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英奶奶:把河套平原寫成書

2024-04-29 06:59蔣肖斌
現代婦女 2024年4期
關鍵詞:秀英果子親人

蔣肖斌

秦秀英出生于1947年,在40多歲之前,一直生活在農村。對于沒有“退休金”的農村老人來說,依靠兒女養老幾乎是唯一的選擇。盡管她有一些收入,也有自己的房子,但呂永林發現,母親總有一種無意識的“看兒女臉色”的狀態——她想買什么不會主動要,等兒女開口問才說;生病了就忍著,等兒女發現了才去醫院……

“我不愿意看到母親從身體和心靈兩個方面都在衰老,而且因為收入和文化層次較低,她的衰老速度會遠遠超過城市里的老人。我們子女要做的就是和時間爭奪母親?!眳斡懒终f。

從識字無多,到能寫能畫,再到能打字、寫書,這樣一個艱苦而華麗的蛻變過程,源于呂永林與妻子芮東莉的一個“創造父母”的嘗試,更源于秦秀英骨子里那股堅韌頑強的勁兒。

2007年,秦秀英第一次來上海,到已經定居在這里的呂永林家中小住。離開了廣袤的河套平原,縮進城市高層建筑的一個格子,她之前的所有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都需要重啟與更新。除了做家務,秦秀英不知道還能做什么。白天,兒子兒媳都去上班了,留給她的就是一個更大的空白。

2011年,作為國內最早的自然筆記倡導者之一,芮東莉正在做自然筆記的創作。于是,夫妻倆就讓在大城市“無所事事”的母親跟著一起做——用手繪的方式給大自然做記錄。秦秀英已經幾十年沒有握過筆,一開始她的手是顫抖的,但畫著畫著,寫著寫著,手就定住了,也許,是心定了。

“如果大家能親臨我婆婆創作的現場,目睹一位鬢發斑白的老人雙手開弓的架勢,左手執筆畫畫,右手執筆寫字,就不會懷疑她的執著和毅力?!避菛|莉說。秦秀英是一個左撇子,但在十幾歲短暫的讀書生涯中,迫不得已按照老師的要求,逼自己用右手寫字,并將這短時間內習得的能力記了幾十年,直到60多歲重新提筆。

2015年,秦秀英出版了第一本書《胡麻的天空》,7年后,有了第二本。如果說《胡麻的天空》是讓每個人懷念和重新認識自己母親的書,那么《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就是一次“開墾母親生命的原野”的書。秦秀英寫人,不像專業作家那樣交代前因后果,更像是地里的莊稼、灘上的走獸,總之就是消失了,沒有結局。

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回憶,秦秀英也是,但她的過去并不那么愉快,反反復復對兒女絮叨苦難。呂永林聽多了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的確不喜歡反復聽,另一方面,我也想讓母親的講述能夠從苦難中超越出來,找到一些美好的事情,將痛苦或者覆蓋,或者修復?!?/p>

秦秀英的四妹是一個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秦秀英每次回憶時總不免悲傷。在創作《我的四妹妹》這一篇時,呂永林和芮東莉都很怕母親把這種情緒帶入寫作,走上一味訴苦的“老路”。于是,晚飯后,他們就讓她把白天寫好的內容拿出來,討論如何寫出四姨的溫婉和美好,如何抓住造成她悲劇命運的原因。在近1個月的反復討論中,秦秀英改了又改,最后定稿。

自從到了城里住,秦秀英再回老家,就有了“采風”的意味。她會告訴兒女,這次回去又看見了什么新鮮事物,她已經習慣以一種新的視角來打量自己的世界和生活。她還開始收集一些自然物,比如廢棄的胡蜂巢、漂亮的死天?!?/p>

《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中的大部分作品是秦秀英在老家完成的。2019年秋天,她回到內蒙古,雖遠隔千里,但“家庭寫作工作坊”的視頻會議從未間斷,慢慢帶出了一些本不在寫作計劃中的人。有一天,秦秀英做了一個夢,夢到一群仙鶴、好多白云,還夢到了已故多年的三妹。做完夢,她覺得應該寫一寫三妹。后來,書中很多人物就是這樣“主動”出現在她筆下的。

“以前,聽婆婆坐在小板凳上絮叨四姨們的命運,我感到苦惱且厭煩。如今,讀著她的文字和圖畫,我卻像上癮一般,特別想走近那些逝去了的美好生命,想尋回那些失散多年的親人,還有那些在苦難的日子里給予婆婆溫暖的好心人?!避菛|莉說。

在《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中,植物并不是主角,而是一個個小小的引子,引出秦秀英身邊那些或亡或續的人生故事。世上的人就像世上的果子,有的能健健康康地生長、成熟,也有的中途夭折,有的是綿軟的,有的是強悍的,有的甚至帶刺有毒,會給其他人帶來傷害……

書中最可惡的人要算那個像蒺藜科植物“霸王”一樣霸道的秦鎖,吃喝嫖賭都少不了的他,簡直“壞透了”。秦鎖不僅傷害過秦秀英,還傷害過村子里很多善良的人。時隔幾十年,秦秀英回憶起來還是憤憤不平,她也沒打算和他和解,寫作就像一種“復仇”。

呂永林說:“書里寫了不少農村的老人,即便兒女孝順,如果老人在晚年不能開啟一種新的生命狀態,兒女和父母之間的情感維系也會比較蒼白。我很高興母親找到了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找到了能夠支撐精神世界的東西?!?/p>

《胡麻的天空》出版后,秦秀英被邀請到深圳作演講,這對她是個極大的挑戰,得學普通話、PPT放映、公開演講……去還是放棄,兒子兒媳讓她自己拿主意。秦秀英說:“去!牛頭不爛,多費兩爐柴炭?!?/p>

在寫作之前,秦秀英覺得自己的心“有點小”,什么事情都窩在心里,放不開;剛開始寫的時候,想起過去的事,她會落淚;慢慢地,她把窩在心里的往事寫出來,就放開了,“心就不那么小了”。

拿到上一本書的版稅,雖然不多,但這是秦秀英掙過最多的一筆錢,她從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靠寫字掙錢。這從天而降的成就感,蔓延四溢。她甚至開始帶“徒弟”了,帶著五妹從自然筆記的創作開始,一如她當年。

秦秀英說:“我的前半輩子命運特別不好,干甚甚不順,動不動就遇上壞事情,躲也躲不開……咋也沒想到,60多歲我又重新開始識字、學文化。如今,我又在寫書了?!?/p>

生活如此粗糙和殘酷,為何中華民族還能延續至今?作家劉震云再次為秀英奶奶的新書作了序。他說:“從秀英奶奶的書中看出這樣一個道理:一是因為這些人對生活害怕,二是因為他們身邊有親人。因為害怕,只能勇敢;因為親人,只能堅強。因為害怕和親人,我們才百折不撓地生活,這是人間真正的正道和滄桑?!?/p>

(摘自《中國青年報》)(責任編輯 王艷)

猜你喜歡
秀英果子親人
果子出嫁
你是我的親人
親人
同期聽力(六)
親人(連載二)
寫自己的親人
摘果子
誤解
果子粥
把餃子當鉆石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