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詩地域寫作之“三美”

2024-04-30 20:43耿永紅
星星·散文詩 2024年4期
關鍵詞:土陶三美情味

耿永紅

蔡淼的散文詩組章《南疆辭典》,是散文詩“地域寫作”的翹楚,也是讀者的美好收獲,在當下的散文詩壇,可謂是一個難得的地域寫作的典范。這組散文詩有三美:詩意美,畫面美,情味美。

詩意是散文詩的靈魂,一組好的散文詩,一定富有濃郁的詩意,它優美的語言,輕緩自如的節奏,富有感情的語調,無不讓讀者陶醉,浸淫其中。詩意讓散文詩的內質飛升,一首好的散文詩,因詩意之美也讓散文詩飛翔起來,讓讀者的思緒扎上薄明的翅膀,飛到一個美輪美奐的意境中去,營造了如許美好的氛圍。除此之外,這組散文詩呈現的畫面美,也是本組散文詩最為明顯的特征之一,無論是“土陶”一章中的悠閑老者,他的皺紋、低下的頭、土陶的影子,都給人帶來一種強大的視覺沖擊,從而更加深化了散文詩的內涵,在畫面上,由靜而動,而淺而深,深刻寫出土陶的內在氣質,剝開外殼見核心,從而讓畫面美得以絕佳展現。而“喀什銅器”,更是將畫面描摹得精微細膩,手握銅器的人們,紅銅水壺,落日驛站里的郵亭,無不將畫面美呈現得那般蒼涼婉曲,神秘動人。此外作者將畫面美體現得同樣精彩的還有“塔吉克鷹舞”,更是生動細致,精彩絕倫,讓人印象深刻。最后一點便是散文詩中的情味美。地域寫作,出發點不能流于為寫而寫,并非“為賦新詞強說愁”,作者一定是對這個地方傾注了很多情感投入,故而他的寫作才是有效的,能夠打動自己的東西也才能打動別人。這組《南疆辭典》,之所以能夠給人帶來別致的情感體驗,無非是事物之中體現出來的深厚情感,譬如“土陶”的歷史,滄桑之感,內里蘊含的蒼涼之情;再有“維吾爾磚雕”,絕不僅僅是寫磚雕,“藏著光的回聲,每一塊磚都穿透在另一塊磚的身體里,一艘時間之船深陷在重復的迷宮”,這樣的句子,隱藏著作者對于生命的思考,往深里寫,往靈魂深處寫,散文詩的情味令文字深厚之余,又有一種觸動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發自靈魂,真誠真情真實,也更有打動人的力度。

當下詩壇的散文詩創作,尤其是地域寫作魚龍混雜,表達無力,牽強附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表達方式同質化,情感方面貧血蒼白,流于浮光表皮而不作深入挖掘,不痛不癢,從而表述浮滑無力,作者缺少的正是一種深度寫作的精神。故而泥沙俱下,質量參差不齊。種種困境確實需要散文詩作者來一次“自我革命”,進行自我突圍,逃脫諸如此類寫作窠臼,迎來散文詩之柳暗花明之新氣象。在此背景之下,這組《南疆辭典》給人帶來很多驚喜,于讀者面前刮來一陣清新別致的風。這組向南疆的風土人情致敬之作,優點顯然非常突出,尤以詩意美、畫面美、情味美之“三美”而給人帶來獨特享受。作者蔡淼對于南疆之地,應該非常熟悉,在這塊值得大書特書的熱土上,他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對那兒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深入了解,認真觀察,透徹思考,挖開表層虛土,直達文字的內核,并把形式與內容進行巧妙摶捏,精細刻畫,才成就了如此一組散文詩佳作。我們寫散文詩,不止寫散文詩,還要兼顧其美學意義,給讀者帶來視覺與內心的美好享受,從而達到“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天堂”之深刻啟迪,這對于我們散文詩作者來講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猜你喜歡
土陶三美情味
押題作文
土陶
湘西土陶創新發展探究
論《牡丹亭》的情味
——并與《羅密歐與朱麗葉》比較
土陶記憶
現代筆法·古典情味·場上藝術——專訪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教授、編劇顏全毅
渝東南土陶館建設的構想與旅游開發研究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三美”
從“三美”理論看杜甫隴右詩的翻譯
許淵沖的“三美”理論視角下《上邪》三個英譯本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