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藏醫《四部醫典》含藏藥三臣組方配伍規律分析

2024-04-30 12:30那則卓瑪次央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24年3期
關鍵詞:藏藥數據挖掘

那則卓瑪 次央

【摘 要】 目的:探討含三臣藥的藏藥方劑的用藥規律及含該藥材方劑的配伍規律。方法:以《藏藥晶鏡本草》為標準,從《四部醫典》中收集含三臣藥的藏藥方劑,運用Microsoft Excel 2019對含三臣藥的方劑進行數據整理,并且運用SPSS Modeler 18.0對數據庫的藥物進行頻數統計和關聯規則(Apriori)分析。結果:共收集到含三臣藥的方劑140首,并且方劑中共出現藥物180味,藥物出現的總數頻次為1576次,涉及主治疾病31種,其中出現頻次≥7次的有14種疾病,主要為熱?。?3次)、中毒熱(22次)、瘟疫(19次)、肺熱(17次)等;涉及藥材175味,使用頻次≥15次共24味,三臣散主要與檀香(90次)、丁香(63次)、船盔烏頭(41次)、獐牙菜(40次)等搭配使用;藥味以甘、苦、澀為主,三化味以苦化味與甘化味為主,治療熱性疾病以涼、鈍、重、稀等藥性;關聯規則分析發現實例、支持度、置信度均高的關聯藥物組合31個,其中三臣藥-檀香為四項關聯規則,三臣藥-檀香與高山拉根菜為五項關聯規則,三臣藥-丁香、檀香與高山拉根菜為六項關聯規則。結論:藏藥三臣藥在藏醫臨床中常與冰片、獐牙菜、檀香等搭配使用,主要用以清熱解毒和止咳化痰,治療小兒肺熱、臟熱、腑熱、瘟疫等一切熱癥具有明顯的功效。

【關鍵詞】 藏藥;三臣; 配伍規律;數據挖掘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4)05-0005-06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5.zgmzmjyyzz202405002

Analysis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Sanchen in the Four Medical Books of Zang Medicine

Laze Zhuoma CI Yang*

Xizang University of Zang Medicine,Lhasa 8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rug use law of Zang medicin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Sanchen Medicine and the compatibility law of th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Sanchen medicine. Method With Crystal Mirror Materia Medica of Zang Medicine as the standard, Zang medicin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Sanchen Medicine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our Medical books. Microsoft Excel 2019 was used to organize the data of th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Sanchen medicine. SPSS Modeler 18.0 was used to analyze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association rule (Apriori) for drugs in the database. Results A total of 140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Sanchenyao were collected, and a total of 180 prescriptions appeared. The total frequency of the occurrence of drugs was 1576 times, involving 31 kinds of diseases, among which 14 kinds of diseases appeared more than 7 times, mainly fever(33 times), toxic fever (22 times), plague (19 times), lung heat (17 times), etc. 175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involved, and the frequency of use was ≥15 times, a total of 24 flavors. Sanchen Powder was mainly used with sandalwood (90 times), clove (63 times), ship galea head (41 times), Swertia (40 times), etc. The main medicinal tastes are sweet, bitter and astringent, and the three chemical tastes are bitter and sweet, and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t diseases are cool, dull,heavy and dilute.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revealed 31 associated drug combinations with high instances, support degree and confidence degree, among which Sanchenyao—Sandalwood was fourassociation rule, Sanchenyao—Sandalwood and Gaoshanlagen were five association rules, and Sanchenyao—Lilac, sandalwood and Gaoshanlagen were six association rules.Conclusion Zang medicine Sanchen medicine is often used with borneol, swertia, sandalwood, etc., mainly used to clear heat and detoxify and relieve cough and phlegm,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lung heat, viscera heat, plague and other fever has obvious effect.

Keywords:Zang Medicine;Sanchen;Compatibility Rule;Data Mining

藏藥三臣散是藏醫傳統的兒科常用處方。藏藥名為倫保松覺,由天竺黃、藏紅花、牛黃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痰功效。本品首次記載于藏醫經典古籍《四部醫典》[1]576,該書收錄了其組方藥材和功能主治?!毒е楸静荨罚?]和《藏藥晶鏡本草》[3]亦有載入;《秘訣續補遺》[4]287中記載了三臣散的劑量及功效。該方收載于1995年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5]256,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平喘,適用于小兒肺熱及一切熱病?,F代藥理學研究[6-7]表明,三臣散(劑型不同)具有抗炎、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藥理作用,且大腦中樞、呼吸中樞等系統也有一定的藥理作用。三臣散中天竺黃、藏紅花、牛黃藥性均為寒性,天竺黃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和鎮靜等功效;藏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清肝膽熱癥等功效;牛黃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定驚以及解疫毒功效,在治療因熱毒壅滯、郁結導致的咽喉腫痛等臨床表現良好;諸藥合用,對小兒肺熱、肝熱及一切熱癥均有良效。目前關于三臣散的研究主要在質量標準方面。如猛和等[8]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分別測定了蒙藥三臣丸(處方組成同藏藥三臣散,劑量不同)中膽紅素、羥基紅花黃色素A的含量。陳曉明等[9]采用顯微鑒別法與薄層色譜對人工牛黃、紅花、天竺黃進行定性鑒別。華力格等[10]采用化學法和薄層四譜法建立了該藥所含天竺黃、紅花、牛黃3味藥材的鑒別方法。關于藏藥三臣散在傳統藏藥中的藥性、配伍規律和主治疾病的研究比較罕見。因此,本研究應用數據挖掘方法將《四部醫典》中含三臣藏藥方劑的配伍的功效、性味、主治疾病等進行頻次統計,并運用關聯規則分析方法對配伍規律進行挖掘和數據分析,為藏藥三臣散的臨床合理應用及探索其后續方劑開發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處方收集 從藏醫經典《四部醫典》中挖掘和搜集方劑功效中明確含有三臣藥的藏藥方劑,共收集140首,涉及180味藏藥材,排除記載重復、不全和功效缺失的方劑。藥物名稱的統一、主治疾病的規范以《四部醫典》和《藏藥晶鏡本草》為標準,將方劑名稱、組成藥材、方劑功效等信息錄入Microsoft Excel 2019中,構成含三臣藥方劑的數據庫。

1.2 處方的規范、錄入與核對 以藏藥典籍《藏藥晶鏡本草》中記載的藥名為參考依據,金光訶子、訶子肉、訶子灰等統一為訶子;水柏枝花、水柏枝膏、水柏枝皮等統一為水柏枝;三果(訶子、毛訶子、余甘子)和六味良藥(天竺黃、藏紅花、 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草果)等一一拆分。將相關數據錄入Microsoft Excel 2019中。

1.3 數據分析 運用Microsoft Excel 2019,對含藏藥三臣藥方劑所涉及的藥物建立數據庫,再運用SPSS Modeler 18.0對數據庫的藥物進行頻數統計,關聯規則(Apriori)分析和挖掘含三臣藥的方劑配伍規律。

2 結果

2.1 頻數分析

2.1.1 主治疾病頻數分布情況 共收集到含三臣藥的藏藥方劑140首,涵蓋31種疾病,其中出現頻次較高的疾病有14種,主要為熱病、中毒熱、瘟疫、肺熱等主要用于熱性疾病。詳見表1。

2.1.2 含藏藥三臣藥的方劑中常用藥物頻數分析 含三臣藥的140個藏藥方劑中共包含180味藥材,表2列舉出同三臣藥配伍使用最多的前24味藏藥材(頻數≥15),可見三臣藥常與熱病、中毒熱、瘟疫、肺熱等清熱類藥材聯用,如檀香、船盔烏頭、獐牙菜等聯用,且三臣藥同時祛隆、治寒性五臟疾病的藥材聯用,如丁香、訶子等,詳見表2。

2.1.3 藥物“味性化味”頻數分析 根據《四部醫典》[1]《藏藥晶鏡本草》[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5]等文獻為標準,該方中天竺黃味甘,藏紅花和牛黃均味甘苦,因此該方甘苦偏盛。收集出現≥5的180味藏藥的六味三化味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六味三化味中苦味最多,其次是甘和澀味藥,《四部醫典》中記載了苦、甘、澀味治赤巴[1]64??辔端幰遭g、涼、稀等藥性為主,甘味藥以重、鈍、涼等藥性為主,體現了藏藥三臣通常跟甘苦澀的藥物聯用的配伍規律(如圖1所示),都能平和赤巴病的銳、熱等特性,赤巴又是所有熱病的根源,由此其為治療熱性疾病的首選藥物。

2.2 基于Apriori算法的藥物關聯規則分析

2.2.1 含三臣藏藥方劑中各味藥材的關聯規則分析 應用SPSS Modeler 18.0軟件的Apriori算法將與三臣藥與配伍使用的180藥材進行關聯規則分析,設置最低支持度為≥20%,最小置信度為≥50%,最大前項數為3,構建藥物組合的藥物配伍規律。關聯規則分析獲得31個三臣藥常用核心藥物組合,其中10項4味藥組合,16項5味藥組合,5項是6味藥組合(詳見表3、表4和表5),并構建藥物關聯的網絡展示圖。發現三臣藥4味藥組合時多與檀香、丁香、船盔烏頭等清熱、防止隆的紊亂、肺熱等治熱癥類功效,5味藥組合時多與檀香-高山拉根菜、丁香-高山拉根菜、丁香-檀香等,6味藥組合時多與丁香-檀香-高山拉根菜、檀香-訶子-船盔烏頭等。其中檀香、船盔烏頭、鴨嘴花等為清熱類藥物,丁香、訶子等平衡隆、赤巴、培根三大基因的藥物,起著調和平衡作用。

2.2.2 含三臣藏藥方劑的關聯規則網絡圖 分析方法將方劑中的高頻藥物的組合關聯規則進行可視網絡展示,運用Apriori算法,設置最低支持度≥20%,最小置信度≥50%,最大前項數3,并不斷地提升支持度,對網絡圖進行簡化,如圖2所示,支持度≥50%時,展示出核心藥物“高山拉根菜-三臣藥-檀香”。

3 討論

通過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在藏醫藥理論的指導下研究藏藥配伍規律,并能揭示藏醫藥名家的組方思路。而研究《四部醫典》方劑的配伍規律、揭示其組方思路是研究藏藥方劑配伍理論的第一步。

本文運用數據挖掘方法,在《四部醫典》中收集到含三臣藏藥方劑140首。主治疾病統計結果顯示,含三臣藏藥方劑的主治疾病為31種,其中出現頻次較高(≥7)的有14種,主要為熱病、中毒熱、瘟疫、肺熱、臟熱等,所主治的疾病多數為熱癥類。本研究進一步對含三臣藏藥方劑主治的熱病進行分析,《四部醫典》記載:“引發熱病的病因有遠因和近因,近因是赤巴,當赤巴在發病條件時機如春季、冬季易發熱??;行為如突然的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作用下使體內赤巴增盛引發熱病”。當赤巴的功能發生紊亂時,人體七精華、三穢物被灼燒,從而危及生命,因此熱病的早起診治尤為重要。藏醫將三臣藏藥方劑的主治疾病中毒熱、瘟疫、肝熱、肺熱等歸為熱癥范疇。由于隆病具有助熱亦助寒,寒熱雙入的特性,三因之隆是誘發一切疾病的主要原因,它既是一切疾病的前導,也是一切疾病的未尾,因此在治療中毒熱、瘟疫、肝熱、肺熱等熱性疾病時,也要調和隆的功能。通過表3、表4、表5藥物關聯規則分析發現,治療熱性疾病常將三臣藥與清熱解毒、平和三因、增強胃火類藥材聯用,包括檀香、丁香、船盔烏頭、訶子、冰片、鴨嘴花、獐牙菜等。

對含三臣藏藥方劑140首進行分析。涉及180味藏藥材,高頻次為檀香、丁香、船盔烏頭、獐牙菜、訶子、鴨嘴花等?!恫厮幘хR本草》中記載:“檀香味澀、辛,有利于肺熱、心熱等熱性疾病。丁香味辛,祛風寒、溫胃消食等作用。船盔烏頭味苦,利于中毒熱、瘟疫、赤巴熱等熱性疾病。獐牙菜味苦,有利于有清赤巴、肝、膽及熱性疾病。訶子具有六味,具有滋補養身、升胃火、平衡三因等功效。鴨嘴花味苦,利于清血熱病”。根據以上六味藥材主要清中毒熱、瘟疫、肺熱等熱性疾病及調和隆驅寒等功效,由此三臣常與涼性藏藥組合聯用,也與溫性藏藥組合配伍使用。

從藏藥的“味性化味”理論上講,含三臣藏藥方劑藥味以苦、甘、澀為主,化味以苦化味居多,其次為甘化味。藏醫認為苦甘均屬涼性,是治療熱性疾病良藥,且苦味最為突出。在十七效中以涼效、鈍效為首,其次為重效、稀效、糙效等。其中涼效對治赤巴的熱性,起到清熱涼血的作用;鈍效對赤巴的銳性,起到抗腐止痛作用;重效對治隆的輕性,而藏醫認為隆的輕性和赤巴的輕性均為瘟疫類疾病能夠傳染的關鍵因素,因此起到相克赤巴、壓隆止咳、抑制傳染病作用;稀效對赤巴的臭性,具有稀釋精華的作用;糙性對治培根的黏柔性,具有消除宮腔黏物,清理圍管的作用。由此可見含三臣藏藥方劑治療“熱性”疾病具有“涼-苦甘-苦化味-涼鈍重-熱銳輕-赤巴-熱”為主的藥性組合模式,且對熱性疾病為先,調節隆和培根為后的遞進式用藥思想。

關聯規則結果發現,4味藥組合時三臣藥-檀香、三臣藥-丁香、三臣藥-船盔烏頭、三臣藥-訶子等組合在含三臣藏藥方劑中的組合相對較高,其中,檀香、船盔烏頭為清肺熱、心熱、疫熱及解毒類藥物;訶子是平衡隆、赤巴、培根三大基因的藥物;丁香用于治療與維命脈相關的疾病,尤其是隆偏盛的疾病,具有抗氧化、抗炎、鎮痛等藥理作用[11];可知三臣藥可與清熱、解毒、祛疫等藥物組合的同時平和三大基因的藥物聯用。5味藥物組合時三臣藥-檀香與高山拉根菜、三臣藥-丁香與高山拉根菜、三臣藥-丁香與檀香等藏藥材的關聯性最強,表明藏藥三臣與以上3味藥物配伍用藥是調節“隆”的同時治療“赤巴”為根源的熱性疾病,體現了藏醫“標本兼治”的治療原則。6味藥物組合時三臣藥-丁香、檀香與高山拉根菜、三臣藥-鴨嘴花、檀香與高山拉根菜等藏藥材關聯性最強,其中丁香為調隆類藥物;檀香、高山拉根菜、鴨嘴花為清血熱、肺熱以及解毒、瘟疫之藥物;其中高山拉根菜味甘,具有清除肺部黏液、降低赤巴熱、平喘等功效;鴨嘴花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藥理作用[12]。由此含三臣藏藥方劑能主治赤巴所引起的一切熱性疾病,尤其是疫熱、血熱、臟腑熱、中毒熱等熱癥類疾病?!毒е楸静荨分杏涊d藏藥三臣中的天竺黃為肺病之良藥,具有清各類肺熱的功效;藏紅花為藏醫常用的治療肝病類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縮血、保肝清熱功效);牛黃具有清肝熱、腑熱、瘟疫熱及解毒之功效?,F代研究[7]表明,藏藥三臣散處方中單味藥天竺黃能夠解熱消炎,對肺炎、肺部疾病以及外傷引起的高燒均有治療作用;牛黃有清熱解毒、抗炎的作用,并且在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等都發揮重要的作用;藏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清熱等功效,有抗炎、抗凝血、調節血流量等作用。在藏醫臨床中主要用于清熱、解毒、化痰、平喘,治小兒肺熱及一切熱癥等疾病,清熱解毒類的藥物多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這表明三臣散在這些方面大有可為。

綜上所述,分析含有三臣的140首藏藥方劑可知,藏藥三臣常與涼性藥材聯用,其核心藥材為三臣、檀香、冰片、船盔烏頭、獐牙菜、鴨嘴花等藥材聯用,其中冰片和檀香是高熱性疾病和中熱性疾病的首選藥物,三臣散通常以臣藥形式輔佐君藥,使組方中主藥藥效增強,并且緩解或消除主藥與其余副藥毒性及烈性的藥物,主要起調和諸藥的作用,另三臣藥與清熱類藥物船盔烏頭、獐牙菜、鴨嘴花等配伍。同時,涼性藥物過分用藥時易引起胃火衰弱、腹瀉、培根病偏盛等不良反應,為避免不良反應,需用溫性藥物丁香、訶子、白豆蔻、肉豆蔻等以達到保護臟器、調節三因和消除疾病的目的,體現了藏醫“涼溫兼用”的用藥規律,并遵循了藏藥藥性與疾病特性的相互克制的理論。藏藥三臣散是藏醫臨床中多年使用的驗方,治療某些疾病如小兒發熱、肺炎等療效確切,不良反應較輕,作為一種傳統的民族方劑,具有豐富的開發利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宇妥·云丹貢布.四部醫典(藏文)[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576,64.

[2]帝瑪爾·丹增彭措.晶珠本草(藏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5-152.

[3]嘎務.藏藥晶鏡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9-93.

[4]第司·桑杰嘉措.秘訣續補遺(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87.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第1冊[S].1995:256.

[6]張玲玲.蒙藥三臣丸中化學成分的初步鑒定及藥代動力學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醫科大學,2020.

[7]武佳杰.基于TLR4/NF-KB通路的藏藥三臣散抗幼鼠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

[8]猛和,齊格日樂圖,朱艷紅.HPLC法測定加味圖喜勒-3中槍擊紅花黃色素A含量測定[J].中國藥事,2008(2):141-142.

[9]陳曉明,甘青梅.藏藥三臣的鑒別[J].時珍國醫藥,2007(11):2810-2811.

[10]華力格,白音夫,趙陽,等.HPLC測定蒙藥三臣丸膽紅素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6):112-113.

[11]常暉,馬存德,楊祎辰,等.丁香非揮發性成分及其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20,32(11):1954-1968.

[12]旦增曲培,郭肖,東知多杰,等.藏藥巴夏嘎本草考證及同名異物形成原因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0,22(10):3746-3751.

(收稿日期:2023-06-02 編輯:劉 斌)

基金項目:西藏自治區藏醫藥管理局局級課題之藏醫美容養生的理論挖掘與臨床應用研究(項目編號:JJKT2022012)。

作者簡介:那則卓瑪(1996—),女,藏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藏醫藥學。E-mail:3235308255@qq.com

通信作者:次央(1983—),女,藏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藏醫婦科學、兒科學。E-mail:594485735@qq.com

猜你喜歡
藏藥數據挖掘
探討人工智能與數據挖掘發展趨勢
基于并行計算的大數據挖掘在電網中的應用
數據挖掘技術在中醫診療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藏藥六味能消散配大黃緩瀉劑治療膽囊炎106例
金訶藏藥拿牌前后
金訶藏藥獲牌
一種基于Hadoop的大數據挖掘云服務及應用
瀕危藏藥資源保護分析
藏藥資源現狀與思考
藏藥獨一味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