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城市園林中可食地景的重要意義

2024-04-30 05:40魏林燕
花卉 2024年6期
關鍵詞:庭院綠化景觀

魏林燕

(重慶市萬州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重慶 404000)

0 引言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人們對城市品質的追求更加自然化、生態化,不僅限于常見的本土特色植物搭配的造景模式,而是通過可食地景與園林搭配藝術的結合創造新型景觀,追求一種視覺沖擊和對美好自然田園生活的向往,因此園林景觀行業與農業的結合勢在必行,可食地景對城市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很好地提現了農業的相關屬性,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價值,也為農業與園林藝術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新方向。

1 可食地景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1.1 概念

可食地景的概念源于古巴比倫和古埃及等西方國家,后來由德國園林設計師、環保主義者Robert Kourik于1980 年代提出可食地景理念,簡單來說就是用可食用的蔬菜、瓜、水果和其他植物作為設計元素進行合理搭配,遵循環保理念,營造園林景觀[1]。按照空間尺度可以將可食地景分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可食地景,大尺度可食地景主要功能是農業生產,同時兼有生態和觀賞的功能;中尺度可食地景主要以園林觀光園為主,仿照大自然的生態構建以本土植物為主的兼有美化和功能為主的觀賞園;小尺度地景主要以屋頂花園為主,兼有觀賞和食用等功能[2]。從城市綠地的角度來看,食用景觀是可食用的,是生產性的、生態美觀性、參與可操作性等多重功能[3],它將城市居民從農村生產的旁觀者轉變為感知者和參與者,以全新的方式將城市居民與自然生態聯系起來,使農業花園具有高度的美感和生態價值,它的出現源于城市居民在種地和維護城市綠化之間的矛盾,可食地景的提出引起了規劃界的高度關注,并很快將其應用到城市景觀規劃的實踐中,如美國Descanso 公園,設計者把入口區的中心區域一分兩半,一半種上修建整齊的草坪,另一半是一個美麗的可食用園景花園,其鮮明的對比創造了一種視覺沖擊,讓人深刻反思自己的生活環境[4];底特律都市農業廣場種植數百種蔬菜瓜果及藥用植物供居民欣賞,也是對兒童具有教育意義的城市農業公園[5];芝加哥植物園種植蔬菜成排成列,景觀效果統一多樣,是一個活生生的植物博物館[6]??墒秤镁坝^在中國也有很多應用案例,如著名建筑大師俞孔堅設計的沈陽建筑大學食用稻田景觀,創新性地在校園中種植東北大米稻及常見地區植被,形成經濟而高產的田園景觀,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相依為命的理念[7]。北京北塢公園保留了曾專供皇宮的京西稻田,以十分規整的種植形式營造稻田景觀,給人以強烈的歷史氣息和鄉土感受[8],將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景觀設計相結合,向現代景觀資源轉化。城市用地的局限性需要將可食地景原有的農業元素提取,用園林設計的方法對菜園用地進行設計和應用,在更高層次上滿足城市居民觀賞、互動和交往需求,從而能夠在較小的面積中充分體現其特點,隨著可食地景的進一步發展,天空農場[9]、一米菜園[10]等新型種植形式應運而生,對公園城市的認識發生了全新的轉變,提供了全新的新城建設模式,滿足了人們對田園城市的期待。

1.2 研究現狀

國內近幾年食用景觀研究正在興起并迅速發展。隨著可食用景觀的實際傳播,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加入進來,主要表現在社會效應和價值的探討,主要從“社區營造”“城市更新”“兒童教育”“社區養老與康復景觀”“公眾參與”等方面展開,多數來自高校的實踐,例如,同濟大學劉悅來副教授帶領的“四葉草堂”團隊聯合共創伙伴和社區居民、社區居委等一同創設的上海創智農園,改善了社區環境,重塑居民鄰里新模式[11]。目前,就國內可食地景的發展現狀來看,人們的認知隨之發生改變,創新型菜園子也能被城里人接受并喜愛,偏愛其所營造的鄉野風情帶來的新奇體驗以及觀賞經濟雙重收益,實現了對景觀設計進一步的探索和拓展。

2 可食地景的應用優勢

2.1 可食地景就地取材、成本降低

可食地景的取材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植物,而是采用適合本地生長良好的蔬菜、瓜果、藥材等方面的植物進行園藝搭配,包括色彩搭配、植物高低錯落上的搭配、創作性搭配等等,取材十分廣泛。據報道,全世界可食用的植物高達3000~10000 種,而迄今只有100 多種被景觀利用,可利用資源空間很大[12]。由于采用的都是本地農業植物,設計、采購、運輸和養育成本降低,而且成活率高,后期的維護管理也不需要特別精細,另外,可食地景能夠生產出新鮮蔬果,可轉消耗為收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客觀上導致各種侵占城市綠地行為的現象會越來越多,而這一少一多,使得今后城市綠化的形勢更加嚴峻,這也一直是政府治理閑散土地的難題;每年政府撥付大量園林綠化管理維護經費用以維護城區公共綠地,隨著市場經濟化的運行,成本水漲船高,為了減輕負擔,可食地景推廣顯得尤為重要。

2.2 可食地景經濟環保價值高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里的土地寸土寸金,人們對美麗鄉村的向往日益濃厚,如何高效利用空余的土地、狹小土地空間已然是一個有趣的命題,草坪不僅耗費大量的水資源,還需要農藥和化肥去維系它的成長,修剪草坪也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可食地景跟草坪相比,簡直省事省心太多,也不會花費過多時間精心維護,不僅能調節城市小氣候,還能產生經濟效益、增強食品安全,此外,利用生活廢水、廚余垃圾就可以很好維護可食地景良好生長,真正實現了低碳生活。

2.3 可食地景具有濃厚的社會教育意義

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通,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農耕文化漸行漸遠,需要加快追尋的腳步,而城鄉居民對美麗鄉村的向往日益濃厚,因此可食地景的出現,正是讓人們從城市的建設者變成參與者。在城市中引入可食地景,有利于人們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人們對農業生產的興趣,其種植的易操作性和易維護性使人們樂于參與、便于參與,見證從播種到收獲的大自然力量,還可以培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體驗到勞動的價值,起到教育意義。與此同時,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由陌生變熟悉,緩解心理壓力,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3 可食地景的植物選擇

城市公園中種植可食地景不同于以生產農作物為目的農業生產,在植物選擇中要考慮植物的高度、葉子大小、色彩、與周邊景觀是否和諧、生長季節和觀賞期是否合適,作物之間是否共生,更多地考慮審美形態、生態自然等效益,且需根據所在空間位置進行立體化、趣味化、自然化的植栽設計。

可食性植物按照材料選擇可分為觀賞蔬菜類、糧食作物類、可食藥草類、觀賞果木類、草本花卉類,盡量選擇適合本地氣候、土壤環境以及病蟲害少的種類,發揮最大美觀效果。觀賞蔬菜類主要有油菜花、羽衣甘藍、蘿卜、辣椒、空心菜、豇豆等,糧食作物類主要有水稻、小麥等,可食藥草類主要是紫蘇、金銀花、迷迭香、薄荷等,觀賞果木類主要是無花果、柑橘、柚子樹、柿子樹、櫻桃等,草本花卉類主要是茼蒿、菊花、茉莉花、向日葵、萵苣、百合等。另外,為了避免植物搭配過于單調,缺乏趣味性,還可以與小品、色彩鮮艷的草本花卉相結合。

4 可食地景的應用形式

4.1 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是指除平面綠化外的所有綠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種綠化形式有豎向綠化、屋頂綠化、高架綠化等。立體綠化可以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改善日益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改善城市高層建筑的森林,改善許多道路的硬路面取代自然土地和植物,改善城市熱島效應、沙塵暴等廢氣污染對人類的危害,開拓人類綠化空間,建造田園城市,美化城市環境,提高生態效益具有重要意義。但立體綠化也有局限性,如面積較少、活動性不足等特點,例如,屋頂綠化就適合種植瓜果蔬菜或者根系不發達的地被或小果樹,形成城市菜園、果園。城市景觀中的高架橋綠化和垂直綠化應選用葉型美、耐陰、生長快的攀援植物、觀賞瓜類和觀賞豆類等植物,尤其是棚架造景種植觀賞瓜類時,果實累累,美不勝收。

4.2 庭院種植

庭院綠化是指在庭院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布置景觀亭等園林景觀供人們欣賞、娛樂、休息,為人們創造舒適的戶外生活空間,其設計力求簡潔。無論院子多么小,在當今嘈雜的世界中發揮著無價的作用,如減輕生活壓力,充滿活力,根據不同的形狀,庭院可規劃分為歐式庭院(規則式的古典庭院)、東方庭院(自然式的庭院)、日本庭院(水、石、沙絕妙結合的庭院)。

但當今庭院風格形式過于雷同、缺少個性,對于大多數房主來說,易于維護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但輕松的庭院并不存在,因此選擇需要最少修剪和維護的植物栽植更理想,還可以選用一些具有保健、食用、美化效果的觀賞蔬菜和可食藥物,以此突出庭院風格特點,例如,洋蔥、西藍花、紫甘藍高度分散,西紅柿和茄子立體感強,薄荷和迷迭香對身心健康有益,不僅可以提供生活質量,還可以收獲天然蔬菜。

4.3 公共綠地綠化

公共綠地是向公眾開放、適合供人們共享的休閑游憩綠地,包括住宅公園、小型游樂園、團體綠地和其他帶狀綠地,不包括公共行道樹和綠樹成蔭的區域。而作為一種觀賞性的綠色景觀,后期維護成本和建設成本都不低,而且缺乏可食地景種植知識的教育意義。①草坪維護成本高,涉及修剪、澆水、病蟲害防治、施肥、草坪更新等。②農藥頻繁使用,公共綠地大多位于城市地區,人口流動性強,微環境和小氣候多樣,植物品種豐富,容易致植物感染蟲卵,因此使用農藥的頻率較多。③缺乏種植知識的教育意義,結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對自然生態的向往,利用空余空間或者節點開辟有特色的植物景觀區很有必要,突出可食地景主題文化特色。針對減少草坪維護成本、少量或適量使用農藥、提高青少年農作物種植知識等問題,在城市公共綠地開辟可食地景景觀區勢在必行,在應用種類上充分利用因地制宜的各種蔬菜、果樹、農作物、中藥材,可食用植物種類豐富;充分利用植物上、中、下空間,組合快生與慢生、常綠與落葉植物,同時,還可以增加花卉和色葉樹種的配置,保證各類景觀和諧共生。

5 結語

本文淺析了城市園林中可食地景的重要意義,各地城市管理部門應提高支持力度,從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出發,將可食地景融入城市設計,加強可食用景觀的文化推廣,創造商業價值,制定政策保障和技術支持,定期開展科普教育、設立傳統文化節等參與式、體驗式活動,吸引群眾積極參與,邀請農業專家對栽培技術進行定期指導;栽培成功后,征集志愿者參與采摘農作物,統一由城市管理部門現場分送給市民朋友,實現共建共享,體驗豐收的快樂??傊?,城市公園可食用景觀的建設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導和社會組織的積極參加,需要景觀設計師、農業種植技術人員、市民朋友的鼎力相助,加之多部門協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的可食用景觀,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可食地景的發展前景,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城市景觀的更新,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庭院綠化景觀
景觀別墅
回到庭院
火山塑造景觀
庭院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庭院中的童年
綠化用女貞樹上的果實,可以采來入藥嗎?
城市綠地綠化種植與養護
建國以來我國歷次大規模綠化歷程及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