聞策劃同樣強調時效性,特別是一些重大突發性新聞事件發生后,廣播媒體如何進行策劃,快速介入,充分報道,這考驗著策劃人員的水平。即使是一些常規性新聞事件,如每年的全國兩會和省兩會的報道策劃,同樣對時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隨著媒體融合進程的不斷加快,廣播新聞從業者肩負的職責越來越多,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并不會有太多的時間來進行相關策劃。因此,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一次優質高效的新聞策劃,是廣播新聞從業者必須掌握的技能。

另外,自媒體時代,受眾的個性化興趣愛好不斷強化和滿足,受眾群體細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也意味著,廣播新聞也必須針對不同類型的受眾群體信息需求和興趣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策劃,讓報道具有一些差異化的特質,才能有效地吸引細分化聽眾的注意力。

3.2 貼近性和深入性越來越強

在自媒體視域下,廣播新聞要想有效地吸引受眾關注,就必須從新聞策劃入手,讓新聞的貼近性和深度性越來越強。一方面,從貼近性角度來看,普通受眾是信息傳播的核心和關鍵,廣播新聞報道策劃也必須緊緊圍繞受眾展開,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將聽眾的需求作為策劃的核心與出發點,找準他們感興趣的報道角度和報道方式,在報道過程中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和人性色彩,這樣才能讓新聞更加生動。另一方面,從深入性角度來看,在自媒體時代,信息始終處于過載的狀態,各種自媒體平臺上充斥著海量的資訊,這些新聞大都是對于新聞事件浮光掠影式的報道,僅僅可以滿足受眾的淺層次信息需求。廣播新聞策劃現如今更注重放大和拉近新聞內容中最有價值的元素,對新聞的前因后果進行深度挖掘,幫助聽眾了解新聞背后的新聞,了解新聞產生的深遠影響和蘊含的深層次內涵,從而滿足聽眾的深層次信息需求,與網絡新聞產生差異化競爭。

3.3 互動性和開放性越來越強

傳統媒體時代,廣播新聞欄目雖然開通了與聽眾互動的環節,但是在傳播過程中,更多地處在一個從廣播端到聽眾端的閉環狀態中。但是在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始終處于一種開放和交互的狀態之中,傳者與受者之間的界限已經消弭。因此,現如今的廣播新聞策劃更加注重在報道過程中,吸引更多聽眾的分享和參與,互動性與開放性越來越強。

4. 自媒體視域下廣播新聞策劃的轉型升級路徑

4.1 高度重視新聞策劃,打有準備之戰

自媒體時代,獨家新聞越來越少,一則新聞事件發生后,往往各家媒體都會跟風報道,且報道內容與形式都是大同小異,新聞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與新媒體相比,廣播新聞在渠道上并不占優勢;與聲畫合一的電視新聞、視頻新聞相比,廣播新聞在感染力與形象性上也不占優勢。所以,如果廣播新聞依然墨守成規,按部就班地進行常規性報道,與傳播快速的網絡新聞及形象生動的電視新聞等相比,根本不占優勢[5]。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廣播新聞就必須更加重視策劃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的新聞資源,對報道活動進行科學規劃設計,打有準備之仗,這樣才能找到更加新穎的報道角度,找準更加恰當的報道方式,充分發揮廣播新聞及時、快捷、靈活和信息容量大的優勢,先聲奪人,充分展示聲音元素的無窮魅力。

以筆者參與主創的新聞作品《深夜來電》為例,這件作品獲2019年安徽新聞獎一等獎榮譽,這件作品就是經過周密巧妙的新聞策劃而來的?!渡钜箒黼姟愤@篇作品講述了池州110接線員通過一通報警電話成功挽救一名自殺少女的故事。為了更好地再現新聞現場,作品進行了樣態創新,稿件全部由當事人講述的錄音和接警同期聲構成,通過再現數次“通話就要中斷”的情節,將營救過程一步步推向高潮,直到最終警察、120到達女孩家中,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通過懸念的層層鋪墊,給人以“聲”臨其境的感受。稿件播發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省內外多家媒體轉發關注,相關音視頻在短視頻平臺的點擊量超過10萬+,評論近萬條。

4.2 堅持新聞現場化,說“有畫面感”的故事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突出特點就是新,特別是在自媒體視域下,新聞的時效性更是被不斷放大。廣播新聞策劃亦要體現“快”的特質,一定要有與時間賽跑的意識,充分利用好廣播新聞節目形式靈活、采制便捷的特點,滾動播出最新、最快的資訊。以筆者所在的安徽廣播電視臺生活頻率為例,往往就會在一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后,迅速組織相關策劃,給記者安排報道任務,讓他們快速趕赴現場,第一時間用電話連線的方式,在節目中穿插新聞報道,讓記者可以快速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以繪聲繪色的表述傳播出去,讓聽眾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新的消息。因此,在新聞策劃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于新聞表述方式的提前策劃,讓記者充分利用好各種聲音符號,盡量讓講述更加生動鮮活,富有現場感和畫面感,讓聽眾在聽新聞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就會展開想象,如臨新聞現場,增強新聞的可聽性。

4.3 堅持內容本土化,說“接地氣”的話

自媒體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受眾不缺乏信息,但是缺乏真正有用的、能夠對自身生產生活有幫助的信息。判斷新聞價值的重要因素還包括相關性與接近性。廣播新聞作為一種地域性較強的新聞,很大程度上,其受眾范圍是相對固定的,對于一定地域內的聽眾來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與自身利息相關的信息事件一定比一些遙遠的事件新聞價值更大。因此,對于廣播新聞,特別是省級乃至地市級的廣播新聞策劃來說,一定要堅持本土化,說“接地氣”的話,從本地公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出發,反映本地人的愿望、訴求和立意,這樣才能讓新聞策劃更有群眾基礎,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實際。

4.4 創新策劃模式,借力自媒體

媒體總是以疊加的方式在向前發展,新的媒體出現不代表舊媒體的消亡。廣播新聞策劃一定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創新策劃模式,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對自媒體善加利用,策劃出更加好聽、更加權威的新聞。一方面,廣播新聞策劃者一定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臺,作為新聞策劃的重要消息來源地,通過對于自媒體平臺信息的瀏覽與篩選,掌握社會熱點和輿論焦點,進而展開有針對性的新聞策劃活動。另一方面,廣播新聞策劃者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各種自媒體平臺,與受眾展開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互動,讓受眾參與到信息傳播過程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廣播新聞的黏性,進而提升廣播新聞的輿論引導力。

5. 結束語

在自媒體視域下,傳統廣播新聞的“快”“互動”等渠道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利用新聞策劃,更好地發揮廣播新聞的資源和聲音等內在優勢,才能生產出差異化的新聞作品,突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猜你喜歡
視域聽眾策劃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讓聽眾“秒睡”的有聲書
好太太都是好聽眾
本期策劃
老年聽眾需要電臺長篇連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