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產區天冬性狀及組織特征比較研究

2024-04-28 11:15張寶林姚誠羅敏羅誓言羅東玲譚佳李鳳鳴陳艾萌劉丹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24年2期
關鍵詞:產區

張寶林 姚誠 羅敏 羅誓言 羅東玲 譚佳 李鳳鳴 陳艾萌 劉丹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產區天冬外觀性狀和顯微特征差異,為進一步完善天冬質量評價體系提供參考。方法:采用不同產區天冬藥材,比較藥材形狀、表面、質地和顯微特征。結果:四川、貴州、廣西產的天冬個頭適中;重慶產的天冬個頭較??;云南、野生天冬個頭大,云南產的天冬顏色更深,野生的顏色偏灰暗。云南產的天冬皮層和中柱比大;四川、貴州、廣西、重慶的次之;野生的較小。四川產的天冬未見石細胞;廣西、貴州、云南產的可見石細胞和草酸鈣針晶,重慶產的天冬的石細胞較多,草酸鈣針晶較長;野生天冬石細胞最多,草酸鈣針晶最長。結論:由于生長環境和種內差異,不同產區天冬在外觀性狀和組織特征有明顯差異。

【關鍵詞】?產區;天冬;生藥性狀;顯微特征

【中圖分類號】R282.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4)03-0046-07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3.zgmzmjyyzz202403011

Comparative ?Study on Characters and Tissue ?Characteristics of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in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ZHANG Baolin1?YAO Cheng1?LUO Min1*?LUO Shiyan1

LUO Dongling1?TAN Jia1?LI Fengming1?CHEN Aimeng2?LIU Dan2

1. Neijiang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SCMPA Key Laboratory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Chemical Drug, Neijiang 641100, China;

2. Nei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eijiang ?6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appearance and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Method ?From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provide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And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controlling its quality. In this paper,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From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appearance, ?size, ?color, ?surface, ?textur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drugs, ?as ?well ?as ?the root cross-sectional microscopy and powder microscopy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of Si Chuan, Gui Zhou, and Guang Xi have medium size; ?Chong Qing is smaller; Yun Nan and wild are larger, ?the color of the Yun Nan is darker and the wild is more gray. ?The ratio of root cortex and central column in Yun Nan are larger; ?Si Chuan, Gui Zhou, Guang Xi, and Chong Qing are second; ?wild is smaller. ?There are no stone cells in Si Chuan; ?Stone cells and 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 are found in Guangxi, Guizhou and Yunnan, Chong Qing has more stone cells, and 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are longer; wild has most stone cells, and needle-like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are longest. Conclusion ?Prove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appearance traits and tissue characteristics of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in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due to differences in growth environment and varieties.

Keywords:Production Areas;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Tissue Characters; Microstructure

天冬是我國傳統中藥材,為百合科(Liliaceae)天門冬屬植物天門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塊根,其味甘、苦,性寒,歸肺腎經,具有養陰潤燥、清肺生津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內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渴、腸燥便秘等癥[1]。天冬廣泛分布在我國南部,華中,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多生于山坡,路旁,林邊等,主要產于四川、貴州、廣西、云南等地[2]。

目前,不同學者對天冬的栽培、化學成分、藥理、藥化等方面的研究較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10]。但針對不同產區天冬的組織特征進行比較研究還少有報道,筆者采挖了四川、廣西、貴州、云南、重慶等多個產區天冬,按照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天冬藥材的標準進行產地加工和質量評價,針對不同產區天冬的性狀、橫切面顯微特征和粉末顯微特征進行比較研究,探討不同產區天冬的性狀及組織特征差異,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冬質量評價體系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2021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筆者在四川、重慶、廣西、貴州、云南等地采挖田間栽培和野生天冬塊根,洗凈,除去莖基和須根,置沸水中煮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60 ℃干燥,即得。

1.2?方法

1.2.1?生藥性狀比較?生藥性狀比較即通過觀察天冬樣品的外觀形狀、大小、表面色澤和特征,測量樣品的長度和直徑;觀察樣品斷面的色澤、質地和氣味等特征,對樣品進行外觀性狀描述并做好測量數據的記錄。

1.2.2?根橫切面顯微特征比較?將樣品置于表面皿,用清水浸泡至軟硬適中,將樣品切斷成3 cm左右的小段,用徒手切片制片的方法制片。將制好的顯微裝片進行觀測,采用OLYMPUS BX51顯微數碼成像系統記錄根的橫切面顯微圖,采集樣品橫切面顯微特征比較明顯的圖片并保存。

1.2.3?粉末顯微特征比較?將樣品進行粉碎,過四號篩。取粉末適量,放在載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溶液,在小火焰上微微加熱透化,加熱時需繼續滴加水合氯醛溶液,直至清晰為止。在透化后的載玻片上滴加稀甘油少許,再把蓋玻片以30°傾斜角度放在載玻片上。如果蓋玻片下有氣泡,用鑷子輕輕敲打蓋玻片,使蓋玻片中沒有氣泡。將制好的裝片采用OLYMPUS BX51顯微數碼成像系統觀測,采集樣品粉末顯微特征比較明顯的圖片并保存。

2?結果與分析

2.1?性狀?不同產區的天冬藥材性狀特征比較見表1。

可見,四川、貴州、廣西產的天冬外觀性狀比較一致,長約4~9 cm,直徑約0.4~1.1 cm。表面黃白色、淡黃棕色或黃棕色,半透明,兩端皮層透明可見白色中柱,有光澤,光滑,質硬或柔潤,有粘性;不易折斷,折斷后斷面平坦、角質樣,中柱淡黃白色或黃白色。

云南、野生天冬比其它地方產的更大,長約6~16 cm,直徑約0.4~1.3 cm。呈長圓柱形或長紡錘狀,彎曲;半透明或者不透明,光滑或具有深淺不等的縱皺紋,質硬或柔潤,有粘性;易折斷,折斷后斷面平坦、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或深黃色。云南產的天冬顏色較深,多呈淡黃棕色或黃棕色,味甜;野生天冬表面多呈黃棕色或暗灰黃色,無光澤,中柱明顯,味微甜。

重慶產的天冬較小,長約3~7 cm,直徑約0.3~0.7 ?cm,兩端較尖。表面多呈黃白色,無光澤,不透明,質硬,較易折斷,斷面角質樣,中柱淡黃白色,味微甜。如圖1所示。

2.2?根橫切面顯微?不同產區的天冬根橫切面顯微特征比較見表2。

可見,四川、貴州、廣西產的天冬皮層寬廣,皮層與中柱比約為1.7~2.8。除四川外,貴州、廣西產的天冬偶見皮層外側有1~2列石細胞;在粉末顯微中石細胞呈長條形、類方形、類長方形或橢圓形,顯黃棕色或淡橙黃色,長26~147 μm,寬12~60 μm。草酸鈣針晶束常見,大多散存于皮層內側2~5層粘液細胞中,長18~56 μm 。皮層最內側1~2層細胞排列緊密,無胞間隙。木質部和韌皮部發達,木質部束和韌皮部束相間排列,常為20~61個,少數導管深入髓部,韌皮部和木質部細胞中充滿橙黃色的物質。髓部偶見草酸鈣針晶束。

重慶產的天冬皮層較為寬廣,與中柱比約為1.6~2.7。偶見皮層外側有1~3列石細胞,緊密排列,石細胞形狀石細胞多為長條形、類長方形或長橢圓形,紋孔及孔溝細密,顯黃棕色或淡橙黃色,長36~184 μm,直徑12~47 μm,草酸鈣針晶束常見,大多散存于皮層內側2~6層粘液細胞中,長18~61 μm 。皮層最內側1層細胞排列整齊緊密,無胞間隙。木質部束和韌皮部束相間排列,常為17~43個,少數導管深入髓部,韌皮部和木質部細胞中充滿橙黃色的物質。髓部可見草酸鈣針晶束。

云南產的天冬皮層寬廣,與中柱比約為2.0~3.1。偶見皮層外側有1~2列石細胞,緊密排列,石細胞形狀石細胞多為長條形或長橢圓形,顯黃棕色或淡橙黃色,長42~138 μm,直徑11~60 μm,草酸鈣針晶束常見,大多散存于皮層內側2~7層粘液細胞中,長17~35 μm 。皮層最內側1~2層排列緊密,無胞間隙。木質部和韌皮部發達,木質部束和韌皮部束相間排列,常為25~63個,少數導管深入髓部,韌皮部和木質部細胞中充滿橙黃色的物質。髓部偶見草酸鈣針晶束。

野生天冬皮層較為寬廣,與中柱比約為1.4~2.5,中柱明顯。偶見皮層外側有1~3列石細胞;在粉末顯微中石細胞呈長條形、類方形、類長方形或橢圓形,顯黃棕色或淡橙黃色,長28~197 μm,寬25~61 μm。草酸鈣針晶束常見,大多散存于皮層內側2~6層粘液細胞中,長18~81 μm。皮層最內側1層細胞排列緊密,無胞間隙。木質部束和韌皮部束相間排列,常為18~42個,少數導管深入髓部,韌皮部和木質部細胞中充滿橙黃色的物質。髓部可見草酸鈣針晶束。如圖2所示。

2.3?粉末顯微?不同產區的天冬粉末顯微特征比較見表3。

各地區產的天冬粉末顯微除2.2項描述的特征外,還有以下特征。石細胞多破碎,野生和重慶產的天冬石細胞數量較多,其次為貴州、廣西、云南,四川產的未見石細胞。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野生的天冬草酸鈣針晶數量較多;重慶產的其次;其它地方產的較少。各產區天冬導管多為具緣紋孔導管及梯紋導管,在廣西天冬中偶見有網紋導管存在,亦可見篩管與伴胞和導管緊密排列在一起;導管數量除重慶、野生天冬較少外,其他產區的無明顯差異;導管的大小亦未見有明顯差異。各產區天冬粉末顯微均可見木薄壁細胞,多呈類長方形,常有一端傾斜,偶有兩端傾斜,壁稍厚,孔紋大,散在或與導管細胞一同緊密排列,大小未見明顯差異。如圖3、圖4、圖5、圖6、圖7和圖8所示。

3?討論

李敏等[11]研究表明,不同地區產的天冬在大小、質地、表面特征上有較大的差異,可能與加工炮制方法不同有關;丁艷霞等[12]研究也有相似的結論。筆者通過前往產區實地采挖,采用相同的產地加工方法進行處理。結果表明,云南、野生天冬比其它地方產的天冬個頭更大,但云南產的顏色比其它的更深,多呈淡黃棕色或黃棕色;野生天冬表面多呈黃棕色或暗灰黃色,多無光澤。重慶產的天冬個頭比其它地方的小,兩端較尖,表面多呈黃白色,無光澤。說明不同產區的天冬受到生長的氣候環境、土壤條件、種植技術、生長年限等因素的影響,在外觀性狀上存在較大的差異。

橫切面顯微特征比較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地產天冬有較大的差異。四川產天冬未發現石細胞,其它地區產的均能發現石細胞。各地產天冬除重慶的皮層稍窄,其余皮層均為寬廣。皮層和中柱比比較,云南產的最大;四川、貴州、廣西、重慶產的次之,野生的最小。云南和野生的天冬個頭大,皮層厚,但云南產天冬中柱大小和四川、貴州、廣西、重慶產差異不大,因此云南產中柱比大;野生天冬中柱比較粗,皮層和中柱比小。木質部束和韌皮束數量比較,重慶產、野生天冬的木質部束和韌皮束數量較少,木質部和韌皮部不發達,這與重慶產天冬個頭小一致;野生天冬由于生長環境惡劣,不利于木質部和韌皮部的生長。

粉末顯微特征比較試驗結果表明,野生天冬的石細胞、草酸鈣針晶束數量最多、長度最長;重慶產次之;四川、貴州、廣西、云南產再次之,但四川產未見石細胞。李敏等[11]研究發現四川內江、廣西玉林產區的天冬未能發現石細胞 ;丁艷霞等[12]研究發現,四川、廣西、湖北、寧夏及廣東等產區的天冬藥材因根皮細胞已除去,偶有殘存,橫切面顯微中均未見石細胞。這與筆者的研究結果相似,在除去根外皮的天冬橫切面顯微特征上,很難發現石細胞,需要刮下樣品的表層細胞進行顯微觀察,以佐證石細胞的有無。四川產的天冬橫切面、粉末顯微均未見石細胞,可能和四川盆地氣候溫暖濕潤有關,氣候溫暖潮濕,植物生長旺盛,細胞活力更強,而石細胞的形成,可能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穩定的細胞微環境,植物生長太快反而不利于石細胞的形成;還可能是植物細胞活力越強,在產地加工去表皮的過程中,更容易將緊靠表皮的石細胞扯掉,因此不容易發現石細胞。石細胞在梨中廣泛存在,楊立等[13]研究發現噴曬濃度為100 μmoL/L的生長素IAA可以明顯減少果肉中石細胞分布密度;陳娟莉[14]研究發現在梨樹的盛花后30 d施用生長素赤霉素會抑制石細胞的形成,也證實細胞生長越快,石細胞越不容易形成。野生天冬石細胞、草酸鈣針數量多,可能與野生天冬生長年限更長,生長環境相對惡劣有關。石細胞、草酸鈣針晶在植物生長中起組織支持和機械保護作用,植物生長的環境越惡劣,其組織支持和機械保護的需求更為強烈,越利于石細胞、草酸鈣針晶的形成。對不同產區天冬的木薄壁細胞、導管和管胞的顯微特征進行比較,未發現存在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不同產地的天冬藥材因生長氣候環境、土壤條件、栽培技術、種內差異等原因,其性狀及組織特征存在較大差異。本研究可為進一步完善天冬質量評價體系提供依據,亦為天冬藥材的產區道地性評價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56.

[2] 鄢貴,張復中,施后奎,等.天冬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21,48(21):116-118,130.

[3] 楊桂萍,劉忠穎.天冬的經濟價值及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19):31-32.

[4] 劉紅昌,張先,曾桂萍.天門冬干物質積累動態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2):44-47.

[5] 陳繼紅.天門冬的植物學特性及繁育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4):94,103.

[6] 伍仕強,姜朝林. 天門冬的藥用價值及栽培技術初探[J].農技服務,2017,34(23):44-45.

[7] 徐從立,陳海生,譚興起,等.中藥天冬的化學成分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5,17(2):128-130.

[8] 楊妍妍.天門冬的化學成分研究[D].沈陽:沈陽藥科大學,2008.

[9] 李志孝,黃成鋼,蔡育軍,等.天門冬多糖的化學結構及體外抗氧化活性[J].藥學學報,2000,35(5):358-362.

[10]杜旭華,郭允珍.抗癌植物藥的開發研究——Ⅳ.中藥天冬的多糖類抗癌活性成分的提取與分離[J].沈陽藥學院學報,1990,7(3):197-201.

[11]李敏,王琦,費曜,等.四川內江產天冬與其他產地天冬的生藥學比較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6(3):37-39.

[12]丁艷霞,張運杰,曹敏,等.不同產地天冬藥材的植物特征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6):1473-1474.

[13]楊立,秦仲麒,伍濤,等.外源生長素對“湘南”梨石細胞品質形成的影響研究[J].中國南方果樹,2018,47(S1):79-81.

[14]陳娟莉.梨果實維管束發育與石細胞形成的激素調控[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9.

(收稿日期:2023-05-05?編輯:陶希睿)

基金項目:四川藥品監督管理局科技計劃項目(2021011)。

作者簡介:張寶林(1986—),男,漢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藥品檢驗。E-mail: ZBL2887091@163.com

通信作者:羅敏(1963—),女,漢族,本科,主任藥師,研究方向為藥品檢驗。E-mail: 542373635@qq.com

猜你喜歡
產區
豆粕:美豆產區干旱威脅仍未解除,大豆優良率持續偏低
各石材產區政府和市場積極推出應對措施
澄海玩具產區:企業差異化發展
以頂級專業的眼光選擇頂級品質的產區
葡萄酒的產區品牌
葡萄酒的產區品牌(下)
法國波爾多產區迎來10周年慶
當歸行情走低
葡萄酒產區與『風土』
新疆產區有機甜菜栽培技術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