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綠化苗木栽植養護與病蟲害防治措施

2024-04-30 05:40劉霞
花卉 2024年6期
關鍵詞:園林綠化苗木園林

劉霞

(臨沂市園林環衛保障服務中心,山東臨沂 276000)

0 引言

促使我國園林建設向創造的、可持續的方面發展,凸顯城市園林工程的價值,需要客觀認知現階段園林養護工作所存在的問題。比如選擇植物時沒有充分考慮其對本地氣候條件的適應性,配置植物缺少豐富層次,控制病蟲害重事后而非事前。一系列問題的直接影響就是苗木的成活率低,園林管護成本高,園林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受到制約。所以需要立足實際情況,結合本地城市規劃、自然地理位置,應用適宜的苗木栽植養護和病蟲害防治方法。

1 園林綠化苗木栽植養護原則

1.1 遵循立地條件

該原則強調栽植養護苗木需要了解本地的資源、條件,對工程地域的原有環境進行勘察,合理選擇場地。一方面減少對原有場地環境的干擾,另一方面要通過資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滿足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為其存活、健康良好成長奠定牢靠的基礎。

1.2 尊重植物生態學特性

該原則是指栽植養護綠化苗木雖然要達到一定的城市功能區間劃分或景觀建設需求,也必須充分尊重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態學特性,結合立地條件合理配置植物群落,適當應用人工介入方式方法。也使得外來植物與本地植物可以和諧相處,不出現對資源的不良性競爭。

2 園林綠化苗木栽植養護方法

2.1 科學選擇和配置植物

為保證園林綠化苗木栽植養護的質量,首先要選擇生命力頑強、適應能力好、維護成本低的大喬木、灌木或草本植物。選擇的指標包括管護頻度、耐旱性、抗風性、耐熱性、耐寒性、生長速度、觀賞價值、鄉土植物。每一個指標都有其對應的評分標準或選擇傾向,例如,鄉土植物下可以分為A、B、C 3 個等級,考慮到該類植物的資源數量豐富程度,是否已經廣泛應用,培育與移植的成活率,有無特殊的栽植技術要求。

選擇了苗木基本種類之后要確定園林植物群落結構,如喬木-灌木-草本/地被的復合層型喬木;草本-地被層的疏林草地型。也可以考慮植物的生態性,將其配置為喜光、耐熱、耐陰、耐寒、旱/濕生幾大類。在此基礎之上還要結合本地情況繼續細化配置形式,如高溫耐旱/濕型,喜陽耐旱/濕型,強抗逆型。

每一類型中的主要苗木要根據本地情況選擇,比如城市環境特點是高溫干燥,園林綠化項目場地空曠、土壤中的水分蒸發更快,所以適合打造高溫抗旱的園林綠化結構,主要是選擇一些耐熱耐旱的節水型植物。骨干樹種可以是棕櫚科或夾竹桃科的植物;填充植物可以是野牡丹科或菊科的植物。包括雞冠刺桐、大葉榕、龍舌蘭、翠蘆莉、荷蘭菊等。而如果園林綠化項目位于城市綠地的濱水區,周圍開闊,區域內光照強烈、土壤濕潤,則要盡量選擇耐水耐濕抗性強的植物,園林景觀結構要盡量簡單,突出主次即可。再根據景觀地形,種植不同耐水耐濕能力的植物,包括花葉良姜、十大功勞、春雨、檸檬桉等[1]。

2.2 創建良好的場地條件

苗木的栽植養護要以土壤為基礎,土壤性狀的優劣直接會影響植物成長效果以及其抗病抗災的能力。所以在創建場地條件時首先要改良土壤,包括改良土壤的性狀和結構。在栽種之前先要平整場地,根據喬木類、灌木類、草本類的植物生長特性控制清理深度,去除掉其不喜歡的土壤或雜質類型。例如,喬木類植物的清理深度控制在90~150cm,清除掉直徑大于4cm 的碎石、磚塊、混凝土。在平整種植土時要輕疏慢整,不要使用大型機械,防止土壤原有結構破壞。同時要對土壤進行消殺作業,主要是消除掉土壤中夾雜的草種,消滅土壤細菌。既可以使用高溫方法,也可以使用一定比例的石灰氮。如果土壤硬化板結情況嚴重,不能達到良好的植物栽種標準,需要在初步清理之后加入木屑等調整土壤疏松結構,增加其透水率,抑制鹽分在土壤表面的積累。如果土壤酸堿值較高就可以用有機肥、生態環保改良劑進行土壤性質的改造,包括將樹枝、落葉打碎,作為有機肥;在土壤中增加泥炭、醋渣,綜合土壤的游離堿。也可以在原有土壤上種植茶花、茉莉等繁殖能力強,枯枝敗葉易腐爛、分解成有機肥的其他植物,進行生物性土壤性質的改良。如果土壤改良的成本較大,或園林綠化工程時間較緊,可以使用大規模更換土壤的方式,創造良好的種植土壤條件[2]。

其次,要規劃適宜的地形。規劃時可以總體上考慮南北方地區的雨水資源、氣溫以及城市水資源的利用便利條件,進行差異性規劃。如果本地的雨水資源豐富,尤其是夏季常發生城市內澇,為了減少雨水對綠地的沖刷,避免積澇讓植物遭受損失,可以利用綠化工程原有地形打造良好的雨水處理系統。其可以分為上凸、下凹兩大類:上凸地形主要是使用臺地式的草坪或者波浪形坡度的草坡,實現對雨水的消納、過濾和控制。地形高程不宜過高,坡度不宜過陡,并盡量選擇耐澇耐旱、有一定凈化能力的苗木種類。下凹式地形主要是基于海綿城市的建設指南,鋪設下沉式的陸地或干濕式植草溝。植草溝可以設計在道路、停車場等公共區域,要定期割草,保持溝內干燥。

2.3 合理應用栽種植方式

選擇了植物、平整了土地、規劃了園林地形,還需要應用合理的種植方式,為園林植物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1)要科學設計種植的間距,保證單株植物、植物群落都能夠良好成長,植物有各自健康的生長空間,互不干擾。間距設計首先要考慮植物生長的特性,例如,不同樹種的生長速度,在植株穩定期植物的冠幅最大寬度,植物對同一環境的適應能力??梢园凑諛浞N生長快慢分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規劃成長空間,并為檸檬桉、臺灣相思等樹種的樹冠成長預留出有效的距離;而雞爪槭等樹種最怕烈日暴曬,所以與其他群落植物之間的距離可以相應更小,盡量處在高喬木的遮蔭庇護之下。另外,要考慮到植物空間的劃分需求,比如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可以被分為疏朗空間和郁閉空間兩大類:疏朗空間通常是指城市公園、路側較大綠地的園林景觀,景觀內的植物栽種養護要滿足一定的景觀視線需求。所以植物間距可以相對寬松,例如,喬木的間距最大范圍可為20m;喬木濃蔭下的灌木、草木間距可以喬木為支點,控制在10m 左右。郁閉空間通常面積窄小或狹長,植物間距就需要根據相鄰兩棵樹的樹冠來控制[3]。

(2)栽種苗木時需要根據其生長發育的規律合理選擇時間。比如春季,大部分的樹種、草坪都處在休眠期,新陳代謝穩定,此時栽種植物對植物的性狀影響最小。同時,要考慮該段時間本地區的氣溫,要保證栽種的天氣溫暖、土壤基本不發生凍結;如果選擇的是一些耐寒樹種,也可以適當在秋冬栽植。

(3)栽種時要根據園林樹木和草本花卉植物的區別,應用規范技術。例如,園林樹木起苗時要保證土壤干濕適宜,根據樹苗的胸徑、高度選擇是露根掘取還是帶土球掘取。如果是露根掘取,要保證根系完整;如果是土球掘取,土球直徑要適宜。并對挖掘出的苗木根部和枝葉適當修剪,主要是去除掉斷裂、腐爛、過度生長的根和枝。再次驗收苗木是否無病蟲害、外皮無損傷,整體的冠性和主干枝沒有遭到破壞。在移植苗木的過程中主要是觀察根系的干濕情況,必要時可噴水保濕。設計栽植穴需要考慮植物根系生長的實際情況,綜合市政管線分布以及苗木、灌木的生長需求,按照土球直徑、土壤厚度預留出栽植穴距離,穴底保留適當厚度的松土層。例如,骨干大喬木的栽植穴深度要約200cm;深根喬木的栽植穴深度要在150cm 左右[4]?;靥畹耐寥酪?/4 的原土,和其他的有機物物質。栽植后的樹木需要灌水并夯實土地,水一次性澆透,再使用支撐固定裝置確保苗木筆直不倒;支撐架和樹干之間要用軟性材料分隔,不要傷害樹皮。再次調整樹形,剪除掉不良的枝條,保證苗木通風透光。

如果是栽植草本花卉植物,則需要根據植物的體量,場地條件,預設的間距、深度選擇植株。如果是一、二年生的植物,栽植深度可以在30cm 左右;多年生的球根、花卉植物栽植深度要大于等于40cm。栽植之后要進行水肥管理,第一次灌透水,直至長出新根再繼續澆灌。

(4)考慮到園林苗木栽植養護的成本和工作效率,澆灌的設施應以節水設備為主,再結合定期的人工澆灌方法。各地可根據園林綠化工程特點,城市微灌、滴灌技術發展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澆灌種類和形式。例如,小面積的綠地可以使用輕小型機組的滴灌方法,園林喬灌木、花卉、綠籬可以使用微噴灌、噴水帶等微灌方式?;蛘吒鶕缒镜闹晷蛻貌煌臐补喾椒ǎ焊叽髥棠究墒褂酶呱湫試婎^,低矮灌木可使用低射性噴頭,藤蔓等攀附性植物可使用自動滴灌技術。

2.4 按時修剪并防除雜草

定時修剪枝葉、防除雜草,是保證園林苗木健康成長的又一項工作。在修剪時要根據季節溫度,植物生長習性、生長周期控制修剪的頻率,應用不同修剪方法。例如,在南方,日平均氣溫達到15℃及以上,大部分的喜溫植物就進入了旺盛生長期,就需要加大修剪工作的頻率。

修剪還要有目的性,例如,要增加樹木的通風和透光量,減少病蟲害的生長情況,對抗季節性風災,就可以擇重修剪,控制樹木的平衡,尤其是高大喬木的冠型,讓其呈豎直自然向上平衡生長的狀態,形成天然樹冠。修剪草坪主要是控制養護成本,遵循1/3 的原則剪掉超出自然高度的部分。必要時還可以利用生長調節劑進行控制性修剪,從而降低養護的頻度,也增強植物的生根性能,提高植物抗旱能力[5]。

在防范雜草方面首先要注重早期防控,根據雜草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周期,對土壤進行高溫滅菌,消除雜草種子,噴灑氨氟樂靈、氟硫草定,使土壤變為藥土。其次可以選擇假檢草、結縷草屬、地毯草等優質的品種草,與雜草進行競爭,抑制雜草的生長?;蛘呤褂秒s草的天敵生物、除草劑進行除草作業,例如,用鏈霉素燼灰類群菌株防治馬唐。

3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方法

3.1 根據病蟲害類型和危害應用不同防治手段

各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同,所選擇的園林苗木種類不同,自然也會出現不同類型的病蟲害,病蟲害所產生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也有所差異。所以需要根據本地的病蟲害危害實際情況,應用不同的防治手段。其基本原則是無病保健、未病預防、有病治療。

例如,我國北方地區常見楊柳腐爛病,大葉黃楊白粉病,月季白粉病、黑斑病,其有各自的發生規律和危害,在處理病害時要根據這些規律應用不同方法。防治楊柳腐爛病需要在種植苗木時就全干刷梳理劑,養護期間注重水肥管理,尤其是北方旱季時必須及時補水。如果發病,周圍的綠地和發病的樹枝必須及時清除。整株出現染病情況可以噴施50%托布津,也可以在病斑部位刷10 倍液梳理劑。更為嚴重時除了全樹干涂抹梳理劑,還可以在病灶部位用刀片劃出網狀格,保證藥劑快速有效直達樹體,提高治療效果。而防治大葉黃楊白粉病,需要新栽植苗木時完成3 遍按規范的澆水,澆水后噴施一次50%多菌靈1000 倍液預防問題。日常要及時修剪枝葉、雜草、落葉,尤其是剔除病梢和病葉。如果發病,需要噴灑20%粉銹寧1500 倍液,并與70%甲基托布津1500 倍液交替用藥;噴藥時要確保植株葉片正反面均能受藥。

防治蟲害也是一樣的思路,即根據不同蟲害的種類、危害情況選擇不同的防治方法。例如,防治美國白蛾就需要考慮到其下樹化蛹的特點,在樹基的根部綁扎稻草,引誘其在稻草中化蛹,再集中消滅。夏季可以在樹木周圍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日常修剪樹木要著重觀察是否有帶卵塊的葉片,摘除葉片并剪除網幕。

3.2 根據季節差異應用不同防治手段

不同病害的發生原理、規律,蟲害的生長周期,決定了在防治園林綠化病蟲害時還必須根據季節差異應用防治手段。例如,在春季可主要清理園林綠地的雜草、枯枝或積雪,給土壤施加棉隆等藥劑消滅土壤中的越冬害蟲。而夏季進入植物生長旺盛期,害蟲活躍,病原體活動頻繁,可以綜合使用化學噴灑和生物物理防治手段:例如,噴灑白僵菌高炮粉,對付樹葉上的小綠葉蟬或地下的害蟲;使用阿菌維素干擾昆蟲的神經生理活動,使其中毒死亡;引入病蟲的天敵,用天敵控制蟲害的繁殖規模、速度;或者增加捕蟲燈,捕蟲網。

4 結語

我國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氣候資源的地理差異較大,所以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管護,提高苗木的栽植養護水平,防治病蟲害,需要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在尊重植物生長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必要且有效的人工干預使苗木成活率更高,較少受到病蟲害的襲擾,從而全面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整體效益。

猜你喜歡
園林綠化苗木園林
清代園林初探
苗木供求信息
古代園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園林的今世之約
雪中園林的七個片段
論園林綠化種植與養護管理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論豆科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