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實文學:不完美才是完美

2024-04-29 00:44范梅源
金山 2024年4期
關鍵詞:黃昏戀父母親子女

范梅源,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鎮江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現任鎮江市廣播電視臺全媒體采訪中心黨支部書記,高級編輯。曾獲江蘇省電視新聞評論政府獎一等獎、全國廣播電視報刊評論二等獎,多篇文藝評論作品在《現代快報》《京江晚報》及金山網、文化金山等發表。

“這世界上唯一完美的東西,就是不完美?!边@是閱讀本土作家尤恒、陸渭南等創作的長篇紀實作品《我們的爸媽》時,突然涌入腦際的想法。

該書以9個家庭的父母親的故事匯集而成,反映了老年父母這一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態,瑣碎而沉重,樸實卻溫暖。重病的無奈、再婚的糾纏、代溝的對壘、親情的焦灼——在面對父母親人生的不完美時,子女們以人子之心,盡孝道、擔責任、敬人倫、向未來,在不完美處,追尋完美。9個家庭,9組老人的不同故事,讓我們走近了一個個平凡卻生動的主角,在他們的故事中流連感懷。

傳統之美:平凡父母亦閃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子女的心中,父母如星辰,他們燃燒自己,照亮后輩。當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子女的思念,含著淚,帶著笑,有幸福,有遺憾,有感悟,也有失落,他們在孝老愛親中提升自我,不完美處成就完美。

9個家庭的父母親,不同角度閃現著人性光芒。比如,重男輕女、堪稱“扶弟魔”的王細珠,常陷女兒柯子敏于愛怨交加之境,但是,作為一位艱苦創業的堅強母親,卻又值得敬重(《我的母親我的痛》)?;及柎暮D〉钠牌排c公公之間,那種生死不離的愛情,令人動容(《有一個人,他不見了》)。退休的老江情感頗為波折,卻樂觀開朗,奔走鄉村、服務三農,老勞模、老知識分子的責任感、親切感撲面而來(《老江的四季》)。老軍人葉良與妻子鄧蘭相依相攜,重病纏身依然不離不棄(《從紐約到鎮江,穿越風霜雨雪的四季》)。樸實的“老漂一族”、鄉村婦女李桂花,在城市與鄉村間游走,為了孩子的家庭而表現出容忍和堅毅(《李桂花進城》)。這些平凡樸實的父母親,以不同的方式,閃耀著傳統美德之光。

也許,平凡家庭的父母親難言偉大,甚至還有很多不足,但是,傳統的影響在他們的身上灼灼閃光,受其言傳身教的子女,即使生活中有諸多難以承受之重,卻依然能夠盡心竭力地擔當責任,讓一曲曲心靈守護之歌,響在了我們的耳畔。

堅守之美:為人子女講擔當

本書的作者,有的自身就是故事的角色,以第一人稱敘述;有的是故事素材的體驗采訪者,以第三人稱講述。殊途同歸的是,故事展示了不同家庭的子女們努力擔當的堅守之美。

堅守很難,確乎很難。當阿爾茨海默病的病人智商退至兒童水平,無法正常溝通,那種護理是痛并堅守著,那種充滿無奈、卻在無奈中樂觀的描述,那種護理者與病人繞口令般的場景對話,體現了寫作者在情感把控、細節捕捉、語言描述上的深厚功力,值得點贊。(《有一個人,他不見了》)

堅守很真,確實很真。翻開肖家三姐弟的護理日志,那種重復細微卻又必須記述的瑣碎筆記,覆蓋每天的24小時,精確到每時每分,而三位護理者,分別經受著自身失業、生意失敗、家人生病、晉升無望等多重困境,生活之難,比床前護理更加復雜。(《肖家三孝子》)

堅守很美,確實很美。每個故事的主角們,一幀幀畫面定格,那是一種孝道的擔當、親情的堅守、責任的奔赴。每一篇章的結尾,都會有一個光明的敘述,代表著堅守之美?!叭~子目光堅定,滿懷期待,她將再一次漂洋過海,踏上回家的路?!保ā稄募~約到鎮江,穿越風霜雨雪的四季》)一個中年女子,為了盡孝,穿越時差,穿越四季,穿越國度,奔向父母親的身邊,這份堅守,充滿擔當之美。

奮進之美:代代傳承向未來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永續傳承的美德。今日之子女,即明日之父母,盡人子之責,報父母恩情,沿襲為家風,實為家庭之幸。本書故事中的主人公們,在堅守親情、愛情、孝道和尊嚴上的付出,書寫了一部提升自我、代際傳承的心靈成長史,因為付出,所以幸福。

《我們的爸媽》一書,實際上從如何讓老人幸福這一視角,貢獻了一個向陽而行、圓夢踐夢的微樣本。9個不同的故事,有幸福,有快樂,有艱難,有創傷,主角們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依然奮力前行,他們的奮進,讓未來可期,讓人生光明。

說到向陽而行,特別要提到書中兩段黃昏戀的主角。面對黃昏戀這一復雜且禁忌的話題,兩位主角卻處理得自然而勇敢。一個是《老江的四季》中的老江,與第二任妻子相識相聚二十多年后,終于締結了婚約。老江給我們留了個懸念:百年后與前妻還是現妻同葬?這基本上算是幸福的煩惱了。另一個是《無處安放的情感》中的許海蘭,幾次婚姻,都中途丟失。她的心得是,不要把再婚想得那么美好。又是一個懸念,但她的勇氣,已經足夠震撼,也許,美好的歸宿還在前方。

作為紀實作品,作者并沒有以主觀愿望來刻板化改變情節,而是尊重事實,表達故事,致敬堅守,奔赴未來。是的,作者并不企望改變主角們,美化主角們,一點也不,因為不完美是他們的特質,也是追求完美成長的必然鋪墊。如果沒有病中老人的智力衰退,怎么會有那種種忍俊不禁的場景,讓我們會心一笑?如果沒有老人們囿于老思想的固執守舊,又怎么能催生種種矛盾,讓我們引以為戒?如果沒有再婚老人的屢試屢敗,又怎么能讓我們對黃昏戀問題形成務實的思考與警示?當我們深層次地看待人生的不完美時,非虛構寫作恰恰告訴我們,人生如書,書寫人生,這是一次奔赴完美的創作。

當然,文學創作不可能根治現實問題,本書涉及到的老年父母的群體矛盾,有待家庭、社會、政策等共同來面對和解決。但是,本書以典型人物、真情故事、倫理價值、客觀書寫而呈現出的文本力量,依然值得尊重。向沉浸于生活、專注于體驗、執著于向往的作者們,表示真誠致意!特別要致敬的是,《我們的爸媽》一書,它所面對的群體是龐大的,那是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全天下所有的子女,以及他們共同面對的未來。

猜你喜歡
黃昏戀父母親子女
“黃昏戀”防“病”變
“黃昏戀”防“病”變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黃昏戀」想說愛你不容易
偶爾
清明祭
難譜寫的“黃昏戀”曲——我看《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她為“破爛王”子女辦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